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是這樣的,學習了,然後不深入思考,還是會很迷惑的;僅僅只是思考而不去認真學習,那就危險了!
如今是個信息化時代,大家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但在人生路上,停下匆匆追趕的腳步,誰都可以隨時隨地找到一塊安靜的地方學習一下,為什麼呀?因為有手機!一部手機在手,沒念過什麼書的人也可以成為有文化的人,愚人也能成智者,真正是"在家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各大網絡平臺早已為你我他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快餐。想看什麼有什麼,只要你感興趣,對你路,可以盡情享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想獲得多少就能獲得多少。
長此以往,似乎人人有文化,個個是大師,你說什麼他似乎都懂。有時我都感覺辛辛苦苦讀那麼多年書,人家一部手機搞定,哎!還有點失落感!
我自認為自己讀了一些書,但從來不敢以文化人自居,更不敢稱大師。但我對文化快餐這一現象很是擔憂,總覺得這是一種病,總感覺這種文化現象裡缺了點什麼!總感覺這會影響民族文化的發展!
慢慢地我有點認識了,發現快餐文化裡有很多假文化現象,發現了很多人是假文人,只不過是拿別人的原創文化來裝扮自己,把自己表演成一個文化人!
對,是這樣的。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人把別人的文章拿過來稍微改一下,甚至全盤照抄,把作者名字改一下,然後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發到各大媒體平臺上,還沾沾自喜!殊不知,稍微有點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把你看透,你的那點小伎倆只能騙得了跟你一樣甚至比你的層次還低的人的心智!
大師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說過,對於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展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絕對不可以全盤照抄!是應該這樣的,社會在發展,文化也應發展,我們在文化發展的路上不一定非要做出什麼大的貢獻,但至少要做一個真實的文人,要有自己的東西,要對知識和生活作深入思考!
對於自己從課本學來的文化知識,對於生活中認知,都要思考,而且要作深入的思考
只有這樣,文化才可得到真正發展,才不至於停滯!
說幾個讓人好笑、讓人心寒的例子吧!
一個就是我在抖音平臺上看到的一個人把自己扮成出家大師的模樣,竟然把作家莫言的話原封不動的抄在他的作品裡,我給他的評論是"莫言的句子竟然成了佛語,奇怪!",我的天那,你知道嗎?很多人會認為那幾個句子是你說的,不斷地在給你點讚,很欣賞你,讀到你作品的人在不停地感嘆中,認為你說地很有道理,被你徵服,覺得你太有才了,你想想是不是很可笑!很可悲呀!
還有一些大媽在網上說對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的理解,跟風一樣的亂講。也許她對作者、作品的認知為零,但還是機械地把別人的認知搬到她所謂的作品裡,說什麼"斷就是不要了,舍就是丟掉了,離就是離開了",膚淺可笑,但還有很多人竟然給她點讚,你說可悲不可悲呀!
還有,我感覺如今很多電影、電視總在重拍,如《天龍八部》、《笑傲江湖》、《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多個版本。難道沒有其它作品嗎?從審美學角度思考問題,一次可以,二次可以,三次我就麻木了!這個現象的出現不能說完全是電影人、電視人的責任。我覺得是文化的一種空、一種缺,怎麼說呢?直接一點,就是社會文化領域裡缺一些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創作的人!大家都很懶!
人云亦云,不斷抄襲,不思考,沒有真正的去創作。
很多人喜歡做"假、大、空"
一首歌再傷感再傳情,我聽第一遍哭了,第二遍有些傷感,第三遍我就開始有些麻木了,如果其它歌手不去創作下一個作品,不停地翻唱同一首作品,重複同一種旋律,我想我會瘋的、會悶死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聲音挺好的,唱歌技巧也掌握了,但就是不行,為什麼呀?還不就是沒有注入自己的情感,沒有自己的特點,總在模仿別人,當然就打動不了別人!
中國這麼大,這麼多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社會在發展,社會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心智去閱讀身邊的人和事,去閱讀人生百態,去讀懂我們的社會,要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識,把自己的認知寫出來,這才是好的作品。不要別人早已說過了的,你還在不停地說,弄得似乎是你說的一樣。如果那樣,你就成了祥林嫂不斷講阿毛的故事樣,讀者會煩的,最終沒有任何文化感,美感了!別人講過了的儘量別再重複,要用也只能是借鑑。
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想二者要同時進行,要多讀書,同時要多思考,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社會知識都要深入思考,只有這樣,你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真、才會美、才會感動到讀者
有的人表面上是很有文化的人,也可能確實讀了很多書,但是寫出來的東西太平談了,給人感覺就是一肚子墨水說不出個屁來!而有的人看上去很一般,也沒念什麼書,可能也沒讀什麼書,但你跟他在一起時會覺得他滿身都是文化,一旦他說什麼話或寫個什麼文章出來,他那樸實不加修飾的語言可能瞬間會讓你淚崩,你會對他敬由心生,你會為他傾倒,覺得他才是真正的文化人。為什麼呀?細想來,不是沒有原因的,只因他已深入地閱讀了生活呀!寫出來的是真情實感、是生活。這樣的作品,閱讀時才會衝洗人的靈魂!
其實有很多大師都有抄襲的嫌疑,不妄加評論與指責,只是讀到某個人作品的時候總感覺有另外一個人的作品的影子,總覺似曾相識!
哎!我只是文化大家裡的一滴水。真心希望有那麼一些人,真正能讀一些書,靜下心來,對知識作深入的思考,創作出一些能深入人心的真實的作品。
在文化這個大家庭裡,儘量少一些"假洋鬼子",我們的民族文化才會健康、穩定的向前發展,才會百家齊放,百花盛開,人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文化的豐富性、營養性!
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個性
借用一句歌詞,我們在文化大家庭裡"不要做抄襲的鬼,不要做膚淺的鬼"。
相信自己,你也是可以的,你也能成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