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石散文:不做「假洋鬼子」,做一個真正的文人

2020-12-21 濮陽文化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是這樣的,學習了,然後不深入思考,還是會很迷惑的;僅僅只是思考而不去認真學習,那就危險了!

如今是個信息化時代,大家的生活節奏都非常快,但在人生路上,停下匆匆追趕的腳步,誰都可以隨時隨地找到一塊安靜的地方學習一下,為什麼呀?因為有手機!一部手機在手,沒念過什麼書的人也可以成為有文化的人,愚人也能成智者,真正是"在家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各大網絡平臺早已為你我他準備了各式各樣的文化快餐。想看什麼有什麼,只要你感興趣,對你路,可以盡情享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想獲得多少就能獲得多少。

長此以往,似乎人人有文化,個個是大師,你說什麼他似乎都懂。有時我都感覺辛辛苦苦讀那麼多年書,人家一部手機搞定,哎!還有點失落感!

我自認為自己讀了一些書,但從來不敢以文化人自居,更不敢稱大師。但我對文化快餐這一現象很是擔憂,總覺得這是一種病,總感覺這種文化現象裡缺了點什麼!總感覺這會影響民族文化的發展!

慢慢地我有點認識了,發現快餐文化裡有很多假文化現象,發現了很多人是假文人,只不過是拿別人的原創文化來裝扮自己,把自己表演成一個文化人!

對,是這樣的。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很多人把別人的文章拿過來稍微改一下,甚至全盤照抄,把作者名字改一下,然後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發到各大媒體平臺上,還沾沾自喜!殊不知,稍微有點文化水平的人就可以把你看透,你的那點小伎倆只能騙得了跟你一樣甚至比你的層次還低的人的心智!

大師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中說過,對於文化遺產的繼承與發展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絕對不可以全盤照抄!是應該這樣的,社會在發展,文化也應發展,我們在文化發展的路上不一定非要做出什麼大的貢獻,但至少要做一個真實的文人,要有自己的東西,要對知識和生活作深入思考!

對於自己從課本學來的文化知識,對於生活中認知,都要思考,而且要作深入的思考

只有這樣,文化才可得到真正發展,才不至於停滯!

說幾個讓人好笑、讓人心寒的例子吧!

一個就是我在抖音平臺上看到的一個人把自己扮成出家大師的模樣,竟然把作家莫言的話原封不動的抄在他的作品裡,我給他的評論是"莫言的句子竟然成了佛語,奇怪!",我的天那,你知道嗎?很多人會認為那幾個句子是你說的,不斷地在給你點讚,很欣賞你,讀到你作品的人在不停地感嘆中,認為你說地很有道理,被你徵服,覺得你太有才了,你想想是不是很可笑!很可悲呀!

還有一些大媽在網上說對日本作家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的理解,跟風一樣的亂講。也許她對作者、作品的認知為零,但還是機械地把別人的認知搬到她所謂的作品裡,說什麼"斷就是不要了,舍就是丟掉了,離就是離開了",膚淺可笑,但還有很多人竟然給她點讚,你說可悲不可悲呀!

還有,我感覺如今很多電影、電視總在重拍,如《天龍八部》、《笑傲江湖》、《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多個版本。難道沒有其它作品嗎?從審美學角度思考問題,一次可以,二次可以,三次我就麻木了!這個現象的出現不能說完全是電影人、電視人的責任。我覺得是文化的一種空、一種缺,怎麼說呢?直接一點,就是社會文化領域裡缺一些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創作的人!大家都很懶!

人云亦云,不斷抄襲,不思考,沒有真正的去創作。

很多人喜歡做"假、大、空"

一首歌再傷感再傳情,我聽第一遍哭了,第二遍有些傷感,第三遍我就開始有些麻木了,如果其它歌手不去創作下一個作品,不停地翻唱同一首作品,重複同一種旋律,我想我會瘋的、會悶死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聲音挺好的,唱歌技巧也掌握了,但就是不行,為什麼呀?還不就是沒有注入自己的情感,沒有自己的特點,總在模仿別人,當然就打動不了別人!

中國這麼大,這麼多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社會在發展,社會就是一部百科全書!

我們要用我們自己的心智去閱讀身邊的人和事,去閱讀人生百態,去讀懂我們的社會,要有自己的認知和見識,把自己的認知寫出來,這才是好的作品。不要別人早已說過了的,你還在不停地說,弄得似乎是你說的一樣。如果那樣,你就成了祥林嫂不斷講阿毛的故事樣,讀者會煩的,最終沒有任何文化感,美感了!別人講過了的儘量別再重複,要用也只能是借鑑。

所謂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想二者要同時進行,要多讀書,同時要多思考,對書本知識、人生知識、社會知識都要深入思考,只有這樣,你創作出來的作品才會真、才會美、才會感動到讀者

有的人表面上是很有文化的人,也可能確實讀了很多書,但是寫出來的東西太平談了,給人感覺就是一肚子墨水說不出個屁來!而有的人看上去很一般,也沒念什麼書,可能也沒讀什麼書,但你跟他在一起時會覺得他滿身都是文化,一旦他說什麼話或寫個什麼文章出來,他那樸實不加修飾的語言可能瞬間會讓你淚崩,你會對他敬由心生,你會為他傾倒,覺得他才是真正的文化人。為什麼呀?細想來,不是沒有原因的,只因他已深入地閱讀了生活呀!寫出來的是真情實感、是生活。這樣的作品,閱讀時才會衝洗人的靈魂!

其實有很多大師都有抄襲的嫌疑,不妄加評論與指責,只是讀到某個人作品的時候總感覺有另外一個人的作品的影子,總覺似曾相識!

哎!我只是文化大家裡的一滴水。真心希望有那麼一些人,真正能讀一些書,靜下心來,對知識作深入的思考,創作出一些能深入人心的真實的作品。

在文化這個大家庭裡,儘量少一些"假洋鬼子",我們的民族文化才會健康、穩定的向前發展,才會百家齊放,百花盛開,人們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文化的豐富性、營養性!

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個性

借用一句歌詞,我們在文化大家庭裡"不要做抄襲的鬼,不要做膚淺的鬼"。

相信自己,你也是可以的,你也能成經典!

相關焦點

  • 洋鬼子,假洋鬼子,想做洋鬼子而不得
    遭中國人恨的人,尤其是一個群體,必然會給他們貼上一個標籤。最典型的,莫過於漢奸。
  • 「假洋鬼子」是如何洗白的?看完直呼內行!
    「假洋鬼子」是如何洗白的?看完直呼內行!「假洋鬼子」康巴赫出圈了!剛被央視點名,反手就成功洗白?驚!央視下場點名康巴赫,「假洋鬼子」想翻身沒那麼簡單!如果讓中國的「假洋鬼子」品牌們出一本商業故事書,專門收錄那些依靠虛假宣傳最終實現上位的案例,那康巴赫鍋具一定是其中最精彩的那幾章。
  • 「我是滿洲人,不是華人」,那些被真洋鬼子看不起的假洋鬼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朋友圈,看到一個過去的「朋友」,發表如下的吐槽。大意就是,他一年前移民去了澳洲,如今在澳洲,因為自己華裔的身份而備受歧視。他覺得自己沒有歸屬感,還不如日本人。講真,作為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曾經被他和許多像他一樣的假洋鬼子、香蕉人看不起的中國人,我此時此刻的心情,何止是暗爽?!簡直不要太爽好不好!
  • 43種假洋鬼子奶粉曝光,為了孩子,轉給身邊不知道的朋友!
    美國施恩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了,騙子公司,奶粉行業最大的假洋鬼子,我們業內人從來都是將它當笑話講的。雅士利換了一個名字在廣州分裝的高價產品,奶源來自雅士利山西的一個奶粉基地。這種企業的出現,是中國人盲目迷信外國品牌的產物,也是中國無知的消費者的悲哀,和施恩一樣,掛羊頭賣狗肉的假洋鬼子,在奶粉行業中還有好幾個品牌,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多上網查查,看看他們企業的真正背景和在國外尤其是在原產國的經營狀況和口碑。
  • 羅永浩的實錘來了:王海報告,鄧特艾克漱口水證實為假洋鬼子!
    經過近一個多月的拉鋸戰,王海的打假行動,從辛巴的「假糖水燕窩事件」,再到羅永浩的「漱口水事件」經過視覺疲勞,辛巴事件三上央視。在此期間,羅永浩主動承認羊毛衫涉嫌虛假宣傳,稱供貨方皮爾卡丹為假貨。把「漱口水事件」錯開了,然而職業打假人王海並沒有放棄,再度喊話羅永浩:號稱推薦代言的鄧特艾剋星空漱口水是假洋鬼子做實。2020年3月以後沒有生產過,我買的是2020年5月生產的,按規矩辦準備錢吧,退一賠三。王海首先提出鄧肯艾克Dentylactive星空漱口水外包裝生產廠家(代工廠)的DDD有限公司明確回復我們,2020年3月以後沒生產過,假洋鬼子做實。
  • 又一個假洋鬼子被央視揭穿!康巴赫鍋具的套路,你看穿了嗎?
    最近央視曝光的「假洋鬼子」康巴赫,就是「裝睡」界的王者。據上遊新聞,近日央視新聞財經頻道再次批評國內直播帶貨行業的亂象,除了羅永浩和辛巴兩人推薦的假燕窩和假羊毛衫以外,還特地點名國內一家新興鍋具品牌康巴赫。據報導,這個所謂的德國高端廚具品牌,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假洋鬼子」。
  • 法國合生元奶粉好不好,法國合生元是不是假洋鬼子?
    法國合生元奶粉好不好,法國合生元是不是假洋鬼子?   來源:網絡     【摘要】 媽媽在選擇奶粉的時候,一般會對奶粉的品牌進行了解,其中合生元奶粉作為媽媽們們爭議度最大的一款奶粉品牌,像是合生元奶粉是不是假洋鬼子
  • LUARA微商連載三:日本LUARA品牌是不是假洋鬼子?
    近日,有網友向清揚君詢問「日本LUARA品牌是否為假洋鬼子?」於是清揚君便仔細查閱了一番。不好意思,在日本本土的護膚品中,能和the ginza比肩的幾乎沒有,CPB都差好遠,更別說比它還好用的了,這輩子是不可能看到了。 還有網友對此評論稱:都說是日本的美容院用的。 此外,一位貌似知道內情的網友稱:Luara14年的時候在日本成立,在美容市場拓展(沙龍為主,商場也有),後沒有做起來沉溺了一段時間,後來就直接溺水了。
  • 「假洋鬼子」混進市場,質量、運輸渠道、事後維權都不...
    真假難辨:「假洋鬼子」混進市場  據調查,海淘藥品和保健品的來源渠道主要有三種:一是國外一級代理商通過EMS郵寄;二是直接從國外藥店網站購買;三是國外個人代購後郵寄。其中,海淘藥品主要集中在三種類型:一是治療腫瘤藥品,如印度產抗癌藥物易瑞沙、特羅凱等;二是兒童用藥,如感冒藥、止咳糖漿等;三是減肥藥。
  • 可尼可奶粉疑為假洋奶粉
    日前,有消息稱善臣奶粉是假洋奶粉,同時爆料上海善臣公司可能操控著紐西蘭可尼可karicare奶粉,所以說,可尼可奶粉也可能是假洋鬼子。  日前,千龍綠色報導了美國善臣國際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個在美信託註冊,未取得生產、銷售嬰兒奶粉資格的「皮包公司」,上海善臣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根本沒有什麼洋血統,「善臣」奶粉被指假洋鬼子。此事,一時成為網絡上的焦點。
  • 吳藕汀:我痛恨徐某人(悲鴻)「假中國畫」比「假洋鬼子」更討厭!
    《藥窗雜談》是藕公寫給同鄉的信,影響中書是範笑我兄編的,但書不在手邊,記錯也未可知。因為是私人信件,故論及當時藝壇諸人,皆直抒胸臆,毫無遮掩且見解不同於常人。下面我們來看藕公的觀點「你說『畫現代人物,除非素描根底較好的不行』,我看也不盡然。倘使用西洋方法來畫國畫,總無法畫得好的。徐悲鴻的素描不能否定他不好,可以說好。但是一張《愚公移山》真不算是國畫。
  • 許紀霖:做文人,還是做文妓
    太太很為丈夫擔心,責問他為什麼不好好教書,要去管閒事罵人?林語堂笑吟吟地回答:「罵人是保持自身尊嚴,不罵人時才是真正的丟盡了學者的人格。」北洋時期的北京,雖然政局混亂,但各路軍閥,對讀書人還算客氣,只要不罵得太痛,聽憑他們去折騰。亂世,是政治的不幸,有時卻是文化的盛世、讀書人的狂歡日。
  • 以桐城派姚鼐的山水散文為例,剖析古代文人如何在山水中照見自己
    文|墨萱薦書序言我們在中學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總會說到一個詞,「寄情山水」。當時,你是抱著要答對題目的心情說出來的,並沒有理解到這個四個字真正的力量。依我看,「寄情山水」作為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它是由千古文人接力式的情緒傳遞,最終,締造出來的,是非常值得現代人玩味地一種情感。
  • 一個文人在書齋裡做什麼呢?
    宋高宗說自己:「凡五十年間,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筆墨。」這麼忙的一個人,習慣了書寫之慢,在慢中得到了樂趣。慢,使過程長了起來,看不到遠處的目的,有時一年半載,不見鮮明地長進,卻也持抱不放。曾國藩說:「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想必古人都是如此,安心於慢,不舍不棄。寫——這是一個很有講究的字眼。
  • 走秀網創始人被捕 這是一個不應同情的自我作死案例
    但走秀網真的不值得同情,從2014年被媒體廣泛報導作假、走私,然後一直到4.05案發還不收手,依然我行我素謀取巨額利益。當其他同行紛紛洗白上岸的時候,走秀網卻在自我作死的路上一條道走到黑。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差點也被這樣的企業和創業者氣哭。  平心而論,走秀網存在的問題其他幾大電商和奢侈品平臺也存在,那為什麼這一次中槍的卻是走秀網? 今天我們來聊下這個事情。
  • 侵華戰爭老照片:鬼子學做中國菜,最後一張看了沒人不憤怒!
    侵華戰爭老照片:鬼子學做中國菜,最後一張看了沒人不憤怒!1938年3月7日,炊事班的日本鬼子學做中國菜。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工兵正準備搭一座浮橋渡江。
  • 職業打假人王海再度喊話羅永浩 漱口水假洋鬼子坐實
    假洋鬼子坐實。王海稱:「羅老師,我買的是2020年5月生產的,您是不是得準備錢了?因為我們不嚴謹,所以最好羅老師還是主動承認吧,退一賠三起步價500元,按月銷50萬單也就2個多億。」他表示,2019年開始,羅永浩推薦的鄧特艾克Dentyl Active星空漱口水就被指是垃圾產品。
  • 散文欣賞:於歲月的韻腳裡 且做一個深情的人
    我本喜歡讀文寫作,在我發表的百篇散文中,不少記錄的都是自己的生活點滴,人生感悟,四季感懷,記憶父母,歲月掠影,時有的小心情,都成了似水光陰的故事。文字沒那麼華麗,卻字字句句流露的都是情義,都是時光裡的韻律。
  • 丸美生物IPO:冒充韓國品牌涉欺詐 曾有「假洋鬼子」前科
    根據招股說明書,丸美生物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4100萬股,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投資彩妝產品生產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及信息網絡平臺項目。保薦人為中信證券。翻閱照顧說明書,價值線研究員發現。公司「戀火」品牌在銷售中冒充韓國產品,而此前,公司已有「丸美」品牌冒充日本產品的前科,遭到著名打假人王海的起訴,影響極壞,公司高管曾公開道歉。「韓國戀火」是什麼鬼?
  • 認識勇氣,做一個真正有勇氣的人!
    關於勇氣,很多人對它都有著不一樣的詮釋。勇氣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雖然心懷畏懼仍然迎難而上;勇氣不僅僅是一種美德,而且還是各種美德在經受考驗時,也即在最逼真的情形下的一種表現形式;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的德性……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首關於勇氣的「散文詩」。作者採擷生活中的許多平常的小片段,告訴孩子什麼是勇氣,教孩子如何勇敢的面對各種情況,如何面對未知的下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