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茅五瀘洋」為代表的白酒,年內漲幅近100%,走位之風騷,讓看不懂的人,與暴富擦肩而過。
12月23日,「股王」貴州茅臺股價盤中再創新高,觸及1906.2元,相較於3月20日年內股價最低值,用9個月實現翻倍,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僅為23.2%。
茅臺股價走勢圖/Choice資料庫
年內,五糧液上漲109.2%,瀘州老窖上漲149.3%,洋河股份上漲98.2%,沒有人知道白酒還能漲多少,能漲多久。某行業觀察人士認為,「白酒會一直漲到讓所有人服氣為止」。
酒類基金年內漲幅/Choice資料庫
酒類基金霸榜前二,年內收益率均超過200%。
影響白酒股價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是市場流動性和白酒的經營業績。
疫情後,中國宏觀經濟環境持續向好,寬鬆的流動性亟需尋找吸水能力更強的「海綿」。房地產受到政策限制,恆大集團、萬科、碧桂園、融創中國,在資本市場上,風光不再;從「三條紅線」到蛋殼公寓暴雷,資金出於避險和逐利的目的,很難再大規模地湧入。
「人人都有,人人沒有」,必要消費品是缺乏投資價值的。這時,奢侈品的投資價值便開始顯現,其中又以茅臺最為典型。
如果將白酒分為兩類,那就是「茅臺+其他」。
茅臺的特殊性在於集消費品、奢侈品、投資品於一體,源於茅臺產地茅臺鎮的獨特性和產量的有限性,即便茅臺在四季度增加直銷端的投放量(高於前三季度投放量之和),供給仍然遠小於需求,「一瓶難求」的問題沒有有效改善。
大幾十萬人蹲在手機旁搶購茅臺,結果「秒沒」,甚至有分析師稱茅臺是「比黃金更黃金」。
供需失衡,也推升著茅臺的業績。2020年三季度,茅臺實現營收695.7億元,同比增長10.3%,淨利潤338.3億元,同比增長11.1%,毛利率高達91.3%,可謂暴利十足。
從市盈率指標來看,51.3(PE)已經碾壓騰訊(39.4)、阿里巴巴(36.5)、京東(31.7)、小米集團(50.4)等眾多網際網路科技股。
茅臺的稀缺性,不僅可以繼續撐起終端價格,可能也會繼續抬升股價,一萬億美金市值會是夢嗎?某行業觀察人士表示,白酒的邏輯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問題或者變化,大概率會繼續漲下去。白酒本身就具有地域屬性,中國這麼大,容納20個大品牌不成問題。
說到這裡,大家心裡都會有兩個問題:
1、茅臺為什麼搶不到?(除了產量有限)主要源於茅臺的經銷商體系。
雖然現在茅臺開始試水直銷(1499元/瓶)的模式,在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上進行投放,但經銷商仍然是銷貨主力軍,是茅臺的「財神爺」,得供著。
12月21日,堪稱茅臺年度最重要的盛會,2020年茅臺酒經銷商聯誼會如期舉行。由於疫情,到場經銷商只有460餘人,不到去年的一半。
其中有一個環節值得關注,在茅臺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表態嚴控茅臺價格下,全體經銷商宣誓:不加價銷售、不囤積居奇、不哄抬價格、不轉移銷售、不虛構銷售、抵制假冒侵權等。
表態到底效果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可以看得見的是,茅臺自2018年開始,不斷出清不守規矩的經銷商。截至2020年三季度,茅臺經銷商數量已減少至2153家。試水直銷,或將也是茅臺給經銷商施壓的一種形式——你違規,我就把你踢出局,你的配額我將分給其它經銷商,或者用於直銷渠道。
但是,1499元/瓶的茅臺,普通消費者難以獲取,大多只能通過網上搶購,在當地機場、茅臺大酒店購買,經銷商、黃牛、「擼茅黨」幾經倒手加價,最終可以輕鬆賣到2500元左右。有知情人士表示,情況好的時候,一瓶茅臺甚至可以賣到3500元。這種操作近乎無風險套利,不用承擔任何風險,搶到就是賺到,不賺白不賺。
如果茅臺直控價格,那傷害的則是為茅臺衝鋒陷陣的經銷商,如何處理好和經銷商的關係、穩定終端價格(處理好與消費者的關係),是讓茅臺頭痛的問題。
2、茅臺是否被高估?
茅臺不是普通的消費品,是沒有保質期的消費品,更是奢侈品、投資品,是硬通貨。宏觀形勢向好+市場流動性+產地獨特產量有限+投資者情緒+新年將近+中國老齡化逐漸加深的大趨勢,茅臺勢必越來越強。
但仍有一些因素在動搖、蠶食茅臺的穩固地位:
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瘋狂成長,搶奪1000元左右的白酒市場,未來的競爭會愈發激烈,茅臺能否歷久彌新?
茅臺嚴控終端價格,亂價現象卻揮之不去,影響其品牌的同時,當價格大幅波動時,是否會造成囤積者崩盤,進而衝擊到茅臺本身?
不管怎樣,白酒確實是一條好賽道,茅臺更是賽道之王。其他幾乎任何企業都是競對關係,不是你吃我的市場,就是我吃你的市場,唯有白酒是各玩各的,互不幹涉。
現在的年輕人,平時喝啤酒、紅酒可能更多。未來,當這些90、00後長大,他們或將成為茅臺新的忠誠追隨者。
這樣看來,你還認為茅臺被高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