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對於《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抱有什麼看法。
對於從第二季才開始看的我來說,剛開始看《演員請就位》時覺得這節目挺有內涵的,誰知越看就覺得套路越多,儼然成了《導演請就位》。
節目組剛播出就拋出了一個驚雷,給參演的40位演員定級,從市場的角度將演員分為S級、A級和B級。
而最終定的級別是按照多個維度來看的,並不是單看演技的,也得綜合市場對ta的預期以及個人的影響力。
而一些老戲骨也不一定就能被定位S級,早期有出演過一些經典角色,如溫崢嶸、黃奕、倪虹潔這幾位有過十幾年演戲經驗的演員也被市場定為B級。
而一些最近出演過大火劇的演員,如任敏、張月、陳宥維都被市場評為S級。
而評級的結果也直接決定演員挑選角色的先後順序,不得不說節目組在這一塊做的挺貼近現實的。現實生活中,越有名氣的演員就有更多挑選劇本的權利,而默默無名的演員只能挑被人剩下的。
而只要演員能靠自己的演技獲得導演的認可,並且被導演發放S卡,就能直接逆轉人生。當然有的人也會從S級直接掉到B級,體驗一把低谷人生。
第一輪出場的陳宥維和王楚然就深刻體會到了,兩人迷一般的演技更是登上了熱搜,兩個分別為S級和A級的演員直接被降為B級。
任敏和施柏宇人氣和顏值在演藝圈只能算中等,但兩人卻靠著演技徵服了導演,順利成為前兩個拿到S卡的演員。看到這種靠實力翻盤的戲碼,觀眾也是很嗨的。
不過到了第三張S卡的發放不禁讓人迷惑,而發出S卡的郭敬明一系列詭辯更是上了熱搜,這裡就不多描述了。不過可以回顧一下郭敬明上一期的發言,看他是多麼義正言辭地懟張大大的。
郭敬明:「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啊,最厲害的演員,他們就是有最多的選擇權,所有最好的劇本都是找他們,越不好的演員,越不會表演的,可能來找到你的就沒有劇本,所以我們這個節目為什麼我覺得好,就是因為這個節目基本上很大程度去還原我們在行業裡的一個狀況。」
所以不要管郭敬明發S卡給何昶希的理由是什麼,而是他的權利是什麼?放到現實環境中,這種行為就叫做潛規則。
再看看在40位演員中混得最慘的曹駿,首輪合作的對象唐一菲,因為她喜歡飾演的角色的原因,就給自己隨便加戲,導致這段戲被弄得四不像。而曹駿也因為最後一名,連一點選擇的權力都沒有,只能演這個被所有人挑剩下的渣男許幻山。這個角色跟他的形象實在是不符,所以還是敗的毫無懸念。
但有意思的是導演的評價,從頭到尾全是圍繞著對唐一菲的不足,沒人提過一句曹駿,直到大鵬提起大家才想起。接下來才是有意思的一段,堪稱導演的演技。
陳凱歌的一段話可以說把在座的各位都感動了:「我從來沒把你看成第四十名,什麼S級,A級,B級在我眼睛裡都不作數,沒什麼價值和意義。我們只是遵守這個遊戲規則,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看重它,我們看重的是你們怎麼樣?在這個舞臺上能夠真正的心滿意足得到發揮。」
這段比拼中,每個人都暴露了許多不足,曹駿的表演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亮點,但也說不上太大的缺點,可是卻被角色和同伴拖累。你說最需要鼓勵的一定是曹駿吧,我想這時候給他張S卡鼓勵一下,觀眾都不會反對,但沒有人有這個想法。
很簡單的一點,你演的不夠好,但也不夠差,發S卡給你不夠影響力,估計連熱搜都上不了。
可是你都表現得這麼可憐,也得表示一下,S卡沒有,但加個微信還行。於是,爾冬陞給了曹駿微信,但也僅限於微信,事後曹駿自己在微博上說微信加上了,但也只是收到了幾句鼓勵而已。
不得不說,論起演技,四個導演的戲才是最足的。
然後是另一個讓人感到意外的演員辣目洋子,一個靠搞笑出名的網紅。市場初評的時候為B級,卻用演技徵服了大家。導演們先是一頓猛誇,爾冬陞更是直接說她的演技是有機會得影后的。然而在一頓猛誇之後,辣目洋子成功擊敗兩個老戲骨拿到A級,而另外兩人卻分別拿了S級。
要說這段沒有安排還真不信,這三人演技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一開始也沒打算發三張S出去,所以統一讓辣目洋子獲得A級,剩下落敗的兩人再分別給張S卡。如果說辣目洋子落敗了,但是這演技被分到B級怎麼也說不過去,所以最後還是選了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安排,所有人共贏。
再說說最新一期,首發陣容裡面就有一直排在最後的曹駿,幾個人演的《無極》,不說導演怎麼看,從觀眾的評論上來看,也都一致認為曹駿演的角色還算入戲,另外兩人實在尷尬。
結果三個人中,就只有晏紫東晉級了。看到這裡我是真覺得失望了,本以為演員靠著演技可以在這個舞臺翻紅,但配角終究還是配角,這市場還是留給流量說的算。
也許四個導演也都是不得已的,就像陳凱歌說的,只是遵守這個遊戲的規則,而規則就是獲得流量,有些人淘汰後獲得的話題度更高。
難怪敢說實話的李成儒只能坐在看臺上當個看客,雖然被陳凱歌評為老藝術家,但人家起碼不屑去和市場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