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員請就位》到《導演請就位》,這終究還是個綜藝節目

2020-11-07 鴻思娛樂

不知道大家對於《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抱有什麼看法。

對於從第二季才開始看的我來說,剛開始看《演員請就位》時覺得這節目挺有內涵的,誰知越看就覺得套路越多,儼然成了《導演請就位》。

節目組剛播出就拋出了一個驚雷,給參演的40位演員定級,從市場的角度將演員分為S級、A級和B級。


而最終定的級別是按照多個維度來看的,並不是單看演技的,也得綜合市場對ta的預期以及個人的影響力。

而一些老戲骨也不一定就能被定位S級,早期有出演過一些經典角色,如溫崢嶸、黃奕、倪虹潔這幾位有過十幾年演戲經驗的演員也被市場定為B級。

而一些最近出演過大火劇的演員,如任敏、張月、陳宥維都被市場評為S級。

而評級的結果也直接決定演員挑選角色的先後順序,不得不說節目組在這一塊做的挺貼近現實的。現實生活中,越有名氣的演員就有更多挑選劇本的權利,而默默無名的演員只能挑被人剩下的。


而只要演員能靠自己的演技獲得導演的認可,並且被導演發放S卡,就能直接逆轉人生。當然有的人也會從S級直接掉到B級,體驗一把低谷人生。

第一輪出場的陳宥維和王楚然就深刻體會到了,兩人迷一般的演技更是登上了熱搜,兩個分別為S級和A級的演員直接被降為B級。

任敏和施柏宇人氣和顏值在演藝圈只能算中等,但兩人卻靠著演技徵服了導演,順利成為前兩個拿到S卡的演員。看到這種靠實力翻盤的戲碼,觀眾也是很嗨的。


不過到了第三張S卡的發放不禁讓人迷惑,而發出S卡的郭敬明一系列詭辯更是上了熱搜,這裡就不多描述了。不過可以回顧一下郭敬明上一期的發言,看他是多麼義正言辭地懟張大大的。

郭敬明:「這個行業就是這樣啊,最厲害的演員,他們就是有最多的選擇權,所有最好的劇本都是找他們,越不好的演員,越不會表演的,可能來找到你的就沒有劇本,所以我們這個節目為什麼我覺得好,就是因為這個節目基本上很大程度去還原我們在行業裡的一個狀況。」

所以不要管郭敬明發S卡給何昶希的理由是什麼,而是他的權利是什麼?放到現實環境中,這種行為就叫做潛規則


再看看在40位演員中混得最慘的曹駿,首輪合作的對象唐一菲,因為她喜歡飾演的角色的原因,就給自己隨便加戲,導致這段戲被弄得四不像。而曹駿也因為最後一名,連一點選擇的權力都沒有,只能演這個被所有人挑剩下的渣男許幻山。這個角色跟他的形象實在是不符,所以還是敗的毫無懸念。

但有意思的是導演的評價,從頭到尾全是圍繞著對唐一菲的不足,沒人提過一句曹駿,直到大鵬提起大家才想起。接下來才是有意思的一段,堪稱導演的演技。

陳凱歌的一段話可以說把在座的各位都感動了:「我從來沒把你看成第四十名,什麼S級,A級,B級在我眼睛裡都不作數,沒什麼價值和意義。我們只是遵守這個遊戲規則,但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看重它,我們看重的是你們怎麼樣?在這個舞臺上能夠真正的心滿意足得到發揮。」


這段比拼中,每個人都暴露了許多不足,曹駿的表演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亮點,但也說不上太大的缺點,可是卻被角色和同伴拖累。你說最需要鼓勵的一定是曹駿吧,我想這時候給他張S卡鼓勵一下,觀眾都不會反對,但沒有人有這個想法。

很簡單的一點,你演的不夠好,但也不夠差,發S卡給你不夠影響力,估計連熱搜都上不了。

可是你都表現得這麼可憐,也得表示一下,S卡沒有,但加個微信還行。於是,爾冬陞給了曹駿微信,但也僅限於微信,事後曹駿自己在微博上說微信加上了,但也只是收到了幾句鼓勵而已。


不得不說,論起演技,四個導演的戲才是最足的。

然後是另一個讓人感到意外的演員辣目洋子,一個靠搞笑出名的網紅。市場初評的時候為B級,卻用演技徵服了大家。導演們先是一頓猛誇,爾冬陞更是直接說她的演技是有機會得影后的。然而在一頓猛誇之後,辣目洋子成功擊敗兩個老戲骨拿到A級,而另外兩人卻分別拿了S級。


要說這段沒有安排還真不信,這三人演技都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一開始也沒打算發三張S出去,所以統一讓辣目洋子獲得A級,剩下落敗的兩人再分別給張S卡。如果說辣目洋子落敗了,但是這演技被分到B級怎麼也說不過去,所以最後還是選了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安排,所有人共贏。

再說說最新一期,首發陣容裡面就有一直排在最後的曹駿,幾個人演的《無極》,不說導演怎麼看,從觀眾的評論上來看,也都一致認為曹駿演的角色還算入戲,另外兩人實在尷尬。


結果三個人中,就只有晏紫東晉級了。看到這裡我是真覺得失望了,本以為演員靠著演技可以在這個舞臺翻紅,但配角終究還是配角,這市場還是留給流量說的算。

也許四個導演也都是不得已的,就像陳凱歌說的,只是遵守這個遊戲的規則,而規則就是獲得流量,有些人淘汰後獲得的話題度更高。


難怪敢說實話的李成儒只能坐在看臺上當個看客,雖然被陳凱歌評為老藝術家,但人家起碼不屑去和市場同流合汙。

相關焦點

  • 綜藝《演員請就位》,就位的何止是演員
    《演員請就位》熱度如此之高更多是因為有爭議,很多節目沒有收穫口碑但收穫了熱度對於節目導演來說這個節目就是成功了的,所以現在很多綜藝節目為了製造爭議點,刻意激發節目人員的矛盾,以此來獲取更高的熱度。那在《演員請就位》中就更加明顯了,雖然節目中有四十位演員通過舞臺表演來展示自己的演技,但在這舞臺上,就位演戲的可不止這四十位參賽演員,臺上的四位導演連同主持人都加入其中,上演著一出出大戲。
  • 開播的《演員請就位》,進擊的演技類綜藝
    在趙薇、李少紅、陳凱歌、郭敬明四位導演的相互追問中,這檔在微博熱搜上活躍了快半個月的演員競演類節目《演員請就位》終於露出了它的廬山真面目。分班,不對,是選好導師之後,演技比拼大幕拉開.伴隨演員的演技「考試」,穿插在期間的導演間的矛盾意見以及爭議,讓首期近三個小時的節目還算有看點。事實上,《演員請就位》只是個開始。進入第四季度,演技類綜藝節目也開啟了爭奇鬥豔期。除了目前播出的《演員請就位》,已知將要上線的還有優酷的《演技派》、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第二季以及綜N代《我就是演員2019》。正面對決中,誰又能俘獲觀眾的心?
  • 《演員請就位》,接下來是導演的較量
    「演技」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話題,尤其是在一個飯圈文化大行其道的時代,只要輸入「流量演員+演技」,都會湧出無數相關帖子,粉絲和路人觀眾總要battle個好幾回合。這固然體現了粉絲「護短心切」,愛豆的爛演技總能被誇出花來;但也折射了,幫助公眾建立起一套具有指導性的演技辨別體系的重要性。這讓製作者看到了巨大的開發紅利。
  • 《演員請就位》還是喜好請就位?
    在最新一期的《演員請就位2》中,郭敬明的一系列操作都讓人感到費解,原本就稀缺的S卡卻給了在「窮奇道雨夜」一幕飾演魏無羨的何昶希,而何昶希被劍入刺的那一下令人感到尬屏。然而其解釋是新人都是位學生,對於新人要抱有一顆種子的夢想以及你作為一個演員你是獨一無二的。而這三重定義則是郭敬明對於何昶希的定義,那反過來想想:學生這個定義,在舞臺上誰不是學生或者是誰不是從學生學習演技轉移至老師或者是其它專家?演員的夢想種子,那來到《演員請就位》誰都是抱著想成為一個更好的演員的心態來參加,那這樣不能稱之為夢想的種子麼?
  • 郭敬明把《演員請就位》徹底變成了《導演請就位》
    被懟了半季,郭敬明在《演員請就位》的逆襲時刻如約而來。影視化考核階段,他的性轉版《畫皮》以393票的成績拿到第二名,按節目規則前兩名都是贏家,各獲得一張S保送卡。不多聊《畫皮》的藝術性,因為更想感嘆郭敬明把《演員請就位》徹底變成了《導演請就位》。
  • 《演員請就位2》,資本已就位
    李誠儒退出了,《演員請就位2》終於失去了最後一個說真話的人。但即便沒有李誠儒的退出,這檔綜藝也早已撕下「演員」的假面,露出中國影視圈的殘酷現實——演員能不能就位,要看資本夠不夠位。熱搜KPI拉滿的《演員請就位2》早已偏離軌道沒有選秀綜藝霸屏,各大嘻哈綜藝接近尾聲,Q3的綜藝市場略顯蕭條,於是幾乎每集都有「扯頭花」劇情上演的《演員請就位2》殺出重圍,成為今秋爆款之一。
  • 《演員請就位》:演技類節目的突破
    由騰訊視頻獨家出品的節目《演員請就位》以導演選角為切口,以全影視化拍攝為呈現形式,旨在完整呈現影視行業從選角到成片的工業全貌,發現和挖掘對影視表演事業有堅定信念,致力於創作優質作品的優秀演員。通過對年輕演員的塑造,在節目中展開實力較量。
  • 《演員請就位2》:一場演員與導演的豪華「大戲」
    如今,《演員請就位2》僅播出三期,勢頭便有些蓋不住了,每期節目露面,後邊都跟著一批熱搜話題,雖然此刻無法對它能否為演員帶來些什麼,做出判斷,但毋庸置疑的是,大眾的視線已經聚焦到了這檔綜藝上,在各種熱搜話題中,大家樂此不疲。
  • 《演員請就位》:導演battle扛起KPI
    目前看起來,《演員請就位》並沒有滿足觀眾對於在演技類綜藝裡看「神仙打架」的期待。相反,「趙薇太有梗了」、「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說」、「陳凱歌沒選明道」……節目裡的導演上了一串兒熱搜,對演員演技的探討並不熱鬧。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熱議綜藝節目|「真正」的演員才有資格「就位」
    節目一開始,40位演員就迎來了殘酷的市場評級,並被劃分為S、A、B三個級別。不僅僅是演員,觀眾也能夠直觀感受到市場的殘酷。這樣的評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不太合理的,但它就是當前市場的運行規則。
  • 演員請就位?不,演技請先就位
    只要長相好或者有知名度就可以跨界做演員嗎?簡單的戲,人人都能演嗎?演員到底有沒有門檻?最近熱播的表演類綜藝《演員請就位》,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演員請就位》海報《演員請就位》類似於演員版的「創造101」,40位演員要通過一輪輪的表演,獲得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以及觀眾們的認可。
  • 《演員請就位》,是要翻車了嗎?
    《演員請就位2》已經播完整整五期了。比起上期只有《無極》、《回家的誘惑》和《誤殺》三個劇目,這期一共放出了五個劇目。但是,雙十一晚會只舉行了一天,即使觀眾們周六晚都在圍觀晚會,那隔天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重新收看《演員請就位2》,並圍繞節目內容展開討論。事實上,在隔天的熱搜榜裡,《演員請就位2》的相關內容也僅僅是漸露頭角,很快就被「趙露思被P圖點讚肖戰」等話題給刷了下去。看起來噱頭滿滿的五個劇目就這樣徹底「糊」了。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綜藝節目分析
    任何拍攝都有彩排,有彩排就有劇本,有劇本就有「演」(假)的成分,綜藝節目亦是如此。1.賽制問題。S、A、B級別的市場劃分沒有問題,但是對於B級的坐的沒有靠背,無論男生女生長時間做到那都會受不了,比3小時的硬座還難受,很不人性化。2.剪輯問題。
  • 《演員請就位》,演員or導演,還是得用作品說話
    如果你問我,這個假期最火的綜藝是什麼?  答案不用多想,肯定是《演員請就位》。  作為一檔表演類的綜藝,《演員請就位》從一開始就保持著自己的特色。  「演員請就位」仿佛變成了「導演請就位」。  說到底,這其實也是節目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所造成的一種遺憾。  想火,作為一檔陣容強大的綜藝,可以理解。
  • 《演員請就位》只是一個綜藝節目而已
    《演員請就位》這檔綜藝節目,自從2019年的第一季播出開始,就收穫了廣大網友關注,特別是到了2020年第二季的播出,關注度及流量直接上升到了一個頂峰,引起熱議。 同時也養活了一大批自媒體人,其中就包括了起飛君.......(咳咳.......怎麼一不小心把實話說出來了呢?)
  • 演員請就位?應該是撕B請就位吧
    本質上來說,《演員請就位》就是一個無比彆扭的節目。甫一開場,幾位製作人就用手裡「市場」的大旗把幾十位演員挨個評了級:有國民度的演員和突然爆紅的新人共享S級的沙發;被遺忘的中年女演員和還沒紅起來的小生一同坐在B級冷板凳。
  • 《演員請就位2》這一季的節目,也許只有一個看點了
    時間進入到秋季。以往每年這個時候,都是演藝競技類綜藝節目大行其道的時間段。今年《演員請就位2》率先開播,這檔綜藝節目去年一播出,就引起了不小的話題討論效果。今年《演員請就位2》所請到的4位導演,有三位是上一季的老熟人
  • 《演員請就位》:一場「反烏託邦」實驗性綜藝的出圈
    做演員,一定要尊重事業。」 第二季《演員請就位》開播後,頻頻衝上熱搜。先是導演爾冬陞的「靈魂拷問」,再是郭敬明發放S卡引來一片「噓聲」,加上老戲骨李誠儒再次與郭敬明的唇槍舌劍,使得這檔綜藝被送上了風口浪尖。
  • 《演員請就位 第一季》淺談
    從《演員的誕生》到《我就是演員》再到《演員請就位》,無論節目形式的多變,一鏡到底的特殊表演方式都是對演員演技極大的考驗。不同於其他節目,《演員請就位》作為中國首檔導演選角的綜藝節目,採用角逐式的方式展現不同戲齡演員演技的同時,又呈現出了影視行業內部的拍攝方式。《演員請就位》中四位導演風格各異,50名演員通過自己的意願選擇導演。節目採取以導演為中心的方式,採用現場拍攝和剪輯對演員表演實時投屏。
  • 《演員請就位》,導演就位了嗎?
    豆瓣評分也從第一季的6.8分滑至6.7分的第二季《演員請就位》,激起了網友對於演員「就位」的激烈討論。「味同嚼蠟,味如雞肋,如此乏味。」這是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中說出的點評。李誠儒與郭敬明的針鋒相對,爾冬陞的辛辣點評,以及趙薇的反矯說辭,都讓《演員請就位》頻上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