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每個月能準時去銀行辦理存取款業務的,除了企業財務人員以外,最多的就是上了年紀的退休老人,很多人認為老人「太笨」不會變通,明明手機或者自助業務機上就可以完成的事,非要一根筋地去櫃檯辦理。尤其在存錢這個思路上,不少年輕人更是難以理解,明明手裡錢不多,為啥還要每個月去存一下?
其實,存錢在很多老一輩人眼裡是最為平常不過的事,甚至已經形成一種習慣。老一代人早年吃不飽穿不暖,過盡了那種吃完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因此,不少老一輩人慢慢養成一種任何時候都要存「餘糧」的習慣。就這樣,慢慢的社會出現了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現在的年輕人花錢如流水,根本不愛存錢,一旦發生一點變化最後還是得靠老人幫扶。說起來,不是年輕人愛花錢,也不不是年輕人不愛存錢,真正的原因是年輕人「無錢可存」。雖然現在時代在進步,但是與之前相比,已完全是兩個改變。如今買車、買房,生娃、養娃以及養老等壓力日益增大,甚至毫不誇張的說,不僅僅是年輕人存不住錢,甚至很多中年人到現在也是「口袋空空」。
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人消費觀念已經發生改變,「提前消費」的觀念以及模式,已經荼毒了新一代年輕人,存錢的觀念以及對存錢的熱愛已經不復存在。很多人寧願「今朝有酒今朝醉」,也不願意去想之後未來的壓力和煩惱。
根據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年末,中國13.9億人就中,有5.6億人存錢為「0」。其中80、90後佔比最高。而剩下的8.3億人顯然是有存款的,但是在這些存款人群當中,其絕大多數都為中老年人。因為這群人想存錢,為孩子買房並結婚,所以他們將所有財產都放在銀行的籠子裡,逐漸積累越來越多。還有一些人想在銀行裡存些錢,以防將來出現意外需求。
當前,社會上有「房奴」,「卡奴」,「子奴」的數量眾多,居民的消費觀念是「享樂至上」,導致了國內銀行的「存款危機」。此外,當前銀行存款的利率很低,有很多可供選擇的金融渠道,因此中國人甚至不願意將大量資金存入銀行。
實際上,當中國人開始「不喜歡存錢」時,國內銀行最為焦慮。銀行靠居民的儲蓄為生!人們不能存款,銀行的資金流從何而來?因此,為鼓勵居民存款,該銀行發起了一些「花式存款」活動!
近年來,銀行開闢了許多新的存款要求方式,例如「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但是,國家禁止以「高利率」等吸引存款人進行存款。現在,銀行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也正在嚴格監管銀行,以啟動這些「擾亂市場」的存款手段。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實際上,存款時無需刻意選擇銀行推送的存款項目。如果在這「2個時間點」到銀行存款,存款利率將相對較高!
據報導,一年中銀行利率最高的時候是這「2個月」。此時,有閒錢的話可以多存一些,甚至利息都可能會「翻倍」。這「2個月」是每年的12月以及次年的1月。
很多人不懂為啥這兩個月存款會比平時利息多呢?其實,每年12月,是不少公司提取資金的時候,更是眾多上市公司,年度總結報告公布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核對資金明細,大量資金抽出,銀行也資金也會緊張起來。因此會在每年的11月底以及12月初,在一定程度上上調存款利率,來吸引用戶存儲。
至於次年1月,因為即將臨近春節,用錢開始進帳,不少人都會選擇把錢取出來,然後過一個大肥年。同理,大量資金抽出,也是銀行最緊張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銀行會進行利率上調,讓資金回流,順道為新一年的開門紅做準備。
因此,如果想省錢,最好選擇這2個時間段!至於選擇哪家銀行,就用戶自己去比較每家銀行的利率。一般來說,國有銀行漲幅率低,但是相對安全穩定。商業銀行總體漲幅明顯,但是多為理財基金等服務項目。最後就是小銀行,雖然漲幅高,但是在安全方面則需要多多考究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你們都有多少存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