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頸椎病怎麼辦?不妨試試中醫整復推拿

2020-12-23 衡陽日報社官網

  朱嘉林

  20多歲的周女士,工作時經常面對電腦,近日,周女士感覺頸部發硬、疼痛,活動受限,同時伴有右上肢陣發性麻木感,生活及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周女士來到市中醫醫院就診,該院針灸推拿部副主任龍軍詳細了解其病情後,分析其所患的是頸型頸椎病。龍軍當即為其進行了一次推拿治療,周女士的症狀明顯減輕。

  龍軍介紹,目前科室每個月都有上百例頸椎病患者前來就診,輕者通過一次推拿治療快速緩解疼痛與不適,中度患者通過多次推拿治癒疾病,重度患者則要通過整復推拿配合針灸、中藥外敷等緩解控制疾病。龍軍提醒,日常生活中,市民一定要注意保護頸椎,工作中要學會放鬆脖頸,定時做幾次適度的脖子後仰動作,閒暇時,可進行遊泳、羽毛球等運動。

  小心!冬天易發頸椎疼痛

  近年來,伴隨手機、電腦的普及,人們生活方式逐漸改變,越來越多人成為「低頭族」,特別是對於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整天面對電腦,久而久之頸椎、腰椎都會給自己帶來困擾。此外,汽車、空調的普及,導致人們感染風寒的機率明顯增加,頸椎病目前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

  龍軍介紹,頸椎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前來就診的患者中有許多20多歲的「低頭族」。最近,許多老年人和年輕人來就診時都感嘆:「得頸椎病就像得感冒一樣平常,尤其是冬天,更容易出現頸椎疼痛。」

  龍軍介紹,頸椎病根據臨床症狀大致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自主神經型、混合型。頸椎病的產生有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患病的基礎,包括有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學習、長時間電腦操作、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等,由於長期做「低頭族」,導致頸椎退變加快,使得頸椎結構穩定性下降,頸項肌勞損變性,致使頸椎承載能力明顯下降。外因是患病的誘因,比如感受風寒溼邪、過度勞累、運動姿勢不當等刺激,使得頸椎承載能力下降,導致頸項部動靜力平衡失調,使頸項部肌肉、血管、神經、脊髓受累而發病。

  頸椎病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不過,龍軍提醒,肩頸不適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到正規醫院通過規範的對症治療,才能治好頸椎病,市民切勿病急亂投醫,不要去不正規的推拿館按摩。

  治療:中醫整復推拿,見效快且療效穩定

  據了解,市中醫醫院針對頸椎病的治療,開展了整復推拿、針灸療法、牽引療法、中藥外敷、中藥內服等綜合治療,其中,尤以龍軍開展的整復推拿為特色。龍軍所擅長的整復推拿術師從該院針灸推拿科創始人胡國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胡國華開展整復推拿以來,該技術廣受醫患好評,在全省都享譽盛名,不少來自邵陽、永州等地的頸椎病患者前來就診,只為通過此推拿手法快速治療頸椎病。

  龍軍介紹,頸椎病的發病有三要素:一是解剖位置異常,中醫則稱為筋脫槽骨錯縫;二是局部炎性反應,中醫稱之為風寒溼邪瘀阻經絡;三是組織內構力學失衡,中醫稱之為經筋痺阻不通或經筋失於潤養。

  整復推拿術就是從解剖位置異常這一發病根本來對付頸椎病,即用整復手法糾正筋脫槽骨錯縫狀態,使其恢復正常解剖位置。龍軍將這個過程稱為「開鎖」,他解釋道:「把頸椎病比喻成一個鎖著的房間,如果要打掃房間你必須先把門打開,才能進去把衛生搞乾淨。這也是很多頸椎病治療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因為解剖位置未恢復正常,其他治療方法效果不理想。」

  龍軍回憶,2017年春夏之季,60多歲的向女士由於病情急重,伴隨嘔吐胸悶,來到該科就診。經診斷為「椎動脈型頸椎病合併眩暈發作」,通過認真體查及頸椎x線攝片,考慮為寰樞關節半脫位致椎動脈壓迫,導致後循環障礙,並進一步影響內耳循環,致內耳功能失調。由於關節脫位位置特殊,此部位的推拿是高危操作,此前,該患者多方就診,許多醫生看到脫位的位置都不敢下手。

  「雖然操作有難度,但還是有希望的。」龍軍說道。憑藉高超的技術和多年的經驗,龍軍遂使用寰樞關節整復術糾正寰樞關節錯位狀態,快速松解椎動脈壓迫,改善後循環供血。隨後,配合使用利水消腫、擴腦血管活性藥物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經過半個月的精心治療,患者痊癒出院。

  龍軍說,該院通過復位推拿,配以針灸和中藥外敷,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快速康復,且保證療效的穩定。

  58歲的鄧先生一年前開始出現雙下肢乏力、行走不穩、頭暈手麻、胸腹緊束感,2019年夏秋之季病情加重,來到該院針灸推拿部就診。通過患者MRI閱片,結合症狀考慮為脊髓型頸椎病,屬柔性壓迫,在C5/6節段壓迫大約不足1/3,伴局部脊髓輕度變性。

  鄧先生的病情十分嚴重,常規考慮需要手術治療。通過與患者充分溝通後,患者堅持要求保守治療。為了降低推拿風險,龍軍遂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先使用整復手法坐位端提法,促進椎間盤迴納,解除局部脊髓壓迫。在此過程中,龍軍為了減少出現意外的可能性,非常注意手法的輕巧。

  其次,龍軍通過理筋推拿,促進頸項肌肉韌帶彈性恢復,並加做背部督脈和太陽經脈,促進患者整體氣血恢復。同時,通過電針療法促進經絡通暢和組織內構力學平衡恢復。最後,內服中藥以活血、通經、化痰、通絡、調補氣血,促進組織修復,配合使用甘露醇靜滴,以減輕脊髓水腫、內服甲鈷胺,以促進神經修復。

  通過前後2個多月的治療,鄧先生的臨床症狀基本消失,可正常活動,生活也不再受影響,隨訪一年來,再未有復發。

  「中醫治療,對付的是頸椎病的致病本源,是從根本著手,採取強筋健骨、舒筋活絡、祛寒除溼之法來治療頸椎病。」龍軍表示,相比於西醫的藥物、手術治療,傳統的推拿手法治療頸椎病,具有療效穩定、無創傷、不易反彈等多種優勢。

  預防:防寒、堅持頸肩保健操

  「對於任何疾病來說,預防重於治療,頸椎病尤其如此。」龍軍說,對付頸椎病,三分治療七分鍛鍊,平時須注意多做頸椎操或拉伸運動,減少伏案時間,保持正確坐姿、睡姿,枕頭高度要恰好有一拳高。此外,應儘量避免久坐辦公或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如必須連續工作,則可以工作一小時後起身做頸肩保健操。

  龍軍介紹,堅持頸肩保健操,可恢復頸椎生理曲度和頸項肩周肌群力學平衡。做操過程中,動作要充分伸展,依據頸部肌肉感受適當調節動作力度,速度適中勻速進行,時長3分鐘為宜。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是冬季,要小心保護頸後,尤其是後枕部(後腦勺)不受風寒。同時,龍軍建議,頸椎病患者可通過平路步行鍛鍊,有利於脊椎(包括頸椎腰椎)功能恢復。

  龍軍介紹,頸肩保健操採取站立位雙腳與肩同寬站姿。第1個動作,手臂向前伸直,雙手掌在胸前相交拍合,同時頭處於直立位;第2個動作,手臂向後,雙手掌在腰部相交拍合,同時頭前屈30度;第3個動作,手臂向上伸直,雙手掌在頭部上方相交拍合,同時向後抬頭,頭後伸40度。鍛鍊順序由第1個動作、第2個動作、第3個動作,做完後回到第2個動作、第1個動作,再以此反覆循環運動。

  專家簡介:

  龍軍,針灸推拿部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湖南省針灸學會整脊分會常務委員、康復推拿分會委員,湖南省中醫藥信息研究會針灸康復及中醫外治分會常務委員,湖南省中醫藥學會推拿專業委員會委員。

  在治療各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肩關節周圍炎、膝骨關節病、骨質疏鬆症、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眩暈、失眠等脊柱筋骨關節疾病方面深有造詣。

  擅用整脊手法治療頸椎病、寰樞關節半脫位、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骶髂關節紊亂、胸椎小關節錯位、脊柱側彎畸形;擅用推拿手法治療肩關節周圍炎、頸腰肌勞損及各種軟組織損傷;擅用中藥經方辨證治療脊柱筋骨關節疾病;擅長手法結合藥物治療各型骨傷科病。

>>我要舉報

相關焦點

  • 寶寶能吃不長怎麼辦?來金昌德生堂中醫館試試小兒推拿
    小兒推拿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棒,寶媽們不妨一試。1、補脾經位置: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處操作:在拇指橈側自指尖至指根直推次數:100~500次。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溼熱,消食積,化痰涎。單翠雲(高級小兒推拿師)【成人理療】中醫理療乃國本之最近年來,中醫理療也成為當下最火熱的保健項目,以五行陰陽、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
  • 「咔咔」兩下就能長高,正骨推拿真有那麼神奇嗎?
    近期的一檔綜藝節目,一時間將中醫正骨推拿這一門古老的技藝推向網絡熱潮……正骨推拿真有那麼神奇嗎?聽聽醫生來揭秘!1正骨「長高」確有其事正骨推拿是歷史悠久且特色鮮明的一種中醫外治療法,在嶺南一帶頗有群眾基礎,該療法主要通過醫生雙手檢查,發現身體異常的筋骨關係後進行整復,使之恢復正常,對於某些功能障礙或疼痛,通過正骨推拿,症狀往往馬上消失,可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治療小兒腹瀉 試試中醫推拿
    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針灸科張茹月認為,小兒脾常不足,易因乳食不節或不潔,或感受風寒、暑溼等外邪損傷脾胃,或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久病不愈等致脾胃虛弱。脾胃運化失職,不能腐熟水谷,水反為溼,谷反為滯,水谷不分,合汙並下而成洩瀉。 張茹月解釋,小孩子的脾胃功能本來就很虛弱,如果進食過於生冷、油膩,就會給胃腸造成很大的負擔,損傷脾胃,從而發生腹瀉。
  • 得了「腱鞘炎」,不妨試試小針刀
    得了「腱鞘炎」,不妨試試小針刀 2020-05-23 0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好片《推拿》來講講中醫推拿法
    由婁燁執導、郭曉冬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的電影《推拿》已正式在國內各大院線與觀眾見面。
  • 推拿會加速退變,頸椎病怎麼樣保守治療?王醫生告訴您7個字
    對於頸椎病的保守治療,骨科王醫生總結出7個字:「休息、鍛鍊、好枕頭」,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這7個字中的休息。休息這個休息並不是指睡覺睡好了就是休息,它包括一切可以使頸椎放鬆的治療方法。對於頸椎病較輕的患者,選擇頸託即可,但如果病情較重,建議選擇固定效果更好的頸託。二、理療法:理療是治療頸椎病的傳統方法,形式多樣,對於多數患者是有效的。其作用主要是促進頸椎周圍的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痙攣,從而緩解頸椎病。
  • 基層特色技術⑧丨落枕了怎麼辦?——試試中藥外敷
    4、患頸椎病本來就患有肩頸勞損、頸椎病的人,容易反覆出現落枕的情況,一定要引起注意,最好是到醫院進行檢查與治療。此外,當頸部受傷,會導致肌肉收縮、關節挫傷。一旦熬夜或睡眠質量差,頸部的肌肉更易勞損、僵硬和酸痛,發生落枕的概率增大。
  • 頸椎病頭痛怎麼辦?這個妙方每天用,頭疼沒了,頭暈手麻也消失了
    頸椎病頭痛怎麼辦?這個妙方每天用,頭疼沒了,頭暈手麻也消失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轉化,大多數人都換上了頸椎病,出現脖子僵硬和疼痛、記憶力下降的症狀,脖子後面還長了一個大大的富貴包。患上頸椎病危害可不小,嚴重的會導致癱瘓。
  • 13歲女孩上學時突然暈倒,送到醫院竟是得了頸椎病,原因也不意外
    後來經過詢問得知,原來小敏熱衷上網,經常一動不動坐在電腦桌前,玩到凌晨一兩點,給了頸椎過度的負擔,讓處於發育階段的頸椎出現了損壞的現象,這也是為什麼被稱老人病的頸椎病會發生在這麼一個年輕的小孩身上的原因。
  • 孩子厭食怎麼辦?不妨試試這些招
    今天廣東衛生在線邀請了廣東省名中醫廣州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師徐雯為大家分享孩子厭食該怎麼辦?中醫藥治療小兒厭食症有良好療效,臨床上多以健脾和胃、行氣助運為治則,採用味淡甘和的中藥,也可以通過全身調理,如對頑固厭食症病人配合中醫的推拿(包括捏脊)、針灸、中藥穴位貼敷、足浴等療法,內外合治。
  • 【每日養生】內功推拿秘術04
    四、腹診推拿派此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可算是四川的駱氏家族,駱竟洪先生在《實用中國推拿穴》一書中,詳細介紹了各種腹診的手法、部位和種種手下感的臨床意義,並配合其他全身性手法治療各科疾病。還有《袁氏按導學》我認為也可算此流派,其核心手法為「腹部總持法」,為切按腹部穴位診斷並治療疾病,尤其有腹部的脈診法頗有《內經》「三部九候」之遺風。
  • 頸椎病食療小妙招,不花一分錢治好頸椎病!你可以試試
    頸椎病食療小妙招,不花一分錢治好頸椎病!你可以試試頸椎病又稱頸椎症候群,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症候群、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症候群。
  • 瘦身的傳奇 中醫經絡推拿
    筆者從群眾當中得知口碑較好的舒纖樂經絡塑身,它是一家純綠色且信譽度高的中醫推拿減肥機構。據筆者了解,舒纖樂經絡塑身法是以中醫循經推拿點穴的原理,不藉助外界的任何物質,全程全部採用中醫推拿的手法,沿著人體經絡的循向對穴位點按刺激,調整機體的代謝率,讓多餘的脂肪參與消耗,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徹底改變機體的體制,杜絕反彈的現象。
  • 一轉脖子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
    一轉脖子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 ▶ 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本期專家:王春林教授、主任醫師雲南省中醫醫院推拿科主任
  • 推拿治療先拍個片子看看
    拍片可排除推拿禁忌症  中醫推拿治療前也需要明確診斷,將輔助檢查結果與醫生的「手摸心會」結合,才能對病情有所把握。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排除推拿的禁忌症,比如椎體的結核、腫瘤、嚴重骨質疏鬆等。  下面分享幾個典型的患者自覺沒事,片子顯示很嚴重的病例:  病例一:女,65歲。左肩疼痛伴活動受限4個月。
  • 中醫按摩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是常見病,可分為神經根型、椎動脈型、脊髓型和交感型。神經根型頸椎病在中醫臨床上尤為常見,其常見的臨床表現為頸部運動障礙、頸部疼痛或放射痛以及上肢麻木。
  • 中國六大中醫推拿流派簡介
    一指禪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拿按摩滾捻搓抄纏揉搖抖抹勾。其特點是循經,技巧,取穴準適合內婦兒雜病。滾法推拿創始人丁季峰原為一指禪推拿門人,臨床以滾法為主要手段,配合揉按拿捻搓和肢體被動運動而發明滾法。其特點是:(一)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結合有關生理、解剖、病理等理論為實踐依據。
  • 關於頸椎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必看!與你息息相關!
    時常感覺自己肩頸不舒服就是頸椎病嗎?頸椎病是怎麼找上你的,不小心得了頸椎病怎麼辦呢?關於頸椎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篇文章裡~如果你也有頸椎方面的煩惱,一定要認真看完哦! 1、出現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 「人民英雄」張定宇親身感受中醫推拿療效,成為中醫宣傳者
    2020年10月14日,張定宇走進湖北省中醫院開始嘗試中醫推拿等治療方法。效果令他驚喜,他可以重新踏上腳踏板騎自行車。中醫推拿,為患者張定宇推開了一扇窗。接診張定宇的,是湖北省中醫院推拿科/康復醫學科主任趙焰。他介紹說,在治療40多天(20餘次)後,張定宇的身體功能持續出現了許多向好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