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資訊】大火的小豬佩奇商標國內被惡意搶註,版權方稱損失千萬美元,有人註冊申請了上百個

2021-03-04 電影票房

來源:澎湃新聞

9月22日,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家庭和品牌業務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Niall Trainor)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根據侵權銷售的絕對數量,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僅在中國,我們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一個動畫IP可能只有幾年的受歡迎時間,在那之後,它就會失去吸引力且無法賺錢。因此,在那幾年內,如果無法充分開發品牌,那麼在品牌授權計劃開始之前,它本質上相當於被扼殺在搖籃裡。」奈爾·特瑞娜說。

風靡全球的「小豬佩奇」在全球180多個國家被譯成40種不同的語言發行。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和艾斯利貝克戴維斯有限公司(Astley Baker Davies Limited),是「Peppa Pig(小豬佩奇)」的權利人和商業開發的全球主導者。

2017年末,小豬佩奇在中國社交媒體上走紅的同時,網上出現了諸多侵權周邊商品。最近半年,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舉起「反盜版大旗」,但由於商標被惡意搶註,打假難度無形中增加。

有一人搶註了上百個「小豬佩奇」近似商標

對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而言,打假的難點在於,「小豬佩奇」的商標在中國在許多類目中被提前搶註。

在商標局搜索「小豬佩奇」,可以看到商標申請者諸多


2004年動畫片《小豬佩奇》誕生,隨後在全球100多個地區播出。

澎湃新聞記者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網站查詢了解到,早在2011年11月,《小豬佩奇》尚未在中國播出時,就有一家「揚州金霞塑膠有限公司」申請註冊21類別名為Peppa Pig的商標,商品和服務範圍是電動牙刷;梳;刷;牙籤;牙刷等,且於2013年1月註冊成功。

「小豬佩奇」商標被中國公司搶註

到了2015年6月《小豬佩奇》正式進軍中國,在央視、優酷和愛奇藝等平臺獲得一年超過百億次的播放量後,小豬佩奇動畫中等多個角色名稱、圖像、暱稱、標誌等,開始遭遇大量的惡意搶註,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別的許可商品。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商標局網站發現,深圳市澧升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申請註冊28類別名為「小豬喬治」的商標,商品和服務範圍是遊戲機、棋、木偶等,並於2018年1月註冊成功。

此外,一位名叫「蔡×」的申請人接連申請註冊「小豬佩奇」、「粉紅豬佩奇」「佩奇的家」「珮珮豬」等角色名稱和圖形(包括原型和近似),涵蓋多個類目,多達約140個商標,其中25類別的「小豬佩奇」、3類別的「粉紅豬佩奇」、22類別的「佩奇的家」等商標已經註冊成功,不過也有部分商標註冊狀態顯示「異議中」。

小豬佩奇正版商標註冊失敗

這讓正版方註冊商標時顯得頗為尷尬。

艾斯利貝克戴維斯有限公司在2013年起陸續申請註冊名為「Peppa Pig(小豬佩奇)」的商標,商品和服務範圍是活動木偶、積木、毛絨玩具、遊戲用球、氣球等,涵蓋8類別、10類別、28類別等,部分已註冊成功。

但該公司2013年3月註冊25類別名為「Peppa Pig(小豬佩奇)」的商標時,遭到駁回。相關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原因就在於「蔡×」已經搶註。

在廣東汕頭、東莞兩地查獲1萬多件假冒產品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目前在幾大電商平臺上,小豬佩奇的周邊商品琳琅滿目,但是這些商品大多打著正版官方的旗號,很難辨別商品是否獲得了小豬佩奇的官方授權。

奈爾·特瑞娜對澎湃新聞記者稱,商標被搶註使得公司在維權業務中形成了漏洞。「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們都無法使用商標來對付眾多侵權行為。這使得侵權者在我們試圖找到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期間,可以肆意的侵權。」

奈爾·特瑞娜稱,這些非法擅用商標的行為,已經基本上迫使公司重新設計一些標誌。

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財報顯示,2018年小豬佩奇IP在全球範圍內為公司帶來約合近9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在中國市場,包括小豬佩奇在內的公司所有IP,2017年下半年在中國的授權和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幅超過700%。2017年,小豬佩奇發力中國市場,不僅製作衍生周邊,搭建線下主題樂園,還在不同網絡平臺進行針對性的宣傳。

但在收益增長的同時,奈爾·特瑞娜稱,商標侵權的增長趨勢越來越明顯。奈爾·特瑞娜透露,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每年在全球發起數以百計針對惡意註冊的異議、訴訟,並且每年花費大量預算來處理商標問題,其中包括在中國發現的盜版問題。

據了解,2017年1月,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聯合警方在廣東汕頭、東莞兩地查獲了13000多件「小豬佩奇」的假冒產品,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娛樂壹的智慧財產權被拘留。

整個2017年,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對中國主流電商平臺上的十幾家「小豬佩奇」假冒產品的主要賣家提起了民事訴訟。

已宣判的一例是2018年8月,汕頭市聚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淘寶網「聚凡優品1」 店鋪中大量銷售印製有涉案作品人物形象的「小豬佩奇廚房小天地」玩具,且顯示生產商為被告汕頭市嘉樂玩具實業有限公司。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宣判,侵權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

另據透露,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還在中國推動了多次港口扣押行動,打擊各種形式的商標侵權行為。

「一旦商標被搶註,要想證明別人搶註商標,一方面要證明在搶註人申請日之前,對應的產品在國內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或影響力;還需要證明對方的惡意性,即對方有搶註、囤積國內外知名商標的事實。」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倪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據了解,商標品牌方需要等商標初審通過(最長9個月時間)並公告,在之後3個月的公告期間提出異議申請,然後等待商標局出具決定。而如果搶註人已經註冊成功,則品牌方需要提出無效宣告,其審理時間長達一年半到兩年。

倪良分析稱,小豬佩奇的授權涉及的行業,包括服裝、鞋子、食品、書籍、視頻等各個領域,相對而言,侵權的門檻和成本都較低,而獲利又相對容易,導致智慧財產權保護越發陷入困境。「國家相應機構都出臺了很大力度的措施,以保護智慧財產權。但是,在實踐中,侵權民事賠償方面的懲罰還遠遠不夠。」


電影衍生品市場侵權盜版令人頭痛,需多方共同努力

來源:法制日報(公眾號法治文化)

作者:吳學安

對於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來說,侵權盜版無疑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電影衍生品源於電影,是除銀幕放映以外一切增加電影產業下遊產值的產品,包括各類玩具、音像製品、圖書、電子遊戲、紀念品、郵票、服飾、海報甚至主題公園等,可以在電影放映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繼續為電影公司、生產商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Q版英雄公仔、英雄配件U盤、雷神的鐵錘、鷹眼的弓弩、鋼鐵俠的面具……此前和影片《復仇者聯盟》一起火起來的,就有這些電影衍生產品,且後者掀起的玩具總動員風暴絲毫不亞於影片本身在全球掀起的票房奇蹟。

今年的春節檔電影票房競爭異常激烈,然而,票房背後的衍生品之戰也已悄然硝煙瀰漫。今年,電影衍生品全新升級,SKU、合作品牌等更加豐富,衍生品設計更加有新意,圈粉無數。比如電影衍生品中熱度較高的當屬由電影出品方官方授權的珠寶首飾品牌周大福進行開發打造的「乘風破浪」轉運珠、「小花」同款鑽戒等爆款飾品。這類衍生品由於和電影劇情關聯緊密,具有代表意義而成為觀影群眾和衍生品開發商的首選。因此,今年周大福攜手電影《西遊記之女兒國》和去年《乘風破浪》一樣,周大福不僅為電影打造了多套黃金首飾道具,影片中女主角趙麗穎佩戴的蜻蜓戒指也是定製衍生品。

電影衍生品的概念來源於美國,在國外電影市場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但在國內電影衍生品的概念在近十幾年才漸漸為人們所熟知。但相比國外,國產電影的「後衍生品」開發仍顯滯後,衍生品市場還存在巨大開發空間。目前,國產電影收益幾乎全部靠票房,電影衍生品大多是配合電影宣傳活動的擺設。國內電影衍生品開發基本處於原始階段,表現在國內電影的衍生品市場不夠規範,在市場開發和銷售渠道方面也不夠完善和通暢,而衍生品的消費市場也亟待培育。

電影衍生品本是電影產業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也是滿足受眾文化消費需求的一個關鍵。雖說少數國產電影也曾對電影衍生品全面開發做過一些嘗試。如此前張藝謀的賀歲大戲《三槍拍案驚奇》上映後,其網路遊戲《麻子麵館》也隨之上線;又如《建國大業》也推出過打火機等衍生產品。然而,這些零敲碎打的努力只能算是聊勝於無,並沒有對電影收益作出主要貢獻,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盜版猖獗,正版利益被蠶食導致其利潤點大幅度下降。

儘管少數國產電影也曾對電影衍生品全面開發做過一些嘗試。從《集結號》到《喜羊羊》,前者衍生品銷售尚未過千萬;後者的票房和衍生品開發相比國外也差距甚遠。在國外,電影衍生品帶給製片方的收益尤為可觀。在美國,衍生品的收入高達電影總收入的70%,甚至高於電影票房。如迪斯尼動畫電影《獅子王》前期投資僅4500萬美元,收穫票房7.8億美元,衍生品收入更高達20億美元,這主要得益於美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如果把目前國內版權保護的現狀挪到美國,那麼好萊塢影片質量再高,其衍生品收入也不會超過影片總收益的五成。如本土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卡通造型相關產品,八成都是盜版。

對於中國電影衍生品市場來說,侵權盜版無疑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近年來,不少國內生產商以正版產品為原型,在電影檔期中快速生產盜版衍生品,依靠批發市場和網絡等渠道投放出貨,已形成完整的盜版產業鏈。雖然,很多電影公司在影片開拍前,就已經做好了衍生品的生產和營銷計劃,以確保衍生品能夠同步甚至早於電影上映問世,佔領足夠的市場空間。但盜版產品的生產商往往以正版產品為原型進行模仿,在電影上映檔期快速仿製生產,並依靠批發市場和網絡等渠道投放出貨,迫使製片方對這部分收入基本放棄,只製作少量產品以起到宣傳噱頭或禮品的作用。由於相關智慧財產權保護制度的缺位,已經構成了制約我國電影衍生品發展的瓶頸,制度保障的缺失,使電影衍生品盜版成本低收益大。

盜版產品壓縮了正版產品的盈利空間,侵佔了大量的市場份額,不僅導致正版經營者競爭壓力加大,還會產生逆向擠出效應,制約中國剛剛起步的電影衍生品市場發展。據統計,在目前國內的電影衍生品市場中,盜版產品佔80%,主要來自粗劣的手工作坊和批發市場。由於法律體系並未具體到電影衍生品所涉及的多種權利,導致道具、場景、情節等電影要素被商業化後甚至找不到對應的法律條文加以保護。面對這樣的困境,業內人士呼籲,版權保護不能僅依靠單一的企業力量,需要政府從立法到執法多個層面加大版權保護的力度,對於電影衍生品盜版產品的治理,亟待相應的制度支持,加強智慧財產權相關制度建設,同時還需提升普通消費者的版權保護意識。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小豬佩奇商標搶註什麼情況 被誰註冊了 有什麼影響
    「小豬佩奇戴手上,掌聲送給社會人!」此前風靡國內網絡,年收入 90 億的「小豬佩奇」IP在中國卻慘遭惡意商標搶註。這是怎麼回事呢?被誰註冊了?據澎湃新聞消息,近日,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家庭和品牌業務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稱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其中,申請最多是一個名為「蔡X」的申請人,不但一口氣搶註了上百個「小豬佩奇」近似商標,而且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別的許可商品。這讓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非常頭疼,商標被搶註使其維權困難。
  • 小豬佩奇商標在國內被註冊?就是那個長得像豬的吹風機?
    小豬佩奇商標在國內被註冊,從此成為「中國豬」?佩奇「主人」大呼無賴,中國網友:跟你們學的。日前爆出一則消息,小豬佩奇被「改國籍了」。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奈爾·特瑞娜表示,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
  • 惡意搶註商標?「小豬佩奇」教你什麼是社會
    但是並沒有起到警示的作用,還是有人「頂風作浪」。近日,有一家網店因為未授權使用小豬佩奇商標被起訴。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件作出裁判,認定廈門錦還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未獲原告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艾斯利貝克戴維斯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銷售多款標有 PEPPA PIG商標的服裝商品,嚴重侵犯了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
  • 「小豬佩奇」商標被大量搶註,這事「社會人」知道嗎?
    「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娛樂壹英國有限公司家庭和品牌業務品牌保護高級總監奈爾·特瑞娜這樣說。↑↑「小豬佩奇」商標被中國公司搶註《小豬佩奇》熱播過後,動畫中多個角色名稱、圖像、暱稱、標誌等,開始遭遇大量的惡意搶註,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別的許可商品。
  • 佩奇小豬商標在中國遭到搶註,是理所應當還是搶註可恥?
    佩奇小豬在2017年走紅網絡,早在2011年,最多申請的蔡某申請了100多個,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都是盜版的。這使得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奈爾·特瑞娜表示很無奈,迫使公司必須重新設計一些標誌。不過,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也已開始反擊,聯合警方在廣東汕頭、東莞兩地查獲了13000多件「小豬佩奇」的假冒產品,對中國主流電商平臺上的十幾家「小豬佩奇」假冒產品的主要賣家提起了民事訴訟,但由於商標被「惡意搶註」,打假難度無形中增加。
  • 庫裡遭遇上百商標搶註,申請自己姓名商標被駁回
    縱觀整個世界體壇,體育明星名字被商家搶註成各式各樣的商標早已是屢見不鮮。國內有「林丹」牌飼料、「葉詩文」牌內衣、「孫楊」牌襯衫......國外有姆巴佩世界盃爆火隨之被搶註商標100多個;「C羅」早在十年前就被搶註成抽水馬桶商標;梅西被搶註成「中藥」商;哈裡凱恩、內馬爾等眾多球星都沒能倖免於難標......
  • 搶註商標的那些事兒 | 三文娛周刊第41期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小豬佩奇版權方稱,由於商標遭到惡意搶註,他們在中國的損失已經達到了數千萬美元
  • 小豬佩奇拿了中國籍?你說就那個長得像豬的吹風機?
    日前爆出一則消息,小豬佩奇被「改國籍了」。小豬佩奇商標及著作權權利人奈爾·特瑞娜表示,小豬佩奇商標在華遭遇惡意搶註,已經損失了數千萬美元。視頻截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網站顯示,「小豬佩奇」及其相似商標申請者諸多,最早申請在2011年,最多申請的蔡某申請了100多個。
  •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告了「寶拉珍選」的「寶拉之選」敗訴了
    惡意搶註商標不好使!「寶拉珍選」商標侵權,被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判決「惡意搶註、惡意投訴、賠償損失20萬」。   顯然,其是以「傍名牌」為目的進行了商標惡意申請行為,以轉讓註冊商標牟利。
  • 明星商標被惡意搶註 商標審核機關守好「第一關」
    之前就在周杰倫新歌《MOJITO》剛曝光的時候,有人就開始申請註冊「周董的莫吉託」這個商標。對於類似的惡意搶註,阿里雲商標服務團隊開展了前置攔截。阿里商標註冊服務團隊說,有很多像這樣的蹭名人、明星的類似商標註冊申請,近期還收到過很多。
  • 丁真走紅姓名疑被搶註商標李佳琦聲音商標申請被駁回 網紅商標遭遇...
    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  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其商標註冊申請可能不予核准,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註,還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屬於「火中取慄」;另一方面,對於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註本身也會遭致公眾反感,於相關申請主體而言,也是「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這種搶註行為缺乏相關法律的約束和懲治,另一方面則是不良商家通過搶註來的商標進行商業炒作後再賣出獲得高額利潤的結果,引誘更多人鋌而走險。」
  • 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
    與此同時,蹭疫情熱度搶註商標行為值得警惕。那麼,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網友諮詢:什麼是惡意搶註商標,有什麼法律後果?四川洪運律師事務所周崇新律師解答:「惡意搶註」是指以獲利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惡意搶註」大多發生在以「申請在先」為授權原則、商標搶註行為對原權利人造成困擾,給市場公平競爭帶來不良影響的同時,也給商標審查機構帶來巨大壓力。
  • 深潛|網紅熱詞搶註:轉讓申請中的「丁真」商標要價18萬
    馬東曉介紹,基於2019年修訂的《商標法》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此類「蹭熱點」的商標申請被駁回的概率非常大。2019年8月3日,在B站已擁有900多萬粉絲的網紅up主敬漢卿曾發布視頻稱,自己的名字「敬漢卿」被一家企業搶註為商標,該企業要求他停止使用該名稱,否則將聯繫各平臺進行封號處理。有媒體調查發現,搶註「敬漢卿」商標的蕪湖市鏡湖區知橋電子產品銷售部是一個註冊資本僅為20元的個體戶,其提交了100餘份商標註冊申請,其中「敬漢卿」、「農人丫頭」等知名視頻博主的名稱被成功搶註。
  • 毛不易商標被搶註,藝人姓名是否可以作為商標?
    近日,歌手毛不易因自己藝名被註冊商標上熱搜,引發粉絲、路人的討論。毛不易,原名王維家,2017年參加選秀節目出道。被搶註的毛不易商標類別包括16類辦公用品、33類酒、43類餐飲住宿、44類醫療園藝、35類廣告銷售、29類食品等,涉及國內多家公司。在這些商標申請中,並非所有商標都成功註冊。16項商標申請被認定為無效,20項商標申請處於「等待實質審查」階段,6項商標處於「初審公告」階段,只有2項商標已完成註冊。
  • 「丁真」等商標遭惡意註冊囤積行為頻現,國知局:嚴打
    然而,在飆升的商標數量背後,商標惡意搶註和囤積商標問題由來已久,難以根治,近年愈演愈烈。 今年9月,少林寺申請註冊666個商標,其中還含有涉酒類商標,引發對商標審核標準不一的擔憂。據法治日報報導,河北秦皇島一家公司搶註「自衛」一詞作為商標後,批量投訴上百家情趣用品網店,揚言「要撤訴,給五千」,而投訴者曾申請註冊100多個諸如「DIESEL」等國外大牌及電商賣家常用的商品描述詞彙。好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這家公司惡意搶註商標,擾亂正常的商標註冊管理秩序,宣告「自衛」商標無效。
  • 丁真商標遭惡意註冊、搶註者開價18.8萬元?!國家知識產權局回應……
    11月26日,曾經有一則「丁真商標被搶註」的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時隔僅20幾天之後,近日,「丁真等商標遭惡意註冊」「國知局回應惡意註冊囤積商標」兩則消息同時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原來,據媒體報導,突然爆紅的少年丁真被商標搶註者集中「哄搶」,註冊申請數量較大。不僅如此,有媒體披露,湖南一家申請註冊「丁真」商標的公司,商標尚未獲準註冊,便開出高達18.8萬元一件的商標轉讓價格。11月27日,針對「丁真商標遭搶註」的消息,中國智慧財產權報曾推出過一篇題為《丁真商標被搶註?》的報導。
  • 外資化妝品頻遭「山寨」,政府發文整肅惡意搶註商標
    這是因為,國內的經營者通過搶註國際品牌商標,以該品牌的名稱來銷售,實際上這是不折不扣的國產貨。搶註生意的火爆,甚至催生了專業「炒標人」,他們的工作就是倒賣搶註來的商標。 美妝行業已經成為商標搶註的「重災區」。
  • 網紅熱詞病態搶註:轉讓申請中的「丁真」商標要價18萬
    馬東曉介紹,基於2019年修訂的《商標法》明確規定,「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註冊申請,應當予以駁回」,此類「蹭熱點」的商標申請被駁回的概率非常大。  「像丁真商標申請這類對網紅、熱詞的搶註帶有明顯的惡意註冊意圖。」馬東曉說,對於商標的「使用目的」,商標法明確規定,是「將商標用於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於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於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經過使用而不是註冊產生價值,這才是商標制度的本質,很顯然,很多商標申請主體自身並無、也不打算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
  • 丁真商標疑遭搶註怎麼辦?
    據媒體報導,11月14日以來,多家公司提交了「丁真」商標註冊申請,類別涉及日化用品、教育娛樂、網站服務等。在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看來,商標搶註,尤其是惡意搶註行為不可取。一方面,其商標註冊申請可能不予核准,而且一旦被認定構成惡意搶註,還面臨被處罰的風險,屬於「火中取慄」;另一方面,對於公益性知名人物名稱,惡意搶註本身也會遭致公眾反感,於相關申請主體而言,也是「得不償失」。「更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於過去這種搶註行為缺乏相關法律的約束和懲治,另一方面則是不良商家通過搶註來的商標進行商業炒作後再賣出獲得高額利潤的結果,引誘更多人鋌而走險。」
  • B站主播敬漢卿遭遇商標打劫,名字被當成商標惡意「搶註」
    最近,B站網紅大胃王敬漢卿被惡意註冊商標,還被禁止其繼續使用敬漢卿作為b站帳號名稱和微信公眾號名稱在新媒體圈引起了熱議,人怕出名豬怕壯,看來這些玩商標碰瓷這是又盯上了網紅圈呀!磊哥了解到,這次被搶註商標的敬漢卿其實是B站的一個吃播,目前有448.6萬粉絲,算是網紅級別的主播,而且被搶註商標的網紅主播不只他一個,一般稍微上些規模的網紅主播名字好多都被搶註了,因為網紅是一個新產業,很多人成名之前根本沒想到能混成網紅,同時也沒有經驗。等意識商標問題被碰瓷時,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