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代的《紅樓夢》女讀者都喜歡男主賈寶玉。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能有個男人肯好聲好氣跟你說話都很難得了,像寶玉這樣肯伏低做小的美男子簡直要被驚為天人。所以會有女讀者迷戀寶玉成痴送命的情況發生。
如今女讀者們生活在自由平等的新時代,唯一與舊時女讀者相同的是都是帶著擇偶頭腦來讀書,只是審美眼光大不相同。新時代女性頂起半邊天后,有了擇偶自由也懂得了謀生艱難,所以像寶玉這樣不學無術沒有養家能力的小奶油已經不能吸引她們了,霸道總裁才是大家的夢想,當然,關鍵是總裁,霸道不霸道倒是其次了。
所以現在《紅樓夢》裡最受女讀者歡迎的男性人物就變成了北靜王。
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面如美玉,目似明星
首先,這顏值已經是過關的了。一點兒不比賈寶玉柳湘蓮之流遜色嘛!
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近聞寧國公冢孫婦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其次這個家世背景真是不得了,四王權勢地位在八公之上,四王之中又以北王功高。條條大路通羅馬,作為王中王、王三代的水溶就生在羅馬,嫁給他,可以少奮鬥一百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水溶父親已死,爵位和家業已經由他繼承,他是一家之主,人家不到二十歲已經位及人臣,要五更上朝辦公的,哪像賈寶玉每天不務正業東遊西逛,有錢也不歸他花,看上哪個女孩子還要提防別被老媽發現。人家水溶不但實現了財務自由,更實現了情感自由。
事實上,水溶就是一個高貴版改邪歸正的寶玉。水溶看到年幼的寶玉,想起了自己的小鮮肉時代,說:
「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
作為一個過來人,同樣俊秀聰明的水溶幼時也曾被溺愛過,也曾因為被溺愛而荒廢學業,但是水溶很幸運,他是世子,可以繼承王位,不需要寒窗苦讀才能出人頭地。父親死了,他自然而然得到了一切。
不到二十歲已經繼承王位的水溶
水溶得到了一切才知道守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四王之一,面對繁冗的朝廷政務和複雜的政治鬥爭,書到用時方恨少,才不配位痛苦多。水溶開始後悔自己「荒失學業」,於是痛改前非,開始給自己惡補功課了。
「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
要想學習進步快,還是要找名師高人來教導、陪讀。以水溶的財勢,哪個才子不想攀附呢?於是「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這裡有慕名而來的因素,更是水溶自己刻意延攬的結果。作為一個年輕貴族,好學、愛社交,會給自己贏來人人讚賞的好名聲;作為一個政客,延攬天下才子還能自成勢力,外抗敵國,內拒政敵。前者是後者的外衣,後者才是真正的目的。這跟賈政每天招一群「讀腐了書」的門客成天一塊兒閒談下棋打發時間肯定不是一個概念。戰國四公子都是靠招攬食客、養士數千,來作為成就功業的基礎,水溶效法古人,還為自己贏得了「性情謙和,不妄自尊大」的良好公眾形象。
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
賢王這個名頭,不是誰都可以得來的,如果不是刻意經營,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到。與雍正爭奪皇位的八王爺胤禩也被稱為「賢王」哦!看來水溶年紀雖輕,野心可是不小。
水溶是個賢王,禮賢下士,胸懷大志
當日幫助太祖打天下的一共是四王八公。
八公是按照十二生肖編的名字,包括榮國公、寧國公(賈家——甲子,鼠),鎮國公牛清(醜牛),理國公柳彪(寅虎卯兔),齊國公陳翼(辰龍),治國公馬魁(午馬),修國公侯曉明(申猴),繕國公姓石,其孫叫石光珠(亥豬)。
四王分別是東西南北,暗合了五行。北方屬水,所以北靜王姓水。東方屬木,所以東平郡王姓穆。依此類推,西安郡王必定姓金,南安郡王應該是姓霍了。
賈家與南北郡王交往密切,與東西交情似乎比較淡漠。可是賈家早年與東平王關係不錯,榮禧堂的對聯就是早年東安郡王穆蒔的手跡,穆王爺還自稱為「弟」,可是後來賈家的賀吊,似乎只有秦可卿出殯,東王府來問候過。連賈母八十大壽都不見東王府的影子,也許是政治風向變了,東西王的交情就沒有那麼好了。
與賈府要好的王爺包括南安郡王,北靜郡王,樂善郡王。而東、西比較疏遠,忠順王爺則是素日與賈府都沒有來往的,想來在政治上也是比較對立的。而北靜王卻與忠順王有往來,否則也不會有機會見到忠順王的男寵蔣玉菡,不但見到了,還要送人家汗巾這麼私密的禮物,簡直是公然撩人奪愛。當然,沉迷酒色也是向皇帝和政敵表白自己全無政治野心的一種想法,跟劉備種菜一個道理.
而忠順王憋了一肚子老醋,只能找寶玉發洩一下,誰叫小蔣把汗巾轉贈了寶玉呢?後來蔣玉菡離家出走,置地紫檀堡,其中是否也有北靜王的籌劃和資助呢?蔣玉菡在忠順王府僅僅是作為一個戲子男寵還是兼具了臥底間諜的功能呢?蔣的逃走究竟是因為不堪伺候忠順王這個老棺材瓤子,還是做間諜被發現而畏罪潛逃呢?這些都有可能。
琪官的身份有點可疑
北靜王是郡王,是異姓王,忠順王是親王,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北靜王為何敢公然奪寵呢?
當日打江山,北王功勞最大。北王在軍隊中的勢力和影響是最大的,連皇帝都不得不高看一眼,還送了鶺鴒香念珠一串給他。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阿稚》:「不為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護,任其獨行,不飽豺虎,必遭顛墜。」
鶺鴒別名叫做張飛鳥,張飛是三國猛將,幫助劉備打天下,與劉備兄弟相稱,想來老北靜王與太祖也有過類似的情分。四王之中,惟北靜王功高。功高則震主,軍隊裡的人都與北王有過命的交情,自然格外聽從北王,老北王死了,就聽小王爺的!
對不起,串臺了.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皇帝心裡對北王是又敬重又忌諱。
書裡寫到了太上皇皇太后的存在,通常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政治變故和外族戰爭的話,一般皇帝很少會遜位給兒子,從書裡描寫看,太上皇年紀並不很老,到八十回結束時也一直健在。聯繫到書裡提到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壞事」,大概也是與皇族內部權力爭鬥有關,最終老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義忠親王壞事(或許死了,或許逃走)。
老親王既然又忠又義,顯然,他反對的皇帝就是不忠不義了。背後可能有殺兄逼宮的情況,逼宮為不忠,殺手足為不義,只是作者寫的非常隱晦。義忠親王造反大概是出於一腔義憤,老親王與四大家族關係不錯,連棺材都是在薛家商鋪裡私人定製的。可以想像,新皇帝對四大家族不會太友好,加上四大家族可用的優秀子弟不多,政治地位逐步下滑。
但是既然當今皇上的上位不是經過正常流程的,所以還是需要通過種種手段鞏固自己的統治。
安撫拉攏四王八公大概也是皇帝的手段之一,他送水溶鶺鴒香念珠,意思是我對你如同我祖父對你祖父一樣,是兄弟的情分,你一定要擁護我啊!
水溶呢?轉身就把這珠子送給初識的小朋友了——根本沒把皇帝大哥的心意放在心上。他按自己的計劃和節奏行事,繼續延攬人才,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
八公與四王是老戰友老世交,「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如果能在榮寧二公的後人中發現和培養人才,作為自己政治上的助力,對水溶來說確實是一件美事。寶玉合了他的眼緣,從外表即可看出,他的天資勝過父輩。水溶極口誇讚:「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
於是水溶邀請寶玉常去他家裡,
「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而寶玉也接受了邀請,從此常去北府——對於北靜王這樣秀麗的人物,寶玉也就不在乎他是不是祿蠹了,顏值為王嘛!
寶玉頻繁造訪北府,以至於可以用北府作擋箭牌去別的地方,沒人敢問。當然,這樣的頻繁造訪也並沒能讓他在學問上有所進益,他只是學來了更多的風雅品位和奢華享受。北靜王的韜略沒領會,倒是看上了人家的蓑衣鬥笠棠木屐,還要弄一套來討好黛玉。王送寶玉一套蓑衣鬥笠,寶玉轉贈黛玉遭遇婉拒。
北靜王的東西都是好的
如果不是八十回後遺失,北靜王后邊應該還會有重頭戲。
目前呼聲最高的就是北靜王娶黛玉。
首先,黛玉筆名瀟湘妃子,顯然有份嫁個王爺,她居住的瀟湘館題名是有鳳來儀,鳳凰自然是王妃的象徵。
此外,寶玉屢次要把水溶的東西送給黛玉,蓑衣鬥笠,黛玉直接拒絕。念珠被黛玉擲而不取,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
寶玉眼裡的秀麗人物成了黛玉口中的臭男人。《紅樓夢》裡閨閣見識高於鬚眉,只怕寶玉要到很久之後才能認清水溶這個臭男人的真面目。
也許後文確實有北靜王求取黛玉的情況,北府勢大,賈府難拒,而黛玉的早逝成就了她對寶玉的堅貞。
另一個可能與水溶有瓜葛的女性是寶釵,金釧對寶玉說「金簪子掉在井裡」,釧是腕飾,金簪倒一直是寶釵的象徵。金釧投井後,裝裹用的是寶釵的衣服(微妙的是,王夫人原想用黛玉的衣服)。寶玉去祭祀金釧,偏說藉口是去給北王愛妾奔喪。
所以,很可能是黛玉未能嫁北王,北王后來又看中了寶釵。落魄的寶玉本來無力也無意保護寶釵,畢竟他心裡只有世外仙姝寂寞林。北靜王名叫水溶,寶釵是晶瑩雪,溶為水,則雪將不復存在。
北靜王為何屢屢垂涎於寶玉的女人呢?因為寶玉自己拿著姐妹們的詩作到處炫耀,使其才貌聲名在外。
探春黛玉都笑道:「誰不是頑?難道我們是認真作詩呢!若說我們認真成了詩,出了這園子,把人的牙還笑倒了呢。」
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嘆服。他們都抄了刻去了。」
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麼?」
寶玉笑道:「說慌的是那架上的鸚哥。」
黛玉探春聽說,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是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
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的筆墨不要傳出去,如今也沒有人知道了。」
寶玉的炫耀最終給釵黛帶來了麻煩。。
寶玉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姐姐妹妹有多麼美好可愛
黛玉的《五美吟》中的綠珠就是預告寶釵的命運:
瓦礫明珠一例拋,(寶玉拋棄了腐朽的家也拋棄了可愛的寶釵;)
何曾石尉重嬌嬈?(寶玉從未重視過寶釵的優點,愛慕過她。而且寶玉也是塊石頭)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聊。(因為寶玉有前生修的福份,所以得到了寶釵的真情,不但照顧他幫助他而且臨事為他殉情。)
至此,釵與黛才算真正合一,殊途同歸。
北王炫耀他的物件,寶玉炫耀他的女友
北靜王在政治上野心頗大,也有意拉攏賈家,然而寶玉始終年幼無知,無心仕途。而賈珍等人則只知高樂,也對政治鬥爭不感興趣。過年時,
人回:「北府水王爺送了字聯,荷包來了。」
賈珍聽說,忙命賈蓉出去款待,「只說我不在家。」
賈珍只怕心裡也明白水溶的野心,但他膽小且只想享樂,對政治鬥爭只想迴避。北靜王漸漸發現賈家人物都不堪大用,唯一可用的王子騰又忠於皇帝。逐漸把四大家族視為棄子。
這一年的春節,王子騰升了九省檢點,離開京城,離開了政治中心,其實是名升暗降,而賈雨村則升為大司馬,此後賈雨村已經不屑於倚靠賈家這棵大樹了,他需要往上攀附。日後如果北王要得到寶釵,賈雨村一定樂於促成,如同他當日幫助賈赦從石呆子那裡奪取扇子(釵於奩內待時飛)。
至於水溶,日後自然還有翻雲覆雨的時候。元妃省親時看戲「長生殿」,作者用楊貴妃的故事暗示了元春後來的命運——在路遠山高的地方,兵變之中被弓弦勒死,魂魄託夢給父母「要退步抽身早」。這兵變與功高勢大、野心勃勃的水溶有沒有關係呢?
自然,水溶即便曾經奪權成功一時,最後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他和賈雨村都是政治上的野心家和亡命徒,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所有的是非成敗最終都是萬境歸空。水溶自稱是「碌碌塵寰中人」,自然一切也是難逃劫數了。
只可惜的是一幹薄命女子,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徒然做了犧牲品。而身在其中的寶玉,依然被北靜王的「儀容秀美,性情謙和」所折服和迷惑著,沉浸在他的浪漫豪華生活方式中,看不透這碌碌紅塵的真相。
喜歡的話,就點個「好看」再轉發此文,給朋友們看看你的品味吧!
歡迎關注憑欄望遠公眾號。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寶釵的人緣兒
王妃探春因何薄命?
林黛玉的原生家庭
寶玉的交友原則
妙玉的離奇身世
賈敬出家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