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北靜王

2021-02-08 憑欄望遠

舊時代的《紅樓夢》女讀者都喜歡男主賈寶玉。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能有個男人肯好聲好氣跟你說話都很難得了,像寶玉這樣肯伏低做小的美男子簡直要被驚為天人。所以會有女讀者迷戀寶玉成痴送命的情況發生。

如今女讀者們生活在自由平等的新時代,唯一與舊時女讀者相同的是都是帶著擇偶頭腦來讀書,只是審美眼光大不相同。新時代女性頂起半邊天后,有了擇偶自由也懂得了謀生艱難,所以像寶玉這樣不學無術沒有養家能力的小奶油已經不能吸引她們了,霸道總裁才是大家的夢想,當然,關鍵是總裁,霸道不霸道倒是其次了。

所以現在《紅樓夢》裡最受女讀者歡迎的男性人物就變成了北靜王。

北靜王水溶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面如美玉,目似明星

首先,這顏值已經是過關的了。一點兒不比賈寶玉柳湘蓮之流遜色嘛!

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近聞寧國公冢孫婦告殂,因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畢,便換了素服,坐大轎鳴鑼張傘而來,至棚前落轎。手下各官兩旁擁侍,軍民人眾不得往還。

其次這個家世背景真是不得了,四王權勢地位在八公之上,四王之中又以北王功高。條條大路通羅馬,作為王中王、王三代的水溶就生在羅馬,嫁給他,可以少奮鬥一百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水溶父親已死,爵位和家業已經由他繼承,他是一家之主,人家不到二十歲已經位及人臣,要五更上朝辦公的,哪像賈寶玉每天不務正業東遊西逛,有錢也不歸他花,看上哪個女孩子還要提防別被老媽發現。人家水溶不但實現了財務自由,更實現了情感自由。

事實上,水溶就是一個高貴版改邪歸正的寶玉。水溶看到年幼的寶玉,想起了自己的小鮮肉時代,說:

「令郎如是資質,想老太夫人,夫人輩自然鍾愛極矣,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昔小王曾蹈此轍,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

作為一個過來人,同樣俊秀聰明的水溶幼時也曾被溺愛過,也曾因為被溺愛而荒廢學業,但是水溶很幸運,他是世子,可以繼承王位,不需要寒窗苦讀才能出人頭地。父親死了,他自然而然得到了一切。

不到二十歲已經繼承王位的水溶

水溶得到了一切才知道守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四王之一,面對繁冗的朝廷政務和複雜的政治鬥爭,書到用時方恨少,才不配位痛苦多。水溶開始後悔自己「荒失學業」,於是痛改前非,開始給自己惡補功課了。

「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

要想學習進步快,還是要找名師高人來教導、陪讀。以水溶的財勢,哪個才子不想攀附呢?於是「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這裡有慕名而來的因素,更是水溶自己刻意延攬的結果。作為一個年輕貴族,好學、愛社交,會給自己贏來人人讚賞的好名聲;作為一個政客,延攬天下才子還能自成勢力,外抗敵國,內拒政敵。前者是後者的外衣,後者才是真正的目的。這跟賈政每天招一群「讀腐了書」的門客成天一塊兒閒談下棋打發時間肯定不是一個概念。戰國四公子都是靠招攬食客、養士數千,來作為成就功業的基礎,水溶效法古人,還為自己贏得了「性情謙和,不妄自尊大」的良好公眾形象。

那寶玉素日就曾聽得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且生得才貌雙全,風流瀟灑,每不以官俗國體所縛。

賢王這個名頭,不是誰都可以得來的,如果不是刻意經營,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到。與雍正爭奪皇位的八王爺胤禩也被稱為「賢王」哦!看來水溶年紀雖輕,野心可是不小。

水溶是個賢王,禮賢下士,胸懷大志

當日幫助太祖打天下的一共是四王八公。

八公是按照十二生肖編的名字,包括榮國公、寧國公(賈家——甲子,鼠),鎮國公牛清(醜牛),理國公柳彪(寅虎卯兔),齊國公陳翼(辰龍),治國公馬魁(午馬),修國公侯曉明(申猴),繕國公姓石,其孫叫石光珠(亥豬)。

四王分別是東西南北,暗合了五行。北方屬水,所以北靜王姓水。東方屬木,所以東平郡王姓穆。依此類推,西安郡王必定姓金,南安郡王應該是姓霍了。

賈家與南北郡王交往密切,與東西交情似乎比較淡漠。可是賈家早年與東平王關係不錯,榮禧堂的對聯就是早年東安郡王穆蒔的手跡,穆王爺還自稱為「弟」,可是後來賈家的賀吊,似乎只有秦可卿出殯,東王府來問候過。連賈母八十大壽都不見東王府的影子,也許是政治風向變了,東西王的交情就沒有那麼好了。

與賈府要好的王爺包括南安郡王,北靜郡王,樂善郡王。而東、西比較疏遠,忠順王爺則是素日與賈府都沒有來往的,想來在政治上也是比較對立的。而北靜王卻與忠順王有往來,否則也不會有機會見到忠順王的男寵蔣玉菡,不但見到了,還要送人家汗巾這麼私密的禮物,簡直是公然撩人奪愛。當然,沉迷酒色也是向皇帝和政敵表白自己全無政治野心的一種想法,跟劉備種菜一個道理.

而忠順王憋了一肚子老醋,只能找寶玉發洩一下,誰叫小蔣把汗巾轉贈了寶玉呢?後來蔣玉菡離家出走,置地紫檀堡,其中是否也有北靜王的籌劃和資助呢?蔣玉菡在忠順王府僅僅是作為一個戲子男寵還是兼具了臥底間諜的功能呢?蔣的逃走究竟是因為不堪伺候忠順王這個老棺材瓤子,還是做間諜被發現而畏罪潛逃呢?這些都有可能。

琪官的身份有點可疑

北靜王是郡王,是異姓王,忠順王是親王,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北靜王為何敢公然奪寵呢?

當日打江山,北王功勞最大。北王在軍隊中的勢力和影響是最大的,連皇帝都不得不高看一眼,還送了鶺鴒香念珠一串給他。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以「鶺鴒」比喻兄弟。

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阿稚》:「不為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護,任其獨行,不飽豺虎,必遭顛墜。」

鶺鴒別名叫做張飛鳥,張飛是三國猛將,幫助劉備打天下,與劉備兄弟相稱,想來老北靜王與太祖也有過類似的情分。四王之中,惟北靜王功高。功高則震主,軍隊裡的人都與北王有過命的交情,自然格外聽從北王,老北王死了,就聽小王爺的!

對不起,串臺了.

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皇帝心裡對北王是又敬重又忌諱。

書裡寫到了太上皇皇太后的存在,通常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政治變故和外族戰爭的話,一般皇帝很少會遜位給兒子,從書裡描寫看,太上皇年紀並不很老,到八十回結束時也一直健在。聯繫到書裡提到義忠親王老千歲的「壞事」,大概也是與皇族內部權力爭鬥有關,最終老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義忠親王壞事(或許死了,或許逃走)。


老親王既然又忠又義,顯然,他反對的皇帝就是不忠不義了。背後可能有殺兄逼宮的情況,逼宮為不忠,殺手足為不義,只是作者寫的非常隱晦。義忠親王造反大概是出於一腔義憤,老親王與四大家族關係不錯,連棺材都是在薛家商鋪裡私人定製的。可以想像,新皇帝對四大家族不會太友好,加上四大家族可用的優秀子弟不多,政治地位逐步下滑。

但是既然當今皇上的上位不是經過正常流程的,所以還是需要通過種種手段鞏固自己的統治。

安撫拉攏四王八公大概也是皇帝的手段之一,他送水溶鶺鴒香念珠,意思是我對你如同我祖父對你祖父一樣,是兄弟的情分,你一定要擁護我啊!

水溶呢?轉身就把這珠子送給初識的小朋友了——根本沒把皇帝大哥的心意放在心上。他按自己的計劃和節奏行事,繼續延攬人才,培植自己的政治勢力。

八公與四王是老戰友老世交,「想當日彼此祖父相與之情,同難同榮,未以異姓相視」,如果能在榮寧二公的後人中發現和培養人才,作為自己政治上的助力,對水溶來說確實是一件美事。寶玉合了他的眼緣,從外表即可看出,他的天資勝過父輩。水溶極口誇讚:「名不虛傳,果然如『寶』似『玉』。……令郎真乃龍駒鳳雛,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將來『雛鳳清於老鳳聲』,未可量也。」

於是水溶邀請寶玉常去他家裡,

「若令郎在家難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雖不才,卻多蒙海上眾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頗聚。令郎常去談會談會,則學問可以日進矣。」

而寶玉也接受了邀請,從此常去北府——對於北靜王這樣秀麗的人物,寶玉也就不在乎他是不是祿蠹了,顏值為王嘛!

寶玉頻繁造訪北府,以至於可以用北府作擋箭牌去別的地方,沒人敢問。當然,這樣的頻繁造訪也並沒能讓他在學問上有所進益,他只是學來了更多的風雅品位和奢華享受。北靜王的韜略沒領會,倒是看上了人家的蓑衣鬥笠棠木屐,還要弄一套來討好黛玉。王送寶玉一套蓑衣鬥笠,寶玉轉贈黛玉遭遇婉拒。

北靜王的東西都是好的

如果不是八十回後遺失,北靜王后邊應該還會有重頭戲。

目前呼聲最高的就是北靜王娶黛玉。

首先,黛玉筆名瀟湘妃子,顯然有份嫁個王爺,她居住的瀟湘館題名是有鳳來儀,鳳凰自然是王妃的象徵。

此外,寶玉屢次要把水溶的東西送給黛玉,蓑衣鬥笠,黛玉直接拒絕。念珠被黛玉擲而不取,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

寶玉眼裡的秀麗人物成了黛玉口中的臭男人。《紅樓夢》裡閨閣見識高於鬚眉,只怕寶玉要到很久之後才能認清水溶這個臭男人的真面目。

也許後文確實有北靜王求取黛玉的情況,北府勢大,賈府難拒,而黛玉的早逝成就了她對寶玉的堅貞。

另一個可能與水溶有瓜葛的女性是寶釵,金釧對寶玉說「金簪子掉在井裡」,釧是腕飾,金簪倒一直是寶釵的象徵。金釧投井後,裝裹用的是寶釵的衣服(微妙的是,王夫人原想用黛玉的衣服)。寶玉去祭祀金釧,偏說藉口是去給北王愛妾奔喪。

所以,很可能是黛玉未能嫁北王,北王后來又看中了寶釵。落魄的寶玉本來無力也無意保護寶釵,畢竟他心裡只有世外仙姝寂寞林。北靜王名叫水溶,寶釵是晶瑩雪,溶為水,則雪將不復存在。

北靜王為何屢屢垂涎於寶玉的女人呢?因為寶玉自己拿著姐妹們的詩作到處炫耀,使其才貌聲名在外。

探春黛玉都笑道:「誰不是頑?難道我們是認真作詩呢!若說我們認真成了詩,出了這園子,把人的牙還笑倒了呢。」

寶玉道:「這也算自暴自棄了。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嘆服。他們都抄了刻去了。」

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麼?」

寶玉笑道:「說慌的是那架上的鸚哥。」

黛玉探春聽說,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是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

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的筆墨不要傳出去,如今也沒有人知道了。」

寶玉的炫耀最終給釵黛帶來了麻煩。。

寶玉巴不得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姐姐妹妹有多麼美好可愛

黛玉的《五美吟》中的綠珠就是預告寶釵的命運:

瓦礫明珠一例拋,(寶玉拋棄了腐朽的家也拋棄了可愛的寶釵;)

何曾石尉重嬌嬈?(寶玉從未重視過寶釵的優點,愛慕過她。而且寶玉也是塊石頭)

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聊。(因為寶玉有前生修的福份,所以得到了寶釵的真情,不但照顧他幫助他而且臨事為他殉情。)

至此,釵與黛才算真正合一,殊途同歸。

北王炫耀他的物件,寶玉炫耀他的女友

北靜王在政治上野心頗大,也有意拉攏賈家,然而寶玉始終年幼無知,無心仕途。而賈珍等人則只知高樂,也對政治鬥爭不感興趣。過年時,

人回:「北府水王爺送了字聯,荷包來了。」

賈珍聽說,忙命賈蓉出去款待,「只說我不在家。」

賈珍只怕心裡也明白水溶的野心,但他膽小且只想享樂,對政治鬥爭只想迴避。北靜王漸漸發現賈家人物都不堪大用,唯一可用的王子騰又忠於皇帝。逐漸把四大家族視為棄子。

這一年的春節,王子騰升了九省檢點,離開京城,離開了政治中心,其實是名升暗降,而賈雨村則升為大司馬,此後賈雨村已經不屑於倚靠賈家這棵大樹了,他需要往上攀附。日後如果北王要得到寶釵,賈雨村一定樂於促成,如同他當日幫助賈赦從石呆子那裡奪取扇子(釵於奩內待時飛)。

至於水溶,日後自然還有翻雲覆雨的時候。元妃省親時看戲「長生殿」,作者用楊貴妃的故事暗示了元春後來的命運——在路遠山高的地方,兵變之中被弓弦勒死,魂魄託夢給父母「要退步抽身早」。這兵變與功高勢大、野心勃勃的水溶有沒有關係呢?

自然,水溶即便曾經奪權成功一時,最後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他和賈雨村都是政治上的野心家和亡命徒,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所有的是非成敗最終都是萬境歸空。水溶自稱是「碌碌塵寰中人」,自然一切也是難逃劫數了。

只可惜的是一幹薄命女子,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中徒然做了犧牲品。而身在其中的寶玉,依然被北靜王的「儀容秀美,性情謙和」所折服和迷惑著,沉浸在他的浪漫豪華生活方式中,看不透這碌碌紅塵的真相。

喜歡的話,就點個「好看」再轉發此文,給朋友們看看你的品味吧!

歡迎關注憑欄望遠公眾號。

更多交流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寶釵的人緣兒

王妃探春因何薄命?

林黛玉的原生家庭

寶玉的交友原則

妙玉的離奇身世

賈敬出家之謎

相關焦點

  • 蔣勳:北靜王與二丫頭
    北靜王年未弱冠,還不到二十歲,因為先祖功高,所以世襲王位。北靜王年輕尊貴,卻沒有權貴的驕矜囂張,他親自祭奠秦可卿,車駕驚動了賈珍、賈政,即刻到轎前以國禮參拜。北靜王沒有下轎,只是在轎內欠身答禮。作者要寫的好像不是北靜王對秦可卿喪禮的出席,而是為了其他的動機。
  • 北靜王是個怎樣的人?
    賈政幾次上前謝恩,不僅僅因為理當入此,更因為他覺得北靜王人品貴重。賈政對北靜王的看重還在於另一個方面,北靜王見到了寶玉,知道他和自己是同道之人,於是當著賈政的面說了一通讚美的話,其實只是想要寶玉常常到他的府邸玩耍。賈政如何不知道北靜王的小孩子心性,可他欣賞北靜王的為人和做派,於是便欣然應允。後來寶玉出門有事就拿北靜王做藉口,可見賈政是常常讓寶玉去北靜王府走動的。
  • 北靜王,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寶玉早就聽說過北靜王的相貌德行,此時的他對北靜王更多是一種仰望和懷想,所以當有緣相見時,他馬上開心的無以言表,一副粉絲見偶像的迫切心情。寶玉初見北靜王,有著和寶黛初會時「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一樣」一樣的驚喜和驚豔,書中這樣描述北靜王「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ネ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 揭秘紅樓夢,北靜王之謎!
    上一講最後,我告訴大家,《紅樓夢》裡北靜王這個角色很重要,值得特別注意。那麼,北靜王這個角色,有沒有生活原型呢?北靜王是有原型的。首先從北靜王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北靜王叫什麼名字呢?他叫水溶,那麼在清朝的皇家裡面有沒有一個人叫水溶呢?沒有,但是有一個人叫永。永是「永遠」的「永」,永字去掉一點,上面一點去掉是什麼啊?就是「水」。
  • 《紅樓夢》中,北靜王的存在有什麼特別意義?
    他,就是北靜王,名水溶。北靜王北靜王,曹雪芹《紅樓夢》中的人物(首見第十四回),名水溶,年未弱冠,形容秀美,性情謙和。因祖上與賈府有世交之誼,故從未以異姓相見,更不以王位自居。其實不管,北靜王原型是誰,都不能否定他君子如玉、光風霽月的形象,不似其他男子的「濁臭逼人」,從曹公字裡行間,無論是容貌,還是性格,我們都可以發現他對北靜王水溶極為稱頌。而且,現今有些紅學讀者,希望北靜王和林黛玉在一起,還喊出了「溶黛」的口號,不過這些都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嚮往罷了。
  •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
    《紅樓夢》中林黛玉與北靜王真有糾葛嗎?林黛玉和賈寶玉是前世的緣分,神瑛侍者下凡投胎,絳珠仙子就跟著投胎去還他的澆水之恩。其中北靜王就對林黛玉情有獨鍾。具體北靜王是何時仰慕黛玉的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林黛玉一直對北靜王不感興趣,還特別反感。
  • 林黛玉實際上是不是應該和北靜王在一起?
    把林黛玉和北靜王聯繫在一起,是兩個細節:黛玉奔父喪歸來,寶玉把北靜王送的香珠串轉送給她。至於香珠串的名字,我打出不那個字,就不說了。另一個是寶玉雨夜探黛玉,黛玉誇他穿的雨衣戴的雨笠精巧,寶玉說是北靜王給的,答應再弄一套來轉送給黛玉。
  • 紅樓夢:北靜王是特立獨行的王爺,他前世是甘露,與寶玉黛玉有緣
    《紅樓夢》裡的北靜王是所有女孩子的白馬王子。北靜王位高權重,年輕英俊,瀟灑帥氣。寶玉第一次見北靜王的時候便讚嘆北靜王好個儀表堂堂。北靜王在「轎內欠身含笑答禮,仍以世交稱呼接待,並不妄自尊大」。這樣一個賢王,真的令人愛戴。過年了,北靜王還給賈珍送來禮物。寧國府和榮國府一家人,不能厚此薄彼,因此他也能送給榮國府禮物。老太妃薨逝,給老太妃送靈時,北靜王讓賈府住東院,他們一家住在西院。北靜王對賈府十分友好。
  • 人物 蔣勳:北靜王和二丫頭為何寫在同一回?
    北靜王年輕尊貴,卻沒有權貴的驕矜囂張,他親自祭奠秦可卿,車駕驚動了賈珍、賈政,即刻到轎前以國禮參拜。北靜王沒有下轎,只是在轎內欠身答禮。十三四歲的少年賈寶玉,口中銜著一塊玉誕生的奇蹟,十八九歲的北靜王聽過,感到好奇,一直想見一次面,借秦可卿的喪禮,可以了此宿願,就直接毫不隱諱地向賈政提出。北靜王身份尊貴,在喪禮公眾場合要求召見一名不相干的少年,其實容易引人議論。但是北靜王似乎不顧忌,像上網徵友一樣自然。
  • 紅樓夢故事賞析 賈寶玉跟北靜王之間的緣分與情分
    北靜王贊寶玉如寶似玉。二人相互欣賞。北靜王要看那玉,寶玉忙遞過去。北靜王稱奇道異。問寶玉幾歲,讀何書。寶玉恭恭敬敬地答應。水溶還誇獎寶玉龍駒鳳雛。囑咐賈政不宜鍾溺。邀請寶玉常到他府上談會談會。說他那裡海上名士無不垂青,高人頗聚。賈政忙躬身答應。北靜王把一串香珠送與寶玉。賈政父子謝過。【評點和賞析】人這一世當中所遇見的人都是有緣分的。北靜王跟寶玉的緣分很奇特。
  • 北靜王水溶:四王中身份最高貴,卻也是最放浪形骸的貴公子
    其中北靜王水溶身份最為尊貴,卻也是最不守禮,最放浪形骸之外的一個王爺。在秦可卿葬禮時候,北靜王水溶首次出場。秦可卿出殯,四王八公都在路上設了路祭棚。北靜王與賈家是世交之情,他也是四王中唯一一個親自來路祭的王爺,也是四王中身份最高貴的王爺。在林如海捐館揚州城,賈寶玉路謁北靜王一回。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
  • 北靜王和林黛玉,原來他們之間有這麼多淵源
    另外,北靜王還長得很漂亮,他面如美玉,目似明星。這樣的北靜王簡直是一個完美的存在,連賈寶玉都被他的魅力所打動,對他刮目相看。很多讀者更是覺得北靜王不一般,甚至懷疑林黛玉和他會發生點什麼,也不是全無道理的。畢竟來說,襲人和蔣玉函就是通過賈寶玉間接有了關係。而林黛玉和北靜王也確實有過差點相交的機會,還不止一次。
  • 賈寶玉與北靜王,林黛玉為啥選了前者?他們和秦可卿又是什麼關係?
    《紅樓夢》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甲戌脂批:路謁北靜王,是寶玉正文。  這就奇了怪了,作者誇北靜王當日功高,水溶年未弱冠猶襲王爵,是一等一的特例,又寫北靜王為秦可卿探喪上祭,如今又設路祭,並且親自前來,怎麼會被賈寶玉搶了風頭?  現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謙和。頭上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穿著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繫著碧玉紅鞓帶,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
  • 林黛玉只有嫁給了北靜王,才是名副其實的「瀟湘妃子」麼?
    現在他進一步發現北靜王官場失意後將效仿範蠡攜黛玉泛舟江湖之上,二人做了黛玉當初曾經嚮往的「漁翁漁婆」。黛玉不僅本有西施之態,又有顰兒、瀟湘妃子之名,所以她效顰西施泛舟水上也確在情理之中。而他給黛玉介紹一代賢王北靜王時更是千裡伏線、娓娓道來,先轉送「念珠」提示。再展示「蓑衣鬥笠」呼應,終於讓黛玉從逆反走向認同,從罵北靜王「什麼臭男人」到夢想兩人成「漁翁漁婆」。這些舉動看上去微不足道,卻很湊效,極大地熨貼了裙釵們受傷的心,讓她們對人世間多了幾分留戀,對生命多了幾分珍愛,不再像金釧尋求自殺。
  • 北靜王與林黛玉的真實關係,玉帶林中掛說的清楚,一切為了賈寶玉
    北靜王身為郡王也是強權,他是唯一一個明確腰圍玉帶之人。林黛玉與這三人都有關係,暗示她的結局要被這三個人左右。(第十六回)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寶玉只得收回,暫且無話。鶺鴒香念珠最被「紅迷」拿出來將林黛玉和北靜王說事。
  • 林黛玉和北靜王,點滴交集頗多,曹雪芹為什麼要這樣寫?
    林黛玉林黛玉與北靜王,是《紅樓夢》小說裡極其清雅的兩性代表人物,二人並無直接聯繫,因為賈寶玉讓二人有了交集。小說兩次明寫北靜王贈送給寶玉兩次東西。一次是在秦可卿葬禮上,北靜王與寶玉第一次見面,將一串鶺鴒香串珠送了寶玉,在黛玉回南葬父歸來後,寶玉迫不及待的將此珠珍重送給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而不取,寶玉只得收回。另一次是在四十五回,寶玉冒雨來看黛玉,披蓑戴笠著棠木屐,黛玉誇寶玉這套雨具細緻精巧。寶玉說:「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閒了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
  • 北靜王為何送鶺鴒香珠給賈寶玉?居心叵測,你看鶺鴒是何意
    賈寶玉與北靜王水溶的初見,就在賈家寧府秦氏出殯之時。在此一回,原著特意點出了北靜王水溶的年齡,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才貌雙全,那賈寶玉素日就曾聽父兄親友人等說閒話時,贊水溶是個賢王。列位著眼,這北靜王年未弱冠,古時弱冠之年是指20歲,可見這水溶還不到20。
  • 北靜王是賈府的政治靠山還是燙手的山芋 高調參加葬禮是福是禍
    北靜王前番已曾上祭,如今又設路奠,當年他們的祖父相與,北靜王便不以王位自居,打著親王依仗親自前來參加路祭。【評點和賞析】除了送葬的,還有四王的路祭,中國古代習俗,地位顯赫的人死後,親戚朋友在路邊擺路祭,在路旁搭彩棚,設筵席,奏音樂。四家郡王的路祭,使喪事規格絕對超出應有的規格。賈赦、賈政、賈珍在朝為官,他們的同僚以及下屬都來路祭。
  • 林黛玉犧牲自己嫁給北靜王,婚後自盡一舉,加速了賈府的覆滅
    而北靜王首次登場是在書中十四回目,此次到訪他就點名要見"如寶似玉"的賈寶玉,絲毫沒有掩飾對寶玉的欣賞,甚至隨手就將聖上所賜的蕶苓香念珠轉送給了寶玉,而這串非同尋常的念珠就是黛玉和北靜王之間最初的聯繫。同樣的以物寓情在後文再次上演,一日寶黛二人說起了北靜王送來的雨具,言語間寶玉談到了北靜王對那件鬥笠的喜愛,覺得甚是有趣下雪時常穿著,還說要送一件相同的給黛玉,黛玉卻笑著拒絕稱:"戴著它豈不是像畫裡的漁婆一般。"
  • 北靜王的結局被解開,他害賈家被抄家,自己也被貶為庶人
    皇帝賜給北靜王鶺鴒香念珠(鶺鴒代表兄弟),放下身段與之稱兄道弟,就是忌憚北靜王的權勢對登基不久的皇位影響。賈家卻在此時表現的與北靜王親近,無異於結黨,在皇帝心中被放在了對立面。[一]北靜王與忠順親王二王之爭北靜王有爭權之心,早有影射。第二十八回出場的蔣玉菡,是個隱喻性的關鍵人物。他先是忠順親王的門下,卻與北靜王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