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進入教會服侍,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雖然侍奉的時間不算長,但在這一小段道路上,卻也淺嘗了侍奉中的酸甜苦辣。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
確實,作為一個侍奉主的人,若沒有很好地保守自己的心,在這個充滿各樣誘惑和試探的世界裡,很容易就會迷失了自己。以下是自己的幾點體會,是對自己的一種自我勉勵,也是與同在侍奉崗位的人共勉。
01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種奉獻
工作,是一種向僱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而獲得收入的行為。在工作中,人並不需要將自己的所有都獻上,而只是在工作的時間裡和範圍內向僱主負責。而在工作時間之外,人是自由的,人與他的工作則沒有太大的關係了。一個人即使再重視他的工作,仍然是很有限的。
對於一個侍奉主的人來說,他所做的事情不能僅僅當作是一份工作來看待。
如果侍奉只是一份工作,即使侍奉者將工作做得再好,也不會得到上帝的喜悅,因為侍奉者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他隨時可以因為不喜歡這份工作而離開。
但是,侍奉不是一份工作,乃是一種奉獻,是人對神呼召的回應。
德國神學家朋霍費爾說:基督呼召一個人,是呼召人為他而死。
這樣說來,侍奉豈是工作可以相比的?
侍奉主是一種奉獻,是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為主所用。
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在教會侍奉主時,應當時時提醒自己,當初是如何蒙召的,當初決定要侍奉主時是怎樣的一種奉獻的心態。時時地將自己的侍奉當作是一種奉獻,而不是一種工作,才能在侍奉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02不是得到什麼,而是做了什麼
傳道人或者教會的服侍人員有時候會陷入這樣的誤區:
很用心地準備講章,努力地講好道,但目的是渴望得到人的稱讚和肯定;
很熱心地看望探討信徒,但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人對他的支持;
很努力地進行各種教堂的建設,但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做很多服侍的工作,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
在神的聖殿中做工,但卻不是真正地為了服侍神,榮耀神。這樣的行為就像是在聖殿裡擺著攤位販賣牛羊鴿子,兌換銀錢,是會引起耶穌的憤怒的。
而當自己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時,則又心生怨言,怪教會,怪信徒,甚至怪神。
耶穌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服侍主,為主做工,乃是主交託給我們的命令。
為主做工本來就是一個侍奉主的人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才去做。
儒家思想中對君子的要求是「為而無所求」,意思是君子理所當然應該做一個有德行的人,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利益才去做。
一位服侍主的人,也應當是一個神眼中的君子,為而無所求,努力去為主做工,而不是為了求得什麼。
03不是你很優秀,而是主要用你
在侍奉的時候,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認為自己很優秀,可以做很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或者比別人做事情做得更好。
自認為講道很好,唱歌很好,禱告很好……
有了這樣的心態,則很容易驕傲自大,可能就會不順服權柄,或者會造成同工之間不和睦。
有了這樣的心態,也可能會不滿足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認為自己應當去更重要的位置去服侍。
但是事實上,自己真的很優秀嗎?
環顧周圍,有太多比我們優秀的人,無論是知識、智慧,能力,經驗,資源等各個方面。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
我們常常只是像福音書中所記載的那頭驢駒一樣,並不出眾,而只是因為主要用我們。
神人摩西在被主呼召的時候,他說:我是拙口笨舌的人。
摩西成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不是因為他有多優秀,乃是因為主要用他。並且聖經評價摩西為人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3)
作為一個侍奉主的人,需要有一顆謙卑的心,認識到並不是自己有多優秀,乃是主願意使用我們。
04不是橫向比較,而是縱向效法
俗語說,人比人,氣死人。
作為侍奉者,同樣是人,難免會存在比較的心理。
而當和其他的侍奉者比較後,同樣會因為各樣的落差而「氣死」自己。
比較工資福利,會眼紅為什麼有人收入比自己高;
比較身份地位,會羨慕為什麼有人那麼受人尊重;
比較恩賜能力,會妒嫉為什麼別人那麼能幹。
若常常這樣看人看環境,就會造成心理的失衡,進而影響自己侍奉的果效,甚至最後成了屬靈戰場上的逃兵。
人很難擺脫自己喜歡比較的心理。
若是如此,作一位服侍神的人,就應當調整自己比較的目光,不要聚焦於橫向的比較,而是聚集於縱向的比較。
橫向的比較自然是指前面所說的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而縱向的比較則是指我們應當與歷史上的偉人來比較。
與耶穌基督,與先知、使徒們,與教會歷史上的聖徒比較。而這種比較隨之而來的是效法,因為我們差得太多,太需要向他們學習了。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
保羅說,「 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12:10)
教會歷史著名的殉道者伊格那丟說,「我是上帝的麥粒,野獸的牙齒將磨碎我,由此,我將變成純淨的麵包。」(參優西比烏《教會史,147頁》
當我們進行縱向的比較時,就會看到我們離一個合格的神的僕人還有多麼遠的距離,就會意識到我們應當效法先賢,竭力追求,更加努力地侍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