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前任恐嚇也算家暴?重慶高院發布反家暴典型案例

2021-01-13 華龍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嫋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1日15時20分訊(記者 李嫋)除了毆打等身體暴力,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也是家暴。施暴者不分男女,家暴行為都應當被禁止。在反家庭暴力法頒布五周年之際,今(11)日,重慶市高法院發布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呼籲遭遇家暴者勇於向家暴說「不」。

案例1:遭遇前任恐嚇、騷擾 法院:可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申請人(女)與被申請人(男)相識後成為男女朋友,並居住在一起。戀愛同居關係結束後,被申請人經常通過微信、簡訊、電話等方式,對申請人進行威脅、辱罵。

2020年7月,申請人報警,稱被申請人自2014年開始以公開雙方的不雅照等手段威脅申請人不能分手,否則讓申請人身敗名裂。此後,申請人到醫院就醫,門診病歷及測評結果報告載明:因長期(2014年以來)受到前男友恐嚇、騷擾,情緒低落、焦慮、緊張,測評結果為可能嚴重焦慮症狀、可能嚴重抑鬱等。

法官表示,根據當事人舉示的證據及法院的調查,足以證明被申請人經常性地通過手機簡訊等形式對申請人進行威脅、騷擾。申請人的申請符合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法定條件,法院依法予以支持。法院裁定,禁止被申請人對申請人實施跟蹤、威脅、騷擾、謾罵以及其他危害人身安全的行為。

案例2:丈夫被妻子毆打辱罵 男性也要對家暴說NO

陳強(化名)與李倩(化名)是一對夫妻,因性格原因及生活瑣事雙方經常吵架。2019年10月,李倩在公路上對陳強打罵,並把陳強父母購買的電視、冰箱等砸爛。此後,陳強多次報警,並在當月曾向法院起訴離婚,後經法院調解和好。

不料矛盾愈演愈烈,2020年2月以來,李倩多次毆打、威脅、辱罵陳強及家屬。於是,陳強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法院裁定,禁止被申請人毆打、威脅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法官表示,丈夫對妻子的家庭暴力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而在某些家庭中處於弱勢一方的丈夫被妻子施暴的現象卻容易被忽視。本案中,丈夫經常遭受妻子的威脅和辱罵,妻子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反家庭暴力法的規定。

案例3:為迫使妻子同意離婚 他惡意減少妻兒生活費

申請人(女)與被申請人(男)一對夫妻,並育有一子。婚後兩人進行明確分工,丈夫負責外出工作賺錢,妻子全職照顧家裡。

2019年,因常為日常生活瑣事發生糾紛,男方提出離婚,女方不肯。男方便先後兩次降低妻兒的生活費,從原來每月4000元降至每月1000元,意圖迫使女方同意離婚。

此後,因生活費用無法負擔自己與兒子的日常生活開支,陷入生活困境及精神壓力的女方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要求男方停止侵害行為,按月足額支付生活費用。

法院裁定,被申請人在人身安全保護令有效期內於每月30號前按照重慶市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計算支付申請人母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的生活費用2013元(不包含孩子教育醫療等費用開支)。如被申請人違反上述禁令,法院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三十四條規定,視情節輕重,處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4:公公遭兒媳多次辱罵 法院裁定禁止實施家庭暴力

73歲的張大明(化名)與兒媳王芳(化名)共同居住。兩人因家庭瑣事多次發生矛盾。張大明聲稱共同生活期間,兒媳持續實施家庭暴力,他被多次辱罵,並留存了被辱罵的簡訊。

為此,張大明多次報警,派出所亦多次出警。2018年8月,張大明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請求禁止被申請人王芳以各種方式辱罵、毆打、威脅申請人。

法院裁定,被申請人禁止被申請人謾罵、威脅申請人。法官表示,家庭暴力不僅存在於夫妻之間,還存在於父母子女等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為維護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法院作出禁止被申請人對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的裁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衢州法院發布反家暴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一起來看衢州地區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目錄案例1:一紙保護令,挽回一樁婚案例2:請離我和我的家人遠一些>案例3:保護令,也保護了婚姻案例4:實施家暴一方離婚時應給付無過錯方精神損害撫慰金案例5:威脅迫在眉睫,法院緊急保障案例6:勇敢對家暴說「不」案例7:實施家暴應擔刑責NO.1一紙保護令,挽回一樁婚(
  • 姑蘇法院發布反家暴及涉家事糾紛專業化執行典型案例
    根據世衛組織曾發布的報告,全球有30%的女性遭受過來自親密伴侶的家暴行為,其中只有7%的女性選擇了報警(數據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面對家庭糾紛,是否要起訴呢?在家事案件的執行中,又是如何兼顧情理法呢?11月25日,姑蘇法院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反家暴審判及涉家事專業化執行的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 精神暴力算家暴,同居也適用!首部反家暴法有哪些「獨門秘器」?
    事實上,據全國婦聯調查,婦女、老人、小孩、殘疾人等都是我國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儘管毆打等身體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罵、恐嚇等精神暴力的嚴重性也越來越凸顯。  對此,反家暴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 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向家庭暴力說不
    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25日下午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司法實踐中,人身安全保護令起到什麼作用?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涵蓋了哪些方面?  司法實踐表明,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
  •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十個案例包括行政處罰與人身安全保護令同時適用、依法懲罰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行為、婦聯組織或村委會代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行動不便當事人申請、破除對未成年人進行打罵教育的陋習、探索學校對發現家庭暴力的作用、同居關係及離婚後的暴力防治、放寬申請人舉證標準、精神暴力適用情形、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基於家庭暴力而變更直接撫養關係等多個方面。
  • 言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 11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發布會現場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相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此次發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
  • 向家暴說「不」!重慶推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機制
    1月11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重慶法院貫徹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總體情況,介紹重慶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以下簡稱「《紀要》」),並發布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 開化法院召開反家暴典型案例發布會
    11月25日,開化法院召開反家暴典型案例發布會和反家暴部門座談會。法院審委會專職委員王佳,婦女聯合會副主席楊金花,法院立案庭庭長姚斐傑,司法局、公安局、檢察院、婚姻家庭協會、社區婦聯代表、律師代表等參加發布會。
  • 陝西省高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八大典型案例
    陝西省高院發布環境資源審判八大典型案例 2020-06-04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10個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附全文)
    一個好的案例勝過一打文件。在2017年反家庭暴力法實施一周年之際,最高人民法院即發布了反家庭暴力十大案例,莊嚴宣告國家對家庭暴力零容忍和堅決打擊的態度,引起良好社會反響。此次在「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由三個部門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案例,既是反家暴綜合治理的階段性成果,也是各部門進一步延伸工作內容,對家庭暴力實施組合拳打擊的宣言。
  • 遼寧高院:網絡直播發布涉疫情犯罪典型案例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黃豔輝 嚴怡娜    2月28日,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涉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網絡新聞發布會
  • 江西省高院發布首批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3月16日,江西省高院向社會發布9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刑事案例,包括妨害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銷售不符合標準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強行衝卡致疫情防控志願者輕傷,利用疫情實施詐騙以及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犯罪行為。
  • 廣州反家暴典型案例:男子遭妻打罵 申請保護
    廣州法院開展的反家暴法諮詢活動現場,一位女市民正在向法官諮詢。而今年3月1日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保護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家暴不再是家務事,隨著該法的施行,家暴受害者舉證難、維權難的困境有望緩解。  保護令也曾發給男受害者  婚外情、醉酒、賭博,是家暴發生的最常見原因。
  • 天津高院發布十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IPRdaily,連接全球百萬智慧財產權精英 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天津高院發布十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 法院發布典型案例敲警鐘
    中新網重慶1月11日電 (記者 劉賢)家庭暴力僅僅是毆打等身體暴力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11日通過新聞發布會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提醒民眾,以愛的名義施暴和精神控制,惡意減少支付撫養費、贍養費等經濟控制,以非法手段定位跟蹤騷擾……都可以構成家庭暴力。施暴者也不分男女。
  • 【以案釋法】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二:趙某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一)基本案情申請人趙某(女)與被申請人葉某系夫妻關係,因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葉某通過不定時發送大量簡訊、辱罵、揭露隱私及暴力恐嚇等形式進行語言威脅。(三)典型意義本案系一起針對「離婚後家暴」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典型案例。反家庭暴力法適用於家庭成員之間,現有法律對家庭成員的界定是:基於血親、姻親和收養關係形成的法律關係。
  • 「家」成為「噩夢」,各國反家暴都有何高招?
    根據聯合國2020年9月下旬發布的數據,全球各國均為遏制疫情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封鎖措施,這導致投訴或舉報受到家庭暴力的電話增加,這一數字在阿根廷上升了25%,賽普勒斯和法國均上升30%,而在新加坡,因受到家暴而撥打求助電話的數量增加了33%。
  • 「普法微課堂」最高法院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實施反家庭暴力法十大典型案例。十大典型案例案例一程某申請撤銷李某監護人資格案(一)基本案情程某(女)與李某系夫妻關係,婚生子李某程。案例五王某訴羅某離婚糾紛同時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一) 基本案情申請人王某(女)與被申請人羅某於2016年3月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婚後王某發現羅某性格粗暴,常因家庭小事發怒,結婚不到一個月就出現家暴行為,幾次家暴造成王某身上多處青紫瘀傷。
  • 壤塘縣反家暴工作室成立啦~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 每年的11月25日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在今年的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向社會傳遞出多方聯合治理、對家暴堅決說「不」的鮮明信號。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
  • 青島:反家暴,讓司法陽光照進每個家庭
    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以來,青島中院把反家暴落實到家事案件立審執各個環節,構建起全市法院反家暴的立體網絡。加強審級監督指導,建立了家事審判專題研討培訓機制,定期進行業務交流培訓,切實統一反家暴裁判尺度。加強立審執配合,對涉及家庭暴力的家事糾紛實行「優先立案、專業審判、快速執行」,特別是在審判階段發現涉及家庭暴力的,進行依法、適時、適度幹預,將事後處罰變為事前預防,保障家暴受害人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