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幫勳在村裡開展幫扶工作
李幫勳在村裡開展幫扶工作
我叫李幫勳,2017年4月,懷著對農村的深厚感情和一顆熾熱之心,我來到丹寨縣排調鎮黨幹村參加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
我雖然在農村長大,對農村的一磚一瓦、一事一物再熟悉不過,但要到一個陌生的村裡,長期開展工作,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我的心中還是有些許忐忑。
從進村的那天起,村委會成為我的家,辦公室在那,廚房、臥室也在那,我算是在這個村扎了根。
幾年來,記不清流了多少汗水,我的足跡踏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在農戶庭院、田間地頭,問村情、訪民意、聽意見、記建議,在深入調研,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幫扶計劃,並提出了「建強班子、夯基礎、興產業」的工作思路,明確了脫貧攻堅方向。
發展產業是脫貧致富的希望,我挨家挨戶動員貧困戶養殖黑毛豬,並幫助他們找好銷路,同時落實養豬補貼。老百姓嘗到甜頭後都在擴大黑毛豬養殖規模。貧困戶李治發感言「多虧李書記的宣傳,我才去養黑毛豬,現在不僅賣豬賺了錢,而且真的拿到國家養豬補貼錢」。用有限的資金盤活村集體經濟,破除了村集體經濟為零的現狀,通過發展茶葉、吊瓜、藍靛、金鉤藤、黑毛豬養殖等產業,貧困人口年底都得到合作社分紅,增加了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幾年來,我還克服了部分群眾只會說苗話的語言交流困難,和群眾打成一片,對村情民意了如指掌。我發現,由於生活習慣,個別老人依舊有用稻草鋪床的習慣,我親自幫老人們拆除稻草,然後用幫扶來的棉被重新給他們鋪上,幫助他們安裝衣櫃、碗櫃等等,從生活細節入手做好幫扶工作。農戶龍治江說「想不到李書記那麼細心,我們在村裡幾十年都沒有發現他們還在用稻草鋪床。」
幾年來,我還發揮幫扶單位職能的優勢,聯繫項目解決黨幹村各個自然寨的交通問題,全村5個村民小組公路目前全覆蓋,幫助各小組公路硬化。實施扶貧公路解決斷頭路的問題,向縣外延伸,硬化各自然寨的串戶路,方便群眾的出行,修建排汙溝美化了村的環境。
幾年來,我不敢停下腳步,在脫貧攻堅百日會戰裡,一個凌晨時分,我突發腎結石,絞痛難忍,入院治療。住院期間,心裡始終掛著群眾的吊瓜、藍靛到了該收穫的時候,老百姓的保障房、保障水是否有保障,脫貧攻堅工作不能耽擱,手術後的第五天,在醫生的再三叮囑下,我帶著一個月的藥,又回到了脫貧攻堅戰場……
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我們都是踐行者,致力於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推動產業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戰鬥堡壘,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決心帶領全村黨員、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幹、捲起褲腿踏實幹」,將青春融入脫貧攻堅,在脫貧攻堅戰中綻放熱血青春。
來源:丹寨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