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話劇《上甘嶺》·舞臺上的真實 樸實 紮實

2020-12-01 紀實人文頻道

「對話」:話劇《上甘嶺》·舞臺上的真實 樸實 紮實

12月18日,以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原創話劇《上甘嶺》將登陸上海大劇院。該劇以上甘嶺戰役中的「坑道」為主場景,講述了一位炊事班長老馬、一位女衛生員、一位被俘虜的美國傷員和一群具有鋼鐵意志的志願軍戰士,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與組織失去通訊聯絡的狹小坑道內,頑強對抗強大的敵人,奮力堅守坑道的故事。

作為該劇的藝術總監、編劇和主演,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宏完成了從藝50年來的話劇首秀,對於有著幾十年當兵經歷的他來說,能把抗美援朝題材搬到舞臺上,是他多年的願望和夢想。

黃宏介紹說:「我在20多歲的時候,為瀋陽軍區抗敵話劇團創作過一個話劇《鋼盔裡的蘭花》,這個戲是反映老山前線的,寫出來了沒有投入排練,這次是20歲的夢想到60歲來實現了。另外,我在戲劇界肯定是一個新兵,因為畢竟隔行如隔山,但是我在軍旅題材方面所積存的東西,能把過去幾十年的東西在話劇上面得到爆發。」

作為一部紅色題材的舞臺作品,話劇《上甘嶺》並沒有打著歌頌英雄人物的口號,而是從真實、樸實、紮實三方面下功夫,去挖掘人物。據了解,話劇《上甘嶺》中幾乎每一個事件都有據可考,雖然視覺效果上有大片質感,但卻沒有華而不實的東西,追求專業度和戲劇性。在創作之初,就把體驗生活、訓練演員等工作放在首位。年輕的90後演員們排練一上午,16個演員只分一瓶水,大家在相互傳遞水的過程中,才領悟到那一盒蓋水放到嘴裡多麼不容易,這種感同身受的紮實體驗,才能讓演員在舞臺上表現出最真實的一面。

話劇《上甘嶺》集結了國內舞臺劇製作團隊的「頂配」,引入了高科技的舞臺視聽效果和爆破特效,營造出親臨戰場般的震撼效果。導演借鑑了影視劇的表現手段,從服裝、燈光、舞美、設計各個方面,都讓觀眾有最高的藝術享受,演完後每一幅劇照洗出來都有油畫般的質感。此外,在爆破體校上,舞臺上第一次實現沒有煙火的爆破,非常震撼,從嶺上一直爆破到觀眾的前一排,沙粒打在演員臉上的那種疼痛感,觀眾是能夠真切感受到的。話劇中還在陣地上安排了一個現場手術,能夠讓子彈的傷處噴出血漿,坐在前排的觀眾都能夠感受到濃鬱的戰爭氛圍。

將紅色經典題材進行具有當代審美的戲劇轉化,是話劇《上甘嶺》自始至終都在進行的嘗試。劇本中的大量素材,都來自黃宏多年來對抗美援朝戰爭的了解和積累。從小就跟隨著名表演藝術家高元鈞學習山東快書的他,還在舞臺上展示了一段壓箱底的「絕活」。在劇中,連長不幸犧牲,悲痛萬分的老馬獨自為他守靈,並為生前愛聽快書的連長,獻上了一段淋漓盡致、飽含激情的山東快書表演,其中包含的真摯情感,讓現場觀眾無不動容。


「講述」:郝傑·臺上演武丑 臺下正青春

上海京劇院的青年武丑演員郝傑,憑藉著在京劇《佛手橘》中的出色表演,獲得了2020年第30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他從藝二十多年來,通過自己的勤奮苦練,終於在武丑這個行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

《佛手橘》劇照
郝傑出生於河北石家莊的一個農民家庭,自小和比他大兩歲的哥哥郝帥一起玩鬧,形影不離。郝傑的哥哥從小跟隨外公外婆學唱河北梆子,有一定的戲曲基礎,因此很順利就考上了上海戲曲學校。父母不放心年幼的郝傑留在老家,於是把他也一起帶來了上海,在表演上完全是一張白紙的郝傑,被戲曲學校破例留校一年,也開始了戲曲基本功的學習。

戲曲學校所有的學生第一年都不分行當,練習基本功和各種唱腔、身段,一年之後,老師看郝傑個子不高,彈跳力比較強,長得又挺機靈,於是就把他分到了武丑行,繼續學習。

經過七年的專業學習,2004年,郝傑從上海戲曲學校畢業,進入上海京劇院,成為一名武丑演員。由於當時上海京劇院武丑行當的演員流失嚴重,新進院團的郝傑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院團領導的培養,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郝傑便在演出中有了出色的表現。

2005年,剛滿18歲的郝傑帶著武丑大戲《盜王墳》參加了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嶄露頭角;2008年他獻演的《時遷盜甲》再次順利進入決賽;2012年,憑藉在《盜銀壺》中的不俗表現,郝傑奪得了第七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從18歲到25歲,郝傑在藝術上的成長得到了圈內專家的一致認可。

郝傑參賽
哥哥郝帥大學畢業後也進入了上海京劇院工作,從事武生一行,作為同在一個院團工作的哥倆,既是生活中的好兄弟,也是戲中的好搭檔。兩人一起合作了《三岔口》《三盜令》《三打祝家莊》《起步問探》《惡虎村》《連環套》《三盜九龍杯》等多臺大戲。哥倆在臺上的表現讓觀眾們眼前一亮,有熱心的票友,還給他們建了一個微信群,起名為「哥倆郝」。

哥倆合作

作為一名武丑演員,需要在舞臺上表演很多難度高、危險性也高的技巧性動作,受傷在所難免。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的改變也讓郝傑感悟到了這碗「青春飯」的不易。今年已經30歲出頭的郝傑,在渴望延長藝術生命的同時,更希望尋求到身體與藝術的平衡,穩紮穩打,更好地將傳承與發揚京劇這門自始至終都熱愛的藝術。

郝傑個人生活照

「搜客」

本周文化熱搜:文化廣場年末演出季發布

本周文化熱搜:潘公凱「筆·墨」藝術展

本周文化熱搜:「公園」當代藝術群展


本周文化熱搜:藝術角:高境社區展

本周文化熱搜:「合理存在」漆藝作品展

相關焦點

  • 話劇首秀,黃宏把《上甘嶺》做成了舞臺戰爭大片
    鑑戲報告:話劇首秀,黃宏把《上甘嶺》做成了舞臺戰爭大片。具有當代審美、蘊含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的舞臺視聽效果和爆破特效,營造出如同親臨戰場般的震撼效果。劇中的每一處情節,都來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每一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保家衛國的普通戰士。他們演活了為堅守上甘嶺獻出年輕生命的英雄魂,也讓主旋律題材話劇有了耳目一新的面貌。
  • 出演話劇《上甘嶺》黃宏:20歲的話劇夢 60歲才實現
    在一眾戰爭大片的圍堵中,話劇《上甘嶺》的舞臺表現火力全開。12月20日,該劇在上海結束了今年的演出。雖然受疫情影響,這部舞臺戰爭大片的首演沒能放在北京,但帶著話劇舞臺少有的「武戲武作」的氣質一路走來,兩場北京演出甚至被專家譽為「用商業爆款的平臺推廣了原創主流戲劇」。
  • 高廣健憑藉原創話劇《上甘嶺》獲第四屆華語戲劇盛典最佳舞美
    《逆行》總導演) 喻榮軍(話劇《熱乾麵之味》藝術總監) 牟森(大型文獻劇場《致勇氣》總敘事、總導演) 李伯男(話劇《人民至上》導演) 王佳納(話劇《戰「疫」2020》藝術總監兼總導演) 王翀(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導演)
  • 黃宏擔任藝術總監,阿雲嘎演唱主題曲,話劇《上甘嶺》能否吸引年輕...
    電影《八佰》的熱度還未消退,另一部表現可歌可泣「保衛戰」的話劇《上甘嶺》又將被搬上舞臺。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迎接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黃宏擔任藝術總監,聯合莊一共同編劇,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阿雲嘎演唱主題曲《我的祖國》的大型原創話劇《上甘嶺》,將在舞臺上再現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最為慘烈的勝利之戰。
  • 話劇《上甘嶺》收穫掌聲與熱淚-國際在線
    日前,話劇《上甘嶺》全國巡演天津站演出在天津大劇院舉行。這是該劇首輪巡演的收官之站,也是向該劇誕生地天津的匯報演出。記者觀察到,當演出落幕,全場觀眾無不眼含熱淚,沉浸在感動之中。現場形成一股追尋「上甘嶺」精神的熱潮。
  • 話劇《上甘嶺》昨晚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昨晚,話劇《上甘嶺》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當最後阿雲嘎男聲「一條大河波浪寬……」響起時,有觀眾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眼淚。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演員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主演的話劇《上甘嶺》,以70年前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為背景,以志願軍人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創作,該劇呈現在舞臺上的人物、故事給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實。
  • 黃宏擔任藝術總監,阿雲嘎演唱主題曲,話劇《上甘嶺》能否吸引年輕觀眾?
    電影《八佰》的熱度還未消退,另一部表現可歌可泣「保衛戰」的話劇《上甘嶺》又將被搬上舞臺。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迎接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黃宏擔任藝術總監,聯合莊一共同編劇,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阿雲嘎演唱主題曲《我的祖國》的大型原創話劇《上甘嶺》,將在舞臺上再現70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最為慘烈的勝利之戰。
  • 話劇《上甘嶺》啟幕全國話劇展演季
    時至歲末,正是對一年的工作進行總結的時刻,戲劇舞臺同樣如此。12月12日,集中上演全國優秀劇目的「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將在保利劇院拉開帷幕,話劇《上甘嶺》將作為開幕大戲率先登場。    「全國話劇展演季」是首都核心區打造「戲劇之城」的重要文化品牌,自201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三屆,共展演精品劇目70部,形成了北京為中心、聯動全國的格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話劇年度盛會。
  • 抗美援朝70周年,大麥出品話劇《上甘嶺》紀念英雄緬懷先烈
    話劇《上甘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及老兵口述進行改編,講述了一位極具個性的炊事班班長老馬、一位學生氣質的女衛生員、一群鋼鐵意志的志願軍戰士,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與組織失去通訊聯絡的狹小坑道內,面對敵人強大而猛烈的炮火的攻擊,頑強對抗、堅守陣地、保家衛國的故事。
  • 含淚致敬、大片質感 話劇《上甘嶺》昨晚在上海大劇院震撼上演
    昨晚(18日),話劇《上甘嶺》在上海大劇院上演。當劇目的最後阿雲嘎男聲「一條大河波浪寬……」響起時,盡然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演員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主演的話劇《上甘嶺》,以70年前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為背景,以志願軍人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創作,講述炊事班長老馬、女衛生員、被俘的美國傷員和一群志願軍戰士,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的狹小坑道內,與組織失去通訊聯絡、面對強大炮火的攻擊,奮力堅守的故事。
  • 大麥出品話劇《上甘嶺》開啟巡演 豆瓣開分7.9分
    【TechWeb】10月22日消息,日前,由大麥旗下戲劇廠牌Mailive聯合北京巨龍世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仙童國際戲劇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知夢文化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原創話劇《上甘嶺》正在全國巡演,截止目前,該劇豆瓣開分7.9分。
  • 話劇《上甘嶺》將上演 阿雲嘎獻唱《我的祖國》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9月15日,原創話劇《上甘嶺》正式宣布主創,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宏將擔任該劇藝術總監、編劇,國家話劇院導演李任執導,劇組還邀請到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八佰》中的特效團隊負責此次舞臺的爆破特效。
  • 大麥出品「小真大正」口碑佳作 話劇《上甘嶺》致敬「最可愛的人」
    話劇《上甘嶺》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及老兵口述進行改編,講述了一位極具個性的炊事班班長老馬、一位學生氣質的女衛生員、一群鋼鐵意志的志願軍戰士,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與組織失去通訊聯絡的狹小坑道內,面對敵人強大而猛烈的炮火的攻擊,頑強對抗、堅守陣地、保家衛國的故事。
  • 話劇《上甘嶺》「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演,致敬英雄的城市——唐山
    話劇《上甘嶺》10月25日 「抗美援朝」紀念日上演 致敬英雄的城市——唐山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在10月25日「抗美援朝紀念日」,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宏領銜天津人民藝術劇院聯袂出演話劇《上甘嶺》,在唐山大劇院精彩上演,致敬先烈和唐山這座英雄的城市。
  • 黃宏主演《上甘嶺》,揭幕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
    昨晚,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啟動儀式暨開幕演出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辦。由黃宏擔任藝術總監、編劇並主演,李任導演的紅色史詩話劇《上甘嶺》作為開幕大戲,正式拉開了本屆話劇展演季的帷幕。話劇《上甘嶺》自2020年1月啟動創作以來,劇組經過數十次創作會、軍訓、排練、合成,於10月1日正式在上海保利大劇院成功首演。
  • 《上甘嶺》在京上演——拉開「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大幕
    開篇大戲《上甘嶺》,回望經典再造史詩本屆「全國話劇展演季」開幕大戲《上甘嶺》作為一部彰顯家國情懷與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大製作,並不是對電影《上甘嶺》的舞臺平移,而是重新挖掘中國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跡,全新打造的戲劇故事。
  • 上甘嶺故事排話劇 黃宏領銜 阿雲嘎獻唱
    來源:北京青年報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一部在排練場便感受到悶熱、饑渴與體力透支的原創話劇《上甘嶺》,9月15日以16人兄弟連的鐵血陣容亮相京城。《上甘嶺》講述了黃宏主演的一位極具代表性的炊事班長老馬,坑道內唯一一位學生氣質的女衛生員,一個被俘虜的美國傷員,一群鋼鐵意志的志願軍戰士,他們在斷糧斷水、彈藥缺乏和同組織失去通訊聯絡的情況下,在狹小坑道內,面對敵人強大而猛烈炮火的攻擊,究竟能堅守幾天?最後有幾人倖存?又最終給我們留下了什麼?一系列的疑問及懸念,恰是此次原創軍事題材舞臺劇所要表達的。
  • 原創話劇《上甘嶺》首演感動上海觀眾,謝幕一刻全場高唱《我的祖國》
    「十一」期間,上海舞臺迎來了原創話劇《上甘嶺》的首演。這部作品並不是對電影《上甘嶺》的舞臺平移,而是重新挖掘中國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跡,抱著回望歷史、再造經典的決心創造的全新戲劇故事。在謝幕的一刻,全場觀眾揮動手中紅旗,集體起立、自發與臺上演員共同合唱歌曲《我的祖國》,構成動人一幕。
  • 紅色題材同樣 「很好看」 原創話劇《上甘嶺》12月將登陸上海大劇院
    ——上甘嶺戰役為背景,以最為平凡的普通志願軍人在戰場上的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而成的原創話劇《上甘嶺》,將於12月18日至20日登陸上海大劇院。  在舞臺呈現上,本劇引入了具有當代審美、蘊含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的舞臺視聽效果和爆破特效,以及具有雕塑感的服裝造型,加之逼真的戰場音效和觸動心靈的音樂,營造出如同親臨戰場般的震撼效果,在已經演出過得城市中贏得了觀眾「出乎意料、大片體驗」的讚譽。
  • 「春晚笑星」黃宏攜原創話劇《上甘嶺》亮相上海大劇院,「好戲是不累人的」
    誰能想到,在遭遇疫情的2020伊始、演出行業最難的關口,他和製作人李東一拍即合,幾番溝通,就將原創話劇《上甘嶺》畫出了「藍圖」。《上甘嶺》是黃宏第一次真正參演的話劇作品,他同時擔任了藝術總監、編劇和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