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之一,與筆、紙、硯齊名。歷來書畫家都十分重視選墨。明代方瑞生在《墨海》中論及好墨的標準為:"黝如漆,輕如雲,清如水,渾如嵐。"具有"香如捷好之體","光如玄妻之發"。顧鄰初的《論墨》也論及選墨的要求為:"色黑如漆,光明可鑑,質極輕清,具有自然之馨,才能入紙不沁散,筆不阻滯,暑天膠性不潤,寒天膠性不介。"從以上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選墨應從色、膠、質等幾個方面來鑑定。首先要色黑如漆,墨僅僅黑是不夠的,且要有光澤。"紫光為上,黑光次之,青光又次之。"明代陳繼儒《妮古錄》論定墨的質量還要看膠的配比。墨膠過重,行筆便阻滯不暢;膠量過輕,著墨不固,裝裱時著水即滲化。此外,墨的質地細膩與否也是重要的方面,墨質細,書畫時墨韻才能充分地顯示出來。一錠佳墨應具有質堅如玉、色澤黑潤、落紙如漆、歷久不褪並香味濃鬱等特點。墨按原料可分為油煙墨、松煙墨和炭黑墨三類。
現代制墨工藝主要有如下過程:燒煙、收煙、加膠、加藥、和煙、蒸劑、杵搗、捶鍊、制樣、入灰、出灰、去溼等十幾道工序。墨配料也十分講究,優質墨配有麝香、梅片、冰片、金箔等。
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制墨歷史,北魏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最早記述制墨的方法。即:"用上好煙搗細,過篩;一斤煙末和上五兩好膠,浸在梣樹皮汁中,再加五個雞蛋白,又將一兩朱沙,二兩犀香搗細和入,放入鐵臼,搗三萬下。每錠墨不超過二三兩,寧可小,不可大"。 明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一書卷十六《丹青》篇的《墨》章,對用油煙、松煙制墨的方法有詳細的敘述。
惜墨如金
惜陰春靄冰慈雨, 墨客煙雲入戶庭。
如黛月山靈玉兔,金霞畫水暮元青。
嶽維傳撰書
印鑑:嶽
尺寸:136X34CM
墨錠因其產地不同,分為安徽徽墨、江西瑞墨、山西絳墨等。墨錠歷來備受文人、書畫家喜愛,其精緻的樣式、文字、圖繪、刻工、塑鑄及外表裝飾等,體現了東方藝術的氣質與價值,成為書案上的陳設賞品,也是越來越多的人珍藏的藝術品。
《清白傳家圖》
清花傲骨松枝勁, 白玉無塵氣節廉。
傳載嶽公鵬舉志, 家勤質樸吃虧甜。
嶽維傳寫並題雲南臥雲軒
時年五十又一也
印鑑:維傳手段;嶽維傳印
中國五大名墨分別是北京一得閣牌墨汁、上海曹素功牌徽墨、李廷珪牌徽墨、胡開文牌徽墨、績溪良才徽墨。1、北京一得閣牌墨汁:採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膠、冰片、麝香、苯酚為原材料,運用傳統工藝精細加工而成。2、上海曹素功牌徽墨:曹氏墨配方嚴格,用料講究,工藝精良,優質書畫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
中國五大名墨分別是北京一得閣牌墨汁、上海曹素功牌徽墨、李廷珪牌徽墨、胡開文牌徽墨、績溪良才徽墨。
1、北京一得閣牌墨汁:採用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膠、冰片、麝香、苯酚為原材料,運用傳統工藝精細加工而成。
2、上海曹素功牌徽墨:曹氏墨配方嚴格,用料講究,工藝精良,優質書畫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
3、李廷珪牌徽墨:用松煙、珍珠、玉屑、龍腦,和以生漆、鹿角膠、犀角、麝香等等名貴物品,搗十萬次之後,才製作成型。
4、胡開文牌徽墨:以熊膽、蛇膽、青魚膽、牛膽、豬膽等,和入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珍珠、牛黃、麝香、硃砂等8種珍貴藥材入墨。
5、績溪良才徽墨:徽墨有落紙如漆,色澤黑潤,經久不褪,紙筆不膠,香味濃鬱,豐肌膩理等特點,素有拈來輕、磨來清、嗅來馨、堅如玉、研無聲、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