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獲獎照片看哭網友:不敢病、不敢窮、更不敢遠嫁……

2021-02-13 凱叔講故事

上圖片是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入選作品,河北省張審軍的《獨生子》。

它引起全社會共鳴,網友紛紛表示這是2018最令人暖心和最令人揪心的攝影獲獎照片!

左手是爸,右手是媽,兒子坐在中間,守護著自己的父母。一家三口在醫院的病房裡相互凝視,看起來是那樣的無助和無奈。

老人開始擔憂:「當我們都病倒了,照顧不過來該怎麼辦?」

孩子開始焦慮:「我是獨生子,一個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困難?」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量獨生子女出現,他們在享受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獨特的關愛下一步步成長到現在。

如今最小的80後也將邁入而立之年,一對夫婦承擔兩對父母養老、還有孩子的撫養問題,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獨生子女們看到這張圖,產生了莫名其妙的惶恐,他們表示:

這個孤寂無奈的背影,是你,是我,是一整代人的痛與無措。

前陣子回老家過年,聽到最多的八卦就是:

這家誰得了癌症、積攢了幾十年的家底一下子掏空,那家誰得了「慢性嬌貴病」、再也沒能力賺錢補貼家用成天鬱鬱寡歡,還有鄰村的一對夫妻雙雙車禍臥床不起、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他們口中的這些人,大多數我都認識,不是我同學的親父母,就是我朋友的親叔親姑親大姨。

我的小時候經常去串門的、總是熱情的忙裡忙外的叔叔阿姨們,逐漸地開始出現變故,或病或傷,都變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而記憶中的那些人,分明還身強體壯、精神抖擻啊,時光飛逝,父輩人身上的細胞也是七年一個輪迴的話,那已經過去四五個七年了,他們的孩子都有孩子了。

忽然有一天,小時候承諾過的「等你老了,我背你」裡的那個「等他老了」的時代真的來了。


50、60、70年代的頂梁柱們的身體內已經像裝下了一枚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一天它就突然炸了,炸得這一代的獨生子女措手不及。

有的人尚在北上廣打拼,面對父母生病且病得不輕、著實需要人照顧且自己沒有兄弟姐妹的難題,欲哭無淚。

他們怎麼也不明白,剛剛起步的事業、還在招手的理想與養育自己長大、渴望自己成才的父母之間,怎麼就突然橫亙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呢?

有的人遠嫁在千裡之外,看不見父母的一日三餐不知道父母的衣服是否夠禦寒,手機裡定位了兩個城市的天氣預報,日日夜夜的牽腸掛肚。

她們總是睡不好一個踏實覺,就怕深夜手機突然響起,從只有乘坐飛機才能趕回去的家鄉傳來不好的消息。

當父母的身軀日漸矮小、當瘋狂的白髮縈繞心頭、當無能為力的悲苦迎面襲來,好多好多的80、90後在與父母電話接通的第一瞬間,不約而同地重複著:

「爸媽,千萬要保重身體啊。」

不是沒有孝心,不想承擔責任,而是「二頂六」的擔子著實太重了。

很多人還沒長大就已經被逼著成熟,很多孩子翅膀還沒完全變硬就已經接過了家庭頂梁柱的「接力棒」。

一地雞毛的生活和無法預料的變故沒有給他們留足夠的時間做好準備,就已經排山倒海地來了。

80、90後人群早就不敢病、不敢窮、不敢遠嫁了,因為父母只有他們一個。

以下是兩則網友評論:

事實是讓人心疼的。

獨生子的父母在相依為命,他們擋住了一切會暴露出「身在病房」的布景,只露兩張虛偽的笑臉告訴你:「我們很好」,儘管掛了視頻,一個在呻吟,一個在陪床。

遠嫁女兒的手機在深夜從來不會響起,她們的父母喜歡有病趁早去醫院、儘量不讓病擴大,喜歡工資早點打給女兒、讓女兒在外地「窮家富路」,喜歡晾曬一袋袋的特產、源源不斷地寄給女兒。

如果說獲獎照片的「獨生子」戳穿很多人,那有篇微小說也應該獲獎:「爸媽,千萬不要病」,「孩子,我們沒有病,我們從來不生病」。

就怕信口雌黃隨手拈來地告訴你他們是千年老妖、不但不生病還一身本領了。這你也信?!

小時候我們生病,是爸爸背著我們去醫院,生怕拖嚴重了。長大後媽媽生病,還是爸爸背著她去醫院,生怕被我們知道了。

網上有個熱帖,程式設計師養女每個周末從上海往返,照顧重病的養父,堅持了兩年,被網友評為最美程式設計師,孝心可鑑。

我們一邊感概著這個女孩難能可貴的堅持與孝心,一邊也要反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照顧需要反哺的父母,不是應該的麼,是什麼樣的社會現狀導致我們對正常的「孝」感到驚奇了。

是因為很少的親生孩子能做到這樣了,更何況養女。挺可悲也挺可怕的現實。

去年有個刷爆朋友圈的演講《您養我長大,我陪您變老》,無數年輕人在感動淚目之後,輕輕地關閉了朋友圈,繼續過著「同父母保持電話聯繫,沒時間帶他們去詩和遠方」的日子。

你明明知道父母的「我們很好,我們都永遠不會生病」是個謊話,為什麼不抽點時間常回家看看,帶他們做個例行體檢、送他們一些日常保健品、帶他們去中醫館把把脈去養生館推推背。

看到這裡,有沒有深刻感覺到,考驗自己能力與金錢的時刻到了?

你為什麼要努力,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因為我的父母不在身邊,因為我還沒給他們買大房子,因為他們還沒去過遠方,因為很貴的東西他們都說不喜歡,因為他們只有我。」

我身邊有個女同事,屬於工作考在青島,自然而然嫁在青島成家立業的,她的父母遠在內蒙,每年的夏天和冬天過來各住一個月,可是去年就連這最後的奢侈都失去了。

她的父親患了癌,剛檢查出來的時候她媽媽不好意思開口,只是說這個夏天我和你爸不過去了,你等過兩個月來家一趟。

後知後覺的她被父母的謊言騙過去了,沒覺出什麼異常,還不到秋天就被家裡的電話叫了回去,飛機上的她一個勁兒地哭。

路人紛紛看她,她覺得每個人都在指責她:「看,你多不關心父母,看,你心多大,看,你愚蠢至極。」

陪伴了父親三個月,老人在一場大雪中走了,同事在和媽媽的閒聊中偶然得知,有一種治療癌症效果很好的藥,好幾萬一支,她的父親一支也沒有用,因為她的工資並不高,父母的退休金也不多。

遺憾後悔之餘,她的眼淚快流光了,她不能原諒自己三十好幾沒有存款勉強維生的日子,不能原諒自己在父親的最後一程連一支貴藥都沒有買。

那天,這個遠嫁、當媽、不富有的女人跪在雪地裡很久很久,是贖罪也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聽完她的故事之後,我曾寫過一篇文章《為什麼要拼命賺錢,因為不想無能為力》,裡面提到過我為什麼如此拼命:

一是當孩子有需要時,能有能力滿足他,而不要他因為害怕我沒錢而隱藏起自己的欲望;

二是願父母有困難時,能第一時間告訴我,而不要因為害怕我沒錢而瞞著我。

很多人表示,前半句做到了,至於後半句,慚愧啊。

在最近的一檔子節目中,柳巖談到自己的父親,她說:

「我爸上個月身體狀況不太好,然後是在醫院度過70歲生日,但是我很高興自豪的是,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給他最好的醫療條件。

總是有人說要送什麼祝福,最大的祝福,就是希望父母健健康康的,因為這樣才能給我們機會,實現我們小時候的諾言,我要給你們買大房子,我要帶你們週遊世界。

如果親人健在的時候,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相關焦點

  • 「獨生子」獲獎照片看哭網友:不敢病、不敢窮、更不敢遠嫁
    有的人遠嫁在千裡之外,看不見父母的一日三餐不知道父母的衣服是否夠禦寒,手機裡定位了兩個城市的天氣預報,日日夜夜的牽腸掛肚。她們總是睡不好一個踏實覺,就怕深夜手機突然響起,從只有乘坐飛機才能趕回去的家鄉傳來不好的消息。
  • 父母重病下的獨生子: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他們只有我
    這幾天,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的一張獲獎作品刷爆了朋友圈。照片的名字叫做《獨生子》狹窄的病房裡,兩張相隔的病床上躺著兩個老人,中間的男人手握著兩張病床,背影顯得孤寂脆弱。對於每個獨生子女父母來說,等自己老了病了,孩子照顧不過來,那該怎麼辦?而對於每個獨生子女來說,雙雙躺在病床上的父母像極了我們會面對的場景。
  • 人到中年,不敢病,不敢死
    不敢輕易吐露心聲,怕成為別人的笑料。無奈,痛苦,壓抑,悶在心裡,壓在心口。人到中年,知道時光不等人,卻總抱著來日方長的幻想。人到中年,明白有一副好身體的重要性了,卻又不捨得花錢了。那天第一次看到爸爸哭,突然覺得,爸爸老了——琴幽笙瑟
  • 三十而已:我們都是王曼妮,不敢病,不敢窮
    (一) 今夏最火的電視劇莫過於《三十而已》,不管是網友交流還是身邊朋友們的熱情討論,熱度最高的當屬顧佳的精英媽媽人設了。 生活在大都市的她,成了拼命三郎,早到晚走,帶病上班,連班不休;她扛住工作的壓力,頂住客戶的刁難,逐漸適應大都市的節奏。在拼命的努力中,一點一點積攢生活的能力和底氣。
  • 李婉鈺深夜曬美腿浴照嗆「你們敢不敢?」
    新北市議員李婉鈺在任期就風波不斷,先前傳出酒醉鬧事,又爆出夜闖張碩文家還毆警,這次她出徵爭取連任失利,落淚坦承敗選,似乎心情不是很好,竟深夜在臉書大曬泡澡照,大方分享一雙美腿,直接露到大腿根部,嗆酸民「我敢!你們敢不敢?」
  • 黃聖依:想哭不敢哭,什麼時候我們都變成了不敢哭的孩子?
    黃聖依以調侃的語氣回憶了一下,自己參加乘風破浪時,每期節目播出都有網友罵她,罵得她都想哭,但是她又不敢哭,怕別人說她其實我們沒有必要那麼多惡意,也許她怕哭花了妝,可是畢竟在節目中黃聖依眼線和眼影很濃,可能更刺激她的眼睛!不需要過度解釋!
  • 成年人的世界:不敢喪,不敢哭,不敢倒
    「不喪,不哭,不倒。」 工作之餘,坐在旁邊的小姐姐給我分享了這兩句話。 馬上,我反駁道:「成年人應該是,不敢喪,不敢哭,不敢倒。」 同事聽完,給了我一個大讚。 成年人的世界,遍布喪氣,滿是哭腔,如果可以全部都想倒。
  • 中國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不敢死,不敢遠嫁,特別想賺錢,因為爸媽只有我
    最近有一篇題為《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你》的文章在網上走紅,戳中很多人心窩。
  • 你敢不敢和我賭一把?
    2017年2月9日,春節剛過完,我把最新拍攝的「飲水機煮火鍋」po到網上,很快,閨蜜瘋了一樣發來微信:你火了!!我興衝衝地跑去刷微博,發現未讀消息爆倉,粉絲也蹭蹭往上漲,我高興得發抖,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幹嘛。直到,我看到網友們的評論:「太噁心了,不知道飲水機裡有很多細菌嗎」、「長這麼醜還敢出來,誰給你的自信?」
  • 遠嫁,就是一條不歸路
    不是不想,而是沒臉回家。這十年,她什麼也沒有。丟了工作,也沒了愛情。婆婆排擠她,因為前兩胎都不是男孩,所以現在被逼著生第三胎。她常常在夜裡一個人照顧孩子,累到痛哭。她好幾次拿起電話,想給家裡打電話,但就是害怕,不想讓家人看到這個不堪的自己。
  •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更不敢放棄,因為沒有依靠
    可是,不管多苦多累,不管多麼艱難,我都不敢哭,因為沒人哄;更不敢放棄,因為無依無靠......生活,已經沒有退路,只有繼續煎熬,熬過去了,才有一個嶄新的世界。作為一個平凡的女子,都希望自己如天底下大部分女人一樣,嫁個好人,相夫教子,成為賢妻良母。可是,最為善變是人心。當初說好要一輩子的人,卻不經意間移情別戀。
  • 「你敢不敢喜歡我?」
    他們一生都在玩一個叫作「敢不敢」的遊戲。規則很簡單,當一個人問另一個人「敢不敢」的時候,另一個人必須說「敢」。於是他們敢在課堂上搗亂,敢把內衣外穿,敢分別和其他男孩女孩搭訕約會,敢去做對方提出的任何條件。這個遊戲他們從小玩到大,像是信物般的鐵盒子在他和她手裡傳來傳去。他們什麼都敢,一生都是對方的羈絆,卻唯獨不敢承認彼此相愛。
  • 我在艾怡良的三等車廂不下車,敢不敢就這樣跟我來!
    它是愛聽演唱會一族們2018年初最不容錯過的表演~~~我在艾怡良的三等車廂不下車,敢不敢就這樣跟我來!
  • 「漂向北方」神改編變「窮到發慌」臺灣人聽著都哭了
    改編黃明志與王力宏合作的名曲「漂向北方」,將北漂心情換為臺灣老百姓賺不到錢的「窮到發慌」,結合濃濃時事梗唱出小人物的心聲,被網友評為「聽著聽著就哭了」。  漂向北方原本的歌詞形容為了賺錢,必須遠離家鄉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打拚的無奈心情。改編之後的「窮到發慌」則是針對臺灣情勢,寫出政客為選票玩弄政治權力,私毫不在意人民需求,小老百姓只能咬緊牙關苦撐的現況。
  • 新歌速遞 | 林芯儀 - 還敢不敢
    但對林芯儀來說,隨著時間的成長,現在的她,更懂得在受傷的時候,除了發洩情緒,更重要的是要如何能夠走出悲傷幽谷,從挫折之中得到再次出發的勇氣。這也是她想透過〈還敢不敢〉這首歌,所傳達給歌迷的力量。今年4月,正當疫情升溫之際,林芯儀以一首輕快的〈Be Alright〉帶給大家鼓勵,希望即使面臨逆境,大家也能樂觀看待。
  • 出道16 年個人首張專輯的林芯儀揮別悲情高唱〈還敢不敢〉勇敢愛
    16年,全新出擊的林芯儀想藉著這張新專輯揮別過去自溺發洩的情歌面向,取而代之的是看破挫折後能傳達給歌迷的勇敢再出發的正面力量,轉變心態後的她更期許自己像新生鳳凰般重生,從「悲情療傷系歌姬」轉型為「暖芯陪伴系歌姬」的她,要以《Singing With You》這張別具意義的新專輯開創自己未來歌壇之路,迎向下一個16年!
  • 黃聖依:我想哭又不敢哭
    黃聖依:「我都想哭又不敢哭黃聖依」。「昨天我對你愛答不理,今天我向你說對不起!」乘風破浪姐姐黃聖依在線回應《乘風破浪的姐姐》各種質疑,人間真實黃聖依!黃聖依在網上備受爭議,說她假哭,但是她是為了不讓眼淚留下來而頻繁眨眼睛,沒有對給自己提鞋和拿牛奶的姐姐表示感謝而被罵。在《脫口秀大會》談到自己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的表現,稱被罵後自己想哭但又不敢哭,「怕他們說我假哭」。
  • 「哭我都不知道找誰哭,也不敢在誰面前哭」
    最近有網友私信跟我傾訴自己負債的事,說「每天都害怕得睡不著覺,不敢告訴家人,想哭都不敢哭,我好無助呀,我不知道能跟誰說說話。」這位網友一句「哭我都不知道找誰哭,也不敢在誰面前哭」深深刺痛了我,也讓我感同身受。
  • 為什麼趙麗穎學生時期沒人敢追看到照片後,網友確實不敢追
    大家好,我是張苗,很多女星在出名之前或者更小的時候,長相其實沒有那麼出眾,周圍的人也沒有發現他們任何明星的潛質,然而就是在成人之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趙麗穎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他自己描述自己上中學的時候沒有男生追,而且自己也是很普通的一個胖胖的女孩,趙麗穎的外形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並不算是十分出眾的
  • 陳亞蘭怕哭不敢點開
    致力於歌仔戲多年的藝人陳亞蘭,為了大力推廣歌仔戲,受到龍山文創基地的邀請,在這開闢了屬於歌仔戲迷的交流空間,而原本其實早在五月初就要開幕的「歌仔戲圖書館」,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稍微延後,但也在五月底正式開幕,而在記者會上,被問到日前豬哥亮竟然有新影片發布,陳亞蘭則是突然收起笑容:「我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其實之前那個影片我真的不敢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