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重病下的獨生子: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他們只有我

2021-02-13 文摘

這幾天,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的一張獲獎作品刷爆了朋友圈。


照片的名字叫做《獨生子》


狹窄的病房裡,兩張相隔的病床上躺著兩個老人,中間的男人手握著兩張病床,背影顯得孤寂脆弱。



莫名的,這張照片給我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1980年開始,獨生子女政策實行。算一算在這個政策下最大的一批獨生子女,今年也已經38歲了,而他們的父母,也都60多歲了。


對於每個獨生子女父母來說,等自己老了病了,孩子照顧不過來,那該怎麼辦?


而對於每個獨生子女來說,雙雙躺在病床上的父母像極了我們會面對的場景。而這個孤獨的背影,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一直以來大眾對獨生子女的評價大多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是啊,大家都只記得前一句,卻忘了後面還有一句:合千萬孤獨與一體。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做:獨生子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點讚數最高的評論是這樣說的:


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只有我。


這才是現實。



前段時間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朋友圈,叫做《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作者採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他的嶽父從一個小感冒到肺炎再進ICU上人工肺最終身亡的過程。


有人詫異,小小的感冒居然能死人,有人感慨,醫院就像是碎鈔機,病不起。也有人在討論那些插管人工肺等讓病人異常痛苦的治療方式,真的要用嘛?


可我看到的是,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當老人患病後,該有多難。


作者的妻子是獨生女,而作者,畢業於一流大學,從事金融工作,嶽父也是退休員工,家庭條件已然算是中產。


可就算是這樣一個中產家庭,在面對嶽父進了ICU後,每天2萬+的治療費用,賣掉手中所有的股票理財,他們的所有積蓄也只能撐一個多月。


越長大越覺得,錢是個可以「救命」的東西。也才知道努力賺錢多麼重要。


他只有這一個女兒,只能靠著她。


而那是把她養大的父親,她又怎麼能不救他?


醫院就像是一個碎鈔機,而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尤甚。別人還可以兄弟姐妹們一起想辦法,共同分擔。可是獨生子女只能獨自去承受。他們必須要比其它家庭的孩子更加的努力賺錢,才能讓父母「活著」。


而經濟上的問題已經很難解決,精神上的壓力更大。


父母重病,需要儘快治療,可醫院無床位,特殊的藥很難買到,用血額度還需要獻血才能得到。找關係想辦法,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你的身上,無論多難,只能你自己去奔波解決。


長時間的生病住院,白天黑夜都需要人照顧,而治療還需要高昂的費用。去工作賺錢了父母沒人陪,去陪床錢又沒得賺,身後還有孩子需要照顧,這要怎麼去選擇?


而一旦病情嚴重,醫生給出的各種醫療意見需要你去做出選擇,生死壓力都壓在你身上,周圍沒有兄弟姐妹可以和你一起商量,那種痛苦感又有多煎熬?


獨生子女難,而兩個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更難。


四個老人,兩個孩子,還有房子,足以壓垮兩個人。



之前看過一句話:「遠嫁的孩子,都是父母丟失的孩子」


而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工作生活不敢離家太遠,更不敢遠嫁。


前一段時間看過一篇新聞。


65歲的朱阿姨一個人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三個月前的一天,凌晨兩點多,「咣當」一聲悶響,平時連翻身都沒辦法做到的老伴從床上掉到了地上。


朱阿姨折騰了20多分鐘,根本無法把老伴抱回床上。


那時她怕老伴著涼,把毛毯從腰間鋪在老伴身下,打開手機通訊錄,裡面包括獨生女在內100多人,她卻不知道該打給誰。親朋這個時間都在熟睡,而唯一的女兒早已定居成都,根本沒法趕回來。


「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卻在通訊錄裡」。


這成為了今年「最遙遠的距離」。


隔著上千公裡的距離,隔著冰冷的電話線,你根本不知道父母正在過什麼樣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們說的那樣好。


不敢遠遊,不敢遠嫁。因為害怕在家人最需要你的時候,自己無法及時的出現。而有的時候,可悲的是連最後一面也見不上了。



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難,但其實,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一樣的難。


中國的父母一輩子都在為了孩子而活,就連死也都是「為了孩子」。


溫州的塗先生母親患上了肺癌晚期。為了不拖累子女,她留下了一封訣別書後,帶上了安眠藥離家出走,最終在山間的一處隱蔽的草叢間服藥身亡。


在訣別書中,她寫道:不想連累孩子,讓孩子別找她了。


在找到了母親的屍體後,塗先生很是自責。在得知了母親患病後,他們寸步不離的照顧,母親幾次輕生念頭都被他們攔住了。可最後,還是趁他們不注意跑了出去,最終也沒能留住。


近年來,老年人的自殺率越來越高。目前每年至少有10萬55歲以上的老年人自殺死亡,佔每年自殺人群的36%,老年人已成為中國自殺率最高人群。


而在這些自殺的老人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拖累孩子。」


努力的工作,為了賺錢給孩子。

努力的鍛鍊,為了少生病活的久。

努力的去尋死,為了不拖累孩子。


孩子們費盡全力傾家蕩產的想要父母活著,而父母卻滿心的希望子女好,不想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拖累。


他們覺得自己死了,孩子就解脫了。


可殊不知,對於很多獨生子女來說,父母「不拖累」式的自殺才最讓人痛苦自責。當你們離開,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就真的是「無家可歸」「孤獨一人」了。


我想,父母終會老去,這可能就是我們必須得努力的原因吧。


為了能在他們生病時,有那個經濟實力讓他們活下去

為了能在他們最需要自己時,放下一切陪著他們

為了能讓他們「敢」活下去

為了讓自己不後悔


現如今,我們每個人總是都會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有多少人,忙著去找詩和遠方,忙著工作戀愛,忙著孩子,卻完全沒時間去真正的關心一下父母?


每次匆匆見上一面,都會覺得他們好像突然間老了那麼多。


其實不是他們突然間老了,而是你根本就沒那個時間和意識去發現,他們正在一天天的變老。


你的心中有全世界,可對於他們來說,你就是他的全世界。


他們可以為你生,為你死,而他們想要的也不多,只多一點陪伴,就可以。

相關焦點

  • 「獨生子」獲獎照片看哭網友:不敢病、不敢窮、更不敢遠嫁
    文 | 錢飯飯出處 | 錢飯飯(ID:qianfanfan1001)
  • 「獨生子」獲獎照片看哭網友:不敢病、不敢窮、更不敢遠嫁……
    左手是爸,右手是媽,兒子坐在中間,守護著自己的父母。一家三口在醫院的病房裡相互凝視,看起來是那樣的無助和無奈。老人開始擔憂:「當我們都病倒了,照顧不過來該怎麼辦?」孩子開始焦慮:「我是獨生子,一個人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困難?」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大量獨生子女出現,他們在享受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獨特的關愛下一步步成長到現在。
  • 中國獨生子女的真實寫照:不敢死,不敢遠嫁,特別想賺錢,因為爸媽只有我
    最近有一篇題為《不敢死,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你》的文章在網上走紅,戳中很多人心窩。
  • " 我不敢遠走,因為父母只有我 "
    我所有的理智和感性都在告訴我,這是因為,我有更巨大的責任需要去承擔,我不能任性,所以我也不害怕這個世界上所有能帶來恐懼的東西 。 現在這個時代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必須是完整的,因為我們之中大多數人都沒有兄弟姐妹,我們必須學會承擔起很多責任,因為我們的父母只有我們。
  • 遠嫁,就是一條不歸路
    不是不想,而是沒臉回家。這十年,她什麼也沒有。丟了工作,也沒了愛情。婆婆排擠她,因為前兩胎都不是男孩,所以現在被逼著生第三胎。她常常在夜裡一個人照顧孩子,累到痛哭。她好幾次拿起電話,想給家裡打電話,但就是害怕,不想讓家人看到這個不堪的自己。
  • 三十而已:我們都是王曼妮,不敢病,不敢窮
    因為平時生活比較小資,雖然已經是總監級別,小丁依然存款不多。自己和父母僅有的積蓄都拿出來作醫療費用了,跟親戚朋友還借了不少。但是這才只是剛開始,後續治療需要的費用還有很多。第一次,小丁這麼痛恨自己的無能,恨自己太窮賺錢太慢,不能讓媽媽接受更好的治療,恨自己疏於對父母的關心,沒有督促他們按時做體檢。
  • 關詠荷與張家輝:白富美與窮小子的愛情,背後有你我的不敢與不甘
    很多人懷疑,有人的甚至不敢奢求愛情,不敢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因為,即使遇見,也害怕會被淹沒在世俗的紛爭與各種誘惑之中,成為過往的回憶。人生很現實,真相很殘酷。白富美與窮小子的愛情,更仿佛如童話故事一般,只可想像而不可觸及。關詠荷與張家輝,用了28年的時間,演繹了一場無論何時,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攜手相依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嘆:世間真的還是有純粹的愛情!
  • 《兩小無猜》:敢不敢承認我愛你?
    當時審稿的副主編其實想回絕掉這一篇,理由是乾貨太少觀感太多,但我總感覺這文字中有種令人心動的東西。簡單背後藏著些許道破的天機,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兩小無猜》是部有點荒誕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兩個小蠢貨究其一生都遵從著那個叫」敢不敢「的遊戲規則。他們無所畏懼了一輩子,他們堅守承諾了一輩子。他們愛了一輩子。他們至死卻都沒有敢當面承認」我愛你「。
  •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更不敢放棄,因為沒有依靠
    我,只是一個女人,一個柔弱的女人,也期望如網絡上說的那樣:「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可是,不管多苦多累,不管多麼艱難,我都不敢哭,因為沒人哄;更不敢放棄,因為無依無靠......生活,已經沒有退路,只有繼續煎熬,熬過去了,才有一個嶄新的世界。作為一個平凡的女子,都希望自己如天底下大部分女人一樣,嫁個好人,相夫教子,成為賢妻良母。可是,最為善變是人心。當初說好要一輩子的人,卻不經意間移情別戀。曾經的信誓旦旦變成了絕情和背叛。這樣的悲憤和痛苦,只有親歷過的人,才知道有多痛。
  • 我不敢哭,因為沒人哄!我不敢撒嬌,因為沒人著慣
    我不敢哭;因為麼人哄我!我不敢撒嬌;因為麼人寵我!想哭的時候自己蹲下抱著自己躲在黑暗的牆角不敢哭出聲;這種憋屈心酸誰能懂!路是自己走,在難走也要走下去;爬也要爬過去,我不知道我能撐到什麼時候,沒有目標盲目了......屬於你的,沒人能拿走;能拿走的,都不屬於你,有些事,一秒就是所有,有些事,一生想不通,一生亦是禁錮。修煉了一份淡然的心態,一切隨緣!不為難自己,不勉強他人,不和世界對立。
  • 成年人的世界:不敢喪,不敢哭,不敢倒
    「不喪,不哭,不倒。」 工作之餘,坐在旁邊的小姐姐給我分享了這兩句話。 馬上,我反駁道:「成年人應該是,不敢喪,不敢哭,不敢倒。」 同事聽完,給了我一個大讚。 成年人的世界,遍布喪氣,滿是哭腔,如果可以全部都想倒。
  • 父母在,不敢老
    媽媽家離西站不遠,我一個人背著雙肩包「踽踽獨行」,看到路燈下自己的影子,有一種孤獨又很享受的奇怪感覺。 到了媽媽家,給年輕朋友發簡訊:放心吧,沒人劫持老太太! 雖然自稱「老太太」,但面對媽媽的時候,知道自己還只是一個小小老太太,是一個不敢老的老太太。
  • 只要比父母過得好,心裡就會內疚|生活要麼過不好,要麼不敢過好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經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發現確實如此——王爾德不敢過得好我有一個舍友,在這個十八線城市他們的家庭算不上富裕,但是同樣的也算不貧窮,在同學裡面也算得上是比較有能力的人。
  • 攝像頭下的官員,敢不敢身正影直
    這些「死」在攝像頭下的官員們,用自身實例實現了「攝像頭」的威懾力。面對這些攝像頭,似乎在問官員:你敢不敢身正影直?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一個又一個高官不雅視頻的曝光,證明了一點,想要以權勢替醜聞遮掩,在信息化的時代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試圖用紙包住火更是不可能成功,與其等到西窗事發時追悔莫及,不若「從一而終」地堅守廉潔奉公,衷心為民的信仰。
  • 人到中年,不敢病,不敢死
    有父母的日子,有撲頭,有奔頭,有盼頭。——江湖載酒惟我獨醉以前我們是夢想家,現在夢沒了,只剩家了——寒風中的身影人到中年,活得越來越明白,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也越來越不快樂。不敢哭泣,怕被人笑懦弱。不敢輕易吐露心聲,怕成為別人的笑料。無奈,痛苦,壓抑,悶在心裡,壓在心口。人到中年,知道時光不等人,卻總抱著來日方長的幻想。人到中年,明白有一副好身體的重要性了,卻又不捨得花錢了。
  • 我敢,你敢不敢
    它是我今年看過的雲端活動中,最具樣本式意義的。當天品牌之夜匯聚了白舉綱、劉柏辛、鍾漢良、周濤、樊登和朱潔靜6位明星。明星們既有不拘一格的歌唱表演形式,又有東風日產高層與大學生論壇的科技交鋒,還不間斷地給粉絲送科技禮包。這些,似乎讓人覺得這是一臺明星聚集的晚會,但內核並不如此簡單。
  • 「你敢不敢喜歡我?」
    他們一生都在玩一個叫作「敢不敢」的遊戲。規則很簡單,當一個人問另一個人「敢不敢」的時候,另一個人必須說「敢」。於是他們敢在課堂上搗亂,敢把內衣外穿,敢分別和其他男孩女孩搭訕約會,敢去做對方提出的任何條件。這個遊戲他們從小玩到大,像是信物般的鐵盒子在他和她手裡傳來傳去。他們什麼都敢,一生都是對方的羈絆,卻唯獨不敢承認彼此相愛。
  • 婚禮我曾不敢認父母
    我心裡想說:等我們生小孩的時候 他們還不一定在呢!但沒敢講出來 ,嘴 上說給他們再寄些錢物吧!第二年的中秋期間我正巧在外出差,中秋 節那天又回不了家。我特別想天池和爸媽 ,我就跟天池煲電話粥。我問天池想我想 得睡不著怎麼辦?天池說:「就上網或者 看電視, 再不行就睡那睜著眼睛狠狠得 想。」 那晚,我們直到把手機聊得發燙沒 電為止。
  • 《父母愛情》老丁再婚:上有老下有小,不敢「豁出去」,只能認命
    文/雨清澤在《父母愛情》電視劇中,任帥扮演的老丁,一出場便是在炮校打籃球,一跳躍一個投籃,真是帥!我一向認為打籃球的男生都很帥。至少比江德福有氣質的。他還一直給江德福出主意,在江德福找老婆的這件事兒上。
  • 「我愛你,但我不敢打擾你」
    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不會因為時代更迭、物換星移而改變;也不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科技的進步而變化;更不會隨著婚姻制度的立改而發生變化。人類的愛,有千百種,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子女對父母的愛,有男女之間的愛。這當中,有一種愛叫做「我愛你,但我不敢打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