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服的歷史你知道多少?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對它如此鍾愛?

2020-12-20 夢之雨仙

記得就在幾年前年輕人們追隨的潮流還都是外國的流行服飾和元素,對於中國本土的特色不屑一顧,但是就在最近幾年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的本土特色,卻越來越在年輕人當中流行,其中最為流行的莫過於漢服。說起漢服,人們腦海中首先湧現出的就是婀娜多姿的女子穿著飄逸的漢服娓娓走來的場景,這個場景讓很多人心馳神往。漢服確實美麗動人,是中國最為傳統最為代表性的服飾,但是它為什麼會突然之間流行起來,你又對漢服了解多少呢?

漢服其實也叫華服,許多人提起漢服,就覺得漢服是中國漢族人的傳統服飾,其實並不是這樣,漢服也包括少數民族的服飾,在中國中原地區曾經出現過的服飾種類都可以囊括在漢服之中。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漢服起源於周朝,在秦朝時期逐漸流行起來,後來到了漢朝它發展成了固定的漢服體系,那個時候漢服可以說達到最為頂峰。漢服的種類其實有非常多,大家最常見到的也最為熟悉的就是漢朝的服飾,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左右兩側交叉在胸前,給人一種大氣端莊唯美的享受。

漢服的歷史悠久,發展的過程當中也影響到了中國周邊的其他國家,像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服飾都曾經受過漢服的影響,即便是現在這些國家的傳統服飾都經過一定的改良,但是我們依舊能夠從他們身上找到漢服的元素。所以有小一部分崇洋媚外的國人們認為漢服是從日本的和服當中發展而來的,其實這完全是錯誤,完全因果關係顛倒,和服是由漢服發展來的。漢服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服飾,其他國家借鑑了漢服的特點才衍生出來了屬於他們國家的傳統服飾,希望大家能夠在喜愛漢服的同時也謹記它的歷史,不要再犯一些崇洋媚外的錯誤。

最近這一段時間不僅中國颳起了漢服熱,在韓國和越南等中國周邊的國家也掀起了漢服了,不過有一部分外國人並不承認漢服是中國的,而給他們改一些其他的名字,比如東洋風、傳統越南服飾等,把它們當作是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來宣傳,但是我們要知道,不管他們改了多少名字,漢服就是中國傳統的服飾,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大家在喜愛漢服的同時也要知道自己有這樣一份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

不僅是在現代年輕人有漢服文化復興的活動,其實這個活動在清朝之後民國時期就有過一次,那個時候也是大批喜歡漢服鍾愛中國傳統文化的年輕人發起的。漢服是華夏文明的驕傲,其中匯聚了中國人民的智慧,他值得被中國人民看見,也值得被世界人民看見。所以說如果現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年輕人穿著漢服在路上走,不要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而應當為他們鼓掌稱讚。

聲明:本文章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關於漢服小仙女必備的配飾 你了解多少?
    來源:中國網科技漢服正當潮,服飾華採之美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勾起多少小仙女心中的古風穿越夢,因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婉約清新自動代入角色,身穿漢服,輕移蓮步,仿佛自己也是畫中人。
  • 關於漢服的文化你知道多少?還是先來學習一下吧
    現如今大家口中所說的「漢服」,又叫做漢衣冠、漢裝、華服,總的來說就是指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並不是指漢朝的服裝,漢民族的傳統服飾甚至可以溯源至周代,經過秦朝的發展到了漢朝時期慢慢的成熟。關於漢服的起源,傳統的看法認為是在黃帝時期。
  • 漢服基本款式的科普,你了解多少漢服知識,關於漢服知識你知道嗎
    越來越多的姐妹們開始穿漢服,但是漢服種類繁多,想要搭配好漢服,既能日常又能夠很古風還是需要一定的漢服知識作為功底的。首先我們介紹一下大氅。大氅作為穿在最外面的衣服,經常被漢服小白和披風鬥篷等外衣混在一起,其實它們的功能都是一樣的,專門為了禦寒擋風的。大氅是對襟的大衣,袖子寬大,並且具有衣服的邊緣,但是披風就沒有衣緣。褙子是很常見的一種漢服款式,有長款短款,一般穿著於夏季,棉麻縫製,清爽涼快。
  • 中國年輕人掀起「漢服熱」,但漢服能流行起來嗎?其實很難
    直到3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經濟富強、民族意識振興,才有少部分人突然想起了它——原來我泱泱中華,還存在著如此華美的衣裳!「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左傳》。」這裡的「章服」,指的就是華美的漢服。
  • 漢服、盲盒、佛系手遊...為什麼年輕人會喜歡這些?
    短短幾天,微博上關於#官方回應螢火蟲漫展漢服秀取消#的話題已經積累了4. 5 億的閱讀,「漢服秀取消」的相關短視頻也在各大平臺瘋狂刷屏。其實,拋開大秀的文化屬性不說,這次的漢服秀本身就是一次廣告行為——商家們通過這個平臺去展示自己的服裝,通過現場以及網際網路上的二次傳播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取得更好的銷售額...只不過,這種小眾的文化、這樣的活動和曝光,真的值得那些參與者花費如此多的金錢與精力去參與嗎
  • 漢服出圈,你入坑沒?
    孫宇翔,曾經編寫過《你不知道的錦衣衛》一書,參與過明制男裝品牌「控弦司」的部分設計,是一位研究傳統服飾紋樣的「漢服通」(寶丁 攝)孫宇翔幫我回顧了一下漢服發展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2003年,河南一名叫王樂天的電工穿著自己縫製的漢服出現在街頭,這被漢服圈公認為是漢服首開先河的第一人。
  • 從JK制服、漢服到娃圈、獸圈,年輕人的圈子你不懂
    知乎相關話題下,「朋友穿山,我要不要提醒TA」「朋友穿山,怎麼提醒才能更禮貌」的問答更是多見,由於背後牽扯版權專利以及歷史民族感情,漢服的「山正之爭」已經在一些平臺上引起罵戰,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漢服圈裡對「穿山」這件事的兩極化態度。
  • 漢服存在那麼久,為什麼近幾年才火起來
    漢服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至於它為什麼流行起來,真要好好研究才能知道答案。在漢服還沒有流行起來的時候,就有人穿漢服了。這些人當中,有真心喜歡漢服的人,也有很多是為了博眼球。
  • 真正的中式禮服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式婚禮裡的精髓——中式婚禮服,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粹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著奪目的風採,它是一種繼承,更是一種發展。婚姻可以等待,婚紗照同樣不可以兒戲。關於中式禮服你知道多少呢?帶著這個疑問小編來到了中國婚紗攝影最具影響力品牌——攝視界旅拍,攝視界旅拍的禮服深受顧客的讚揚,種類款式多樣,而且他們也會定期更新自己的禮服庫,保證禮服款式新穎,他們的禮服採用細膩精緻的綢緞、輕薄透明的縐紗、絹、蕾絲,或採用化纖緞、塔夫綢、山東綢、織錦緞等。
  • 中國的「漢服第一城」,擁有104家漢服專賣店,你知道是哪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而漢服更是我國的傳統服飾,只是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漢服漸漸被乾脆利落的現代服飾所取代了,但是不知從何時起,又興起了漢服的文化,畢竟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於是,慢慢的就會在大街上看到很多穿漢服的人,其中當屬年輕人最多,因漢服並沒有全部普及,所以他們只會在特定活動和節日的時候穿漢服
  • 聖誕漢服遭吐糟,穿漢服過洋節,真的有錯嗎?
    無論使用的是什么元素,判定它是否為漢服的底線就是形制是否正確,池魚並不是形制黨,對於形制並沒有那麼高要求,但形制確是判斷這是否為漢服的標準,比如影視劇中的影視古裝,看起來或端莊大氣、或仙氣飄飄,但因為其不滿足基本形制要求,所以不能稱之為漢服。
  • 改良版漢服由何而來,款式如何?你知道嗎?
    長按添加左側微信邀請你進漢服交流群
  • 明制漢服與韓服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淵源?為什麼二者會如此相似呢?
    現在,隨著漢服的逐漸熱門化,關於漢服的一些話題,也在不斷的變多。就比如前段時間,關於漢服和韓服的爭議,也是博取了很多人的眼球。不得不說,漢服的話題熱度,在這樣的一番爭議中,也是提高了不少的。那麼,大家可能就會產生許多疑問了,難道漢服真的是來源於韓服嗎?漢服和韓服為什麼看起來那麼的相似?明朝服飾,真的是起源於韓國的高麗嗎?別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關於漢服和韓服的這些問題吧!其實呀,要是說起漢服的起源,那可絕對是比韓服的起源要早的。
  • 科普漢服齊胸襦裙,你穿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唐朝確定有齊胸的穿法,可是沒有文物和資料,並不確定它的結構和搭配,而現在商家做的上衣都是宋短衫,所以理應稱作齊胸衫裙。衫:單層,通裁,側開叉,沒有腰襴。襦:雙層/單層(單襦),分裁,不側開叉,有腰襴。因為唐朝沒有文物,所以有些人會問,歷史上有沒有可能存在兩片式。關於這個問題,大家別想了,放棄吧,第一個出兩片式齊胸衫裙的商家自己說了,形制是參照日本和服的袴裝,而後面的商家們都是跟風的,畢竟漢服商家≠漢服專家,有市場就有產出。既然和服借鑑了漢服,那會不會袴和唐朝有關係?
  • 動物元素的漢服到底有多美?看清裙子上的刺繡就知道它會火
    其中,漢服作為我國傳統的文化服飾更是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因其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沉澱的情懷,更是使得非常多的女生都加入到了復興傳統漢服文化的陣營當中,就連部分男生也不例外。但是,近兩年來,由於漢服服飾的同質化的出現,很多人都反應市面上所售賣的漢服都過於單調,並沒有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使得人們對漢服產生審美疲勞。
  • 關於「婚檢」,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做了?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以前的時候,兩個人結婚之前必須要去相關的部門進行婚檢,這樣的話就能夠更好地知道兩個人的身體狀況,而且只有婚戒,結果合格之後,才會允許男女兩個人去結婚。但是自從2003年新婚姻法頒布實施之後,婚檢就變成了自願婚檢。所以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結婚之前就省略了婚檢這一步。
  • 成都有4萬名年輕人開設漢服店鋪,位列全國第5名,你嘗試過漢服嗎
    大家好,我是小二黑,你穿過漢服嗎?今日,成都漢服火了,據調查,成都越有4萬年輕人開設漢服網店,店鋪數量位列全國第5,僅次於北上廣杭,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哦!現如今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度成為流行,然而人們對於漢服卻知之甚少,不僅對於「漢服」這個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對於漢服結構的名稱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說它背後的文化內涵了,現在的人說白了就是覺得穿上好看,以及跟風去買的漢服,但是作為中國人,有必要了解一下漢服的含義。
  • 「漢服復興」是什麼意思?佩戴它是文化內涵的體現嗎?
    即使知道這是中國的古裝,但對於日常生活中穿的衣服,感覺仍然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這些盲目的群眾肆意扼殺中國文化的符號和符號,迫使湮滅緩慢地擴展漢服的動量,並將漢服鎖定在「奇裝異服」小圓圈中。這種老百姓刻意的「小眾化」,「不寬容」也是審查漢服的一大障礙。
  • 漢服抄襲韓服?韓國小學都不教歷史的嗎?
    為此,於正專門找來了明代古畫,找出韓國官服造型來源於中國的證據,並「很不客氣」告訴缺乏歷史常識的韓國年輕人。真相是:韓國官服與中國明代官服不只是相似這麼簡單,而是真真正正的明代官服。而朝鮮的女服,特別是普通老百姓的裙子,是直接露胸的,直到近代都如此。可能是朝鮮比較落後,方便勞動人民奶孩子吧。
  • 漢服配飾之一的團扇,你了解多少?
    現如今,隨著漢服文化的發展和漢服復興運動的興起,相信大家對於漢服文化,已經不再感到陌生了吧!其實,在漢服文化發展的同時,一些極其具有古典韻味的產物,也在逐漸的復興哦!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是不是也會經常佩戴一些漢服配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