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於正的一條微博被刷上了熱搜。
原因是他新近拍攝的古裝劇照曝光,造型是這樣的:
高麗棒子們立即跳出來,說於正盜用韓國服裝造型,偷竊韓國文化。#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如此這般如下圖:
還秀出了他們「認為」的漢服,如下圖:
順便還諷刺一下,剃半邊光頭的清朝大辮子及旗裝,才是漢服的唯一造型好吧?
為此,於正專門找來了明代古畫,找出韓國官服造型來源於中國的證據,
並「很不客氣」告訴缺乏歷史常識的韓國年輕人。
真相是:
韓國官服與中國明代官服不只是相似這麼簡單,而是真真正正的明代官服。
因為韓國在明代是中國的屬國,所以,韓國從皇帝到官員都是天朝的大臣。
▲明太祖朱元璋(左)與朝鮮太祖李成桂畫像
親們,不好意思,你們所看的古裝韓劇帥哥,他們穿的是中國官服。
戴的是中國官帽。
誒,說對了,就是「Made in China 的 Chinese style!」
01
韓國官服漢化的歷史背景
唐代以前,韓國與日本一樣,屬於半開化的地方。
沒有統一的服飾和文字,後來日本和高麗在唐代都派了遣唐史到中國學習文官、禮儀、服飾等民俗文化。
日本的遣唐使回國後,用漢文化教化臣民,
日本現今的民俗文化還有許多漢文化的痕跡,這一點,日本人從來沒否認過。
也許是朝鮮半島一直混戰不斷,遣唐使並沒機會大規模地教化百姓。
文明進程較慢的朝鮮半島也就沒留下很多文化發展的痕跡和史料。
哎,也難怪他們都不知道!
唐代以後,中國也有一段時間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朝鮮半島經過多年徵戰總算「基本」統一。
直到元代,強人成吉思汗及其子孫不僅佔領了大半個亞洲,
順便也把朝鮮半島整個納入轄區內。
韓國電影《霜花店》演繹的就是這段歷史。
講述當時高麗自願為元屬國,皇帝還娶了元公主的故事。
《霜花店》中有一段細節耐人尋味,元公主的陪嫁裡面有一套官服,是元朝皇帝賜予的紅色官服。
高麗國王雖覺得極羞恥,也不得不穿上元皇帝賜予的官服與公主成婚。
▲國家博物館藏《王瓊事跡圖》中的大帽圓領形象
也許是屬國當得久了,無所謂了。
也許是明代多位皇帝都是強人,朝鮮在接受明太祖賜名——「朝鮮」後,基本是自願生活在天朝的羽翼下。
一直到清朝,朝鮮名義上還是中華帝國的屬國,這就是為什麼清軍派軍隊參加甲午海戰的原因。
02
韓國官服漢化過程
回到韓服本身,由於朝鮮半島與我國東北近鄰。
早期的韓服大概是這樣的。
有的是這樣的。
目測老百姓的服飾跟蒙古服比較相像。
具體大家可參照國內朝鮮族的服裝。
現在回到大家爭議的焦點,就是這頂帽子和官服。
這頂帽子的造型真的頗為怪異,但對比我國國內古畫的明代官帽,我們就大概能明白了。
黑笠其實源自蒙古,因為北方陽光不強烈,帽簷不需要太大,而後來統一中原後,增加了遮陽的作用,帽簷就越來越大了。
至於其他官帽,烏紗帽等,太多古代資料及畫作為佐證,而且在古代朝鮮,也只有貴族和官員穿戴得起這類有爭議的服飾。
▲《女醫明妃傳》與韓劇《擁抱太陽的月亮》右
韓國女裝倒沒有很大的變化。
如果真要尋蹤,可能跟唐代低胸性感的短儒長裙有點像。
其實嘛,說起來有點尷尬,短儒長裙只是低胸。
而朝鮮的女服,特別是普通老百姓的裙子,是直接露胸的,直到近代都如此。
可能是朝鮮比較落後,方便勞動人民奶孩子吧。
03
韓國人為何敢明目張胆地篡改歷史
在漢服與韓服的源流爭論中。
請雙方都不要激動。
漢服方請耐心地向對方普及歷史,列舉證據。畢竟他們的教育制度可能有缺陷。
不知者不為罪。
畢竟,支持我方的證據隨手都是。
韓服方請回去認真地閱讀歷史書,元代以來朝鮮半島向中華帝國稱臣的歷史雖然很隱晦,但大方向還是很清晰的。
漢服和漢式審美是時候覆興了。
某天曉墨穿了件漢服改良連衣裙,居然有N個路人問曉墨:
這件韓國裙挺好看的。
拜託,我們自己也需要普及一下對漢服的認識,不要被韓文化洗腦了。
堂堂的中華民族沒有任何理由主動放棄對審美的主導權。
讓「韓式美容」、「韓式繡眉」和「韓國化妝品」充斥著我們的市場。
回到文章開頭。
於正的劇拍得一般般,觀點和立場卻很明確,這一戰,打得漂亮!
最後,小夥伴一起跟曉墨來看看咱們漢服的風採。
漢服or韓服
到底誰抄襲了誰?
歡迎在留言區,跟小夥伴兒分享下你的看法~
圖源:網絡
作者簡介
曉墨:冰雪聰明,貌美如花,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閒來撰個文,抽空離個家。四處走走停停,裝作偶遇他。把酒講故事,管它真與假。
背包行天下,遠方最瀟灑!
【匯客廰文旅】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社群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