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迪華 演繹上海女人的萬種風情

2021-02-23 萬墨軒圖書

王家衛在潘迪華身上看見了過去年代的影子、母親的影子。當然,潘迪華還不止這些。在她的身上,有租界的味道、洋場的味道、明星的味道、滄桑女人的味道和悲劇的味道。

王家衛選潘迪華來演五十年代移居香港的上海人,是一種氣質的契合。潘迪華的眉梢輕輕地一揚,就抖落下滿地的碎屑,仔細看去,每一片上,都寫著舊日的風骨。

第一次去香港見她,是1990年,她剛從泰國演出回來。

我拿著地址,坐著有軌電車,在跑馬地站下來,上一個坡道,但見一排古風洋裝的公寓。

那時分,正是黃昏,太陽呈現出一種犧牲的美,風中多了一絲涼意。潘迪華倚在落地長窗前等我,她衣著的顏色和屋子裡的光線,譬如紐約二十年代的油畫。最初一刻,仿佛是一臺布景。

她招呼女傭泡紅茶,擺乾果,英語裡夾雜著上海口音。

潘迪華上海出生,上海長大,祖屋在常熟路歌劇院隔壁。上世紀四十年代末,覺得家庭氣氛太壓抑,也是膽子大,隨一些明星去香港拍電影。拍來拍去,不見有紅出來的跡象。女孩子,長得好看,有人求婚,也就嫁了。

遇人不淑,是許多美麗女人的命數。日子有些過不下去了,挨了一段時日,並不見好轉,也無甚轉機,潘迪華當斷即斷。

沒有了家的依託,潘迪華的生命拐杖就是演藝事業了。

二十九歲,潘迪華去倫敦學習歐美流行歌曲。沒有錢,房子租在鐵路邊上,每天,冒著黑煙的火車按班次定時駛過,兩旁低矮的舊磚房跳起舞來。然而,這已經驚動不了屋子裡面的人了。她太累了。

冬天的倫敦,又冷又溼,潘迪華撐著傘,換三趟車,去老師那裡學藝。那時候,苦是顧不得的,只覺得是一列脫離了固定軌道的火車,無從選擇,也來不及思索要去哪裡,任憑著向前滑去。

然後就是六十一年代了,潘迪華的歐美民歌和她沉鬱的聲線,讓她紅了一遍又一遍——那是潘迪華的花樣年華。

美人也是會老的。無可奈何地老去了。

潘迪華像林中的靈狐,等待著。有了《阿飛正傳》,又有了《花樣年華》。《花樣年華》中演一個房東,幾句上海話,一點小感覺十分簡練地勾勒出了一個世故的上海女人的樣子。

那天說起要去拜見老上海著名報人、詞作者陳蝶衣。

陳蝶衣住在粉嶺,我們住在尖沙咀,如果坐地鐵,來來回回,要中轉四次。潘迪華道:「這樣做法,鈔票倒是省了,不過蠻費時間也蠻吃力的。我建議你們坐計程車去,車行那邊我有熟人,給你們打一個大一點的折扣。有的時候,看起來省了,其實是不值得的。不要浪費,也不要沒有理智地節約。」說著,她就拿起電話,與車行方面講定了價錢和上車地點。放下電話,她又補一句:「如果你們願意搭地鐵,車行那邊可以取消的。」

曾經在後臺看潘迪華穿巴黎買來的鏤空長絲襪,她戴起手套,一寸一寸地把絲襪拎起來,提上去,還收著小腹,屏住呼吸,終於穿妥了,長噓一口氣道:「我一雙絲襪可以穿一個季節,就是因為我比較曉得它的穿法。」

想起中學年代,去同學家。花園弄堂的後門,廚房問裡,一塊燙衣板,一條藍色卡其布褲子硬是要燙得筆挺才肯穿了去上學。我每天去那裡等她,每天看她在那裡耐心地熨褲子。完了,還要用尼龍刷子,沾了牙粉,把鞋面上的白色滾邊刷出一個纖毫不染。上海女人的腔調,是在悠長的日子裡孵出來的。

那年到上海為《花樣年華》作宣傳,張曼玉和梁朝偉都走了,潘迪華還留著,她要過過說上海話、吃上海菜的癮。

我們去一家小飯店吃飯——炒螺獅、清炒河蝦仁、糯米粉蒸肉。潘迪華索性捨棄筷子,用手指頭捏著吃。她說,用手吃更加有味道。她自己吃,也給身邊人派菜,殷勤地勸:「吃呀吃呀,不要客氣!」蝦油滷螃蟹端上來,她的眼睛亮起來,伸出筷子,又停在半空裡,道:「照規矩,我是不可以吃螃蟹的。」收回筷子,又有些不情願,自說自話道:「不過不吃蠻可惜的,還是吃一塊好了。」眾人也附和,她就真的吃了一塊,然後,又吃了一塊。吃完,意猶未盡,說:「吃不掉打包,不要浪費。」

我和她相約,舊曆年,去香港淺水灣喝下午茶。她很興奮,連連說好,又說,那裡變了很多一了一卜世紀五E年代,她在那裡住過,照相本子裡有那個年代的照片。舊曆年初四,我如約到香港,打電話給她,她不在。她的兒子說,母親經不住朋友請,去美國演出了。

2007年初夏,想約潘迪華出來飲茶,她說,「不要了,還是到我家裡來,我可以給你聽歌。」

彼時,她已經從跑馬地搬到何文田山道。

客廳裡,羅贊半掩在那裡,沙發上鋪了非洲帶回來的毯子,絢爛得不得了。她放她的演出錄像給我們看。我們是看客,她卻入了戲,看著看著,熱淚盈眶,與她說話,亦是前言不搭後語,全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潘迪華留飯,道:「自己人,不講究的,吃點上海口味的小菜。」

菲傭來擺桌子,潘迪華遠遠一瞥,不滿意,懶得說,自己過去重新安排。飯菜端了來,滷牛肉,鹹白菜炒蝦米,莽菜餛飩,很家常的食物,因水晶吊燈的照耀,都金貴起來。這就說起八十年代,在上海她的老房子裡,把窗簾拉起來,他的弟弟潘盛華彈琴,我們一起聽鄧麗君,聽黛安娜·羅斯。宵夜是泡飯,筍尖拌開洋,黃魚鯗燒肉,蟹糊蒸蛋。

潘姐姐說,等她再老一些,她要到上海來做寓公,然後,在電臺主持一檔《流金歲月》的節目。

相關焦點

  • 潘迪華:出走的上海女兒
    潘迪華,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歌影兩棲明星。她的歌與影,都有著濃濃的老上海風情。實際上,那時流行於港臺的歌,都或多或少,有點老上海的風情。只不過潘迪華的歌,更強烈,更道地一些。而她在光影裡扮演的上海女人,更使她成了老上海的一個標籤。這與潘迪華上海人的身份有關,也與她對老上海的眷想不忘有關。潘迪華雖然只有十八年的時光,在上海度過,整個後半生,都和母親身居港島,但是,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與語言,都是上海的。她從沒停止過對上海的想念,從沒拋開過軟糯的上海話。潘迪華,是從老上海撕下的一角錦,補綴在了香港這片洋布上,有點奇異,又有點別樣的華麗。
  • 上海女人 • 潘迪華
    在賈樟柯的2010年上映的電影《海上傳奇》中,潘迪華用純正的上海話回憶了自己的經歷:「我原籍是無錫人,但是我生在上海也長在上海。那時的男人名正言順有幾個太太,1949年時代變動了,爸爸必須選擇一個太太,於是我媽媽主動提出來她走,於是就帶著我來到了香港,做點小生意、跑單幫,但因為不太合法,東西被充公後我就出來唱歌。」
  • 王家衛電影中的御用「上海太太」----潘迪華
    人人都知她扮「上海女人」出了名,《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裡,那一口老式上海話,低眉間偷露出的厲害眼神,還有一股子海派女人的凌厲勁兒
  • 合作「強姦犯」導演,演繹女人萬種風情
    合作「強姦犯」導演,演繹女人萬種風情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萬茜的看法!不由得想起當初萬茜參加上海戲劇學院招生時,面試老師李芊澎對她的評價:這孩子出格銳氣,像一桿槍似的站在那兒,眼睛紅成那樣,無所謂,該唱唱,該跳跳,該朗誦朗誦,一點兒不扭捏,特別爺們兒,而且還不搭理我們。
  • 海派性格 王家衛電影中的御用「上海太太」——潘迪華
    人人都知她扮「上海女人」出了名,《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裡,那一口老式上海話,低眉間偷露出的厲害眼神,還有一股子海派女人的凌厲勁兒,讓潘迪華被戲稱為:繼張曼玉之後,王家衛的另一個御用女演員。  潘迪華Rebecca Pan,原名潘宛卿,1931年出生,上海人,1949年到香港定居。 潘迪華是60年代香港的歌星,起步於夜總會,卻是香港第一位籤約英國EMI的歌手,另外她還是香港第一位有歌友會的歌手。潘迪華拍戲並不多,雖然她1953年就開始拍電影——潘迪華這藝名也是從電影開始起用的——但分量重,演技精湛,足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範冰冰在《金大班》中的十個造型,風情萬種,令女人都心動的容顏
    二、白色頭飾+民國手推波紋髮型波紋髮型在民國劇中也是一大看點,範冰冰劇中每個造型都很驚豔,把那豔俗的上海風情演繹得太完美了。三、紅色外套+紅色杜蕾帽抽菸的瞬間詮釋了什麼叫霸氣又不失女人味,極具時代感,美豔動人,最重要的一點,她還沒有塗上豔麗的口紅了,滿分不給她都過分了!四、綠色呢子衣+大簷帽巴掌大的小臉真是太上鏡了,卷卷的秀髮演繹民國時尚。
  • 跟風情萬種的女人在一起,男人容易自卑,你覺得呢?
    你見過最風情萬種的女人是什麼樣的?我見過最風情萬種的女人,沒有濃妝豔抹。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談吐間表露出知性。不誇張的妝容,得體的穿著,飽腹詩書的貴氣,舉手投足之間盡顯風情。時尚,妖嬈,嫵媚,應該是大多數男人對風情萬種女人的初印象。然而根據百度「風情」的釋義,這些絕非風情萬種女人的全部。風情萬種的女人,應該是由內向外發展的。
  • 超模伊莉娜演繹內衣廣告,簡單黑白拍出風情萬種,不愧是內衣皇后
    超模伊莉娜演繹內衣廣告,簡單黑白拍出風情萬種,不愧是內衣皇后超模伊莉娜在超模圈裡是一個十分低調的存在
  • 徵服男人心的最好方法:風情萬種
    徵服男人心的最好方式,是風情萬種,第一,讓他徹底感受到你的容貌和魅力,而且為之自豪與驕傲。第二,為你付出,甭管是你的風情萬種,還是你的千嬌百媚,只要你的好,在他那裡變現為付出,也就意味著他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 旗袍,性感,漂亮把東方女性的萬種風情演繹到極致
    旗袍,把東方女性的萬種風情演繹到極致。或神秘冷豔,或矜持溫婉,在每一寸謹慎的立領裡收藏細細密密的心思;每一粒精緻的盤扣中鎖住塵封的往事。旗袍、既有滄桑變幻的往昔,更擁有煥然一新的現在。旗袍的美無時無刻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旗袍,作為中國傳統的民族服飾。它的特點主要是穿著方便、剪裁合體、屬於禮服的款式,多運用於服務行業。
  • 潘迪華VS周採芹:80歲一樣勇猛精進
    但就在十天後,編輯收到潘迪華一封長長的字跡娟秀的親筆信:我已經出院了,希望身體可以好好恢復,用最好的狀態來接受你們的採訪。不禁想起張愛玲當年由衷的讚嘆「到底是上海人」——世故講究,有溫度和人情味。當年,還是「潘宛卿」的她和大歌星周旋混雜在一群藝術家當中,從上海逃難來到香港。她27歲才出來唱,起步於夜總會,唱的是英文歌和國語小調。上世紀六十年代,她唱紅了《玫瑰玫瑰我愛你》和《Ding Dong Song 》,通過巡演周遊列國,並位列香港五大歌后之一。
  • 女人越自在,越風情萬種
    明眸流轉,風情萬種,言行舉止都撩人心魄,一見傾人城,再見傾人國。天上地下,只有一個她,古往今來,再無第二人。玩過家家時,曾對一幫爭著搶著要做孫悟空、二郎神、哪吒的小夥伴們說:我是妲己。眾鬨笑,覺得我怪透了。但是,在我當時的認知裡,這樣的女子,才是真正的頂級玩家。
  • 從老上海走來的她,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如果你也和小克勒一樣,喜愛王家衛、李安這些閃耀的名字和他們的作品,那麼你知不知道在他們的經典中都曾有一個共同的身影演繹著原汁原味的老上海味道呢?作者 | 淳子  文章有部分縮減李安拍張愛玲的小說《色・戒》,去找潘迪華,請她幫忙指導女演員,希望演員們在膠帶前能展示出上海女人的味道。潘迪華先是推託道:「味道這種東西是訓練不出來的,是一個人在一個環境裡,一點一點泡出來的。」
  • 湯唯的風情萬種無人能敵!短西裝搭配高腰哈倫褲,時髦又有女人味
    湯唯的風情萬種無人能敵!短西裝搭配高腰哈倫褲,時髦又有女人味!湯唯的性格可謂是風情萬種,長相好身材更沒得說的她在穿衣風格上,也是變幻莫測,一身個性西裝配哈倫褲的造型就像是軍裝一樣帶來了帥氣滿滿的一面,讓風情萬種的湯唯表現出另一種形象,不得不說這樣的湯唯太帥了。
  • 盤點香港娛樂圈10位風情萬種的性感美人,洗盡鉛華,當賢妻良母!
    現在的姑娘們過於追求以白幼瘦為美,雖然好看卻是千篇一律,平常化妝才出門,素顏的美女越來越少,現在的審美確實有點一般了,而香港娛樂圈在鼎盛時出過很多美女,她們各有各的味道,而且是純天然的,盤點香港娛樂圈10位風情萬種的性感美人,洗盡鉛華,當了賢妻良母!
  • 同是李連杰背後的女人,一個依舊風情萬種,一個卻老態盡顯惹人疼
    同是李連杰背後的女人,一個依舊風情萬種,一個卻老態盡顯惹人疼愛情裡面最可悲的就是,我愛你,你愛她,無所謂對錯,只是不愛。就比如黃秋燕之於李連杰,就比如李連杰至於利智。大家都羨慕李連杰和利智的愛情,覺得他兩人是天造的一對地設的一雙,也對覺得李連杰這個男人是真的好,在感情裡面有擔當,當時為了利智直言什麼也可以不要,包括生命。
  • 在花都巴黎體驗萬種風情(6)——芭蕾的盛宴
    包括那種雙層把杆的樣子,上海共和芭蕾的也是這種。教室的課程是排得滿滿的,中間沒有間隙,上個班到點才下課,我們準點進教室,進了教室不到一分鐘,我東西還沒放好,也不知站哪?老師已經說完第一個動作,音樂響起,普裡耶開始了。沒時間做準備活動還真不習慣!
  • 張儷在《遠大前程》中飾演阿悄,風情萬種的她真的很俏
    今天小編狐媚電影跟大家來聊一聊張儷在《遠大前程》中飾演阿悄,風情萬種的她真的很俏。最近很火的一部電視劇《遠大前程》,無論是演員陣容以及服裝搭配,都是及好及好!裡面張麗飾演的小阿悄太美了,魅力十足,成了熱搜。她五官大氣,之前她演的清純小家碧玉角色不適合她,這種裝扮比較適合他。
  • 《旗袍美探》,44歲馬伊琍突破底線演繹上海女人獨有風情萬種
    上海女人的味道不是一般什麼人都能演得出來的。 旗袍是上海女人的氣質才能穿出了韻味,真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馬伊琍本身就是上海人,在劇中同樣飾演的也是上海人,如此才能成功加入古典味濃的旗袍,把上海女人的味道演得很逼真,無人超越。
  • 模特:大波浪長發美女內衣展上多次出場,演繹各種風情遊刃有餘
    一頭大波浪長發的美女模特在內衣展上多次出場,演繹多款內衣,風情萬種,遊刃有餘,美極了!一頭大波浪長發的美女模特在內衣展上多次出場,演繹多款內衣,風情萬種,遊刃有餘,美極了!一頭大波浪長發的美女模特在內衣展上多次出場,演繹多款內衣,風情萬種,遊刃有餘,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