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人 • 潘迪華

2021-02-23 39度香港電影

《阿飛正傳》的演員表真的很簡單,除了我們熟知的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梁朝偉六大巨星,只多了一位,就是那位很容易被忽略的「上海媽媽」潘迪華。

 

在賈樟柯的2010年上映的電影《海上傳奇》中,潘迪華用純正的上海話回憶了自己的經歷:「我原籍是無錫人,但是我生在上海也長在上海。那時的男人名正言順有幾個太太,1949年時代變動了,爸爸必須選擇一個太太,於是我媽媽主動提出來她走,於是就帶著我來到了香港,做點小生意、跑單幫,但因為不太合法,東西被充公後我就出來唱歌。」

 18歲的潘迪華

《海上傳奇》中的潘迪華

1957年,潘迪華正式開始職業歌手生涯,在璇宮、麗宮、首都、香檳等香港高級夜總會登場。關於夜總會的那段經歷,潘迪華回憶:「我只懂唱歌,到夜總會試試,剛巧那歌手要結婚而離職,他們叫我頂上,我與樂隊練習了三星期就上臺演唱。那年代,思想封建,很多人看不起娛樂事業,女孩拋頭露面唱歌就是歌女,是不正當的,好女仔是不會入行的。」

潘迪華唱片

 

60年代,潘迪華已經與潘秀瓊、顧媚、崔萍、靜婷並成為五大歌后。1964年,她與倫敦EMI公司籤了歌星合約,成為第一個籤約英國EMI 的香港歌手,也是香港第一個有歌友會的歌手、首位在美國表演的華人歌星。

崔萍  潘迪華  鍾玲玲  靜婷  韋秀嫻 

韋秀嫻  靜婷  潘迪華  崔萍  蕭芳芳  鍾玲玲

70年代初,潘迪華又開始做音樂劇,1972年3月12日,由她監製、主演的音樂舞臺劇《白娘娘》在樂宮戲院上演,這是香港第一部華語音樂劇,曾公演60場,不過可能在當時有些超前,《白娘娘》票房並不理想,她也因此損失慘重。

李小龍攜妻子為好友潘迪華的音樂劇《白娘娘》到場祝賀

潘迪華重新推出了自己多年前的音樂劇《白娘娘》

潘迪華從影其實很早,1953年她就參與了藝華公司出品的《白衣紅淚》,本名潘宛卿的她這個藝名也是當時藝華的編劇、導演易文給取的。也許是對表演沒什麼興趣,直到70年代,她才又客串了電影《添福添壽》、《天天報喜》。1988年,從許鞍華導演的新浪潮電影《今夜星光燦爛》開始,潘迪華才又開始陸續參與電影。

《白衣紅淚》劇照 

《添福添壽》的海報中寫著歌星潘迪華客串演出

關於《阿飛正傳》,潘迪華曾經在《到底是上海女人——專訪潘迪華》中有過回憶:「當時我在加拿大,《阿飛正傳》已開拍了。我的好朋友方剛打電話來,說王家衛導演好想找我。我說找我做什麼?我覺得拍電影好辛苦,時常都要等,我沒耐性,所以不想拍。他說,這次你應該考慮一下,這角色很好的,真的為你量體訂造,如果你不做會後悔的。因為方剛很清楚我的家庭環境及生活情況。我說我還有一兩星期便回港,如果你等得到就等,否則我也不介意。」

潘迪華與《阿飛正傳》 的主演張國榮、劉德華以及出品人鄧光榮

潘迪華與《阿飛正傳》 的另一位演員梁朝偉

潘迪華《阿飛正傳》 劇照

「回港後.第一次與張叔平、陳誠志和王導演見面。我記得我們在香港君悅酒店喝茶,與三個年輕人,好投緣又談得來,當導演解釋這角色時,我已完全投入了,沒理由不做,一講就成。」

潘迪華在1991年 亞洲電視劇集《豪門》中飾秦香蘭 

潘迪華與周潤發

潘迪華與蕭芳芳

《阿飛正傳》中潘迪華表演傳神、細膩到了極致,否則金馬獎和亞太影展也不會選她做最佳女配角。否則也不會有日後侯孝賢的《海上花》、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和《色戒》片尾字幕對潘迪華的特別感謝。

潘迪華參加《阿飛正傳》活動 

潘迪華《花樣年華》劇照

1998年侯孝賢拍攝《海上花》,請她飾演清末上海高級妓院裡的老鴇。這次,她講的是一口純正的蘇州話。十年後,因為一次偶遇,王家衛就決定給已開拍8個月、本來沒有考慮她演出的《花樣年華》加戲,請她來演上海籍房東孫太,片中還選取了潘迪華18歲時的錄音《梭羅河畔》作為原聲音樂。

林嘉欣是潘迪華的乾女兒 

劉德華曾在訪談中談到:「我是她演唱會出現最多的嘉賓,我喜歡她的執著,我喜歡她的做人」

李安拍《色•戒》的時候,又上門向她請教那個年代的上海人怎麼打麻將。她和三個上海女人打給他看。四個人,僅僅是手指頭就全是戲,看呆了的李安趕緊招呼演員:「來,一起學習潘姐姐搓麻將。」而《色•戒》中湯唯演唱《天涯歌女》自然也是由潘迪華擔任了指導老師。

黃耀明演唱會做嘉賓 

陳奕迅參加潘迪華演唱會

《花樣年華》之後的潘迪華還在開自己的演唱會,為黃耀明的演唱會做嘉賓,還在劉鎮偉的《天下無雙》中飾演太后、劉偉強的《遊龍戲鳳》中飾演劉德華的媽媽。幾年前,84歲的她甚至又重新推出了自己多年前的音樂劇《白娘娘》。

潘迪華在劉鎮偉的《天下無雙》中飾演太后 

關於上海女人,潘迪華曾經說「我不敢說自己是上海女人的代表,但的確,因為我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那種氣息多多少少就會流露出來,是不自覺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潘迪華 演繹上海女人的萬種風情
    王家衛在潘迪華身上看見了過去年代的影子、母親的影子。當然,潘迪華還不止這些。在她的身上,有租界的味道、洋場的味道、明星的味道、滄桑女人的味道和悲劇的味道。王家衛選潘迪華來演五十年代移居香港的上海人,是一種氣質的契合。潘迪華的眉梢輕輕地一揚,就抖落下滿地的碎屑,仔細看去,每一片上,都寫著舊日的風骨。
  • 潘迪華:出走的上海女兒
    而她在光影裡扮演的上海女人,更使她成了老上海的一個標籤。這與潘迪華上海人的身份有關,也與她對老上海的眷想不忘有關。潘迪華雖然只有十八年的時光,在上海度過,整個後半生,都和母親身居港島,但是,她的生活方式,她的情感與語言,都是上海的。她從沒停止過對上海的想念,從沒拋開過軟糯的上海話。潘迪華,是從老上海撕下的一角錦,補綴在了香港這片洋布上,有點奇異,又有點別樣的華麗。
  • 王家衛電影中的御用「上海太太」----潘迪華
    人人都知她扮「上海女人」出了名,《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裡,那一口老式上海話,低眉間偷露出的厲害眼神,還有一股子海派女人的凌厲勁兒
  • 海派性格 王家衛電影中的御用「上海太太」——潘迪華
    人人都知她扮「上海女人」出了名,《阿飛正傳》、《花樣年華》裡,那一口老式上海話,低眉間偷露出的厲害眼神,還有一股子海派女人的凌厲勁兒,讓潘迪華被戲稱為:繼張曼玉之後,王家衛的另一個御用女演員。  潘迪華Rebecca Pan,原名潘宛卿,1931年出生,上海人,1949年到香港定居。 潘迪華是60年代香港的歌星,起步於夜總會,卻是香港第一位籤約英國EMI的歌手,另外她還是香港第一位有歌友會的歌手。潘迪華拍戲並不多,雖然她1953年就開始拍電影——潘迪華這藝名也是從電影開始起用的——但分量重,演技精湛,足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潘迪華VS周採芹:80歲一樣勇猛精進
    但就在十天後,編輯收到潘迪華一封長長的字跡娟秀的親筆信:我已經出院了,希望身體可以好好恢復,用最好的狀態來接受你們的採訪。不禁想起張愛玲當年由衷的讚嘆「到底是上海人」——世故講究,有溫度和人情味。當年,還是「潘宛卿」的她和大歌星周旋混雜在一群藝術家當中,從上海逃難來到香港。她27歲才出來唱,起步於夜總會,唱的是英文歌和國語小調。上世紀六十年代,她唱紅了《玫瑰玫瑰我愛你》和《Ding Dong Song 》,通過巡演周遊列國,並位列香港五大歌后之一。
  • 從老上海走來的她,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她是潘迪華,一個從十裡洋場走來的上海女人,舉手投足都流露著儀態萬端的優雅和從容精緻的柔美,從她的身上就能看到那個時代的上海縮影。作者 | 淳子  文章有部分縮減李安拍張愛玲的小說《色・戒》,去找潘迪華,請她幫忙指導女演員,希望演員們在膠帶前能展示出上海女人的味道。潘迪華先是推託道:「味道這種東西是訓練不出來的,是一個人在一個環境裡,一點一點泡出來的。」
  • 歷峰為什麼要賣掉上海灘?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迎來一次重要的移民潮,其中大部分是來自上海的工商界人士。他們不但帶來了大量的資金、機器設備,還帶來了海派生活習慣和文化。 上海籍女作家程乃珊在她的《老香港》一書裡寫道,是上海女人把旗袍帶到香港;在三十年代時,有條件的香港女人會到上海定做旗袍,燙頭髮。
  • 激活與新編 再現潘迪華的音樂「花樣年華」
    近年他更獲唱片公司賞識,成為A&R顧問,負責栽培和推廣歌手的工作,然而他在這次的《潘迪華音樂旅情演唱會》擔任音樂總監一職。 Q=好戲網 A=陳浩然 Q:作為香港資深的音樂製作人,據說你已經不是第一次接觸潘迪華的作品了?
  • 讀立|沈西城:漫談上海話
    我是上海人,愛講上海話,南來六十年,說得越來越少,近十年,能跟我講上海話的親友,幾乎蕩然無存。那真是天大笑話耳,看這類文藝電影的觀眾,總有點學識,不懂上海話,可看字幕呀!難道高明的朋友以為可以吸引到那些江湖混混來看?喲!緣木求魚者,莫此為甚。倒是王家衛有灼見,《阿飛正傳》老阿姐潘迪華演張國榮母親,一口上海話,聽得燙貼暖和,嘗建議家衛兄拍一部真正的上海電影,不一定講上海灘,二三十年代弄堂風光,風格近乎袁牧之的《馬路天使》,好讓我等老上海穿過時光隧道重溫舊情,可這是遙遠的夢嗎?是夢?非夢?
  • 上海女人的黑鍋
    這麼一齣戲,引來觀眾對上海女人的重新審度,我看是又一次拉低了全民智商。這個子君的刻畫,浮誇到讓人情願替小三說話,主要就是太黑上海女人了,黑到令人作嘔。叄。在好多影視劇裡,「上海女人」自帶一種無需添油加醋的女主即視感,不管是喜歡上海女人的還是討厭上海女人的,都能從中獲得某種快感。
  • 市井中的上海女人
    撰稿|河 西  從《花樣年華》中身著旗袍體態婀娜的張曼玉,到《股瘋》中的潘虹,上海女人,有其光鮮亮麗時尚fashion的一面,又有其市井生活的一面。  寫過《上海女人》一書的馬尚龍先生對上海女人有過一番深入的研究,在他看來,沒有一個地方的女人,會像上海女人一樣具有長久的可談性、可讀性,與此同時,誤讀也時常發生。
  • 電影《海上花》:男人順從的是女人的規則
    電影《海上花》上映時間1998年,導演:侯孝賢;主演:劉嘉玲、梁朝偉、李嘉欣、潘迪華、羽田美智、伊能靜。劇情簡介: 中國的宗法社會中,愛情從來是不被張揚的。男人到妓院尋找愛情,只有妓院這個邊緣的角落,還有一點機會。在這裡,男人順從的是女人的規則。
  • 鄭佩佩:強大的上海女人
    小編的話 上海女人可不僅僅是吳儂軟語的溫柔一派哦,還有很多像演員鄭佩佩這般強大的,行走江湖五十年,世事洞明、
  • 賈樟柯記錄《海上傳奇》18人的上海口述史
    今天帶大家回顧賈樟柯的的一部記錄電影——《海上傳奇》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電影在上海迅速發展。一百年之後,導演賈樟柯又以電影的形式回顧了上海百年的歷史。於是我們看到了《海上傳奇》。這是一種緣。 一件東西或是一個人能夠稱之為傳奇,那她必定是神秘而讓人琢磨不透的。上海,就是如此。一直覺得上海是一個小資城市,上海女人更是如此。
  • 上海女子圖鑑!原來上海女人是這樣的……
    上海的女子究竟是怎麼樣的呢現在你打開的便是一部精彩絕倫趕快來看看上海女子是什麼樣的☞ 01丨上海女子都很作?民國時期的上海女人們更是熱衷時尚,落落大方,一襲刺繡精緻的旗袍襯得她們更是凹凸有致,燙著波浪捲髮,眉目間盡藏風情,是東方古典美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