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丨藥物性肝損傷研究也能發在4分+SCI期刊?

2020-12-26 沃斯智研

前言:

最近我們一直在幫朋友們找好的抑鬱研究論文,以供朋友們借鑑。

看到一篇論文令我們大跌眼鏡。非常簡單的研究,竟然發在了4分+期刊。

所以分享給大家,感覺大家肯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這是一項針對抑鬱症患者使用抗抑鬱藥的藥物性肝損傷研究,也是一項回顧性研究,於2020年1月發表於Pharmacopsychiatry雜誌(IF:4.34)。

這篇論文的題目為「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s: A Ret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抗抑鬱藥治療的抑鬱症患者藥物性肝損傷:一項回顧性多中心研究)」。

一,研究背景(立項依據)

藥物性肝損傷(Drug-InducedLiver Injury, DILI)是藥物治療過程中最嚴重的不良事件之一,也是上市後藥品退市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西方國家第四大肝損傷原因。

DILI可具體劃分為:肝細胞性肝炎的特徵在於與高膽紅素血清水平相關的受損肝細胞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的血清水平異常升高;膽汁淤積症定義為血清鹼性磷酸酶(ALP)異常升高和ALT輕微升高;混合型以ALT和ALP水平升高為特徵,其中肝細胞型更常見,主導引發嚴重性DILI。此外,在病理生理學水平上,可以以最常見的劑量非依賴性不可預測類別和劑量依賴性可預測類別區分兩種DILI。

截至目前,已有研究報導抗抑鬱藥等多種藥物可引起DILI,然而考慮到抗抑鬱藥物處方率的不斷提高和多種藥物的頻繁使用,研究抗抑鬱藥引起的肝損傷、潛伏期和共病軀體變化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研究回顧性地分析了德國六個中心住院患者的自然臨床樣本中與DILI相關的因素。

二、研究設計

三、研究方法

1,受試者納入標準

329名受試者來自德國4個聯邦州的6家成人精神病診所。根據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cation of Disease, 國際疾病分類),患者被診斷為重度抑鬱障礙(F32/33),並在2013年和2014年接受住院治療。唯一的額外納入標準是血清肝轉氨酶濃度的測定;排除標準是有任何成癮或肝病診斷。

2,評估指標

通過測定血漿或血清中的ALT水平來確定肝臟或膽管疾病,ALT值升高表明肝細胞受損的肝病。為便於解釋,應進一步測定肝臟膽紅素、ALP、AST和γ-穀氨醯轉移酶(GGT)的值。

根據DILI的臨床定義,使用以下閾值來表示DILI:

(1)ALT ≥ 5× ULN(upperlimit of normal, 正常值上限);

(2)ALT ≥ 3 × ULN和膽紅素≥ 2 × ULN。

此外,檢查AST/ALT比值,AST值升高,AST/ALT比值> 1.5表明預後較差。

3,統計分析

作者只是提了一句「用SPSS完成統計分析」。

四、研究結果

如表1所示,首先作者分析了納入的329名受試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和臨床特徵,包括年齡、性別、BMI、患病及嗜煙嗜酒情況等。

圖1,受試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徵和臨床特徵

接下來,作者對這些受試者在抗抑鬱症治療期間使用的藥物組合進行分析。其中,13.4%的患者採用抗抑鬱單藥治療,9.1%的患者聯合使用兩種抗抑鬱藥治療,而大多數患者採用多重用藥。如下圖1展示了藥物組合的頻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抑鬱症治療期間,40.4%的患者接受了1-4種抗抑鬱藥和1-9種其他類別的精神藥物的聯合治療,包括抗精神病藥物、苯二氮卓類藥物、安眠藥或抗驚厥藥,總體概括為圖1所示的「remaining combination」,即其餘藥物組合。作者將具體藥物使用頻率(百分比)總結在表2中,由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最常用的抗抑鬱藥物是米氮平>文拉法辛>西酞普蘭>度洛西汀。

圖1,受試者在抑鬱症治療期間不同藥物組合的處方模式

表2,處方抗抑鬱藥的使用頻率(百分比)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中沒有一例患者出現DILI的臨床症狀。為此,作者分析了血清ALT、AST和總膽紅素的水平,這些在抗抑鬱治療期間屬於常規檢查。使用文獻中提出的閾值,作者確定了17名患者(n = 10名女性)的酶水平升高(這些患者特徵如下表3所示)。此外,大多數男性患者超重或嚴重肥胖,而女性患者的正常體重與超重比率是平衡的。大多數患者接受至少1種抗抑鬱藥和至少1種其他精神藥物的聯合用藥。然而,在三分之一的病例中,抗抑鬱藥是單藥治療(n = 1)或聯合2種抗抑鬱藥(n = 5)。肝轉氨酶升高(≥ 3倍)患者最常使用的抗抑鬱藥物為:米氮平> 阿戈美拉汀> 西酞普蘭= 文拉法辛。此外,有3名患者符合DILI的一個標準,即「ALT ≥ 5 × ULN」(如下表3顏色標記)。

表3,血清肝酶升高患者的特徵

五、討論

1,結論

這項回顧性的初步研究表明,在臨床實踐中,大多數患者接受多藥治療,只有13.4%的患者接受了抗抑鬱藥物單藥治療。

最常使用的抗抑鬱藥物是SSRI,SNRI,SARI(米氮平>文拉法辛>西酞普蘭>度洛西汀),這些抗抑鬱藥具有誘發DILI的已知風險,因此必須考慮這些化合物的功效和可接受性。

在這項研究中,沒有一個患者出現DILI的臨床症狀。然而,5.1%的患者血清肝轉氨酶水平升高,0.9%符合建議的標準之一,這是肝損傷發生的一個指標。這一觀察結果與文獻中報導的發病率一致。

在4例患者中,聯合使用抗抑鬱藥和抗精神病藥物(奎硫平、奧氮平)與DILI風險相關,而在停用抗精神病藥物或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物後,水平正常化。

2,局限性

首先,誘導DILI的藥物主要導致輕度和無症狀的肝損傷,並伴有ALT水平升高,但是由於停藥和研未分析的ALP水平,因而無法區分檢測到的肝損傷發作或肝安全風險很小或沒有肝安全風險的藥物的效果。

此外,在整體閱讀完這篇文獻後,也能明顯看出與之前分享的影響因子8分以上的文章的差距所在:統計分析方法明顯不足,結論支撐乏力。

例如,研究目的是要分析「接受抗抑鬱藥治療的抑鬱症患者的藥物性肝損傷」,但是研究結果中幾乎只展示了一些百分比數據,沒有相關性分析等支撐結論

並且抗抑鬱藥物是肝損傷的危險因素已經是已知事實,如果在文章中不對各種不同類型藥物組合的危險係數進行分析,那麼這項研究的「創新點」在哪裡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Hanson臨床科研」,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無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結核病防治:談談藥物性肝損傷
    目前,我國藥物性肝損傷的年發病率約達到23.8/10萬,遠超西方國家,其中抗結核藥物性肝損傷是常見原因之一,已經成為抗結核治療過程中最為多見、危害最大的藥物不良反應。今天,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藥物性肝損傷,談談其易感人群以及抗結核藥物引起的肝損傷該如何處理。01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傷?
  • 急、慢性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徵的對比分析
    導讀 藥物性肝損傷(DILI)已成為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嚴重者可以出現肝衰竭甚至死亡。DILI的發生率逐年升高,迄今為止,藥物引起的肝損傷的診斷仍缺乏簡便、客觀、特異性的指標。
  • 吃保健品卻吃出了藥物性肝損傷?關於這件事,你得搞懂這4個問題
    這種養護肝臟的行為是錯誤的,保健品如果吃多了,藥物性肝損傷就會找上門來。關於藥物性肝損傷人們需要知道哪些問題?1、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是一種肝病,是藥物導致的。肝臟本身就是藥物代謝的器官,如果吃藥吃多了,或者藥物本身就有肝毒性,就會導致藥物性肝損傷的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病機率會有所上升。從性別上來看,女性更容易出現藥物性肝損傷的問題。如果親屬當中針對一些藥物出現了藥物性肝損傷,那麼他自己得藥物性肝損傷的機率會增加。2、得了藥物性肝損傷有哪些症狀?
  • 採用哪種實驗室閾值標準診斷藥物性肝損傷更好?
    採用以上哪種實驗室閾值標準診斷藥物性肝損傷更好呢?  新加坡學者Tan等[4]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上述3種標準診斷藥物性肝損傷的靈敏度和準確性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在42176例住院患者中,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肝損傷後,CIOMS、DILIN和DEWG標準診斷出的藥物性肝損傷分別為1707例、926例和888例(圖1),其中3種均符合者為385例。
  • 吃藥不注意,容易吃出「藥肝」,4個方法,預防藥物性肝損傷
    肝臟是大多數藥物的代謝器官,當肝臟在給藥物進行代謝的同時,藥物自然也會對肝臟產生一定的影響。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藥物性肝損傷已經上升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可見,藥物性肝損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什麼是藥物性肝損傷?
  • 發生藥物性肝損傷怎麼辦?這份保肝建議請收好
    原創 格地章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警惕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藥物本身及其代謝產物造成的肝功能異常,或者是其代謝產物引起的超敏反應導致的免疫系統損傷。通常在用藥後5~90天內發生,特異質反應則在5天內發生。DILI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 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
    sci期刊為了獲取優秀且符合本刊主題的文章,經常性地發起徵稿活動。有符合徵稿要求的作者,就可以根據徵稿要求撰寫文章投稿發表。但sci期刊太多,徵稿時間不盡相同。那麼,怎麼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sci期刊需要徵稿會發布徵稿的信息,這徵稿的活動,一是會在本期刊官網公布,二是與委託合作方公布。而這官網和委託方,就是個人知道哪個sci期刊在徵稿的渠道。首先,本期刊官網公布sci期刊有很多,每個sci期刊官網都隨時關注,不太現實,也沒有必要。
  • 跳過被拒,核心期刊發表是什麼審稿流程?——以SCI期刊為
    知名sci期刊本人作為期刊行業從業5年+的人士,對各類核心期刊編輯打交道多,基本熟悉大部分期刊類型的審稿流程。期刊類型有很多,北大核心、SSCI、南大核心又稱CSSCI、SCI、科技核心、cscd、EI等等;種類多,我們抽一個常見的sci來講;以sci期刊為例,來講講核心期刊的審稿流程。二、方法步驟 SCI是美國的一個科學引文資料庫,他檢索的期刊稱之為sci期刊;
  • 目標SCI期刊的選擇
    二,尋找與研究方向相符的期刊無論是臨床試驗文章、基礎研究文章還是綜述文章,每一篇文章的背後無不凝結著作者和研究團隊的心血與汗水,研究者希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發表在高影響力的雜誌上,能夠與更多的同行進行分享和交流。而這就涉及到在確定目標期刊時,需要尋找與自己文章方向相符的期刊。選擇不同的期刊可能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什麼是肝損傷 肝損傷的症狀是什麼
    但由於肝臟體積大,質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生腹腔內出血或膽汁洩漏,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膽汁性腹膜炎,後果嚴重,必須及時診斷和正確處理。肝損傷的病因按致傷原因肝創傷一般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一般有刀刺傷、火器傷等。刀刺傷相對較輕,病死率低。
  • 論文模板丨患者抑鬱和焦慮的患病率因素研究,發在8分+期刊
    例如,在酒精使用障礙患者中,焦慮和抑鬱分別佔11.1%和33%;類似地,靜脈注射藥物患者中分別有7.3%患抑鬱和2.9%患焦慮。抑鬱和焦慮不僅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下降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還可以影響到包括遵守醫囑、服藥,以及參與社會風險行為(酒精和藥物)的許多方面。然而,在肝硬化患者中,對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病率還知之甚少。
  • 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
    統計一個人或單位或國家sci論文發表情況時,既包括論文質量,也包括論文數量。那麼,sci期刊發表論文質量和數量哪個重要?兩者都重要,只是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作者面對的情況不同,側重點有所不同。質量是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的最終追求,在論文質量接近的前提下,論文數量才有意義。
  • 85%的疾病與肝損傷有關,可是肝損傷好治嗎?
    肝損傷分為4種,化學性肝損傷、病理性肝損傷、開放性肝損傷和閉合性肝損傷。我們平時所說的慢性肝損傷通常是指化學性肝損傷和病理性肝損傷。 除此之外,還應該改變生活習慣。
  • 什麼是SCI期刊、SCI論文
    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SCI最為重要,SCI期刊至今共計3400餘種。1、SCI是一部國際性索引, SCI期刊(別名《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
  • 什麼樣的論文容易發表在醫學SCI期刊
    1.有創新點投稿醫學類SCI期刊,所寫論文一定是原創的,而且必須有創新。醫學SCI期刊與那些繳費可以發表論文的期刊不同,他們對SCI論文的創新點有相當的要求。醫學SCI期刊中收錄的SCI論文都是通過SCI論文的創新點引起讀者的關注,越是好的醫學SCI期刊對創新點的要求越高。
  • 導致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肝損傷致病因素比較複雜,臨床表現也是不同的,對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要及時了解肝損傷的致病因素,這樣才能針對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導致肝損傷的主要原因如下: 4、藥物性肝損傷 所謂藥物性肝損傷,是指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常規治療劑量的藥物而引起的肝臟損害。
  • 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
    向sci期刊投稿論文發表,就必須寫Cover Letter。作為作者不明白Cover Letter代表的含義,就不能準確入手,正確撰寫。那麼,sci論文的Cover Letter是什麼,包含哪些內容?Cover letter是編輯對論文的第一印象,是初步評判你論文是否可以被期刊接收的重要依據。若你寫的Cover letter不夠規範、嚴謹,體現不出Cover letter的目的,就不能引起編輯的興趣,代表你投稿的sci論文就再也沒有下文。
  • 強直性脊柱炎藥物治療的現狀與進展
    強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種以脊柱為主要病變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常累及骶髂關節,引起脊柱強直和纖維化。目前,尚無根治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藥物治療緩解病情,國內外臨床一線專家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對藥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作出相關研究與總結。
  • 國產高分化學、材料類SCI期刊盤點
    NSR的最新影響因子達到13.222,位列全球多學科綜合類期刊的第3名(4%,Q1),進入中科院分區綜合性期刊1區;所有文章開放獲取,綜述以約稿為主,研究論文接收自由來稿。在嚴把質量關的前提下,NSR將增加研究論文的出版量,要求論文兼顧新穎性、突破性和廣泛興趣性,學術水平達到專業領域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