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王室多悲劇: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如何處理朱允炆的4個兄弟?

2020-12-25 騰訊網

自朱元璋開拓洪武盛世以來,國家的各個方面都在按照朱元璋的意願進行著發展,但是在王位繼承人的問題上,朱元璋卻表現出了感情用事的態度:太子朱標去世之後,因為對太子朱標的喜愛,朱元璋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這就導致了帝國皇位的不穩定。朱元璋去世之後,朱允炆採取了嚴厲的削藩措施,這就激怒了原本就對皇位有想法的朱棣,於是雙方拉開架勢,在中原大地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年之久的「靖難之役」。

公元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城之中,建文帝朱允炆宮內燃起大火,隨後下落不明。在靖難成功之後,朱棣心滿意足的登上了屬於自己的皇位,那麼問題來了,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太子朱標一族還有和朱允炆一脈的4位兄弟,那麼他們的結局到底如何?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分析一下他們在靖難時的年齡大小以及生活狀況了。

據明史記載,太子朱標一共有兩位妃子,其中常遇春的女兒常氏為朱標生下了朱雄英與朱允熥,而嬪妃呂氏則為其生下了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除了朱允炆之外還有兄弟4人。其中朱雄英於公元1384年去世,年僅9歲,而其他3人在朱棣靖難成功之後依然存活。因此,這3人就被朱棣視為心腹大患,於是朱棣就開始用各種理由瘋狂迫害這3人:

朱允炆的二弟朱允熞,從衡王被朱棣降級為懷恩王,但僅僅過了一年之後,朱棣就將其召回京城,並且將其囚禁在鳳陽城的高牆之內,結果朱允熞僅僅活了30餘歲便鬱鬱而終;三弟朱允熙,朱棣靖難成功之後乾脆利落的將他和他的母親一起安排去鳳陽為朱標守墓,後來16歲時竟被大火活活燒死,這場「莫名其妙」的火災雖然史書上並未提及,但是很有可能是朱棣所為。

而朱允熥的命運就更為悲慘了,幾乎皇室之中所有的悲慘之事都降臨到了他的身上:從身份上來說,他是常遇春的外孫,是除了朱允炆之外的最佳皇位繼承人,但是伴隨著藍玉案的爆發,朱允熥卻如同氣泡一般消失在了朱元璋的眼中;而到了「靖難」時期,他卻又成為了朱棣的眼中釘、肉中刺。不久之後,朱棣就將朱允熥廢為庶人,將其囚禁在鳳陽皇家監獄之中,公元1417年因病去世,年僅39歲。

相關焦點

  • 靖難之役後,除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是如何處理朱標其他後人的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建文帝隨著宮中一場大火「煙消雲散」,朱棣派人撲滅大火後,首先做的就是招文學博士方孝孺起草自己的登基詔書。不想方孝孺寧死不從,勸朱棣立朱允炆的兒子或兄弟,弄得朱棣下不來臺,只能苦笑道:「此乃朕的家事,詔天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邊哭邊罵:「死即死爾,詔不可草」!
  • 靖難之役,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和子女,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建文帝朱允炆也在燕王朱棣大軍進入皇宮之後,一場突然的大火之後,就此下落不明,直到現在都是一個謎,建文帝朱允炆是有兄弟姐妹的,建文帝朱允炆上面有一個哥哥,下面有三個弟弟,另外還有四個妹妹,另外建文帝還有兩個兒子。那麼在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炆的兄弟姐妹和子女的結局如何呢?
  • 靖難之役後,在朱棣一脈統治下,建文帝兄弟姐妹及子女下場如何?
    靖難之役是明代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次內亂,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起兵,揮師南下。四年後,攻陷明朝國都南京,建文帝在宮中舉火自焚。在這之後,朱棣為了消除前朝影響,開始大肆殺戮前朝功臣,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鐵鉉等人,都被朱棣滅族。最慘的是方孝孺,光是因受他牽連被殺和充軍的就將近2000人。
  • 如果當年燕王朱棣沒有篡位,朱允炆執政會有朱棣那樣的政績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朱允炆登基為帝的時候,由於朱元璋為了朱允炆的地位穩固處死了很多功臣良將,朱允炆即位之後手下完全沒有獨擋一面的將帥之才,朱允炆急於削藩致使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假設朱棣沒有發動靖難之役,朱棣被削藩也是必然,朱棣也有可能被軟禁於南京永不錄用,又或者朱棣死於非命。
  • 「靖難之役」的罪魁禍首!朱允炆非嫡長孫,朱元璋真的立錯了!
    相信稍微熟悉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謎底,這位「名留青史」的皇帝就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關於建文帝朱允炆最著名的事件莫過於「靖難之役」,被自己的親叔叔朱棣奪了皇位,自己卻落得一個下落不明的結局,時至至今依然是個未解之謎。
  • 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朱允炆去向成謎,他到底去了哪裡?
    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攻破南京城後命令軍隊不得隨便進入皇宮,而是把軍隊駐紮在皇宮外。那他為什麼不讓軍隊進入皇宮呢?其實,意圖很明顯,他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做。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初明面上的目的不是奔著皇位去的,而是以誅殺所謂的奸臣為名,發動的政變。
  • 靖難之役後朱棣是如何對待大哥朱標的妻子和其他兒子們的呢?
    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丟掉了江山,在南京皇宮舉火自焚,當然,朱允炆是否真的自焚身亡這已經是歷史之謎了,但是朱棣稱帝之時,朱允炆之母呂氏以及他的三個弟弟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還都活著,朱允炆不管是逃跑出家還是真的自焚而死,總之朱棣是再也沒找到他,但他的兄弟和母親卻都落到了朱棣手中。 那麼朱棣對大哥朱標的妻子和其餘兒子又如何呢?
  • 靖難之役:朱棣因何奪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
    太子朱標病故後,朱元璋對皇太孫的朱允炆對諸王勢大難制深感憂慮。  朱棣20歲就開始就藩燕京北平,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徵,屢立戰功,在北方軍隊中的頗具影響。  朱元璋晚年,功臣宿將被誅殺殆盡,北方軍事均以諸王主之。長子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楓先後去世,朱四子朱棣不僅在軍事實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為諸王之首。
  • 談談燕王朱棣的靖難檄文,建文帝喊冤:我忤逆不孝,我欺人太甚?
    三、聲稱循規蹈矩,卻蒙不白之冤不知朱允炆在讀到這份《靖難檄文》時,有沒有被氣得咬牙切齒,朱棣一句話把自己抬高到智者長輩的地位,居高臨下地嘲諷朱允炆是愚者晚輩,不管不顧地濫用皇權,以致釀成災禍。讀到這裡,我格外佩服朱棣的靖難檄文,寥寥數語就攻佔道德高地,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嘔心瀝血的忠臣形象。
  •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棣,反而將傳給孫子朱允炆呢?
    結果就輪到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後來的建文帝)身上。自周到明,2000多年因為皇位繼承爭鬥而引發的悲劇屢見不鮮,如果不執行嫡長子繼承會引發宮廷血案,甚至皇朝都可能完蛋。朱元璋漢人出身,推翻了元朝異族統治,所以就恢復了正統的嫡長子繼承制度。
  • 朱允炆到底結局如何?朱棣的尋找最終有沒有結果?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早年立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禮法傳統,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朱元璋死時,他已21歲了,繼位後改「洪武」為「建文」,史稱「建文帝」。
  • 朱棣為什麼要找朱允炆?一個原因最關鍵
    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來的。可以說,這條路是不對的,屬於陰謀篡位。因此,朱棣的一生很難走出朱允炆的心理陰影。朱棣一登基,就宣布朱允炆被燒死了。其實,這只是朱棣的一個策略,他要剷除一切打著朱允炆旗號的叛亂。
  • 《大明風華》當中朱棣找到了朱允炆,正史上也是如此嗎?
    建文帝朱允炆在燕王朱棣的大軍尚未找到自己之時,用剃刀削去了自己的頭髮,逃往了別處,燕王朱棣在經過一番找尋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燕王朱棣為了穩固住自身的地位,將忠於建文帝朱允炆的官員全部屠殺,之後沒過多久,朱棣稱帝,史稱明成祖。
  • 靖難之役,五個方面綜合分析朱棣對比朱允文的優勢
    寬刑省獄,嚴懲貪官,恢復經濟,有明君之姿的朱允炆,最終被朱棣打到家門口,生死成謎。朱棣是一個庶子(雖然他篡改了史書,但終究沒有瞞過天下人,這不是本文重點,感興趣的可以認真研究史學家吳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的論證),他作為一個王爺造反,最終還成功了,在中國封建社會所有的大一統朝代中,這是絕無僅有的。
  •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逼反了朱棣,朱允炆削藩沒錯,就是太急了
    一開始,朱允炆先拿弱小的藩王開刀,柿子專撿軟的捏,朱允炆利用或有或無的罪名,採取行動,先把周王朱橚(1361—1425年)拿下,他是第一個倒臺的,接著另外四個王子也被整垮了,他們是: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齊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50年)。
  • 靖難之役後,他力勸朱棣登基,為何最終落得悲劇收場
    靖難之役從建文元年,一直打到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實在熬不住了,只能屢次派人去找朱棣議和。這次他派去的,是曹國公李景隆、都督同知王佐和兵部尚書茹瑺。 茹瑺於洪武年間入仕,曾任通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後改兵部尚書。建文帝即位後,茹瑺和黃子澄不和,可建文帝十分信任黃子澄。
  • 如果當年朱允炆不逃跑,而是坐在太和門等著朱棣,朱棣敢動他嗎?
    李淵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卻因為自己的二兒子李世民發動兵變,被逼迫退位成為太上皇;朱元璋在長子朱標死後立朱允炆為皇太孫繼承皇位,然而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奪取皇位。
  • 朱允炆到底有多弱智?優柔寡斷,送免死金牌,難怪被朱棣奪了皇位
    馬上想到男主角朱棣——朱允炆的四叔,最後篡位成功的永樂大帝,他成長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為在朱允炆二十歲繼位登基之後,他發現強敵環伺,這些藩王都是手握兵權的他的叔叔,而且社會經驗、政治經驗都比他要豐富得多,所以朱允炆就感受到非常大的統治的威脅。
  • 臨終前朱元璋召見朱棣,是要廢掉朱允炆,改立朱棣嗎?
    一聲長嘆,燕王朱棣撥轉馬頭,悻悻而返。按照現有史料說法,朱元璋召見朱棣,是要廢掉皇孫朱允炆,改立四子朱棣上位。朱棣奉命進京被阻於淮安之後,朱允炆得以「矯詔」繼位,由此就發生了靖難之役……朱元璋臨終前為何三連問?
  • 馬皇后如果活到建文朝,護著孫子朱允炆,朱棣還敢舉兵造反嗎?
    如果到了建文一朝,馬皇后還健在的話,朱棣很可能不敢造反的。朱棣造反是因為朱允炆的削番政策。如果馬皇后當時還健在,首先她一定會反對朱允炆那過激的削藩政策,再一個就是,朱棣就算當時就算心一橫豁出去反了,估計也沒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