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祖墳現中形大墓 墓主或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2021-02-08 上下探方五千年

由鄭曉龍執導、孫儷主演的《羋(mǐ)月傳》預計今年上映,這部電視劇還未播出就十分引人關注。其主角羋月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秦始皇曾祖父的母親),其墓可能就在秦始皇的祖墳秦東陵。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公布了秦東陵一項重要考古發現,在秦東陵四號陵園內發現了一「中」字形陪葬墓,根據該墓的禮制建築,墓主應該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疑似宣太后陵園內有個「中」形墓

  秦東陵為秦始皇的祖墳,共發現了4個陵園,考古專家經過調查推測:秦東陵一號陵園2座「亞」字形大墓可能為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嬴稷)和其王后的合葬陵園,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陵,北側大墓可能為昭襄王之王后陵;二號陵園可能為悼太子(即秦國的太子悼,是昭襄王的太子,在魏國做人質時死去)之墓,另外三座「甲」字形大墓可能為太子嬪妃之墓;三號陵園「中」字形大墓可能為唐太后(昭襄王的妾室唐八子,即孝文王之母)的陵墓所在;四號陵園中的「亞」字形大墓,可能為宣太后(昭襄王之母)。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孫偉剛說,2014年度,他們主要是對四號陵園勘探發現的建築遺址與附葬坑進行考古發掘。他們在四號陵園東南部一「中」字形墓葬的東墓道南側,發現一座長方形附葬坑,該附葬坑疑似一車馬坑,目前考古專家才開始進行清理髮掘,在該墓葬南側,考古專家發現一處殘存平面呈「凹」字形的建築遺址。

  「凹」形禮制建築祭祀「中」形墓主人

  根據勘探資料,「凹」字形建築遺址東西長55米、南北寬40.5米,夯築牆體寬4.8米,總面積達2230平方米。在對建築遺址部分試掘中,出土了不少瓦片堆積與瓦當遺存,瓦片可見的有外繩紋、內麻點紋的板瓦、筒瓦等秦國、秦文化遺存,又有少量外繩紋、內布紋筒瓦這種三晉地區文化因素的遺存,瓦當有四面分割的鹿紋、四葉紋、雲紋等。

  孫偉剛說,建築遺址的發掘是2014年度秦東陵考古的一個重要收穫,該建築遺址現存為三面圍就的「凹」字形,牆體兩側有廊房類建築,這一建築結構當為「中」字形墓葬的禮制建築,用來祭祀「中」字形墓的墓主人。

  孫偉剛說,該建築遺址時代與墓葬同期,為戰國晚期,是戰國秦貴族墓葬禮制建築遺存的重要發現,為研究秦公帝王陵園禮制建築的發展演變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資料。

  「中」形大墓無文字出現

  由於沒有文字出現,這座「中」字形大墓內,又葬著秦代的哪個貴族呢?據專家推測,該貴族應該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據專家推測,該「中」字形大墓位於四號陵園內,而四號陵園內最大的「亞」字形大墓,疑為宣太后墓。宣太后,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今年將上映的《羋月傳》中的羋月就是宣太后。宣太后(?―前265年),羋姓,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在她主政期間,為了消除秦國西部的隱患義渠國,不惜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後將其引誘至甘泉宮並設計殺之,使得秦國再無後顧之憂,可以一心向東發展。

來源:華商網(2015年5月6日報導)


歡迎訂閱考古微信公眾號:上下探方五千年

微信號:Archae-bigcui

新浪微博:@鏟釋

相關焦點

  • 疑似羋月墓埋麥田下: 陪葬墓現21個神秘圓坑
    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可能就葬在位於西安臨潼的秦始皇祖墳——秦東陵。昨日,華商報記者來到秦東陵探訪神秘的「羋月墓」。  「羋月墓」陪葬墓現21個神秘圓坑  探訪:「羋月墓」在一片麥田下    華商報記者與考古專家來到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道的秦東陵,秦始皇不少祖輩埋葬於此,人們稱這裡為秦始皇的「祖墳」,保護面積在20多平方公裡。
  • 大秦宣太后羋月 羋月和秦始皇的關係
    羋月的兩個同母異父兄弟羋戎、魏聃和她的兩個兒子公子鋰和公子市合稱為「秦國四貴」,緊緊圍繞在宣太后羋月的周圍,將秦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命脈牢牢的掌握在這個小集團當中,秦國正主秦昭襄王反倒成了擺設。好在他贏稷也不是平庸泛泛之輩,他知道自己的母親沒有霸佔權位的意思,所做的一切籌謀都是為了自己為了秦國的強大。
  • 秦始皇陵發現麗字墓,墓主肢骨屈折,揭開秦朝謎案,網友:麗妃?
    由於歷史上的秦始皇陵並未留下名字(如漢高祖的陵墓叫長陵、漢武帝的叫茂陵等),所以後世常用「麗山」(通酈山)來代稱秦始皇陵。而電影中麗妃的結局是被強令陪葬於秦始皇陵中,冥冥之中與其封號形成了一種隱喻。不過陝西考古研究所在對秦始皇陵區內的古墓群進行發掘時,真的發現了大量刻有「麗」字陪葬陶器的古墓(以下簡稱麗字墓),數量保守估計有數千座之多,已發掘的50座墓葬中,墓主級別都不高,但都採取肢骨屈折的曲肢葬方式。顯然,這些麗字墓都是從屬於同一地域或服務於某一墓主的。由於麗山僅僅是陵區所在地,所以陶器上的「麗」字並非指代麗山。於是有網友腦洞大開的猜想:莫非真的挖到了麗妃?
  • 秦始皇墓至今任然不讓進入,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在挖掘過程中,突然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這隻神奇的飛雁一直朝南飛去。鬥轉星移過了幾百年,三國時期,寶鼎元年,有人送只金雁給名曰張善的官吏,他立即從金雁上的文字判斷此物出自始皇陵……這類神奇的傳說更是給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坐落在驪山腳下的那座小山包就是秦始皇的墳墓,山包下便是那幽深而神秘的地宮。
  • 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呂不韋?秦始皇為什麼最崇拜宣太后?
    宣太后的一生極具傳奇性色彩,權力、榮譽、巔峰、低谷,這些起伏都經歷了,謎一樣的身世,傳奇性的人生,極具有爭議的愛情,都是她在歷史上出彩的原因。1秦始皇為什麼一定要殺死呂不韋呢?我們都知道呂不韋和秦始皇的關係匪淺,秦始皇的生母趙姬,就是呂不韋以前的妾,她被獻給嬴異人後生了嬴政。
  • 考古 | 墓主人留言請查收:已被掘九次,勿再光顧
    古人曾想出各種招數,有條件的設機關暗器、造虛冢假墓,沒條件的便刻詛咒警告、留無奈乞憐。可以說,這樣的文字就是墓主人給「光臨者」的留言。墳墓作為人死後的私人居所,墓中所留文字也各具特色。而真正發揮的防盜作用也各有千秋。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墓主留言之「最」。
  • 航拍白起墓:大秦戰神何日歸來?
    該劇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範睢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拉開多年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大幕的故事。    最近,本人忙著新的工作,所以沒有關注這部電視劇,但我的朋友圈已經被《大秦帝國》刷屏了。
  • 《歷史提高》秦始皇怎樣評價宣太后
    宣太后(―前265年),羋(mǐ)姓,出生地楚國丹陽,又稱羋八子、秦宣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那麼秦始皇是如何評價宣太后的,來看一下!
  • 鹹陽首發現大型秦國貴族墓地 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鹹陽首發現大型秦國貴族墓地 面積達百萬平方米   昨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今年又有不少考古成果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5座墓葬均系豎穴墓道洞室墓,形制相同,規模相當,坐北向南,平面略呈「甲」字形,主要由墓道和墓室兩部分組成,水平總長5.5米左右,墓底距現地表深在3~5米之間。除M12墓室或因挖掘於沙層上易坍塌故以磚券外,其餘4座均為土洞墓室。葬具均為木棺,南北向放置於墓室中部,單人仰身直肢葬,頭北足南。
  • 《羋月傳》和南越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以秦越關係上看,秦宣太后玄孫秦始皇是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老東家。當年,一位史料中並未記載其名的羋姓貴族女子從楚國遠嫁秦惠文王為妃,封羋八子,生子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嬴稷的太子悼被派到魏國做人質時不幸去世,次子嬴柱被立為太子並繼承王位,是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沒多久便去世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秦莊襄王之子便是秦始皇嬴政。呼,這漫長的家史終於OVER。
  • 大墓藏於水下前年,墓中還有3000多把寶劍,盜墓賊為何沒有竊取?
    為了發洩自己的憤怒,越王勾踐下令將吳王的闔閭墓打開,可是很多的人研究了很久連闔閭墓的墓道都沒有找到,更別說打闔閭墓了。悻悻而回的越國人只能放棄了破壞闔閭墓的想法。在秦始皇時期,偏愛寶劍的秦始皇也對闔閭墓心嚮往之。
  • 志願者探訪「新莊中國兵墓」,擬為於抗戰犧牲的無名烈士重新修墓立碑
    1937年底或者1938年初的一天早晨,南京江寧淳化農民易傳榮從淳化戰鬥的炮火中活了下來。他發現有兩個年輕的中國士兵死在了自己家的田地裡。也許他們混身是血,也許他們還很年輕。但是他們穿著中國軍隊的軍裝。易傳榮一邊哭一邊偷偷和村民們把他們的遺體收斂起來,葬在自己家的祖墳裡。此後,每年的清明節,易傳榮都會在祭掃自家祖墳的同時,給兩名中國兵掃墓、燒紙。
  • 誰是兵馬俑的主人,秦始皇還是宣太后?出土文物告訴你真相
    當然了,學術是可以有爭議的,有不同的觀點很正常,陳景元之所以說宣太后是兵馬俑的主人,也有他自己的證據,主要有三點:一、兵馬俑中有一部分俑的頭上是歪髻。我的結論是:秦始皇是兵馬俑的主人。先逐一反駁懷疑是宣太后陪葬品的四個疑問:1、一部分兵俑的頭上是歪髻。按歷史來看,秦國風格的盤發主要是把頭髮盤在後腦正中間位置,這個在電視劇《大秦賦》中都有記載,但是,這並不是強制的,秦始皇修建的時間跨度達到37年,秦國風格也是一直在改變,尤其是後期變化更大,秦國在一系列對外徵戰中,吞併了其他諸侯國的土地和人口,風格變得多元起來。
  • 男子祖先墓中文物被判歸國家
    1969年11月,因修建焦枝鐵路,二人將鄭汝麒墓葬遷至寶豐縣商酒務鎮商酒務村北現薛楊公路北側。  2011年4月4日夜,張某等人在盜掘二人曾祖父的墓葬時被抓獲,張某等人從墓中盜掘出翠鐲、翠扳指等32件隨葬物品。經鑑定,上述涉案的32件隨葬物品屬清代文物,其中7件為3級文物,其餘為一般文物。  上述物品由寶豐縣公安局扣押後,移交給寶豐縣文物局收管。
  • 李蓮英墓中傳聞有名貴的隨葬品?整整挖了七天,墓中僅發現一頭顱
    其中的「宮著」一般指的是接受宮刑的太監,《周記》中就透露了宮廷中太監的存在。電視連續劇中,經常出現一些手握重權的大官。但是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的地位大多是很低的,不僅如此,宮中的貴人們還把太監看成是下等人。但也有一些不屈服於自己命運的太監,他們做事時靠近皇帝,還有一些從小陪伴皇帝成長,也讓一些心胸比天高的太監開始利用與皇帝非常親近的關係,為所欲為。
  • 同樣秦國太后男寵,為何魏醜夫平安無事,嫪毐卻被秦始皇五馬分屍
    正如宋代陳師道在《後山集》之中所言,「母后臨政,自秦宣太后始也」,宣太后不僅是歷史記載中第一位稱太后者,同樣也是第一位臨朝聽政的太后,其執掌朝政可是足足長達三十六年(另說四十一年)。宣太后主政時期,外廷中先後曾有五人握有重權:即宰相向壽(宣太后母親族人)、丞相魏冉(宣太后異父同母弟)、羋戎(宣太后同父弟)、公子悝(宣太后兒子)、公子芾(宣太后兒子),可見這五人與宣太后關係之密切。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當工作人員取土檢驗後果真在地底下發現了古墓,後經測量,這是座面積約40000平方米的高規格家族墓園,但是令考古專家倍感失望的是,這些墓中有13座慘遭盜掘,只有一座倖免於難。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
  • 墓被盜,慈禧太后的屍體被怎樣處理了?真相難以想像!
    北京到清東陵有75英裡的路程,這75英裡,早在慈禧在世時就開始了修建,到慈禧去世,這條路雖然已比較平整,但給慈禧太后送葬的隊伍在這條道路上,還是要走整整五天。慈禧太后在北京西苑儀鸞殿病逝後,其葬禮安排在1908年11月9日舉行。當時,許多在京的外國記者都詳細地記載了這場超級豪華葬禮的全過程。
  • 電視劇錯了,《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原來是這樣的人!
    《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秦宣太后的「太后」地位被廢除了。宣太后無權無勢,身體本來就已衰弱,受此打擊,第二年就憂鬱而死。宣太后去世後,被埋葬在「驪山芷陽」,也就是今天的洪慶。電視連續劇《羋月傳》中說,大規模的秦兵馬俑陪葬墓是為宣太后陪葬的。宣太后在「太后」地位被廢後的第二年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