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白起墓:大秦戰神何日歸來?

2021-03-05 關中拍客

       2017年2月9日,《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一套首播。該劇為大秦帝國系列的第三部,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魏冉、白起、範睢輔佐下,弱六國、納九鼎,拉開多年後秦始皇統一天下大幕的故事。

    最近,本人忙著新的工作,所以沒有關注這部電視劇,但我的朋友圈已經被《大秦帝國》刷屏了。2月12日中午,應樊永強大哥的強烈要求,我帶領他拜訪了白起的墓葬,並且利用航拍設備,在空中進行拍攝——

精彩航拍視頻 

    白起墓在鹹陽城東郊,渭河北岸的任家咀,秦時此地稱「杜郵」。如今,這座墓位於三五三0工廠的家屬區內,東側緊鄰著一處廢棄的田徑場,墓冢四周有圍牆,外側樹木茂密,平時很少有人經過此地。

    白起墓冢呈圓形,底部直徑約19米,封土高約8米。1970年,三五三0工廠在施工時,曾發現白起墓的墓道,出土兵器、佩劍等數件文物。1982年,白起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11月1日,在世界白氏宗親會和世界白氏總商會的組織下,來自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宗親,以及全國十七省市的白氏宗親代表,在墓前樹立起「秦武安君白起墓」等多塊石碑,使原本破敗不堪的白起墓前煥然一新。

    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為秦國統一做出巨大的貢獻。他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坑殺40萬降卒。百戰百勝,殺人如麻,號稱「戰神」!

    功勳赫赫的白起,晚年卻未能善終。《史記·白起列傳》中記載:

    武安君既行,出鹹陽西門十裡,至杜郵。秦昭王與應侯髃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怏怏不服,有餘言。」

    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武安君死而非其罪,秦人憐之,鄉邑皆祭祀焉。此地在秦鹹陽城的西郊,距離 西門大約十裡處,應該就是當年白起拔劍自刎的地方。

拍攝花絮

我是申威隆,陝西師範大學2008級博物館學(本科)、2012級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的「非優秀」畢業生。想和我交朋友的話: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平臺《關中拍客》

相關焦點

  • 戰神白起為何淪為千古「殺神」
    ——生為秦人、戰功赫赫,戎馬一生從無敗績 從百戰百勝、忠君忠國的戰神,到山東六國聞風喪膽、甚至恨不能挫骨揚灰的殺神,白起到底是因為什麼才會有了這麼狼藉的聲名?這個決定,要對遠在宜陽坐鎮的秦昭襄王交代,要向因為補給趙國降軍而忍飢挨餓的萬千秦軍負責,要為整個秦國的天下大計考慮,但唯獨已經無關乎白起個人的想法,換做任何一個統帥,在這樣一個無法避免的歷史宿命下,都需要做一個可能會遺臭萬年的決定——殺降。 ——戰神白起愧疚的,從來不是秦王和秦國
  • 大秦帝國,戰神白起,縱橫天下,卻緣何自刎
    》,感嘆秦國戰神白起的赫赫戰功,但又為他的無奈結局扼腕嘆息。下面就讓我們分析一下戰神白起被秦王賜死的真正原因吧! 「白起簡介」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戰國四大名將,位列四大名將之首。有「殺神」、「人屠」之冠名。
  • 《大秦帝國之崛起》:戰神白起
    一代戰神,就此隕落。-2-戰神白起,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眉(今陝西眉縣東)人,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首。關於白起有史記載37年,其中35年都在徵戰,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他戰無不勝,故稱「戰神」。他具備一個優秀將領的一切素質,冷靜、靈活、善斷,軍事直覺一流!更重要的是,他有很強的大局觀,對戰爭局勢、各國總體形勢,都了如指掌。他善於分析敵我形勢,「因勢利導」,採取正確的戰略、戰術,進行毀滅性進攻。
  • 大秦帝國之崛起:是時候來說說咱們南漳的白起將軍啦!
    中央一套開年大戲《大秦帝國之崛起》,從開播開始就啟動「刷屏」模式,被稱為電視劇界的一股清流,在各大論壇均獲得超高的人氣。
  • 《大秦帝國》系列之三:白起——讓人敬重的一代名將
    大型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正在熱播,看過該劇的都對一代戰神白起更加敬重。大秦帝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和秦昭襄王時期白起37年立下的卓越戰功為之打下基礎分不開。按照電視劇說法,白起請示昭襄王,昭襄王只是派白起的妻子趙蔓帶著詔書來見白起。白起打開詔書一看,上面一個字也沒寫,只是一個空文詔書。就是讓白起自己去體會,你白起看著辦。此時,白起的意思就是現在自己的糧食還不夠吃的,這幾十萬降卒留下來又養不起,又不能讓再回到趙國,讓趙國保存了實力,日後一定會留有後患。所以下決心要坑殺這幾十萬降卒。
  • 戰國四大戰神排名第一的白起,為何會被賜死?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國陝西人。可以和孫武、吳起平起平坐之人。 戰國四大戰神排名第一,毫無爭議。其他三位:廉頗、李牧、王翦。 一、先翻看白起的人際關係。 二、再看看白起的功勞簿。
  • 西北大學孫皓暉教授作品《大秦帝國》改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央視一套今日首播
    在宣太后、縱橫家蘇秦、位居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神」白起的協助下,嬴稷採用「力交利交」、「近攻遠交」之國策,率領秦國子民,滅義渠、修長城,重創齊國,攻陷楚國都城,使魏韓兩國俯首稱臣,並以極其慘烈的戰役——長平之戰,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剩下的唯一大敵趙國,最後更一舉消滅西周,收納九鼎!自此,秦國雄傲列國,無人能及,八十六年後嬴政統一中國之霸業也由此拉開序幕。
  • 臨汾:曲沃有座白起墓
    為了證實這就是白起墓,朋友領我去找了當地的老百姓,他們都是白冢村的人。幾個歲數較大的村民肯定的說,這座古墓就是白起墓。問他們為什麼能這麼肯定?他們齊聲說老輩子傳下來就是這麼說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爺爺是這麼說的,爺爺的爺爺也是這麼說的。       好容易找到一位本村的退休教師,問他為什麼老百姓都說這座墓就是白起墓?
  • 有關戰國第一戰神白起的評價,是諸葛亮說的對,還是李世民說的對
    因為駱駝最近在追《大秦賦》,所以寫了一點有關秦國的內容,這兩天看留言,發現有不少人想讓我聊聊白起,所以駱駝就今天就來翻下他的牌子。駱駝在聊「長平之戰」時,提到過白起,可能大多數人知道白起,也都是因為「長平之戰」。那麼「長平之戰」為什麼會對白起的影響這麼大呢?
  • 【網易娛樂】《大秦帝國》首曝預告 原班人馬再掀戰國熱
    該劇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白起、魏冉、範雎等人的輔佐下,將偏僻秦國治理成超級強國的雄壯歷史,拉開了統一中國的恢弘序幕。歷史史詩系列劇《大秦帝國》自2006年開拍後,就以其不可多得的精工品質獲贊無數。作為國內質量首屈一指的史詩級巨作,第三部《大秦帝國之崛起》仍然由原班人馬傾力打造,這也意味著觀眾們將會迎來一部在歷史情節與藝術還原中結合得更加天衣無縫的歷史大劇。
  • 戰國時,讓列國聞風喪膽的戰神——白起
    白起是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位傑出的軍事家、統帥,他與廉頗、李牧、王翦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據民國學者章太炎統計:在整個戰國時期,一共有200萬軍人戰死沙場,其中一半都是白起的傑作。
  • 今晚央視一套晚八點 《大秦帝國之崛起》震撼首播
    在宣太后、縱橫家蘇秦、位居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神」白起的協助下,嬴稷採用「力交利交」、「近攻遠交」之國策,率領秦國子民,滅義渠、修長城,重創齊國,攻陷楚國都城,使魏韓兩國俯首稱臣,並以極其慘烈的戰役:長平之戰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剩下的唯一大敵趙國,最後更一舉消滅西周,收納九鼎!自此,秦國雄傲列國,無人能及,八十六年後嬴政統一中國之霸業也由此拉開序幕。
  • 戰神白起被賜死,真是秦昭襄王頭腦一熱的昏庸之為,還是另有原因
    在戰國的戰場上,秦將白起絕對是個風雲人物。白起被稱為戰神,一生大小徵戰,不下七十餘場,鮮有敗績。但這個戰神的結局卻是被君王賜死,為秦國建立功績的大將,落得如此下場,不禁令人惋惜。白起曾得秦昭襄王的重用,但是他也是在秦昭襄王的詔令下被迫自刎而亡。白起之死,真的是秦昭襄王昏庸,一時頭腦發熱所為?
  • 大秦帝國最後的戰神
    驪山腳下,大秦的神經中樞一派緊張而忙碌。一位名叫章邯的皇室工作人員,正在監督始皇帝陵寢工程的收尾工作,他望著眼前列陣整齊的兵馬俑陣容,有一種隨時嚴陣以待的緊迫。他常常站在龐大的陣前激動不已,隨時遐想著,哪天能有機會親自指揮這支所向披靡的「御林軍」。壹煌煌大秦竟無將可用兵馬俑,是安置於地下保衛始皇帝的秦軍精銳部隊。它的原型,就是秦的京師衛戍部隊。
  • 《大秦帝國》商鞅不是「酷吏」,白起不是「人屠」,範睢不是「小人」
    這是我們從小到大從歷史教科書上學到的知識點,直到有一天有幸拜讀了孫皓暉的《大秦帝國》,不禁仰天長嘯,知識點都白背了。 《大秦帝國》以秦魏「少梁之戰」為開篇,秦獻公身中毒箭,臨終前,大雪紛飛,坐著步輦,看望老兵,一番話,讓老秦人淚如雨下,:「諸位跟隨我戎馬一生,老了卻還在這裡吞風咽雪,老夫對不住你們」。
  • 西北大學孫皓暉教授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在央視一套播出
    在宣太后、縱橫家蘇秦、位居戰國四大名將之首「戰神」白起的協助下,嬴稷採用「力交利交」、「近攻遠交」之國策,率領秦國子民,滅義渠、修長城,重創齊國,攻陷楚國都城,使魏韓兩國俯首稱臣,並以極其慘烈的戰役——長平之戰,毀滅性地打擊了當時剩下的唯一大敵趙國,最後更一舉消滅西周,收納九鼎!自此,秦國雄傲列國,無人能及,八十六年後嬴政統一中國之霸業也由此拉開序幕。
  • 《大秦賦》:大秦東出,王者歸來!
    還原歷史、追溯傳統文化,以老秦人精神燭照現代價值觀《大秦賦》在「呈現」真實歷史的同時,也做到了「傳承」——回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這也是觀眾喜歡「大秦」系列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戰國有「肉袒」——不穿上衣,「銜璧」——嘴裡含一塊玉的投降禮儀,在《大秦賦》裡得以再現。同時,《大秦賦》傳遞的精神力量,不僅指向過去,同時也指向當下和未來,這也是歷史故事能穿越千年時空,感染當代觀眾的根本所在。
  • 新劇 《大秦帝國之崛起》首曝預告 原班人馬再掀戰國熱
    該劇講述了秦昭襄王嬴稷在宣太后、白起、魏冉、範雎等人的輔佐下,將偏僻秦國治理成超級強國的雄壯歷史,拉開了統一中國的恢弘序幕。白起一生為國徵戰,卻最終與君王嬴稷心生隔閡……年幼質燕,稚嫩少年嬴稷如何在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扶持下,一步步登上權力高峰?
  • 白起之死,到底冤不冤?
    這個蒼老而威嚴的男人,曾是大秦王國上下無數人仰視的存在,他是軍人的偶像,他也是王國的依仗。曾經,只要有他在,大秦的軍隊就無所畏懼。而如今,這些個軍士,卻要親自來送偶像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步。他叫——白起,光是這個名字,在這個時代,就足以令諸侯顫抖!他有一個無上光榮的稱號——戰神,同時他也有一個令人厭惡的綽號——人屠。現場無人能夠回答戰神白起的問題,因為他們也不明白一代戰神,為什麼就必須死。
  • 大秦帝國,如何成就殺神白起?除軍事才能外,兩大伯樂和尚武之風
    導語:看大秦帝國,如何成就殺神白起?除軍事才能外,秦昭襄王和秦宣太后兩大伯樂,強大的騎兵資源,秦國尚武之風,生逢亂世你時勢造英雄《大秦帝國之崛起》中,白起被魏冉發掘,受秦昭襄王重用,後又被秦宣太后重破格提拔重用,他為秦國打造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數次戰爭取得全勝,他橫掃魏國無數城池,剷除秦國東進障礙,數次伐楚並攻陷楚國國都,攻打韓、趙聯軍,斬首敵人13萬,並在長平之戰中坑殺趙軍四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