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範圍看,我國海軍陸戰隊不僅總體規模快速擴張,而且裝備水平也是進步神速,其中的05式兩棲突擊車已經是當今最為先進的兩棲作戰裝備。這款兩棲突擊車水面航行速度達到46.3千米每小時,遠超絕大多數兩棲登陸裝備。在具有高機動性的同時,05式還搭載了一門105毫米口徑火炮,用於在登陸作戰時對付對手灘頭的固定火力點。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陸戰隊不需要等待陸軍兩棲部隊的96式主戰坦克,完全可以直接依靠手中的05式突擊車完成劈入作戰,打對手個措手不及。高性能帶來的自然也是高價格,有消息指出,我國05式兩棲突擊車的造價很有可能高於96式主戰坦克。
實際上,我國發展05式兩棲突擊車的背後還有一絲被「脅迫」的味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陸戰隊都在使用AAV-7系列兩棲突擊車,這款突擊車並不具有戰場突擊能力,甚至都不能算作步兵戰車。AAV-7兩棲突擊車早在1971年便進入美軍服役,作戰時只能依靠自身攜帶的12.7毫米重機槍或者是一門40毫米榴彈發射器作戰,用以對付岸灘上的輕步兵火力點以及無掩護輕裝甲目標。一輛AAV-7可以塞下25名陸戰隊員與3名乘員組,只要一輛被擊毀便意味陸戰隊至少一個排失去戰鬥力。在伊拉克戰場上,海軍陸戰隊員們普遍對AAV-7戰車評價不佳,甚至有人認為,這款戰車連給同時期的BMP系列步戰車提鞋都不配,在戰場上只能被對手「如開罐頭般擊毀」。按照美軍技術手冊來看,AAV-7水面上最大航速約為13公裡每小時,路面理論速度則達到了72千米每小時。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陸戰隊提出了「富有侵略性」的遠徵戰車計劃,美軍寄希望於通過新型兩棲突擊車來讓本國陸戰隊擁有更為強大的「硬碰硬」能力。隨著現代戰場對手不斷變強,美國海軍航空兵則直言不可能掌握百分之百的制空權,因此只能要求陸戰隊們「自尋出路」了。根據美軍技術標準來看,遠徵戰車水面航速超AAV-7三倍,主武器也換成了一門30毫米鏈炮,用於在中近距離上對付對手的固定目標。
在2006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式對遠徵戰車進行為期九個月的評估,在評估中美軍發現這款戰車平均每8.5小時便會出現一次事故,令陸戰隊根本無法接受。而到了2011年,美國國防部部長蓋茨則表示美軍將會削減國防支出,最終陸戰隊遠徵戰車計劃成為了「首當其衝」的犧牲品。美軍認為這種大型步戰車並不適合現代複雜的高技術作戰環境,蓋茨甚至直言,「某些國家有能力攻擊近海的登陸艦目標」,由此可見美軍其實是對海軍護航能力有著極大的不信任。
值得深思的一點是,我國05式突擊車立項大概是在美國遠徵戰車計劃公布之後,說是直接用來對標遠徵戰車也不為過。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海軍陸戰隊最終由於經費問題選擇「砍掉」了這一計劃,轉而去將軍費投入到更為符合現代作戰需求的項目上。如今,05式突擊車早已研發完成並大規模服役,可自己的對手卻因為美軍內部的規劃調整和利益糾葛倒在了路上。可以說,05式突擊車服役以來,就沒有碰到能夠「對標」的同級別武器,頗有些「寂寞英雄」的味道。
當然,05式突擊車的真正對手並非別國的同類裝備,而應該是對手在灘頭或空中的火力點。但是,對手的這種防禦性火力自然也並非由05式單獨面對,它需要面對的是我軍來自岸/艦的戰術飛彈、精確遠火、武裝直升機,以及05式突擊車群的聯合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