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春天,對所有90年代以前的北京人都是難以忘懷的。那一年,北京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疫情災難,我們不能上學、不能上班,因著病毒的緣故被囚禁在家或是學校。
非典留給我們的是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知識的彌補,還有深刻的教訓,我們可以再次總結,吸取經驗來面對當下的疫情。
開始被輕視的災難
2020年12月10日,黃杏初高燒不退,並且伴隨呼吸衰竭而被送進河源市人民醫院,後又被轉移到廣州軍區總醫院。
醫生在檢查時發現,他的肺部呈現大面積病變,因為不能正常供養而導致全身發紫,病人神智也不清晰。那時的人們還不知道,黃杏初就是國內確診的首位非典病例。
經過搶救治療,黃杏初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但醫生對他的病症卻仍是疑惑不解。不幸的消息隨之到來,河源市人民醫院、廣東省中山市都出現了相似的病人。
雖然仍對SARS知之甚少,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嚴重的傳染病,中山市、河源市的醫藥物資,如:口罩、維生素和板藍根等被哄搶一空。
由於沒有經驗,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廣東省出現的這些病毒,借著春運的時機向全國蔓延。
人間天使,白衣戰士
2003年2月24日,第一個北京的輸入病例出現。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病例會在北京這個千年帝都蔓延開來。醫院裡人滿為患,帝都外面的人不敢進入,帝都裡面的人不敢出去,甚至有些地方對「北京人」三個字聞之色變。
在這樣緊迫的時刻,醫護人員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了捍衛人民健康的防線,將一位又一位病人治癒、送出醫院。
其實他們並非鋼鐵鑄就也有血有肉,也是爹娘的寶貝,孩子的父母,他們在面對兇惡的病毒時,也會擔心自己的健康,擔心家人的安危。
但是「白衣天使」這個神聖的職業驅動著他們,讓他們不能退縮,選擇衝在與病毒戰鬥的第一線。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採訪時,有護士回憶,一次醫院轉來一批非典病人,在讓護士過去接人的時候,喊了半天才有幾個護士陸陸續續跑過去。
並不是大家退縮,而是聽到「非典」兩個字,腿軟了,站不起來。這些真實的話語,更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由衷敬佩。
非典放過了人類
2003年6月20日,北京小湯山最後18位非典患者治癒出院。
所幸,小湯山醫院全體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北京以成功而告終。但細細體會,其實是非典放過了人類。
有專家透露,非典病毒的傳播性較弱,給了人類機會,通過大規模隔離預防,切斷了病毒傳染源。再加之6月的北京氣溫逐漸升高,病毒怕熱,難以存活,這才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戰勝了非典病毒。
敬畏自然,保護自己
與17年前相比,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更強,在全球範圍的傳播更廣,並且經過了一個炎熱的夏天,病毒依舊沒有消失,可見病毒的生存能力也更強勁。
雖然在偉大祖國的治理下,中國成為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但我們依舊不能懈怠。
冬天來臨,我國多個省市又相繼出現個別案例。
我們應該更加嚴謹、理性的面對病毒,做好防禦,戴上口罩、開窗通風、如實檢測、匯報體溫,儘量避免大規模聚會,不要辜負了上億國人為扼殺新冠所做的努力。
希望通過我們彼此共同的努力,踏踏實實過一個安全、和諧的冬季,讓今年過年有年味。
2020年,各位醫護人員、積極配合的普通人辛苦了。可能我們最大的幸運就是投胎投在了中國,有各位英雄守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