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2020-12-28 晶哥聊古玩

#鼻煙壺#

鼻煙壺的使用,在當時最是引領風潮,從早期進口的昂貴鼻煙,到後來自製鼻煙,使得鼻煙壺尺寸從小巧細緻到大可盈握,成為一種時尚。搭配材質各異的煙碟,有旅行或家居用的成組鼻煙壺;甚至成盒作為陳設賞玩,更有拿來賞賜,整盒盛裝的瓷胎鼻煙壺;還有實用的鼻煙用具。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

盒裝成套鼻煙用具

將材質各異且精緻的鼻煙用具,包括三件鼻煙壺及兩個鼻煙碟,存放小巧有座槽的木盒中,分別是:玉獸首銜環鼻煙壺,膽瓶形,肩部浮雕獸首銜環紋,帶珊瑚蓋與牙匙。青花人物雙系扁壺式鼻煙壺,獸首雙系扁壺,雙面繪西廂人物故事,底有楷書「雍正年制」,帶銅嵌珍珠蓋附有寶藍繡菱格錦囊。瑪瑙茄式鼻煙壺,以瑪瑙做茄子造型,珊瑚翠玉茄蒂蓋及牙匙。玉鼻煙碟,玉雕淺碟,有圈足。黃色玻璃鼻煙碟,明黃色不透明玻璃敞口淺碟,有圈足。原貯於永壽宮,經比對可能是《宣統二年二月十四日立鼻煙壺帳》中的一批。

硬木盒中有錦座,用來存放造型不同的四件玉鼻煙壺,分別是:翠玉瓶式鼻煙壺,帶粉紅碧璽蓋與牙匙。翠玉瓶式鼻煙壺,帶玉託尖晶石蓋與牙匙。玉扁圓壺式鼻煙壺,帶珊瑚託翠玉蓋與牙匙。玉方瓶式鼻煙壺,帶珊瑚託藍寶石蓋與牙匙。又有玉煙碟一。原貯於永壽宮,經比對可能是《宣統二年二月十四日立鼻煙壺帳》中的一批。

清十八/十九世紀瑪瑙巧雕老僧觀獅鼻煙壺

瑪瑙扁壺,利用瑪瑙天然顏色巧雕老僧觀獅,帶銅嵌碧璽蓋與牙匙。配有水晶鼻煙碟,底部刻有如瓦當篆書「光啟堂珍玩」,帶銀蓋。原貯於永壽宮。

清十八/十九世紀 白玉扁壺式鼻煙壺

清乾隆 玉福壽桃實形煙盒

附紫檀玻璃木匣

兩件玉器,被放置紫檀木五面玻璃匣中,並有量身訂做的合牌綾座,成為几案上的陳設。玉扁壺,器身光素,帶紅碧璽嵌翠玉蓋與牙匙。玉雕桃式盒,蓋浮雕蝙蝠及桃枝,底陽刻「乾隆年制」篆書款。原貯於永壽宮。

清十八世紀 玉瓜鼻煙壺(一組十件)

以玉子石打磨成瓜,每個蒂頭雕不同色寶石作為蓋,內附牙匙。十件一組裝在一海棠型盒中,底座鏤空雕花,上有配合每個鼻煙壺形狀的藍綾錦座,並有裱錦木蓋。

相關焦點

  • 鼻煙是煙嗎,吸鼻煙是否有害健康呢,鼻煙壺被當成個藥罐子
    事實上鼻煙壺的出現已經可以追溯到明朝了,剛剛出現的時候也沒有受到太大地歡迎,到了明末清初鼻煙壺開始大放異彩,到了清朝幾乎是人手一隻鼻煙壺,好的鼻煙壺更是價值連城。這一時期鼻煙壺除了使用價值外,更多地是增加了一些藝術價值,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 臺北故宮新展「士拿乎」:方寸間的鼻煙壺與清宮微型藝術
    據悉,此次展覽選展各種材質之鼻煙壺,從雕刻、燒制、琢磨等工藝角度理解其製作及所呈現之時代特色;用珍藏、日常到賞賜等不同目的,看到清代工藝之縮影,更是清宮微型藝術之經典;從技法的創新,到各類材質所展現之技藝,以及使用與欣賞的各種意境,體會清宮鼻煙壺的新藝境。
  • 春光畫意鼻煙壺
    ■江蘇泰州 汲悟 青花瓷質鼻煙壺,原先是盛放鼻煙的容器,今天卻成為一件收藏品,給喜好者帶來快慰,對它來說已是遙遠之事。但前世曾有過輝煌,它在清代士紳當中的普及率,幾乎不亞於現代人手一隻手機。
  • 濟職· 文化|傳統文化——鼻煙壺
    鼻煙的起源,清趙之謙《勇盧閒話》載:「鼻煙來自大西洋意大裡亞國。萬曆九年,利瑪竇汛海入廣東,旋至京師。獻方物,始通中國。國人多服鼻煙,短衣數重,裹為小囊藏鼻煙。」該書中的記敘,表現了當時身為士大夫,著名書畫家、篆刻家的趙之謙對鼻煙和煙壺的看法。
  • 丁二仲內畫鼻煙壺
    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內畫鼻煙壺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它分為北京京派鼻煙壺、山東魯派鼻煙壺和廣東粵派鼻煙壺等三大流派。
  • 千姿百態話菸具鼻煙壺上的革命先行者
    內畫鼻煙壺反映了菸草文化的一個方面,對研究菸草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它以中國畫為基礎,承襲了國畫、西洋畫的精髓,拓展了國畫的創作空間。內畫鼻煙壺小巧別致,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在各類鼻煙壺工藝中,中國傳承得最好的就是內畫鼻煙壺。
  • 十堰男子20年收藏數百個鼻煙壺,小小壺身展現明清藝術之美
    孫先生收藏的鼻煙壺品種繁多在十堰,說起收集鼻煙壺,收藏愛好者孫先生可以算是領軍人物。20年來,他從全國各地搜集到了數百個鼻煙壺。這些藏品大多是清代、民國時期的物品,分為銀、銅、瑪瑙、珊瑚、琥珀、瓷器、玉、玻璃等多個系列,五顏六色,造型各異,讓人眼花繚亂。
  • 「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展出251件遼博館藏文物
    圖片為遼寧省博物館內展出的鼻煙壺。照片由遼寧省博物館提供。「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這是遼寧省博物館首次舉辦鼻煙壺專題展覽,共展出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1件,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 遼博珍品館中展出的各色鼻煙壺
    鼻煙,原來我以為是壞東西,後來知道了也就菸草製品,不好也不算特別壞。吸鼻煙的習俗,源自菸草發明者印第安人。義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菸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產商業化的鼻煙。
  • 朕的潮代|清道光-粉彩「二甲傳臚」圖鼻煙壺
    朕的潮代|清道光-粉彩「二甲傳臚」圖鼻煙壺拒考,鼻煙壺本屬舶來品,明末清初時傳入中國,並一度東方化儘管人們嗜用鼻煙的傳統已然絕跡,但鼻煙壺卻以藝術品的形式流傳下來後被人們廣譽為「集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詳端圖上鼻煙壺,其呈橢圓圈足、橢圓扁圓腹、小口狀其腹兩面均以粉彩繪製蘆葦、水藻及兩隻螃蟹其外底署有礬紅彩篆體「道光年制」四字,字跡清晰做工尤為精細初看負載於鼻煙壺上的畫面似為常見的「池塘小景」
  • 為什麼古人愛聞鼻煙?康熙出瓶子、雍正出創意、乾隆更甚更愛……
    康熙年間的粵海關監督的奏摺裡就有進貢鼻煙的記錄,很多書籍也有相關記載,比如《士那補釋》裡寫道:「鼻煙產海外,自義大利亞(今天義大利)、博爾噶爾(今天葡萄牙)入貢始獻天府。」鼻煙傳入中國之初,可沒有後來專有的「鼻煙壺」,只是放在平常的小藥瓶裡。
  • 罕見丁二仲款內畫鼻煙壺價值珍貴
    ,它分為北京京派鼻煙壺、山東魯派鼻煙壺和廣東粵派鼻煙壺等三大流派。其中,北京京派鼻煙壺常取竹筆、柳木為基礎創作畫卷,畫風厚樸、古雅見長;山東魯派用毫毛筆作畫,畫面纖巧、豔麗無比;廣東粵派則以絢麗多彩的繪畫風格為特徵,給人一種蘊含豐富的創作感觸。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民間創作流派,藝術價值都非常高,且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 清代乾隆朝和田玉古玩鑑賞
    這是一個清代乾隆年間用碧玉製作的玉缽,素麵,壁比碗厚,體積也比碗稍大,用來裝食物、茶水,足夠一人食用。底部陰刻「大清乾隆年制」字樣。這是清代出品的一個青玉質的葵瓣式玉盤,內底浮雕一朵萬壽菊,菊旁還雕有兩隻展翅的蝙蝠,符合清代的「福玉文化」特徵,主要供宮廷使用。
  • 四爺給若曦送鼻煙壺,若曦一看圖案立馬懂了,太有心
    雖然之前若曦討好四爺,被四爺誤認為是暗戀,這中間的誤會都已經解釋開,但是在四爺眼裡,若曦已經是一位特別的女人,白天裡在亭子裡四爺見識了若曦跟明玉姐妹兩吵架,晚上他回到自己屋子裡,親手做起了一個鼻煙壺,鼻煙壺上畫了三隻小狗,右邊兩隻小花狗兇神惡煞,左邊的捲毛小白狗畫的可愛趣致,但明顯生有傲骨,不在惡勢力面前低頭。
  • 鼻煙壺上花籃送「祝福」,3000餘根樹枝拼「守護」
    王衍保的鼻煙壺作品《祝福祖國》 受訪者供圖  紅旗招展國慶日,秋光瀲灩十月天。  在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內,非遺內畫鼻煙壺傳承人王衍保將自己新製作的鼻煙壺作品《祝福祖國》擺在了展架最顯眼的位置。遊客不斷增加,新作品旁圍觀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不少人都掏出手機拍照。那是一個高約17釐米、寬9釐米的鼻煙壺,在半個月前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半成品玻璃瓶,如今卻一躍變身成「網紅鼻煙壺」。
  • 邦瀚斯鼻煙壺專場成交結果火熱出爐!
    可以關注微信號:guwan1998昨日(9月11日)晚,紐約邦瀚斯西爾萬與菲思•戈爾登夫婦珍藏中國鼻煙壺專場的開拍,拉開了2017秋季紐約亞洲藝術周的序幕,鼻煙壺系邦瀚斯歷年來專題專場,多年取得不俗的成績,此次專場Lot 9042 十八世紀 珊瑚雕夔龍紋鼻煙壺以25000元美金成交,拔得頭籌,典藏拍訊第一時間為各位藏家整理成交結果,盡情欣賞
  • 佳士得香港:享鼻煙壺盛宴,品「古今」奇珍
    ↖ 點擊關注「今日聯拍」藝術品全業態交易平臺10月8日,佳士得香港將呈獻兩場精彩的拍賣會:「私人珍藏鼻煙壺及煙碟」專場和一直深受藏家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