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仲內畫鼻煙壺

2021-01-09 文苑商城

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它分為北京京派鼻煙壺、山東魯派鼻煙壺和廣東粵派鼻煙壺等三大流派。其中,北京京派鼻煙壺常取竹筆、柳木為基礎創作畫卷,畫風厚樸、古雅見長;山東魯派用毫毛筆作畫,畫面纖巧、豔麗無比;廣東粵派則以絢麗多彩的繪畫風格為特徵,給人一種蘊含豐富的創作感觸。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民間創作流派,藝術價值都非常高,且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內畫鼻煙壺,它也是書法、繪畫、料器等的綜合藝術品。關於內畫鼻煙壺的歷史據老藝人們傳說是在乾隆至嘉慶年間興起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光緒年間至本世紀初,是內畫鼻煙壺藝術的興盛時期,名家輩出,題材廣泛,技藝高超。最著名的匠師有周樂元,馬少宣,丁二仲,葉仲三,張文堂等人。

丁二仲,原名丁尚庾,亦作上庾,藝作均署二仲,祖籍浙江紹興。幼隨其父在河北通州為任小吏。晚清著名的藝術家,京派內畫鼻煙壺大師之一,是繼馬少宣、周樂元之後的又一位出類拔萃的內畫藝人,不但對內畫(鼻煙壺)藝術精通,而且對金石、篆刻、竹刻頗有研究,是晚清著名的藝術家。其山水、人物、花鳥各類均擅,多數是仿宋,元、明、清繪畫,畫風博雅深邃,別具一格。此藏品為「丁二仲內畫鼻煙壺」,選料精細、材質精美、結構嚴謹,筆法細膩;富有派別特徵、畫意生動、用色古樸、清新淡雅,給人以高雅獨特的藝術享受;造型富有古風古韻,內容豐富多彩。

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愛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鼻煙壺之所以受重視,除了本身的實用性外,還具有著送禮饋贈、身份象徵等功能,自清代發展至今雖然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因其小巧精緻、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館及收藏界的青睞,成為中國近代文物的重要項目之一。

相關焦點

  • 罕見丁二仲款內畫鼻煙壺價值珍貴
    內畫鼻煙壺,它也是書法、繪畫、料器等的綜合藝術品。關於內畫鼻煙壺的歷史據老藝人們傳說是在乾隆至嘉慶年間興起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光緒年間至本世紀初,是內畫鼻煙壺藝術的興盛時期,名家輩出,題材廣泛,技藝高超。
  • 致匠心:青年內畫手藝人萬歡立志做好內畫傳承
    自從200多年前出現第一個內畫鼻煙壺,到清末民初時四大名家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等人將內畫鼻煙壺推向了繁榮時代,到如今鼻煙已經離大家的生活越來越遠,鼻煙和鼻煙壺成為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標籤,懂的人自然是心領神會,不太了解的人卻總是會把鼻煙、鼻煙壺與清末吸大煙等腐朽的、不堪的歷史相提並論。
  • 濟職· 文化|傳統文化——鼻煙壺
    鼻煙壺盛行可從許多方面得到證實 :清代學者趙之謙的」勇盧閒詰「是一本專門談鼻煙壺的著述;學者王士禎在《香祖筆記》中寫道:「鼻煙以玻璃為瓶貯之,瓶之形象種種不一,顏色具紅黃紫白黑綠諸色,白如水晶,紅如火齊,極可愛玩」;乾隆皇帝的寵臣和被抄家的時候,曾被抄出數千個名貴材料製成的鼻煙壺。
  • 精美內畫鼻煙壺、五百年歷史織布機,16市文旅商品「擺擂臺」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在水晶球、鼻煙壺內作畫,而且還畫的如此惟妙惟肖。」在山東省16市文化旅遊特色商品主題展的青島展館內,擺在檯面上的內畫鼻煙壺、內畫水晶球和內畫花瓶引起了眾多觀展者的好奇,不少市民紛紛打聽價格,購買了心意的物件。
  • 草根文藝:宏樹的內畫
    第二十六期欄目推薦宏樹老師的內畫(又稱內畫鼻煙壺),請大家欣賞。展示作品均已獲得宏樹老師授權。宏樹,原名宏樹檀,生於河北饒陽縣,福澤于衡水,得王習三大師、盧建廣先生傳承內畫技藝,勤學苦練二十餘年。詩文、書法、篆刻、國畫廣收博覽,詩書畫印下筆可得。
  • 冀派內畫精英新秀作品展在石家莊舉辦
    此次展覽由河北省工藝美術學會、河北省工藝美術學會鼻煙壺專業委員會主辦,河北省人大文博館、河北省地質大學傳統藝術館共同承辦。  內畫、來源於外畫,難於外畫,在方寸大小的壺內硬壁上,繪畫出大千世界,何為內畫藝術,暨外畫所追求的藝術風格,特色、技法、色彩、造型等等,  都能體現在內畫之中,同樣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被國內外譽為鬼斧神工的藝術珍品
  • 遼博珍品館中展出的各色鼻煙壺
    到了清中後期,裝鼻煙的容器——鼻煙壺,基本屬於炫富必備品。傳統藝術的全部技藝:繪畫、書法、燒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蕩匏、鑲金銀、嵌螺鈿、貼黃等等都用在了鼻煙壺上。用來做鼻煙壺的材料也是包羅萬象:竹、葫蘆、玉、瑪瑙、玻璃、象牙、珊瑚、水晶、琺瑯、陶瓷……。小小的一個東西被做得如此好,表明社會的奢靡之風已經無以復加。
  • 李海波:大瓶內畫 描繪多彩世界!
    李海波,筆名海升,1979年出生。家住金城,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玻璃工藝美術師,大型瓶內畫畫家。        除了琢磨自己的內畫,他還進行大型瓶內畫藝術的學習與研究。學習其他姊妹藝術的精華,不斷豐富自己的創作,走訪名家大師學習。
  • 原來古人也開車,那些讓人看了臉紅心跳的內畫
    你可知道古人們在這鼻煙壺上可是下了大工夫,內畫這個中華文化也是保留至今。而且古人們在內畫上也會開車,還會畫那些羞羞的春宮圖哦。內畫作品▼內畫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呢,字面意思就是畫在裡邊,畫在什麼裡邊呢,一般是玻璃、水晶、琥珀的壺。你看看這特製的變形細筆,倉老師想妙筆生花若是不形容文筆大概是內畫最好的形容了。
  • 香港蘇富比:鼻煙壺妙趣三十六品
    3016清乾隆 銅胎北京畫琺瑯胭脂紅山水鼻煙壺(8-12萬)高4.8釐米來源:梁宗亢,中易公司,香港,1984年12月11日(港幣15,000)30411975年 王習三作水晶內畫花鳥圖鼻煙壺(2-3萬)高6釐米來源:
  • 「CCTV探索·發現」匠人匠心之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探索·發現】匠人匠心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王習三冀派內畫泰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衡水市一級美術師歷任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衡水市特種工藝廠副廠長、廠長現任衡水市內畫藝術院院長
  • 「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展出251件遼博館藏文物
    圖片為遼寧省博物館內展出的鼻煙壺。照片由遼寧省博物館提供。「方寸洞天——鼻煙壺精品展」近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這是遼寧省博物館首次舉辦鼻煙壺專題展覽,共展出遼寧省博物館館藏文物251件,其中絕大多數為首次與公眾見面。
  • 春光畫意鼻煙壺
    ■江蘇泰州 汲悟 青花瓷質鼻煙壺,原先是盛放鼻煙的容器,今天卻成為一件收藏品,給喜好者帶來快慰,對它來說已是遙遠之事。但前世曾有過輝煌,它在清代士紳當中的普及率,幾乎不亞於現代人手一隻手機。
  • 清代的鼻煙意境,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鼻煙壺成套用具欣賞!
    #鼻煙壺的使用,在當時最是引領風潮,從早期進口的昂貴鼻煙,到後來自製鼻煙,使得鼻煙壺尺寸從小巧細緻到大可盈握,成為一種時尚。搭配材質各異的煙碟,有旅行或家居用的成組鼻煙壺;甚至成盒作為陳設賞玩,更有拿來賞賜,整盒盛裝的瓷胎鼻煙壺;還有實用的鼻煙用具。想像在桌几或榻上,吸著鼻煙且欣賞著鼻煙壺,是屬於清代的鼻煙意境。
  • 張增樓大師內畫作品賞析
    張增樓的內畫作品《江南雨》又一次以內畫的形式完美的詮釋了江南雨的美景。2011年,河北日報刊登的《大師張增樓》一文曾介紹過他的內畫作品《寒雨》,實際上這兩幅作品畫在同一尊煙壺的兩面,一面是春天的江雨,一面是秋日的山雨,都是江南雨景。這尊煙壺的材質是發晶,巧的是兩面發晶粗細及分布並不一致,一面粗礪且較密、另一面柔細且略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