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青年內畫手藝人萬歡立志做好內畫傳承

2021-02-08 袁騰說

小時候老是覺得,時間過得好慢,好想長大了,如同武俠小說裡說的「總夢想仗劍走天涯」。

到長大了之後,卻覺得「人生很短,只夠愛一個人」。

有人說:「一輩子太短,一件事也有可能做不完……」

其實,一輩子做一件事情,做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把它做好,也就無憾於心,無悔於青春了。

而能如此行的,那必定就是初心所致,匠心所達了。

很多的能工巧匠,很多也是傾注了一輩子的熱愛,一輩子的熱忱,才成就了傳世美名。

而能將一件物事傳承下來,讓更多的人知曉,讓更多的人發現這件物事的美好與創意,該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用勾筆伸進一個細孔,在內壁緩緩地作畫,這既考驗作畫人的眼力,也考驗作畫人的手力和功力。

而能一直端坐在書桌前,細細描摹,將世間美好事物刻畫在這小小的容器之中,沒有一定的耐心和定力,是完全做不到的。

自從200多年前出現第一個內畫鼻煙壺,到清末民初時四大名家周樂元、馬少宣、葉仲三、丁二仲等人將內畫鼻煙壺推向了繁榮時代,到如今鼻煙已經離大家的生活越來越遠,鼻煙和鼻煙壺成為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文化標籤,懂的人自然是心領神會,不太了解的人卻總是會把鼻煙、鼻煙壺與清末吸大煙等腐朽的、不堪的歷史相提並論。

當然,如今鼻煙與鼻煙壺、內畫鼻煙壺都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各級政府文化部門所提倡保護,並加以大力宣傳。

90後的萬歡,自小學習畫畫,生就了一雙靈動的眼睛,在她的世界裡,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四季交替,春天的鮮花、夏天的落日、秋天的黃葉、冬日的白雪也都成為她心底眷戀、筆下繾綣的對象。

習畫、畫畫的經歷,加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內畫的投入,萬歡的腦海裡總有一個念頭在縈繞:一定要把內畫傳下去,一定要把內畫畫好,讓更多的人了解內畫的美好。

看到習畫的小夥伴一個個離開畫畫的隊伍,投入到其他的行業,萬歡每次都覺得很可惜。

當然,也許那只是朋友們愛畫畫愛得不夠深切吧,又或者是大家也有很多說不出口的難處吧。

傳承百年內畫技藝,在90後的萬歡看來,是個大命題,當然折算成每天的努力,又是一次次小小的付出,一份份小小的堅持,在小巧的容器內繪製出精美的圖畫來,而不是那鴻篇巨製那麼恢弘。

當然,在日常小小的付出之外,還有一份創造,一份創意在裡邊,如果僅僅是臨摹、照著祖師爺的畫來畫,少了畫者自己的心意,少了自己對生活的體悟,那也照樣是無法傳承好這百年技藝的。

於是,年輕的內畫手藝人萬歡就多了一個心眼,想著如何將傳統的美好與新時代的喜好相結合,這就催生出了精美的內畫星空首飾。當然,內畫星空首飾看起來好像簡單,就是將一件件銀飾與內畫珠子串接起來,但是如果沒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沒有一雙靈巧的雙手,這份創造、這個創意也不是那麼容易能出爐的。

精美的內畫星空首飾,傾注了青年內畫手藝人萬歡的滿腔熱忱,也融入了她對內畫傳承的美好心願,她想著一生就專心做好內畫工作,讓更多的年輕人與更多的創意與內畫相連接,讓更多的夢想照進內畫手藝人的生活。

相關焦點

  • 草根文藝:宏樹的內畫
    第二十六期欄目推薦宏樹老師的內畫(又稱內畫鼻煙壺),請大家欣賞。展示作品均已獲得宏樹老師授權。宏樹,原名宏樹檀,生於河北饒陽縣,福澤于衡水,得王習三大師、盧建廣先生傳承內畫技藝,勤學苦練二十餘年。詩文、書法、篆刻、國畫廣收博覽,詩書畫印下筆可得。
  • 丁二仲內畫鼻煙壺
    內畫鼻煙壺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它分為北京京派鼻煙壺、山東魯派鼻煙壺和廣東粵派鼻煙壺等三大流派。其中,北京京派鼻煙壺常取竹筆、柳木為基礎創作畫卷,畫風厚樸、古雅見長;山東魯派用毫毛筆作畫,畫面纖巧、豔麗無比;廣東粵派則以絢麗多彩的繪畫風格為特徵,給人一種蘊含豐富的創作感觸。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民間創作流派,藝術價值都非常高,且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 冀派內畫精英新秀作品展在石家莊舉辦
    舉報   省工美學會會長 黃興國 現場指導工作  (記者 劉輝)2020年12月10日,冀派內畫精英新秀作品展在河北地質大學傳統藝術館開展
  • 李海波:大瓶內畫 描繪多彩世界!
    李海波,筆名海升,1979年出生。家住金城,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玻璃工藝美術師,大型瓶內畫畫家。除了上班、吃飯、睡覺,李海波把所有時間全都用在了琢磨內畫上。「第一幅畫的是仕女,自己特別有成就感,那時候自己好像就認準了這條道。」
  • 罕見丁二仲款內畫鼻煙壺價值珍貴
    內畫鼻煙壺,它也是書法、繪畫、料器等的綜合藝術品。關於內畫鼻煙壺的歷史據老藝人們傳說是在乾隆至嘉慶年間興起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在光緒年間至本世紀初,是內畫鼻煙壺藝術的興盛時期,名家輩出,題材廣泛,技藝高超。
  • 精美內畫鼻煙壺、五百年歷史織布機,16市文旅商品「擺擂臺」
    在山東省16市文化旅遊特色商品主題展的青島展館內,擺在檯面上的內畫鼻煙壺、內畫水晶球和內畫花瓶引起了眾多觀展者的好奇,不少市民紛紛打聽價格,購買了心意的物件。這裡的擺件外表雖平平無奇,內在卻大有乾坤,藝術家們從狹小的開口處,伸進筆頭,在內壁上留下精美畫作,這種獨特技藝所帶來的美感,讓在場者無不連連稱奇。
  • 原來古人也開車,那些讓人看了臉紅心跳的內畫
    你可知道古人們在這鼻煙壺上可是下了大工夫,內畫這個中華文化也是保留至今。而且古人們在內畫上也會開車,還會畫那些羞羞的春宮圖哦。內畫作品▼內畫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呢,字面意思就是畫在裡邊,畫在什麼裡邊呢,一般是玻璃、水晶、琥珀的壺。你看看這特製的變形細筆,倉老師想妙筆生花若是不形容文筆大概是內畫最好的形容了。
  • 「CCTV探索·發現」匠人匠心之冀派內畫創始人王習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探索·發現】匠人匠心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習三王習三冀派內畫泰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衡水市一級美術師歷任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衡水市特種工藝廠副廠長、廠長現任衡水市內畫藝術院院長
  • 張增樓大師內畫作品賞析
    張增樓的內畫作品《江南雨》又一次以內畫的形式完美的詮釋了江南雨的美景。2011年,河北日報刊登的《大師張增樓》一文曾介紹過他的內畫作品《寒雨》,實際上這兩幅作品畫在同一尊煙壺的兩面,一面是春天的江雨,一面是秋日的山雨,都是江南雨景。這尊煙壺的材質是發晶,巧的是兩面發晶粗細及分布並不一致,一面粗礪且較密、另一面柔細且略梳。
  • 十年專注,以初心,致匠心!傳承匠心品質,專注做好智能英語!
    十年間,從城市到鄉村,從校外到校內,累計發放免費課程600萬套,愛心資助過百萬以初心,致匠心。10年,紅杉樹智能英語能有如此快速地發展,離不開一直支持我們的家長和學生,更離不開紅杉樹家人十年專注,在教育行業深耕與堅守。
  • 如何在三小時內畫好素描頭像?建議收藏!
    當然,有問題我們就要解決它,對我們美術生來說,面對的最緊張、最刺激的考試也就是美術聯考或者校考了,那想要在這麼自帶多種緊張感、超大壓力的考場上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特別是要在三個小時內畫好一張對自己來說有點困難的素描作品,你知道該怎麼做嗎?一起來看看小編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嗎?
  • 《傳承者》:傳承的是傳統,更是文化自信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納蘭驚夢當人們處於崇尚創新的熱潮之中時,對於傳統的傳承則應該是對於文化的另一個維度。昨天,北京衛視首播的國內首檔傳統文化展示真人秀《傳承者》,正是這樣一檔展示傳統文化項目、傳遞文化精神內涵的節目。
  • 「玩泥巴」的北大研究生:立志做面人郎非遺傳承人|百家故事
    直播持續的兩個多小時裡,黃渤總共連線了四位手藝人:「小魯班」山村小傑、畫內畫大師翰德、「面人郎」郎佳子彧、蘇繡大師姚蕙芬。面對他們現場展示的絕活,黃渤一再發出驚嘆,「我的天吶」,謙遜得如同一個學生。更讓黃渤驚異的是,手藝人比他想像的年輕。
  • 「青年手藝人聯盟」成立 70多位年輕手藝人訂盟
    他相信,成立「青年手藝人聯盟」之後,還會有更多的手藝人和工作室進駐這個圈子。從前更鍾情於吃吃喝喝的長沙人也將會越來越願意為手工藝的體驗買單,那時候大家的娛樂生活和精神生活將更加地豐富起來。   大西皮具、慎獨手工、瑪嘉朵、指憶拾光、念生活鋪子等機構或工作室的手工藝人,以青年的視角,為傳統手工藝注入了新鮮的設計血液,比如木頭可以做成手包或者打火機;毛線可以把玩成手鞠,也可以編織成一面上牆的歐式壁毯;牛皮用來做鬧鐘也不是問題……   青年手藝人聯盟有線上線下兩個平臺   通過訂立青年手藝人聯盟,分散的手藝人有了線上線下兩個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