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 ↑
來源:騰訊電影頻道
《好萊塢報導》中文站6月11日報導
(作者:Marc Bernardin)
「粉絲圈」(Fandom)一直都是一件「我們」對抗「他們」的事情。在最早的時候,「粉絲圈」是因為你喜歡這個世界上一些東西,無論是漫畫書還是「神秘博士」;「粉絲圈」是你和跟你有著同樣感受的一些人,一起來對抗其它所有人。《星球大戰》(Star Wars)重新定義了粉絲圈,因為它建造了比以往更大的「帳篷」。突然之間,「其他人」也喜歡《星球大戰》,你的媽媽知道「原力」是什麼,馬克·哈米爾出現在了「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市場上能買到尤達大師的內衣。「粉絲圈」成為一種現象,這是第一個讓人真正「迷戀」的事情,不過「粉絲圈」永遠都需要一個作為敵人的「他們」。
《星球大戰》電影現在正處於一個有趣的地方,最近的一部電影《遊俠索羅:星球大戰外傳》(Solo: A Star Wars Story)在票房方面表現不佳,在上映兩周後,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只有2.71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迪士尼將在這部電影上損失5000萬美元甚至更多,而《遊俠索羅》之前的《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儘管全球票房達到了13億美元,但它卻證明自己是一部令人難以置信的「分裂」電影——評論家都非常喜歡它(以爛番茄網站91%的好評度來判斷),而粉絲們則被「一分為二」了。
一些粉絲喜歡編劇兼導演萊恩·詹森的大膽和自由,他們明白在這個巨大的「帳篷」下面,有像阿米琳·霍爾多中將(蘿拉·鄧恩扮演)和羅絲·蒂科(凱莉·瑪麗·陳扮演)這些角色存在的空間,這些女性可以跟凱莉·費雪扮演的萊婭公主,以及黛西·雷德利扮演的蕾伊一起處於《星球大戰》的中心位置。
但其它粉絲卻討厭它,恨它所代表的一切,仇恨在陪伴他們長大的《星球大戰》中看到代表著「社會正義」的戰士。而且他們最恨凱莉·瑪麗·陳扮演的羅絲,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角色是這個系列所有錯誤的化身。這些粉絲——雖然人數不多,但聲音很大——在他們過去喜歡的東西中,找到了跟他們不一樣的「他們」。
凱莉·瑪麗·陳(左一)
那些選擇了黑暗面的特殊風格的粉絲,因為網際網路的匿名而變得膽大妄為。種族主義的謾罵、厭女症、甚至強姦和死亡威脅都在不斷地向凱莉·瑪麗·陳投擲,他們堅定不移的將一個灰姑娘的故事——《星球大戰8》是凱莉參演的第一部主要電影——變成了現代的噩夢。6月4日,她能做的就是刪除社交媒體的帳號,將她Instagram中的所有內容刪除,除了個人資料圖片和一個簡歷,上面寫著:「害怕,但無論如何仍會繼續走下去。」
(不應忽視的是,當這些粉絲決定不喜歡他們曾非常支持的文化的某個新方面時,他們通常都會將仇恨置於有色人種女性身上。在2016年重啟的《超能敢死隊》(Ghostbusters)中,萊絲利·瓊斯就成為被抨擊的對象,種族主義和性別暴力也迫使她退出社交媒體來尋求平衡。)
所有這些都提出了一個問題:《星球大戰》的粉絲到底想要什麼?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他們所要求的都是更多。
1983年的《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和1999年的《星球大戰前傳一:幽靈的威脅》(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之間相差了16年,然後200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三:西斯的復仇》(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和2015年的《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又相差了10年。一開始的時候,粉絲們覺得能夠在大銀幕上看到新的《星球大戰》電影就已經足夠了,但接著這些粉絲開始炮轟前傳三部曲:太多的「瓶瓶罐罐」,太複雜了。(這種刻薄話強大到讓喬治·盧卡斯決定不再執導《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7》的兩位主角都曾是被攻擊的對象
當J·J·艾布拉姆斯籤約執導《星球大戰7》,並圍繞一位擁有原力的年輕女性和她的黑人朋友來敘述故事時,這也引發了那些反「社會正義」人士的攻擊(這些人刻意忽略了這部電影給他們帶回來了漢·索羅、楚巴卡、萊婭公主以及一對熟悉的機器人),「抵制《星球大戰7》」的主題標籤將目標直接對準了黛西·雷德利和約翰·波耶加,不過這種抵制活動似乎只是出現在媒體上,而不是粉絲真正的行動,畢竟《星球大戰7》的全球票房超過了20億美元。
但是,如果說《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和《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對於某些粉絲來說過於「進步」,那麼他們為什麼會對《遊俠索羅》又有另一種看法呢?畢竟這部電影是由《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旗手勞倫斯·卡斯丹擔任聯合編劇,喬治·盧卡斯擔任編劇的《風雲際會》(Willow)的導演朗·霍華德執導的,這些粉絲應該得到了他們在前傳三部曲抱怨缺失的一切,比如「缺少太多女性角色和有色人種角色」。但是從總體來看,這些粉絲也不想要《遊俠索羅》。
《星球大戰》的「粉絲圈」到底在反對什麼?原來,答案就是:自身!或者說,他們意識到《星球大戰》始終是為了孩子,而他們不再是孩子了。《星球大戰》的粉絲們將原版三部曲看做他們的青春,他們想要看的《星球大戰》,是讓他們在40年前感受到「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銀河系裡」的那種感覺。
部分《星戰》粉絲接受不了變老的事實
沒有任何一位死忠粉絲想要將自己想像成年老的盧克·天行者,隱藏在一個新的島嶼上,躲避任何可能動搖他對這個世界應該是怎樣的那些堅定的信念。但是如果你在影院看原版的《星球大戰》三部曲,那才是真正的你,除非你能找到一種方式「打開」自己,以迎接新一代的英雄,同時讓這些英雄跟你產生共鳴。那些沒有猛烈抨擊新的《星球大戰》電影的粉絲們,意識到他們已經不再是年輕的盧克·天行者,他們都在盯著正在延續的未來。
(翻譯:嘟嘟)
- THE END -
電影票房微信號:dypfboxoffice聚焦電影產業、關注電影市場
這裡是第三方票房統計機構,圈內著名公眾號@電影票房投稿、合作或者其他事宜可直接回複本微信,或者加小編私人服務號:piaofa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