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環球時報、生命時報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20敬佑生命·榮耀醫者第五屆公益活動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雙、急診科主任秦宇紅、感染疾病科主治醫師王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獲得了「榮耀醫者」的光榮稱號。
榮耀醫者
榮譽獎項
獲獎合影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優秀組織獎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
「敬佑生命·榮耀醫者」公益活動從2016年發起至今,已舉辦五屆。五年來,活動極大發揮「弘揚醫者精神,展示醫者風採」的作用,激勵了廣大醫者堅定理想信念,投身醫護事業,為優秀者樹立不斷進取的標杆,在全社會樹立尊醫、敬醫、助醫的新風尚。本次共有來自全國22個省市的97家醫院、429位醫務人員、41個診療團隊報名,報名人數創下歷屆最高。最終經過專家評審、終審團終審,共190名醫者及團隊獲獎。
2020榮耀醫者·專科精英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劉雙
劉雙-右二
專科精英
2015年初,劉雙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辦理了退休手續,「年齡可以退休而執業可以繼續」,抱著發揮餘熱奉獻醫學的熱情,她來到了北京大學國際醫院。一家新醫院的新科室,一切從0開始,開設病房、招聘人才,建立監護室、氣管鏡室、肺功能室……帶領著一群朝氣蓬勃的醫學精英們靠著過硬的技術,救治疑難重症,將心比心地對待患者……憑藉著實力與魄力,她帶領科室實現了一個個新跨越,一步一個腳印,很快成為患者慕名、床位爆滿的重點科室。
她親身經歷了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醫療隊和2009年H1N1, 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今年新冠疫情及封院期間她沉著應對,帶領團隊的全體醫生堅守崗位、守護危重病人;作為會診專家辨別疑似病例、做出合理治療。她對病區患者挨個安撫,要求醫護人員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讓患者感到科室就是一個溫暖的家……
「我非常熱愛這個職業,能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的責任,我將一如既往,做一名盡職盡責的好醫生」。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這個平臺上,她從0開始,帶領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實現從1到n的跨越。她以一顆執著、堅持、智慧之心,不斷書寫醫者的精彩。
2020榮耀醫者·戰疫先鋒
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秦宇紅
秦宇紅-左四
戰疫先鋒
談到援鄂抗疫的那段經歷,秦宇紅回憶說:
仍然記得2月6日那天,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20人告別家人、同事,匆匆踏上援鄂抗疫徵程的情景。那時還是仄仄寒冬、大雪漫天。如今,我們歸來,已是楊柳春風、落櫻滿園。我曾經是一名軍人,26年的軍旅生涯在我的骨子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一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不怕犧牲!我要盡一切努力完成好這次任務,我要保護好自己,但也要做好犧牲的準備!同時,我還要努力保護好我年輕的隊員們。
50多天一線戰鬥的考驗,14天嚴格隔離的磨練,大家終於熬過來了。這真的是一場漫長而艱難的旅程:大家一同摸爬滾打,一同面對危險,一同肩負重擔,一同流淚流汗,一同無怨無憾。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每個人都發揮出了自己最大的潛能。大家克服任務重、壓力大、人員不足、設備老化、環境惡劣的重重困難,用個人能力彌補系統不足,不怕苦累、不懼危險,用精湛的技術對抗病魔,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命的重擔,用無數的淚和汗澆灌出不朽的生命之花,用自己無盡的大愛溫暖了遲到的春天。
2020榮耀醫者·戰疫先鋒
感染疾病科主治醫師王旭
王旭-左二
戰疫先鋒
新冠疫情來襲,王旭自2020年1月20日起,就堅持在醫院的發熱門診工作,嚴把醫院疫情防控第一關、無漏報及誤報。作為一名感染專業的醫生,她深知自己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及技能,也要承擔感控工作。她協助科室進行每8天一組輪替發熱門診的支援醫生的崗前培訓,大到感染科防控要求及原則,小到手衛生的時間、穿脫防護裝備的細節和處理技巧,都要嚴格培訓及把關,將「確保感染科疫情期間零感染」的要求銘記在心,並努力、認真踐行。
在疫情期間、尤其是初期,許多就診患者焦慮且恐懼,在努力把好篩查關卡的同時,儘量為患者明確診斷,並給予安慰。耐心、細心、溫暖、解答清晰,是就診患者給出最多的評價和認可。博學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厚德而後成醫。選擇了感染,就是選擇了奉獻,回首一路的堅守,無怨、無悔、無憾。
2020年2月2日醫院通知組建援鄂醫療隊後,她第一時間報名。雖女兒年幼僅2歲,父母年長、母親多病,愛人工作繁忙,但她仍堅信奮戰在疫情最艱難、危險處,是感染人責無旁貸的職責。鄂州緊鄰武漢,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高、僅次於武漢,醫務人員感染尤其多。到達鄂州市中心醫院後,醫療隊接管了新冠危重症監護病房。作為醫療隊唯一一名感染科醫生,時刻以「減少醫務人員感染、保證醫療隊零感染、協助提高危重症患者診療質量」為己任。
從寒冬到金秋,生活重歸平靜,但那些與疫情殊死較量的日子卻始終銘記於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為抗疫大戰的主力軍,醫護人員用專業和大愛驅散痛苦,帶來希望和生機。他們不只是特殊時刻才挺身而出的「天使」,而是時刻守護在我們身邊的「衛士」。尊醫重衛,不應始於疫情也不應止於疫情;尊醫重衛,是我們對醫者仁心最好的回應。
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選擇了無畏,致敬榮耀醫者!
供稿 | 公共關係部
圖片 | 公共關係部 生命時報
編輯 | 公共關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