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入「領導餐廳」
最近,河南濟源原市委書記的一記耳光,引來全國人民圍觀,由此延伸出很多熱點問題討論。其中有個關注點就是:機關單位到底有沒有供領導專用的小食堂?濟源市政府秘書長真的是坐錯了餐廳吃飯?
外人可能不清楚,但體制內的人都知道,雖然名義上機關單位尤其是大院食堂原則上都統一用餐,不專設領導用餐廳。但是現實中為了接待方便,比如接待上級領導,因為隨便在外用餐會違反規定,因此在食堂內部隔一個單獨空間,或者在樓上樓下開幾個包間,用於公務用餐接待、工作餐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有,為了安排異地任職的領導日常就餐,也會專門闢出房間或者包間來。這樣安排,雖然並未明確就餐者的職級要求,但是因為有專門的廚師、服務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領導餐廳」。
這種餐廳有個可以對外公開的專有名詞叫「會議餐廳」,平時供領導專用,在服務和菜品上都明顯會比大餐廳大鍋飯要好得多。
當然,能進這些餐廳吃飯,都是有講究的。一般的公務員和小領導沒資格也不敢進這些餐廳。所以人們私下也把這個餐廳稱為「領導餐廳」。
從這個角度看,濟源市政府秘書長走錯了餐廳,也就可以理解了。他能進去,至少說明服務員是認可的,他也知道自己可以在這裡吃飯。以堂堂一個秘書長的政治覺悟和規矩意識,不可能隨便胡亂闖進自己不該去的地方吃飯。
濟源原市委書記說政府秘書長走錯了地方,並指責他沒資格來餐廳吃飯,絕對是無中生有。要麼是對秘書長有意見,故意為之,要麼就是對秘書長背後的人有意見,敲山震虎,否則不可能如此大動幹戈。
只是這位書記沒想到這次碰到了硬茬,把事情捅了出去,搞大了,收不了場了,給全國人民吃了個大瓜。
真正的機關食堂到底什麼樣?咱們一起去看個究竟。
不要小看機關食堂中的座位
不要以為機關食堂中的座位是隨便坐的。雖然同一個餐廳,同樣的餐桌、椅子,可是什麼地方坐的是誰,久而久之,有些人特別是領導,習慣了在某個位上用餐,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可是,總有些年輕人不理解,偶爾坐到領導座位上去了,鬧出了笑話,往往會引發關注……機關當然看重這些,但是人們也只是私下議論,往往並不說破。
那麼,機關食堂座位,有哪些安排方式?
比如鄉鎮機關食堂,吃飯是大圓桌,領導坐最裡面的核心位置,越往邊緣則級別越低。
區縣和市級局機關食堂則類似於學校食堂,往往四人一桌,面對面排列。有的單位是領導坐在外面最方便取餐的位置。那麼,年輕人最好選擇靠近裡側的位置。
也有的單位,領導以工作繁忙為由,用餐由辦公室的人員單獨給送到辦公室。實質是借題發揮,耍大牌,耍官威。
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兒,不過提醒大家一進單位就要打聽清楚。說人人平等沒有區別的,那恰好證明了自己的幼稚。在機關單位,幼稚肯定會吃虧的。
不要貪戀機關食堂的味道
機關食堂以家常菜為主,並不太追求味道。廚師做菜,最重要的原則是食品安全,所以飯菜一般不會太難吃,但也不會特別好吃,基本符合大眾標準。
如果好幾個行政機關聯合辦公,通常是都在同一棟辦公樓,或者離得近,共用一個食堂,那麼食堂品種豐富,多為自助餐,可選擇範圍大。
如果行政機關單獨辦公,比如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食堂,就是排隊刷卡領取。
早上包子、饅頭、素粥、辣湯、雞蛋、牛奶、油條,一禮拜吃一次麵條。
中午兩葷兩素,一湯。偶爾吃一次餃子。
沒有晚飯,如果加班,食堂會提供蛋炒飯。
與大多企業食堂相比,機關食堂的食品不但少了份精緻,搭配也不夠精心。這可能是因為企業食堂師傅競爭壓力更大的緣由吧,機關食堂的師傅水平往往參差不齊,而且其中不乏關係戶。
不要以為機關食堂飯菜全都免費
這個各地各單位差別較大。
多數食堂採取刷卡取飯,由單位定期充值。這是公費,也是機關工作人員的變相福利。
也有的單位每月直接在工資表裡扣掉一個月的食堂費用,這些費用一般不高,屬於象徵性的。
還有的是在飯卡裡自己充現金,吃一次刷一次卡,吃完了再自己充值。
也有的單位早中飯免費,晚飯人少,要單獨給錢。
一般來說,許多單位食堂中午飯都是有的,也不貴,頂多收幾塊錢。早飯和晚飯就不一定了,吃的人少。成家了的基本都會回家就餐。
機關食堂也有地方性特點
和校園食堂的最大區別是,機關都以當地的飲食風味為主。
大學食堂因為會考慮到天南地北的學生,總的來說會兼顧各地飲食習慣。儘管說不上八大菜系那般豐富,但米飯麵食基本都有。而且一個高校通常不止一個食堂,七八個是常事,可以一個禮拜不重複。
但是機關食堂通常就比較單一。
比如四川的機關食堂,通常只有川菜。平時就是米飯,連早飯都是喝粥,配有糕點饅頭。一個月可能吃一兩次餃子吧。外地人如果能吃辣還好,至少要接受老乾媽或者周黑鴨微辣那個水平吧。
不能吃辣的話就有點痛苦了,還有吃兔肉啃兔頭吃豬腦花這種非西南地區的人很不理解的殘忍做法。
如果參加外地的公考,建議把飲食習慣綜合考慮進去,因為畢竟對生活是有影響的。
可不可以帶家屬到食堂就餐?
這個問題針對的是免費食堂。
因為食堂便宜,有同事會帶家屬來吃。
比較常見的是寒暑假,家裡孩子來父母單位吃飯。
有的單位要求家屬額外給錢,或者收取少量費用。
有的單位不作要求,但時間長了同事容易在背後說閒話,落下貪小便宜的名聲。
怎麼說呢,食堂的夥食屬於員工福利吧。
但這個福利跟家屬關係不大,偶爾吃一兩次可以。
機關單位隔牆有耳,人多嘴雜,還是儘量避免帶家屬和外人。
在機關食堂,公務接待更簡便
自從八項規定出臺以來,接待雜亂無章的問題已經好了許多。用各單位出納的話來說,就是工作更輕鬆了,沒有那麼多吃吃喝喝要報帳。
比如上級領導機關過來檢查工作,都是在單位食堂吃的工作餐。
領導去鄉鎮或街道辦調研,也是在當地食堂吃飯。由於不用外出就餐,大家都省事省力,不必喝那些無意義的酒。
極少數需要在飯店接待的,都要提供相應的菜單和接待文件等,供三公經費審計查閱。
機關食堂大致就是這個樣子。由此也可以看出,機關工作並不像有的人想像的那樣:錢多事少,離家近,還吃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