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就《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2020-11-20 銅陵政府網

「兩高一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就《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

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長李文勝、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加海、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勞東燕就指導意見回答了媒體記者提問。

 

 公安部:強化偵查取證,準確把握法律適用尺度

「碰瓷」是群眾對這一類社會醜惡現象約定俗成的用語,以往由於沒有明確定義,造成法律界限不明確。指導意見對「碰瓷」進行明確定義,即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這是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

記者:「碰瓷」違法犯罪人民群眾非常痛恨,這次公安部會同兩高出臺指導意見,在懲治「碰瓷」違法犯罪方面有什麼亮點?

李文勝:指導意見是一部專門指導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規範性文件,是對實踐中辦理此類案件經驗的總結,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對「碰瓷」違法犯罪予以明確界定。「碰瓷」是群眾對這一類社會醜惡現象約定俗成的用語,以往由於沒有明確定義,造成法律界限不明確。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經調研後,在指導意見中對「碰瓷」進行定義,即所謂「碰瓷」,是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這就第一次對「碰瓷」行為作出了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

二是揭露了「碰瓷」犯罪的主要手段方法。實踐中,通過「碰瓷」實施犯罪的方式多樣、手法繁多。指導意見在總結以往辦案的基礎上,通過列舉「碰瓷」犯罪的慣用手法,向社會揭露了「碰瓷」犯罪的本質,提醒廣大群眾避免上當受騙,同時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三是全面構建了懲處「碰瓷」行為的制度框架。指導意見對實施「碰瓷」構成的犯罪進行了梳理,分類予以明確。常見情形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詐騙類,即製造假象,採取欺騙、蒙蔽手段誘使被害人上當,從而獲取財物的情形,其突出特點是「騙」,主要涉及詐騙罪、保險詐騙罪、虛假訴訟罪。另一類是敲詐勒索類,即不僅製造假象,而且對被害人或其近親屬以實施輕微暴力、軟暴力或者以揭露其違法違規行為、隱私、揚言侵害相要挾,從而獲取財物,其突出特點是「敲詐」,主要涉及敲詐勒索罪。

四是加大對「碰瓷」犯罪團夥、黑惡勢力犯罪的打擊力度。實踐中,「碰瓷」犯罪日益呈現團夥化和集團化的特點,甚至在一定地區形成黑惡勢力。與單個主體實施的「碰瓷」犯罪相比,共同實施、通過犯罪集團、黑社會性質組織等實施的「碰瓷」犯罪的社會危害更為嚴重,影響更為惡劣。為此,指導意見對「碰瓷」案件中共同犯罪、黑惡勢力犯罪的認定和從嚴從重懲處予以明確,規定對於符合黑惡勢力認定標準的,應當按照黑社會性質組織、惡勢力或者惡勢力犯罪集團偵查、起訴、審判,有利於剷除此類犯罪組織的根基,淨化社會環境。

 

記者:公安機關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指導意見得到貫徹執行,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孫茂利:為了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依法懲處「碰瓷」違法犯罪,公安部將會同最高法、最高檢組織認真學習、準確領會指導意見的具體內容,重點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組織開展廣泛的學習培訓。將組織基層公安民警對指導意見進行學習,使辦案民警熟練掌握、正確運用指導意見,準確把握法律適用的尺度,通過培訓強化實戰技能,全面提高一線民警對發現、應對和處置此類行為的能力,加強辦案指導,及時解決指導意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

二是強化偵查取證工作,進一步規範接處警工作。公安機關接到此類案件的報案、控告、舉報後,應當立即指派民警趕到現場,及時制止違法犯罪,妥善保護案發現場,控制行為人。對存在「碰瓷」嫌疑的案件,要加強調查取證,及時查清案件事實真相。對於符合立案條件的,及時開展立案偵查,通過調取案發現場監控視頻,收集在場證人證言,核查涉案人員、車輛信息等,全面收集證據,查清案件事實。例如,對於偽造交通事故、偽造傷情的,可通過核查現場監控、傷情鑑定等予以甄別。同時,加強串併案工作,如對於行為人車輛存在多次事故記錄、理賠記錄等不符合常理的現象,將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存在違法犯罪事實的予以併案處理。主動發現黑惡勢力和團夥犯罪,將其作為重點予以打擊。對符合法定條件的,及時提請批捕、移送起訴,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三是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在依法辦案的同時,通過新聞媒體、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揭露「碰瓷」違法犯罪的手段和方式,引導人民群眾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上當受騙。要適時公開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通過解讀案件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在全社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最高人民法院:為懲治「碰瓷」犯罪提供法律和政策指引

對這類犯罪在總體上要體現依法嚴懲的精神。對於「碰瓷」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骨幹分子,多次「碰瓷」特別是屢教不改者,以及後果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要作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

記者:人民法院將怎樣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有關內容,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

周加海:指導意見的出臺為公檢法機關依法辦理「碰瓷」案件、依法懲治「碰瓷」違法犯罪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法律和政策指引。下一步,人民法院將準確實施有效貫徹指導意見,依法嚴懲「碰瓷」犯罪,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具體工作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依法嚴懲「碰瓷」犯罪。「碰瓷」犯罪性質惡劣,危害嚴重,這類案件近些年來時有發生,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對這類犯罪在總體上要體現依法嚴懲的精神。同時,「碰瓷」的手法多樣,不同手法的「碰瓷」在具體性質和危害程度方面還存在差異,依法可能觸犯詐騙、保險詐騙、虛假訴訟、敲詐勒索、搶劫、盜竊、搶奪、交通肇事等不同罪名。指導意見對相關罪名的適用標準作了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在審判工作中,要根據刑法和指導意見的規定,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準確定性,恰當量刑,確保罪責刑相適應。

二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要根據不同「碰瓷」行為的特點,綜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行為手段、危害後果以及行為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等,體現區別對待,落實寬嚴相濟。對於「碰瓷」犯罪集團中的首要分子、骨幹分子,多次「碰瓷」特別是屢教不改者,以及後果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要作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具有自首、立功、坦白、認罪認罰等情節的,依法從寬處理。要注意區分「碰瓷」犯罪與普通民事糾紛、行政違法案件的界限,準確適用法律,嚴格公正司法。

三是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結合案件審判,通過庭審直播、集中發布「碰瓷」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有效開展宣傳工作,充分發揮司法案例的警示、宣示功能,震懾違法犯罪分子;增強人民群眾辨識「碰瓷」違法犯罪的能力,在遇到「碰瓷」時,善於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最高人民檢察院:強化立案監督 履行檢察職能

檢察機關將依法嚴懲通過「碰瓷」實施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包括詐騙、保險詐騙、虛假訴訟、敲詐勒索、搶劫、盜竊、搶奪、故意毀壞財物、交通肇事、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過失致人重傷、非法拘禁和非法搜查等。

記者:請問檢察機關如何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在司法辦案中加大對「碰瓷」違法犯罪的懲處力度?

勞東燕:實踐中,一些不法分子通過「碰瓷」的方式實施違法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敗壞社會風氣。為滿足新時代社會治理的現實需求,保障社會經濟秩序的良性發展,檢察機關不斷加強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充分履行檢察職能,依法懲處各類「碰瓷」違法犯罪。

一是強化立案監督,依法從嚴懲治。檢察機關要通過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依法嚴懲通過「碰瓷」實施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包括詐騙、保險詐騙、虛假訴訟、敲詐勒索、搶劫、盜竊、搶奪、故意毀壞財物、交通肇事、故意殺人、故意傷害、過失致人死亡、過失致人重傷、非法拘禁和非法搜查等。發現存在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依法督促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不讓犯罪分子為所欲為,肆意進行「碰瓷」違法犯罪,影響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及時批捕起訴。實踐中,檢察機關對於移送審查批捕、審查起訴的各類「碰瓷」案件要及時進行審查,符合逮捕、起訴條件的,依法從快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訴。對證據不足不批准逮捕的案件以及審查起訴階段退回補充偵查的案件,及時與公安機關溝通,製作詳細的補充偵查提綱,送交公安機關開展相關偵查補證活動。在案件提起公訴後,配合法院依法開庭審理,確保辦案質量。

三是堅持寬嚴相濟,準確把握法律界限。各級檢察機關在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中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對於利用「碰瓷」犯罪的案件,嚴格把握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標準,堅持依法懲處。對於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和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對於構成累犯和造成嚴重危害後果的犯罪分子,依法從嚴懲處,絕不姑息。同時,在辦案中,嚴格區分「碰瓷」犯罪與民事糾紛、行政違法之間的界限,既防止出現「降格處理」,也防止打擊面過大的問題。

四是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合理提出量刑建議。各地檢察機關在辦理各類「碰瓷」犯罪案件中,堅持依法懲治與認罪認罰從寬相結合,充分考慮不同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行為手段、危害後果、認罪悔罪等因素,依法提出從嚴或從寬的量刑建議,做到罰當其罪。對於「碰瓷」犯罪情節輕微依法決定不起訴,但需要沒收違法所得或者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依法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

下一步,最高檢將指導各地檢察機關學習貫徹指導意見,認真履行批捕、起訴等法定職責,堅決依法懲治各類「碰瓷」違法犯罪,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會同公安、法院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會商研判、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更好地形成打擊「碰瓷」違法犯罪的工作合力;共同做好以案釋法、宣傳教育,推動加強全社會的法治意識,提升公民的自我保護能力,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相關焦點

  • ...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此類違法犯罪行為性質惡劣,危害後果嚴重,敗壞社會風氣,且易滋生黑惡勢力,人民群眾反響強烈。為依法懲治「碰瓷」違法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的規定,制定本意見。
  • 新規:關於辦理「碰瓷」案件的指導意見!|刑法庫
    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公通字〔2020〕1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近年來,「碰瓷」現象時有發生。
  • 兩高一部下發指導意見明確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法律適用(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10月14日聯合發布《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懲治「碰瓷」違法犯罪行為的法律適用,公檢法部門間的分工配合,以及定罪量刑等問題。
  • ...召開學習《關於公安機關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會議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派出所管交通民警在查處酒後駕駛機動車案件的執法辦案能力,切實提高民警的業務能力、法制意識和程序意識,全面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2020年4月8日上午,梅河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召開學習《關於公安機關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專題會議。
  • 兩高一部首次明確定義「碰瓷」
    10月14日,公安部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的《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公安部法制局局長孫茂利通報,《指導意見》區分具體情形,進一步明確案件的定性和處罰,突出操作性,統一了司法標準和尺度,理順了案件辦理流程,有利於公檢法機關銜接配合,準確適用法律,規範案件辦理,確保快速處理案件,依法嚴懲犯罪分子。
  • 最高法刑四庭負責人就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司法解釋答記者問
    微信公眾號「最高人民法院」9月26日報導,為依法懲治虛假訴訟犯罪活動,2018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32次會議、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分別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虛假訴訟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 最高檢第十檢察廳負責人就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
    強化刑事立案監督依法保障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最高檢第十檢察廳負責人就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檢察機關負有刑事立案監督職責,應當依法監督糾正涉及非公經濟案件不應當立而立和應立不立等突出問題
  • 最高檢:依法審慎辦理涉科研經費案件 切防把一般違法作犯罪處理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利於促進科技創新。1月10日在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強調要強化智慧財產權檢察保護,他指出,依法審慎辦理涉科研經費案件,從嚴把握刑事追訴標準,切防把一般違法、違反財經紀律問題作犯罪處理。
  • 重要法規終於推出,碰瓷行為被定義為刑事犯罪!
    近日,我們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官網處獲悉,目前國家對於「碰瓷」違法犯罪的行為已經推出了《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
    相關閱讀:【視頻解讀】最高法 最高檢 公安部 發布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指導意見人民警察代表國家行使執法權,肩負著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維持司法秩序、執行生效裁判等重要職責。在依法履職過程中,人民警察遭受違法犯罪分子暴力侵害、打擊報復的事件時有發生,一些犯罪分子氣焰囂張、手段殘忍,甚至出現預謀性、聚眾性襲警案件,不僅危害民警人身安全,更嚴重損害國家法律權威、破壞國家正常管理秩序。為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維護民警執法權威,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共同研究決定,制定本意見。
  • 中央政法委解讀防治「碰瓷」司法文件:扶正傾倒的人心
    防治「碰瓷」,司法機關給出法治疫苗。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體現了政法機關對「碰瓷」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厲懲治、絕不姑息的決心和態度。
  • 「兩高三部」相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
    依法規範量刑程序確保量刑公開公正「兩高三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就規範量刑程序意見答記者問為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公安部法制局、國家安全部法制辦、司法部律師工作局負責人就《意見》涉及的主要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1.請介紹一下修訂出臺《意見》的背景和意義。答:量刑規範化改革歷經十五年有餘,量刑程序改革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 最高檢刑事執行檢察廳負責人就《規定(試行)》答記者問
    最高檢:預防糾正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   ——最高檢刑事執行檢察廳負責人就《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預防和糾正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案件工作規定(試行)》答記者問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為什麼要制定《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預防和糾正超期羈押和久押不決案件工作規定
  • 【以案釋法 】當酒駕遇上「私了」,這種「碰瓷」也難逃刑罰
    關注公眾號,與80萬蓬江人一起看蓬江發布權威報導 暖意用心 服務民生點擊上方籃字關注並加入星標你被「碰瓷」過嗎生活中「碰瓷」現象偶有發生花樣百出只有你想不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指行為人通過故意製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採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
  • 最高檢發布《人民檢察院辦理減刑、假釋案件規定》
    發現執行機關減刑、假釋建議不當或者提請減刑、假釋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依法向審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意見,同時將檢察意見書副本抄送執行機關;發現法庭審理活動違反法律規定的,應當在庭審後及時向本院檢察長報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發現人民法院減刑、假釋裁定不當的,應當依法向作出減刑、假釋裁定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
  • 生態環境部公布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件辦理進展情況(第...
    各地細化工作重點、加強工作指導、積極發動群眾,及時發現環境違法犯罪線索;加強與公安和檢察機關的協同作戰,各部門各展所長、互補短板,形成執法合力,嚴懲了一批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的大案要案。2020年9月18日,生態環境部在新聞媒體上公開發布《生態環境部公開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典型案例(第一批)》,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 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兩高兩部印發指導意見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制定了《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
  • 陝西省介紹陝西省政法系統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依法打擊妨害疫情...
    省委政法委下發有關《通知》,從深入開展矛盾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強社會面整體防控、依法嚴厲懲處各類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作出具體安排部署;組織省高級法院法官解讀「兩高兩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指導各級政法機關用足用好法律規定,依法及時、從嚴懲治妨害疫情防控的各類違法犯罪。
  • 最高檢涉疫情犯罪系列典型案例 背後的法治思考
    第三步,要與負責指導的各條線業務部門進行討論。在初步確定典型案例後,由最高檢各相關業務廳共同進行研究、徵求意見。比如,關於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相關案例,請第二檢察廳相關同志研究提出具體意見。就制假售假、非法經營等相關案件,請第四檢察廳相關同志研提意見。  最後,典型案例確定後,報最高檢領導和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研究。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推進破產案件依法高效審理的意見》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推進破產案件依法高效審理的意見》的通知法發〔2020〕1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現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推進破產案件依法高效審理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