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這個充滿塵埃的星系形成了

2020-12-23 騰訊網

這個充滿塵埃的星系形成於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異常遙遠的恆星形成星系,它發出的光花了130億年才到達地球。然而,也許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星系是在沒有引力透鏡現象的幫助下直接觀測到的。

這個星系被稱為MAMBO-9,它實際上是被西班牙的Max-Planck毫米輻射熱計(MAMBO)探測到的。該儀器被安裝在西班牙的IRAM 30米望遠鏡上。當時,天文學家無法分辨該星系與地球的距離,因為它的光度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天文學家只能知道它很遠,但是無法知道具體有多遠。

但是現在,位於智利安第斯山脈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做到了。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項新研究認為,MAMBO-9距離地球130億光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觀測結果,因為宇宙本身已經有138億年的歷史了。MAMBO-9在宇宙大爆炸後僅僅9.7億年就形成了。這個古老的星系就像一個時空的入口,或許讓天文學家能夠更一步看到宇宙在形成的最初階段的樣子。

更古老的星系之前也被發現過,包括星系SPT0311-58,它在宇宙大爆炸後僅7.8億年形成。MAMBO-9星系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由望遠鏡直接觀測到的距離最遠的、隨後也是最古老的塵埃星系,沒有引力透鏡效應的好處——在這種效應中,前景星系的引力會扭曲後面星系發出的光線。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天文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參與者凱特琳·凱西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在ALMA的一次新觀測中發現了這個星系,這次觀測專門用來識別早期宇宙中形成塵埃恆星的星系。」這個觀測的特別之處在於,這是我們所見過的距離最遠的塵埃星系,而且是很清晰的。

凱西所說的塵埃星系指的是大量充滿塵埃、恆星形成的星系這類星系每年可以產生數千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其中一個太陽質量相當於我們太陽的質量。相比之下,銀河系每年產生的恆星大約相當於3個太陽質量的恆星。這些巨大的恆星工廠大多是在宇宙達到一定成熟水平後很久才形成的,但有些在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就被觀測到了,包括前面提到的SPT0311-58。鑑於塵埃星系出現的時間出奇的早,它們很可能在早期宇宙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凱西和她的同事還測量了MAMBO-9中壓縮的氣體和塵埃的總質量,這個原始星系包含的氣體和塵埃的質量是銀河系所有恆星質量的10倍。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證據,它意味著在大約130億年前MAMBO-9就已經開始蓄力產生絕對大多數恆星(但我們無法直接看到它們,除非我們能觀察到MAMBO-9接下來的40億到60億年或更久)。

天文學家在探測過程中發現,星系的兩個可分辨部分正在合併。

在給天文在線的一封電子郵件中,來自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平流層紅外天文觀測站(SOFIA)的資深科學家、天文學家羅伯特·明欽(Robert Minchin)說,這篇新論文看起來確實很有趣。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羅伯特表示,與引力透鏡星系不同的是,MAMBO-9沒有發生扭曲。ALMA已經能夠將源分解成一對星系,這對星系很可能正在合併的過程中,我們基本上看到的是一個處於形成過程中的星系,甚至可以觀測具體是哪一種物質觸發了星系爆發。

正如前面提到的,MAMBO-9早已被觀測到,但直到現在天文學家才能夠確定它具離地球的距離。

明欽說,觀測數據中已經有很多可能同樣有趣的來源,但還沒有得到光譜上的確認。不幸的是,這樣的確認需要大量昂貴的望遠鏡時間。

展望未來,凱西和她的同事們希望利用ALMA來尋找相似的古老和遙遠的星系,以了解它們在當時有多麼普遍,並弄清楚它們是如何在大爆炸後這麼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多的氣體和塵埃的。

作者: George Dvorsk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它可是宇宙級「元老」
    引言:地球只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一顆,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無數恆星系中的一個,銀河系又是本星系團中無數星系中的一個,那麼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是什麼?有多遠呢?它可是宇宙級「元老」。人類真正開始利用專業的天文觀測設備去探索深空宇宙,應該是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了。
  • 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終於搞清楚了,這個數字讓人大跌眼鏡
    在最近的發現表明可能存在較少星系的宇宙之後,宇宙可能會變得更暗。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先前的一項測量表明,整個宇宙中分布著2萬億個星系。現在,最新的研究僅指向數千億個星系。
  • 距離地球最遙遠的星系!來自134億年前,它藏著宇宙早期的秘密
    據報導,通過更加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後,科學家們再次確認發現的GN-z11星系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這個星系距地球134億光年,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它,事實上是它最早期的模樣。研究者表示,GN-z11星系來自宇宙大爆炸結束後的4億年之內,它並不是一個恆星系統,相反的,它是一個大星系,雖然它的質量僅有銀河系的1%,但是卻仍然是太陽的10億倍,要知道,宇宙早期宇宙中的物質是非常匱乏的,這意味著,GN-z11星系在宇宙誕生早期,很可能就是一個「巨無霸」。
  • 134億光年!人類所知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被北大團隊確認
    我們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而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確認了一個星系遠在134億光年外,是人類至今發現的最遙遠天體。 這意味著,這個名為GN-z11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發後約4億年就已經形成,它發出的光經歷了134億年的穿行才抵達地球上的望遠鏡,十分古老。
  • 134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
    根據最廣為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開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便如此,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是什麼樣子的,因為這段時期正好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探索儀器的極限,希望觀測最早的星系是何時形成的。根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了宇宙中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宇宙中的遠古超級巨獸被發現,巨型星系成為宇宙黎明的見證者!
    對於靈蛇這類超大型星系形成的機制,科學家認為是由多個星系在大碰撞演化中緩慢融合的結果,通常星系融合時發生劇烈大規模的星爆現象,生成了大量新的恆星在其中,這就是超大星系中具有如此居多的恆星緣故。阿爾普220號星系阿爾普220號星系是通過紅外天文望遠鏡被發現,恆星數量相當於銀河系10倍,距離地球約2.5億光年之外的巨蛇座。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開啟了了解宇宙歷史的窗戶
    天文學家現在已經觀察到星系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97%,也就是138億年前。來自這樣一個名為SPT0615-JD的星系的光,在133億年前開始了它向地球的旅程。2017年,它到達了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那裡,一個名為「再電離透鏡星系團調查(遺蹟)」的項目第一次看到了它,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發現宇宙中最早的一些星系。
  • NASA:透露其SPHEREx太空望遠鏡將如何尋找大爆炸的線索
    大爆炸(Big Bang)是描述宇宙的源起與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
  • 雲頂之弈大爆炸星系機制介紹 大爆炸星系是什麼意思
    雲頂之弈大爆炸星系機制介紹 大爆炸星系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0-08-31 11:18 來源:52pk 作者:52pk
  • 為什麼許多星系中間都有一個巨大黑洞?
    星系是一個巨大質量的天體結構,因此引力非常大。星系的形成與恆星的形成大致差不多,都是由巨大的星雲收縮而成。不過星系形成的時間比較早,研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後10億年左右,星系就在原始星雲中形成。宇宙大爆炸冷卻後,膨脹出現了能量分布的微小漲落,形成了一些「溝溝坎坎」,在一些「溝」裡形成了巨大的星雲團,這些星雲團相互碰撞凝聚在一起,在引力作用下越聚越緊密,並且由於星雲團的碰撞和不均勻分布漸漸旋轉起來。這些星雲團疏密不同,在比較密集的地方就漸漸形成了恆星。而在星系的中心,由於引力作用,雲團非常密集,因此形成的恆星就更多更大。
  • 10個奇妙的銀河系奇景
    由於所討論的七次爆發的距離如此相似,天文學家得出的結論是,星系熱點的巨大結構是存在的。當然,這可能純粹是巧合,但研究人員稱,2000年到2000年的概率是驚人的。這個圓環違反了我們的宇宙模型,我們的宇宙模型禁止這種採空區的堆積,並將大型物體的大小限制在大約12億光年的範圍內。這些模型顯示了一個相對統一的宇宙,這個假設是由大爆炸發生後不久拍攝的嬰兒照片所支持的。
  • 為什麼這個星系竟然驚現兩個環?
    這就是擁有兩個環結構的星系——NGC1512。先看看它的簡歷:屬於棒旋星系,位於時鐘座,距我們3800萬光年。1826年最早被天文學家發現。為什麼它叫NGC1512?2009年最新修訂的目錄總表,一共收錄了7840個天體,其中第1512個天體,就是本期主角,這說明它被發現的比較早(1826年)。NGC1512,也就是天文學家給它的天文編號。
  • 我們知道宇宙起源於一場大爆炸,那麼宇宙大爆炸到底產生了什麼
    大爆炸產生了我們現在的宇宙,我們的宇宙包括了所有的空間和時間以及其它的質能,也包括了塵埃、彗星、小行星、衛星、行星、恆星、星系以及所有其他形式的物質和能量。雖然整個宇宙的空間大小仍然是未知的,但是現在,我們可以測量可觀測到的宇宙。
  • 宇宙的一切來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來自哪裡?
    通過觀察和測量宇宙今天正在膨脹的事實(星系之間在各個方向上的距離越來越遠)我們不僅可以確定宇宙的命運,還可以確定它從何而來。那麼你可能想問:宇宙的一切來自大爆炸,那麼大爆炸又是來自哪裡?如果宇宙中物質的數量超過最初的膨脹率,那麼宇宙就會在大爆炸初期重新崩塌;如果宇宙中物質的數量小於最初的膨脹率,那麼宇宙就會快速膨脹到可能形成任何物質結構。如果宇宙曾經存在超熱、超高密度的狀態,那麼高能、遺留的奇異粒子(比如磁單極子)現在在哪裡呢?這些粒子理論上今天應該存在,而且很容易找到。
  • 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三十萬年究竟是什麼情景?看科學家怎麼說!
    作者:邵紅能(科普作家,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來源:《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
  • 科學家發現宇宙溫度在升高,比100億年前熱十倍
    一項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的新研究顯示,宇宙在過去的100億年的時間內,平均溫度已經從22萬開爾文上升到220萬開爾文,溫度增加了大約10倍。這是首次推翻了我們對宇宙溫度的錯誤理論。
  • ​【天文】星系、星系群、星系團、超星系團
    什麼是星系?首先你需要了解下什麼是星系?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來是星體的系統。天文上的定義是星系的組成受到許多恆星、塵埃、氣體星際物質、暗物質等等以及萬有引力的控制,我們人類所居住的銀河系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我們的星系內,有數千億顆恆星,形成一個銀河系統。
  • 宇宙最大結構被發現,直徑高達100億光年,銀河系連塵埃都不如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飛行(最高速度為70萬公裡每小時),圍繞盾牌座UY一周需要整整1年多時間,即使以光速圍繞盾牌座UY一周也需要7個多小時,是太陽發出的光到地球所需要時間(8分鐘)的50多倍,而盾牌座UY的體積更是大得驚人,它的體積是太陽的50多倍,地球的2億億倍,名副其實的宇宙第一大恆星。
  • 宇宙未解之謎:130億年前宇宙的「暗黑時代」!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理論,宇宙中的第一顆恆星是在大爆炸後幾億年形成的。不幸的是,天文學家們一直無法「看到」它們,因為它們的出現恰逢被稱為「黑暗時代」的宇宙學時期。在這段大約130億年前結束的時期,宇宙中充滿了氣體雲,遮住了可見光和紅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