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於海霞 孫吉正 北京報導
「一方面要迎合年輕人的消費趨勢,更重要的是要做好產品品質。燕之屋做每一款產品都是把品質擺在第一位的,不僅要把最好產品給消費者,還要有底氣去得到同行的認可。」燕之屋創始人、董事長黃健在「2020中國新消費高峰論壇」中表示。
大健康時代下,燕窩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燕窩進口量從2014年的3.2噸增長至2018年的105.2噸,年複合增長率為141.4%。預計2024年中國溯源燕窩進口量有望攀升至862.5噸。
「作為燕窩行業的頭部企業,要想起到引領性作用,一定要堅持產品品質。燕之屋致力於把高品質的產品帶給消費者。」黃健在會後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逆勢增長
黃健表示:「疫情之下,燕之屋逆勢增長。疫情期間,線下600多個門店無法營業,4、5、6月份逐漸恢復。尤其是線上增長更是迅猛,總體規模比去年增長50%。」
在談到燕之屋逆勢增長背後的邏輯時,黃健表示,首先,燕之屋和「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是相符的。其次,燕之屋和消費者的新需求也是不謀而合的,一些年輕群體的新滋養主義也促使我們在逆勢中增長。
除了大環境賦予的機遇,燕之屋能保持穩健發展還離不開嚴苛的工藝標準。「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是選擇有品牌和高品質的。恰恰燕之屋23年以來的標準就是做高品質燕窩,也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黃健表示。
在談到燕之屋的製作工藝時,黃健表示,傳統燕窩的食用過程很煩瑣。而燕之屋推出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產品,為消費者的食用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經過燕之屋這麼多年的培育,一部分年輕愛美女士也開始喜歡燕窩這種產品,尤其是現在比較流行的鮮燉燕窩。像燕之屋的115度鮮燉在市場上銷售增長很快,當然我們還迎合不同的消費需求推出不同的產品,比如即食的小粉瓶、鮮泡燕窩等。」
細分市場下的新趨勢
隨著行業加速迭代和創新升級,燕窩消費市場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首先體現在消費群體的變化上。「 全中國一年大概有1500萬左右的準媽媽群體,她們中很多人會選擇燕窩作為滋補品,陪伴她們度過整個孕期。而80後、90後這類人群有非常大的市場潛力。」黃健認為,未來燕窩產業很有希望做成千億或者更大的市場。
據了解,燕之屋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推出了不同的產品。例如,碗燕可以滿足高端商務群體的社交應酬需求,而燕之屋115度鮮燉燕窩,則更適合白領、孕婦等進行日常滋補食用。
「如今的生活節奏這麼快,消費者怕煩瑣。燕之屋就是要盡力挖掘和滿足消費者需求,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黃健認為。
尤其是燕之屋的115度鮮燉燕窩,完美的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燕之屋還能根據消費者的食用周期計劃,進行燉煮以及配送安排,確保燕窩新鮮到家。
如今直播帶貨風頭正盛,在新的風潮下燕之屋也在積極尋求突破。《2020年燕窩行業疫情生存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天貓燕窩銷售額約為20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50%。「6·18」銷售額約為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00%。
「直播可以跟消費者交流,可以把工廠開放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有很直觀的體驗和感受。」黃健表示。數據顯示,燕之屋在「雙11」期間銷售創新高,全網銷售額突破2億元,在2020年天貓「雙11」傳統滋補品類銷售排行榜中穩居前列。
品質是企業發展的底線
燕之屋能保持穩健發展,還離不開對自身高品質的要求。「 不管怎樣創新產品,高品質是不能突破的底線。」黃健表示。
黃健在會上提到,目前燕窩行業發展還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但燕之屋對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所有的原料必須合法合規的從海關進口。除此之外,燕之屋有800名女工專門負責純手工挑毛工作,最熟練的工人每人每天平均也只能挑100克左右,精細、嚴謹,保證產品的潔淨安全。
據了解,燕之屋擁有BRC、IFS雙認證,燕之屋燕窩技術中心獲得了CNAS實驗室認可,確保品質和安全。2019年,燕之屋全國燕窩進口量、生產量雙第一名,大概每從印度尼西亞進口四盞燕窩,就有一盞是燕之屋的。 黃健表示,無論如何,要牢牢抓住消費者真正比拼的是綜合實力,要把產品做好,把渠道做好,把服務做好。不僅要把最好的產品給消費者,還要有底氣得到所有同行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