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
善哉真善哉!作善果無災!
善心常切切,善道大開開。
莫教興惡念,是必少刁乖。
休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蓋前文所說之「不問因果」,乃並非是「不信因果」,而恰好相反!正因這「因果律」之牽纏無邊、威力無窮,其方才並非任何人心可「解」、並非任何人力可「釋」!既無能有「解」前因之力,則當下唯坦然受之以「釋」其因即可;既未能有「明」因果之「慧」,則當下唯棄惡從善以「絕」新因即是。俟將來修至「光」透「性」顯、心開慧明之時,又會有多少「因果」是不能被汝所「解」、為汝所「釋」的?又何須現在用這「障心」去胡猜亂度、胡言亂語、胡論「因果」、亂談「報應」?此修真者之首戒!
故《西遊》本章於唐王「遊地府」過程中,「崔判官」乃多次提到「若到陽間,切須傳記」一語。蓋「玄界」及「冥界」之事,非親身前往「體驗」過一番者,又怎能於陽世間胡編亂造、胡言亂語,藉以恫嚇人心、聚斂財帛。故假鬼神之名以生財者、亂神鬼之道以獲利者(借「術法」驅神遣鬼以「做法」),其向後來之結果,則亦屬極難料之者也。
大約「生命」在宙宇各時空中之輪轉穿梭,說到底乃皆由這神秘莫測之「因果」牽扯所致。所謂善有善果,惡有惡果,其中這「善」、「惡」之分,乃唯以人類社會尋常之「道德」及「法律」標準予以判定;然當我們站在修真角度對尋常之「善惡」標準加以審視的話,會發現其中是有諸多「悖論」存在著的!比如一個人把另一個人給「殺死」了,那到底是因為「被殺者」之前(此前諸世)欠了「殺人者」一條命,今生是為了「償還」欠他的這條命才會被殺的呢?還是說「殺人者」只是在純粹的枉造「殺孽」?如果說兩者之間只是「還債」的關係,那「殺人者」豈非在這其中並無甚「過錯」,而對於「被殺者」來說這反而還是一件「好事」?(此即西方教義中「神讓你血濺五步之內,乃是神對你的恩賜」之意,因「被殺者」於此過程中「償還」了前世所欠之血債而得以「早死早超生」!)然則「殺人者」此舉又究屬「惡行」還是「善舉」?而此「被殺者」又究竟是因「命該至此」而於死後赴閻君處報導呢、還是因其屬於「枉死」(非正常死亡者均可列入「枉死」之列)而需要去「枉死城」呆著呢?而既然連「人命關天」之如許大事者都存有這樣一個天大的「悖論」在於其中,那世間其它「小善小惡」之「是」或「非」,則又要如何去加以判定呢?
此即《西遊》本章中於唐王被崔判官接到陰司森羅殿上,唐王向十殿閻君述說「許救老龍而反殺之」之因由時,十王乃言「自那龍未生之前,南鬥星死薄上即已註定該遭殺於人曹之手」,乃說明此一公案根本就不關唐王事!然老龍之死既本就與唐王無關,唐王卻為何會要自行到此「尋死」?卻原來是其自身之命亦「註定」該絕於此時矣!故十王所謂「望恕我催促陛下來此折辯之罪」者,實冠冕堂皇之藉口矣!蓋閻王於唐王之御妹「壽似不永」乃可脫口而出,又怎可能會「不知」唐王之壽實該絕於此時!故所謂「教取生死簿來看」者,實乃屬故意賣放人情、通同作弊者也!
故而,《西遊》此處之「判官作弊」,乃與後文唐僧上了靈山後因迦葉向其索要「人事」不給而將一些「無字真經」交付於唐僧者實屬異曲同工之表現手法,即為暗示「宙宇諸生皆同一理」,以打破世俗對於「神鬼」之盲目崇拜和迷信。蓋後世之「造神」運動愈演愈烈,尤其自「心禪」一脈於佛道修真界盛行之後,因其修持方法能讓人快速開啟「靈識」(注意:這裡是開啟「靈識」而非「慧識」,兩者差異天遠地別!俟下文細述),故很多修行者很快就會於修持中出現「見神見鬼」現象,而此時由於修行者並未能清除體內各陰魔陽障,故其所「感」所「見」乃一律屬「陰魔」所幻之境;而人體內諸陰魔又均唯「心魔」馬首是瞻,人後天識念所感所思之物,則均為「心魔」所控而發,並將此「信息」傳遞給諸「陰魔」,陰魔遂將其以各種「幻境」之形式呈現出來為人體「靈識」所捕獲;故此時之修行者就能做到「想什麼,什麼就在腦海裡顯相了」的情況。此時由於其自身尚未達到「透光見性」之修持環節,故其自身於此中之「真假」乃根本無從知曉,唯日沉迷於腦海中諸幻影幻境中不能自拔,自謂其所感所「見」乃是已達「接通天地線」之修持道果,殊不知其已經「入魔」甚深矣!
蓋後世盛行之「心禪」一脈,其最大特點就是摒棄了「命功」實修這一環節,唯專一拿著「心念」和「識念」去做文章。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究其根本原委,則主要是因後世修真界對於「命功」之修證心法基本失傳,即使修真界各門各派中均存有前輩先聖所遺有關命功實修之典籍,然因用於「實證」之核心——修煉「心法」的失傳,使其後世傳人僅能從先聖遺留典籍之文字中去瞎自琢磨;然「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其又如何能從這浩如煙海之典籍中尋得出那「一句話」來?故「歧義眾生」乃勢必不可免的了。及其拿著並不正確之「參詳」結果去進行「實修實證」之時,當然也就不可能讓他「證」得出個所以然來;及至他無論怎樣的弄來弄去,都鼓搗不出個結果來的時候,當然也就只有放棄、轉而朝著「易學易入」的心禪法門鑽研去了。此是「心禪」法門得於在世間盛行的第一個原因。
然「心禪」法門之得於在後世盛行的最重要原因,卻還是由於人自身所具有的「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以及「貪逸惡勞、坐享其成」等本性所致!蓋道家修煉中「命功」之修證,乃是極為艱苦、耗時又極為漫長之實修法門,且尋常人哪怕就是堅持修上個十幾二十年都還「毫無音訊」者,乃比比皆是!然試問世間卻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得到這「不計成本」(期間所花費之大量時間和精力)、又要「不問前程」(苦修一生而未能開啟「慧識」者比比皆是)、卻還要忍受諸般不堪之「煎熬」的「命功實證」?別的不說,單只「堵漏止瀉」這一點,就已是遠超尋常「人倫道德」範疇之外的「高標準」、「高要求」了,一般人只要能做到像「柳下惠」那樣的就已經可以算是「聖人」境界了,然這個對於「命功實修」來說,卻還僅僅只是個最基礎的「初始條件」罷了!然則為何這世間要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方能有那麼一兩個人能修至「大成」、這道家「命功實修」法門又之所以會在世間失傳,也就純然不足為奇了。
然則有人會說了:既然這「道家命功」修煉法門是修個幾十年都未必能修出甚「名堂」來的話,那卻又還要如此費心費力又費時的去「修」它做甚?
原來,這道家「命功」修煉之法,乃是要讓人朝著「不病」、「不老」以至「不死」的終極目標去進行的!而實現「不老」的狀態以及「不死」的這個終極目標固然有著「遙不可及」的可行性及可實現性,但「不病」卻幾乎是每個真正從事「道家實修」的修真者均能最終實現的一個目標!
蓋「人」生於天地之間,乃皆以五穀為食、六識為用,七情為志;夫「飲食」充體而又損元(精),「六識」明事而又耗炁,「七情」宣志而又亂心(神),故「人」乃無時無刻不處於「精、炁、神」的損耗之中。所謂「食五穀雜糧,瀉七情六慾,人又安能不病」,斯「飲食」、「六識」、「七情」就屬人體「病」症之源而又無可避免,「病」乃於人之一生中如影隨形、如蛆附骨般不時呈現,其無論或輕或重、或大或小,就總是會要在不經意間幽靈般飄然而至,又悄然而散,又或是乾脆就「賴著」不走,直至性命終結……
故對於「病」這種東西,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追溯其起因及源頭,亦都在不同層面上得出過一些相關結論,而其中對於「病源」研究和理解得最為透徹的,則莫過於中國古代道家修真者在其漫長的修證過程中所得出的相關結論了。
道家修煉者在通過對「命功」的長期修證過程中,發現導致人體「生病」的因素雖然有「外邪」致病、「七情」致病、「內傷」致病、「業力」致病等多種內外致病因素存在,然歸根到底,卻僅僅只有「堵」和「毒」這兩個因素才是導致人體出現病症的最根本和最直接因素!蓋「堵」者,人體內部「氣血通道」(有形有質,主要是血管,供氣血運行)、「氣脈通道」(無形有質,大多隨血管伴生,供炁機運行)、「經絡通道」(無形無質,大多隨血管伴生,供神魂運行)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堵塞,導致人體內部正常氣血運行、炁機運行及神魂體系運行出現了阻礙或直接不通;所謂「毒」者,乃人體內部秉承「陰陽平衡律」自身產生出來的「風、寒、火、溼、燥」等邪氣、及通過飲食進入人體之有害物質、人體自身代謝過程所產生出來的垃圾毒素等有損人體健康物之總稱,當這些「毒」在人體中的含量超過正常之「平衡值」、或是因人體內部氣血通道和氣脈、經脈通道出現堵塞而無法及時排除體外時,則人體內部整個生命運行機制就會出現相應問題。當人體長久處於「堵」和「毒」的雙重攻擊之下,就會導致人體臟腑功能受損,人體氣血能量水平大幅下降,之後在人體受到外邪入侵或是突發情誌異常等內外因素的作用下時就產生出「發病」的這種現象來了。
而道家在「命功」修煉的過程中首先所要解決的,就正是通過「通經絡」來打通體內閉塞著的、或是已經發生了堵塞現象的氣血、氣脈及經脈運行通道;因導致人體內部出現這種「堵塞」情況的最終極源頭乃是「生命」在億萬年間於宙宇各時空中輪轉穿梭過程中所累積下來的「業力」(即「因果」)所致,故當道家修煉者在「打通」或消除這些人體「堵點」的時候,其實也就是在同時進行著一個「消業」的修證環節。因此,當其通過數十上百年的艱苦修煉徹底「打通」了人體內部這些「堵點」後,事實上也就是已經完成了「消業」的這一修證環節了,而修證到了這一步,也就意味著已經把「病」的源頭給徹底斬斷了,也就自然達到了「不病」的修證目標;跟下去無論其是否能再朝著「不老」、甚或「不死」的終極目標繼續進行下去(視修真者自身先天根基和資質而定),則只需順其自然的繼續修持下去就是,但無論其跟下去能否做到再更進一步,至少其這一生的修煉已經算是達到圓滿了!
這就是為什麼從事「道家實修」的修煉者從來都不會受所謂「陰魔」幹擾的根本原因所在!蓋「命功」修煉的過程也就是消除「業力」的過程,且修真者在進行命功修持的過程中自身之「陽氣」及體質均會越來越強盛、越來越「堅不可摧」,故任何外邪(魔)、任何內障(心魔及諸陰魔)均萬難撼動其神智及體能於萬一!雖則仍要於該過程中承受諸多苦惱及驚嚇,然只要自己能做到堅定信念、頑強不屈、砥礪前行,則就都會像《西遊》中唐僧於西天取經路上所經歷之諸般磨難和驚嚇一樣,均屬「有驚無險」之「考驗」、「逢難必過」之「坦途」亦!
而後世所傳之「心禪」法門,其之所以會出現諸如因「修行」而致心智失常、雖「修行」而依然病痛纏身、甚至有於「練功」過程中出現精神瘋魔、腦梗中風等匪夷所思之怪事,則就因其完全摒棄了、或說純然不懂「道家命功」修證法門所導致的。因其未能通過「命功」修持以消除「業力」之修證環節,卻又通過「修心大法」而將體內諸陰魔陽障盡行攪動且予釋放,自身又無強勁之「陽氣」和強悍之體能對其進行有力壓制和束縛,故其最終會修成「神經病」或是修出「體髒病」來,也就毫不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