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劍來的人,很多人都知道寶瓶有兩個哥哥。李家二公子叫李寶緘,三小姐叫李寶瓶,而大公子卻是叫李希聖。按照我們正常的思維來想,大公子應該也是叫李寶什麼的。然而卻叫李希聖,不由得讓人覺得反常。這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呢?
首先,介紹一下李家三個孩子小時候的背景。大公子李希聖向來是不多言語,整日待在書房裡,博覽群書;二公子李寶緘熱情開朗,接人待物滴水不漏,甚至對待下人也很友好;寶瓶呢,不用說,小時候愛亂跑,問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按理說,三個孩子如果都是親生的,李家母親應該是一視同仁的啊,但是李家母親唯獨只對李寶緘和寶瓶青眼相睞,對待最是有機會考取功名的李希聖反而不如對待一個下人。
當然,我們後來知道李希聖是道家大掌教的化身之一,雖然李寶瓶的母親不知道李希聖是這麼大的人物,但是按理說她也不會對待李希聖這樣的態度啊?
李家在福祿巷,算是小鎮裡有錢人家了。所以在過年的時候也會發紅包,丫鬟僕人說一句帶李的喜氣話就可以得到一個紅包。有說瓜田李下、投桃報李的,甚至也有人說張冠李戴的,寶瓶母親也是一笑而已,還是發了紅包。唯獨有人說了一句,李代桃僵,寶瓶母親卻是勃然大怒,轉身離開。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李代桃僵的意思,百度上大概是下面這麼個意思:李樹代替桃樹而死,比喻替人受過。
看來,李家母親原來早就知道李希聖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李希聖是青冥天下大掌教分身,我們都知道青冥天下、浩然天下屬於兩個天下,而一個天下的幾乎算是主宰的人的分身來到另外一個天下,註定是要受到排斥的。
所以李希聖並不該是生在李家!後來的篇幅我們可以知道,李家斜對面的陳家有一個少年體弱多病,名叫陳寶舟。想必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明白了什麼意思吧。有一部分人認為,李家母親聽到李代桃僵擔心的是去了京城的二兒子李寶緘可能會死,然而並不是如此。
在我看來,寶瓶母親擔心的其實是這樣的。大掌教分身來到浩然天下會受到懲罰,所以他先故意來到陳家,然後用狸貓換太子之法,又來到李家。這樣一來,受到天道懲罰的就是那個本該屬於李家的陳寶舟了。而這樣一來就不難解釋陳寶舟從小就體弱多病,並且可能活不過三十歲的情況了。
而李希聖來到李家肯定是與李家商量過的,況且他們有本錢說不同意嗎?而李寶緘受到朝堂重用,李寶瓶一直有福氣想必也是李希聖對李家做出的回報。當然,作為一個母親,寶瓶母親肯定是對這件事知道些的,所以她在聽到李代桃僵之後才會勃然大怒。畢竟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有的時候是大於一切、不管不顧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