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戲曲藝術節 《當迷霧漸散》打頭陣(圖文分享)

2021-01-16 興趣在此學易精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明天揭序幕,旗艦製作《當迷霧漸散》打頭陣,明天起一連四天將於臺灣戲曲中心演出,全劇呈現「臺灣議會之父」林獻堂的意識流,時空自由穿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陳濟民主任表示,《當迷霧漸散》實踐用戲曲說臺灣故事的理念,總計演出4場,票房已達九成。

導演李小平分析,《當迷霧漸散》透過「劇中劇」脈絡,召喚出林獻堂記憶中與至親共賞的傳統戲齣,映襯他的心境轉折,同時再以「劇中歌」形式展露東西文化交雜的聲音氛圍。

金曲獎、金鐘獎、金音獎得主柯智豪,特別為許秀年、王榮裕、孫詩詠、黃宇琳、葉文豪等演員,編寫具有時代性的新編曲調,再加上馬蘭及陳孟亮打造京劇及歌仔戲編腔呈現高難度傳統唱段,讓《當迷霧漸散》的劇中歌展現融合戲曲的創新內涵。

林獻堂一生橫跨清朝、日本、國民政府三個政權,《當迷霧漸散》以林獻堂晚年滯留日本,反覆掙扎是否返臺的人生最後7年為創作切入重點。 編劇施如芳透露,全劇以「怎麼可以不回臺灣?怎麼可能不回臺灣?」為最大懸念,帶領觀眾走進林獻堂的內心世界。

此外,全劇緊密交織多齣經典折子戲,每一段都饒富深意,等待觀眾聆賞與解謎,包括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武家坡》,投射林獻堂久別回鄉、或誓守貞堅的身影;伍子胥的《文昭關》對照林獻堂倉皇離臺赴日的內在煎熬;李陵與蘇武的《望鄉.終不歸》,映襯著林獻堂一心重返與執意不歸雙重心境。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孟超為《當迷霧漸散》舞臺設計,將林獻堂日本寓所「遁樓」打造成心靈牢籠,同時拆解霧峰林家萊園內羅太夫人起居及觀戲的「五桂樓」。

李小平指出,當林獻堂受困日本「遁樓」遙想臺灣家園時,象徵「五桂樓」重要造型的多組拱門便會全面啟動,幻化出林獻堂與他人命運交織的多重空間。

一心戲劇團孫富叡執行長表示,《當迷霧漸散》是一心劇團創立30周年所推出的作品,感謝各界協助和參與,讓戲劇有突破性的呈現。

編劇施如芳表示,臺灣戲曲中心當初邀請他寫戲,她鎖定中彰投歷史題材,盼以歌仔戲為骨幹,想到臺中霧峰昔日諸多歌仔戲電影製片廠,進而連結到臺灣五大家族霧峰林家,她心頭閃現許秀年、黃宇琳兩位戲曲演員,湊巧兩人與「一心戲劇團」有合作關係,最後促成「一心」製作這齣旗艦大戲。

施如芳指出,《當迷霧漸散》進入製作階段,也進入「因人設戲」階段,每一個演員都有適當安排,孫詩詠、孫詩珮兩位當家小生,雖然不是掛頭牌,戲中角色發揮扮演重要地位,例如戲感十足的孫詩詠劇中扮演「說書人」,等於貫穿全劇,孫詩珮則在「戲中戲」有所發揮,像是薛平貴「回窯」段子。

戲曲新變是否進入撞牆期?施如芳認為,每種表演型式都會遭遇,重要是「本立而道生」 ,只要有厚實創意劇本,就能帶領創新道路,演員、導演等各領域翹楚都會有勁,努力讓故事在舞臺發光發亮。

施如芳說,談到臺灣新文化運動,大家只想到蔣渭水,卻鮮少提到林獻堂,他是一個大地主、民族文化領導人,創辦臺中一中、臺灣新民報,他一生經歷三個朝代,15歲以前是清朝人,幼年讀私塾,父親中「舉人」,懷抱士大夫精神,承襲漢文化傳統,15到65歲是日本人,這段人生最精華階段,他沒有歸順,不穿日服,不改日姓,一手寫漢詩,對歌仔戲也關注,霧峰林家也是唯一在精神層面抵抗日本人的臺灣旺族。

施如芳指出,後來戰後國民政府來臺,他見過陳儀、蔣介石、白崇禧等人,後來爆發二二八事件,他搶救嚴家淦,戰友陳炘卻被槍決,蔡培火成為樣本,他不想淪為棋子,便以治病為由遠渡日本,二兒子過世也未歸返,晚年滯留東洋七年,他隨時尋找契機重返臺灣,內心陷入掙扎,終不如願而客死他鄉。

 施如芳表示,她深掘過文獻資料,歸納自己服膺的「價值」與「立場」,她認為,林獻堂內心沒有外省人、本省人之分,甚至不排拒回歸祖國,他寄望臺灣走向文明開化道路,但現實導致他信念崩解,心懷「文明的夢」破碎。

 施如芳說,林獻堂寄望臺灣民智漸開,帶兒子環遊世界378天,將所見所聞錄象為文傳回臺灣,刊登見諸「新民報」,像極當代網紅,劇情中描述林獻堂攜子進劇院看電影,那道投射布幕的光束,對他來說,就像開啟臺灣新文化運動一道曙光。

施如芳退一步表示,編劇像是搭建一座橋,讓人物有感覺,讓觀眾停留在故事中,了解主人翁的「心跡」,她藉由情節鋪陳施展詮釋權,但是一齣戲不會只演給「一邊」觀眾看,素材與用字都要斟酌。她強調,這齣戲不是為林獻堂平反,只希望帶領觀眾進入主人翁內在歷程,情節沒有給個說法,只透過情節鋪排,讓觀眾一窺心路,自己去判斷。

許秀年飾演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傳藝中心提供)

張閔鈞(左起)、王榮裕、古翊汎分飾不同時期林獻堂。(傳藝中心提供)

許秀年飾演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傳藝中心提供)

許秀年飾演林獻堂祖母羅太夫人。(傳藝中心提供)

相關焦點

  • 新歌速遞 | 林京燁 feat.黃子佼 - 當你麋鹿
    那對夫妻Kim&黃子佼 歡樂合唱~共同詞曲創作神曲「當你麋鹿」,一首充滿聖誕氣氛的歡樂歌曲,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風吹雨淋,春夏秋冬悲歡離合都可以療愈你的心,當你迷了路就讓這首歌曲來當你的麋鹿,走出憂鬱忘掉一切不愉快!!
  • 《惡之花》迷霧人生的新起點
    這一段當初看時沒有別的感覺,現在回頭才懂得他的矛盾。回到都賢收後,他對過去演戲的自己覺得異常厭惡,面對志元更不知道要怎麼面對她。後來姐姐臨行前說的:「我們是將自己遺落在某處的人,肯定會很徬徨迷惘,也因此,我們絕對需要一個起點。」
  • 龍劭華17年後再演歌仔戲 當大夫取悅《嘉慶君》陳亞蘭
    《嘉慶君遊臺灣》開鏡龍劭華17年後再演歌仔戲當大夫取悅
  • 《走佬去臺灣》見證「空氣性愛」王者誕生 杜汶澤:臺灣更多元化
    ViuTV昨晚(5日)播出的節目「走佬去臺灣」中,杜汶澤去到臺灣第一屆空氣性愛大賽現場擔任客座評判,一班對住空氣做愛的參賽者在規定時間內,配合音樂
  • 世界臺胞之光系列分享 轟動武林 驚動萬教的布袋戲之父—黃俊雄
    ,並曾連任兩屆臺灣省戲劇公會理事長。在臺視播出後轟動全臺灣,造成萬人空巷,連續演出583集,創下當年臺灣電視節目最高收視率97%。是臺灣電視布袋戲的經典作品。  1980年代末,黃俊雄正室陳美霞之子黃強華、黃文擇繼承衣缽,組成大霹靂節目錄製公司,以『霹靂布袋戲』搶攻錄影帶市場;1995年大霹靂成立霹靂衛星電視臺,聲勢極盛。
  • 罐 現場|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臺灣館:鄭淑麗〈3x3x6〉
    5月7日,臺灣館開放給媒體和專業人士預展的前一日,我約了採訪藝術家鄭淑麗和策展人保羅·普雷西亞多(Paul B. Preciado),時間從早上改到下午,又臨時改到傍晚——因為『藝術家認為作品還沒裝好』。終於到了會場,才剛要看作品就被帶到樓上見藝術家。
  • 臺灣部分女校12%高中女生自承是同性戀
    東方網8月19日消息:臺北訊,以拍攝同性戀電影為主的臺灣「美麗少年工作室」負責人陳俊志最近收集島內多所高中職的調查資料表明,臺灣高中職學生坦承自己是同性戀的比率約為3%到5%之間,部分女校自承是同性戀者更達12%;六、七成的學生都表示能接受同性戀。
  • 下探 回溯丨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攝影:Shawn Liu Studio
  • 她是臺灣首位成人片女主 13年艱難轉型成富婆
    據臺灣媒體11月1日報道,2003年,臺灣本土成人片《臺灣水電工》問世,瞬間轟動社會,「宣宣」和「阿賢」成了第一位女優、男優,更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女神和偶像。近日網路世界又有網友回憶起那部經典的本土成人片《臺灣水電工》,好奇當年爆紅的女主角「宣宣」現在可好?宣宣本名陳伶宣,小學時父母離異,與媽媽相依為命,因家境不好出道時選擇下海拍A片,盼能讓媽媽、弟弟過好日子;轉眼間13年過去,她成功將衣服一件件穿回來,開啟第二人生。
  • 臺灣人在海外就診,申請健保核退給付全攻略!
    臺灣地區外:保險對象如到國外、大陸地區旅遊或處理事務,臨時發生不可預期的之緊急傷病或緊急生育情事,必須在當地醫療院所立即就醫時,可檢具下列書據,申請核退醫療費用,上限以每季健保支付給臺灣醫學中心之平均費用為標準,最新的(今年7-9月)核退上限標準。另外,掛號費、夥食費、診斷書費等非醫療費用不額外給付,所以您收到的核退金額,可能不是您申請之全部金額。此上限標準將於每季公告,您可以上臺灣健保局官網查詢。
  • 主播轉型當藝人 侯佩岑、盛竹如最夯
    包括盛竹如(左起)、吳怡霈、侯佩岑、林書煒與何戎等主播們,後來都轉型當藝人或主持人(翻攝自臉書,中時資料照片) 何戎外型帥氣挺拔的何戎,過去是年代新聞臺主播,後來轉換跑道,當起了活動與節目主持人。過去一直待在媒體業工作的他,曾在受訪時提到,轉型當藝人初期,他也曾待業3個月,一開始覺得在家陪小孩很開心自由,但過了1個月,他開始懷疑「我的未來是什麼?」還好目前主持工作穩定,他與同為基督徒太太的好感情,也讓外界非常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