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嬰:寶寶發燒、紅疹 是得了手足口病?

2021-01-13 騰訊網

全球嬰母嬰知識:夏季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病毒可以藉助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快速的傳染,5歲以下兒童群體發病率尤其高。寶寶一旦出現發燒、紅疹等症狀,家長們馬上如臨大敵,實際上這些症狀的表現不一定就是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鑑別病症及時對症下藥呢?

手足口病

水痘、過敏、感冒及腸道不適引發的高燒等都是最容易被「疑似手足口病」,如何火眼金睛辨別真假「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的症狀表現

發燒加固定部位皰疹,在手心、腳心、臀部、肛周出現丘疹和皰疹,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皰疹的形狀呈圓形或橢圓形像米粒大小,皰疹不痛不癢。患兒可伴有流涕、咽痛等輕微的呼吸道症狀。重症患兒的早期表現為發燒 (38.5°以上) 2-3天不退,吃了退燒藥之後體溫退下來,但藥性過了又會升上去。患兒精神萎靡不振,白細胞高,或出現驚跳等表現。手足口病患兒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治療,並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一旦發現有上述重症跡象,應立即複診。

手足口病

相似病症來搗亂

■ 麻疹,發燒3-4天後才出皮疹,且皮疹以片狀趨勢從頭面部到胸背部最後到手腳,從時間和順序上都和手足口病不同。

■ 水痘,水痘患者發熱的同時或是第二天,全身即可出現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在幾小時後,丘疹就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具有紅色皮疹、水皰、潰瘍、結痂這四種表現幾乎同時存在,而且皮疹和皰疹都有明顯的癢感,這些都是手足口病所沒有的表現。另外,水痘沒有咽喉腫痛、因咽痛導致拒食的現象。

■ 感冒發燒吃藥後引起的藥物過敏,也會出現皮疹且迅速分布於四肢、面部、軀幹等部位,而不會出現口腔潰瘍。

■ 口腔潰瘍,一般的口腔潰瘍是皰疹病毒引起,以潰瘍為主,而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所致,以皰疹為主。

手足口病

家長會把病毒傳染給孩子嗎

手足口病的主要發病對象是兒童,但成人可以成為病毒的隱性攜帶者,再傳染給孩子。手足口病傳染性較強,幾乎所有患者接觸過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傳染源,尤其是患者的皰疹液、口水、飛沫、大便裡面都可含有病毒。所以飯前便後洗手和開窗通風非常重要,在手足口病高發的時節最好少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地方。家長的預防也很重要,最好回家立即洗手洗臉等再接觸孩子,避免造成二次傳染。

相關焦點

  • 寶寶手足口病如何預防
    作者:寶寶知道 星兒寶貝媽咪前幾天我們這邊的高級幼兒園,就出現了手足口病的患者,為此我們還討論了一番,對於手足口病,我們幾位寶媽總結了一些預防的經驗,今天分享給大家。手足口病初期,寶寶的口腔和手上會出現一些紅疹,不是太明顯,需要家長密切關注才會發現。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護理時這4個地方做錯了,會加重病情
    我家寶寶平時抵抗力就很差,非常容易生病,現在才六個月,又得了手足口病。因為剛開始寶寶只是表現出高熱、哭鬧的症狀,所以我和老公以為只是普通的發燒,結果餵了退燒藥後,寶寶也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嘔吐的情況,把我們嚇了一跳。急忙送到醫院,才檢查出是得了手足口病。
  • 你會識別寶寶手足口病嗎?新手爸媽最好收藏備用
    每個新生命的到來,都是這個家庭最幸福的事,但是新生兒剛剛脫離母體,也正是一個生命最脆弱的時候,稍有不慎寶寶就會遭遇各種小狀況,這也是新手父母最擔憂的事情。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一個。寶寶很容易被手足口病纏上,寶寶手足口病之後應該怎麼辦呢?不如讓我們先來看看寶寶為什麼會手足口病吧!
  • 手足口病的特徵及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由於夏秋交替之際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9月入園的那批寶寶來說,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家長需要格外的注意。絕大多數被感染的寶寶會在1—2周內痊癒,家長不用過於憂心,但也不排除極少數寶寶出現比較危險的狀況,如患上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甚至會導致死亡。
  • 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手足口病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4歲以下的兒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因此可以說每個人都是易感的。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一、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
  • 不可不知的手足口病小常識
    沒想到幾天之後奕奕嘴裡的小泡泡多了起來,並且伴有持續高燒,在疫情防控這樣的關鍵時期,奕媽冒險帶奕奕去了兒科門診,醫生說奕奕這是得了手足口病。一下子震驚了奕媽,這是五歲的奕奕第一次得手足口病,而且天天待在家裡怎麼就得了手足口病了呢?後來,經過大概一周的時間,奕奕的手足口病才完全好。今天,奕媽就來和各位寶媽寶爸一起來聊聊這個可怕的手足口病。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手足口病,尤其是在夏秋季節發病率是很高的,多見於五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腸道感染出現的傳染性疾病,以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最為多見。由於手足口病屬於自愈性疾病,在病情不嚴重情況下,不用特殊治療的。但是病情嚴重時,很容易引起併發症的出現,如心肌炎、腦膜炎、肺水腫等。
  •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會出現3個典型症狀,一看就清楚
    手足口病是由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由於人類在患手足口病之後會獲得性免疫,因此,手足口病主要常見於4歲以下的兒童。手足口病來勢洶洶,患上手足口病的寶寶會突然發燒,並且長皰疹,但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並且基本不會留下後遺症。
  • 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得嗎?寶寶得過手足口病還會被傳染嗎
    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得嗎 有可能會再得。 引起寶寶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種,所以並不是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後就不會再得了,有可能會因為其它病毒或新的變異的病毒感染再次患上,所以媽媽們平時要特別注意護理寶寶。
  • 寶寶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個地方少去的好
    文丨悠悠每年5到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有些地方不適合帶寶寶去。寶媽範女士講,寶寶三歲了,昨天發燒住進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為手足口病。寶媽又心疼又害怕。在給寶寶治療期間,寶媽範女士在想寶寶患病原因。
  • 寶寶出現手足口病時,應該和哪些疾病鑑別?
    首先,先對手足口病科普一下,手足口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但以7月份左右為高發期的,也就是現在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由於手足口病屬於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病毒種類繁多,所以不同病毒感染出現的症狀,也是有輕有重的。因季節的原因,隨之類似疾病也容易出現,在臨床上要注意區分和鑑別,避免混淆。
  • 手足口病高發季 家有幼兒注意!
    手足口病高發季,孩子外出務必注意衛生(圖文無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說到手足口病,大家都不陌生。以往廣東入夏天氣溼熱病毒活躍,家長十分警惕。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戴口罩、勤洗手成為「每日功課」,手足口病發病率有所下降,很多家長開始大意。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兒就會急劇增加。今年門診接診病例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
  • 手足口病高發季節,寶寶染手足口高燒不退怎麼辦?
    又到了寶寶手口施虐的季節,當寶寶身上出現各種疹子,還發燒的時候,家長該如何處理呢?其實,寶寶患有手足口疾病之後不一定都會發燒,但是大多數的手足口患者都會有發燒的症狀,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病發情況發現的比較早,所以做到了及時的治療而沒有使疾病加重發展下去,只是在手部或者是腳部等其他部位出現了一些小皰疹,及時治療之後這些症狀就慢慢的消退並且得到了恢復。手足口病發燒怎麼辦?
  • 又到手足口病流行季,5歲以下兒童要小心 |皰疹|呼吸道|手足|咽峽炎...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張又祥介紹,根據往年的流行趨勢判斷,廣東每年有兩個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月至7月和9月至10月。今年相比往年,門診接診病例數的確明顯降低,但家長仍需保持警惕。如果在手足口病流行季節,5歲以內兒童出現皮疹、發燒等症狀,家長鬚多留意。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 手足口病嚴重嗎?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
    手足口病目前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尤其是在比較集中的場所,可能會引起聚集性病例。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會產生有恐懼心理,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就希望能夠使用特效藥,儘快讓寶寶好起來。手足口病嚴重嗎?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高達20多種,我們應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是常見於嬰幼兒之中的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疾病。基本上常發於5歲前的小孩,而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高達20多種。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是唾液和糞便,症狀主要是在手腳扣臀部周圍會有一些紅色的小水泡,而在長水泡之前,寶寶們會出現一些發燒發熱的症狀。
  • 寶寶患有手足口病嚴重嗎?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媽媽了解了嗎
    手足口病多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也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不少媽媽就會擔憂寶寶會不會被傳染到這種疾病,趁著它還沒有對寶 寶造成更大的傷害之前能夠得到及時的緩解和遏制。在發現寶寶有手足口病的症狀的時候,只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7-10天內即可康復,並且不 會留下任何的後遺症。尤其是不少媽媽還會擔憂疹子在寶寶康復以後會不會留下印記,其實這 些擔憂都是多餘的,只要遵照醫囑,精心的護理,寶寶的皮膚依然會恢復如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