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手足口病,護理時這4個地方做錯了,會加重病情

2021-01-12 映雪麻麻

我家寶寶平時抵抗力就很差,非常容易生病,現在才六個月,又得了手足口病。因為剛開始寶寶只是表現出高熱、哭鬧的症狀,所以我和老公以為只是普通的發燒,結果餵了退燒藥後,寶寶也沒有好轉,反而出現了嘔吐的情況,把我們嚇了一跳。急忙送到醫院,才檢查出是得了手足口病。這次由於我和老公的常識缺乏,讓寶寶多受了好多罪,所以打算把手足口病的先期症狀和護理方法分享出來,讓更多的家長知道,以免寶寶受罪。

1、手足口病是什麼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般多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嬰幼兒身上,主要症狀是發燒,以及手足口三個部位出現皮疹。

一般寶寶得上手足口病,可能是由於去往了人群密集的地方,被手足口病患者的唾沫,或引用過的食品感染了病毒,也可能接觸了患者碰過的公共物品,都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患上手足口病。

2、手足口病初期症狀

寶寶剛剛患上手足口病時,與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時的症狀比較相似,一般會出現發熱、精神不濟、四肢乏力、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的症狀,所以無法讓家長警醒;還有的寶寶會表現出噁心、腹瀉、嘔吐、食欲不振之類的症狀,導致家長誤以為他們是消化道出了問題,而無法做出正確的措施。

3、家長要如何護理

如果寶寶已經被確診患上了手足口病,家長就要好好護理,幫助他們儘快擺脫病痛。

①將寶寶單獨安置在一個房間,進行隔離,一般需要兩周。但家長一定要注意房間的空氣流通,否則會加重病情。然後將寶寶使用過的物品進行徹底的消毒。家長可以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他們,然後再進行高溫消毒。無法蒸煮或浸泡的物品,要拿到太陽下曝曬最少六個小時,才能徹底消毒。

②讓寶寶在養病期間,多臥床休息,多喝溫開水。平時的飲食,也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堅決不要讓他吃冰冷、辛辣或過鹹的刺激性食品。

③在寶寶養病時,家長要注意他的口腔護理,每次吃完飯後,用溫水給他漱口,還可以塗些金黴素、魚肝油,促進寶寶口腔糜爛的癒合。

④由於寶寶的皮膚上有皮疹,所以他的衣服、被褥要經常清潔、更換,避免感染。還有家長在寶寶養病期間,要勤給他剪指甲,或者將他的手包起來,避免寶寶用手抓撓患處,加重病情。

4、家長要如何預防

①在流感多發的季節,家長要避免帶寶寶去人多擁擠的室外,以免被患者感染。

②家長要非常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情況,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以及勤洗澡、勤換衣。另外寶寶的玩具和日用品,都要經常清洗和消毒,避免潛在的病毒感染。

③在流感多發的季節,家長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清淡,如果寶寶尚處於哺乳期,那麼寶媽也不要吃過油、過鹹、過辣的東西,比如說燒烤、炸雞之類的食物。

④家長一定要按時給寶寶接種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一般疫苗的有效期在一年左右,無法持久免疫,所以家長要牢記,寶寶接種疫苗的時間,在第二年提前去接種,以免發生意外。

在手足口病多發的春季,希望各位家長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以免自己的寶寶患上手足口病,真的非常受罪。

相關焦點

  • 寶寶得了手足口病,飲食需要注意哪些?
    手足口病,尤其是在夏秋季節發病率是很高的,多見於五歲以下的寶寶。主要是腸道感染出現的傳染性疾病,以柯薩奇病毒和腸道病毒最為多見。由於手足口病屬於自愈性疾病,在病情不嚴重情況下,不用特殊治療的。但是病情嚴重時,很容易引起併發症的出現,如心肌炎、腦膜炎、肺水腫等。
  • 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得嗎?寶寶得過手足口病還會被傳染嗎
    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得嗎 有可能會再得。 引起寶寶手足口病的病毒有二十多種,所以並不是寶寶得過一次手足口病後就不會再得了,有可能會因為其它病毒或新的變異的病毒感染再次患上,所以媽媽們平時要特別注意護理寶寶。
  • 寶寶嘴唇上起水皰,會是手足口病嗎?
    北京東區兒童醫院醫生,又到了手足口病高發的季節,國家衛健委也剛剛發布了最新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8版》,於是最近的網上諮詢中又多了很多擔心寶寶是否得了手足口病的媽媽們。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發病初期:患兒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 夏季是手足口病高發期,當寶寶出現這些症狀時,就有可能中招了!
    廣東衛生紀委最近發表了手足口病預警信息:截止到5月31日,全省共確定手足口病病例57654例,其中死亡2例。在我們開心的躲入空調間,消消停停過小日子的時候,外界的手足口病病菌卻蠢蠢欲動起來,對我們嬌嫩的小寶寶伸出了魔掌。
  • 寶寶患有手足口病嚴重嗎?有哪些明顯的症狀!媽媽了解了嗎
    手足口病多見於5歲以下的兒童,也是一種傳染性較強的疾病,不少媽媽就會擔憂寶寶會不會被傳染到這種疾病,趁著它還沒有對寶 寶造成更大的傷害之前能夠得到及時的緩解和遏制。雖然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很強,但是它屬於輕微的小兒疾病,只要護理得當,就基本上都能治癒了。在發現寶寶有手足口病的症狀的時候,只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7-10天內即可康復,並且不 會留下任何的後遺症。尤其是不少媽媽還會擔憂疹子在寶寶康復以後會不會留下印記,其實這 些擔憂都是多餘的,只要遵照醫囑,精心的護理,寶寶的皮膚依然會恢復如初哦。
  • 手足口病高發!娃有這4種症狀,別猶豫,快就醫!
    區分 皰疹性咽峽炎那就是皰疹性咽峽炎,如果寶寶得了咽峽炎,嘴巴裡也會像手足口病一樣起皰疹,但手腳上卻沒有。其實「激活」兩者的病毒有所重合。其中跟手足口最熟的是柯薩奇病毒A組16型、腸道病毒71型(最易引起重症)。
  • 全球嬰:寶寶發燒、紅疹 是得了手足口病?
    全球嬰母嬰知識:夏季是手足口病發病高峰,病毒可以藉助空氣飛沫等途徑進行快速的傳染,5歲以下兒童群體發病率尤其高。寶寶一旦出現發燒、紅疹等症狀,家長們馬上如臨大敵,實際上這些症狀的表現不一定就是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鑑別病症及時對症下藥呢?
  • 手足口病進入爆發期!提前預防,別等寶寶中招了才後悔!
    4、5月份,手足口病已進入高發期,家長如發現孩子手部、腳部、口腔部位有紅色皮疹、斑丘疹家長要引起重視。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病發的原因是什麼?輕度手足口怎麼護理?怎麼預防手足口?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發疹性傳染病,傳播途徑通常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接觸傳播。
  •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會出現3個典型症狀,一看就清楚
    手足口病是由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由於人類在患手足口病之後會獲得性免疫,因此,手足口病主要常見於4歲以下的兒童。手足口病來勢洶洶,患上手足口病的寶寶會突然發燒,並且長皰疹,但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並且基本不會留下後遺症。
  • 寶寶出現手足口病時,應該和哪些疾病鑑別?
    首先,先對手足口病科普一下,手足口病多發生於春夏秋季,但以7月份左右為高發期的,也就是現在的發病率是很高的。由於手足口病屬於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其病毒種類繁多,所以不同病毒感染出現的症狀,也是有輕有重的。因季節的原因,隨之類似疾病也容易出現,在臨床上要注意區分和鑑別,避免混淆。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並發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導致死亡。2、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染源是哪些人?
  • 林俊傑得的手足口病,與小孩常患是否同款?該怎樣防治?
    林俊傑得的手足口病,與小孩常見的手足口病是否同款?該怎樣防治? 夏末秋起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節,不時出現的手足口病疫情,讓父母擔心不已,偶爾因病致寶寶死亡的消息,更加重了父母的憂慮。 手足口病近些年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重視,有些父母聽說周圍有寶寶患了手足口病,甚至不讓自家寶寶出去玩兒。父母的擔心是必要的還是過慮了?手足口病真的那麼可怕嗎?
  • 手足口病一般幾天能好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我們經常聽說,但是很多人對手足口病卻不是特別了解,手足口病一般發生在幼兒身上,成人的案例較少,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狀況,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那麼,手足口病如果患上了,一般幾天能好?怎麼樣治療手足口病?如何預防手足口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寶寶手足口病高發期,這幾個地方少去的好
    文丨悠悠每年5到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手足口病具有傳染性,有些地方不適合帶寶寶去。寶媽範女士講,寶寶三歲了,昨天發燒住進醫院,醫生檢查後確診為手足口病。寶媽又心疼又害怕。在給寶寶治療期間,寶媽範女士在想寶寶患病原因。
  •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會發病,多發生於兒童身上,家長應及時了解
    導語: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HFMD)是由人體內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兒童的身上,通常患者的表現為不想吃飯、嘴巴痛等症狀。手足口病肯定是會與手、足、口 有關的,患者的這些部位會出現潰瘍。
  • 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多久才能康復?注意這4點可預防手足口病
    這是由於腸道病毒感染引發的發熱性傳染病,其主要病症為手、足、口出現皰疹和皮疹甚至全身發熱,如果孩子經過治療病情沒有得到改善,就可能會導致孩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由於兒童的身體抵抗力本就不強,所以很容易會導致細菌感染或者手足口病,這就需要家長們培養孩子飯前便後洗手、不用髒手揉眼睛等日常習慣,同時也要糾正孩子經常吃手指的壞毛病。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呢?
  • 手足口病的症狀很多,伴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症狀也有所不同
    導語:我們常常會聽到手足口病,對其也有些許的了解,手足口病其實是由人體腸道病毒導致的,而且具有傳染性,除了咳嗽和打噴嚏可以傳染外,通過接觸感染者的糞便或者水皰液體也可以傳播病毒,手足口病往往會在幼兒園、社區等小孩子比較多的地方爆發。
  •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1、傳播方式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