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劇《最美的鄉村》唱響時代的青春之歌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最美的鄉村》播出期間,成了實打實的電視劇爆款。(均劇照)製圖:李潔

隨著古川村走進明媚的春天,脫貧攻堅題材劇《最美的鄉村》在央視一套圓滿收官。播出的15天時間,它成了實打實的電視劇爆款。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該劇平均到達率2.79%,平均收視率1.63%,23個省區市收視份額超5%,關注度始終穩居同時段電視劇首位。同期,該劇在搜狐、騰訊、愛奇藝等網絡平臺播放量達數千萬,在網上也掀起了扶貧劇的新熱潮。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聯合主辦《最美的鄉村》雲上研評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劇以生活的真材實料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繪就美麗畫卷,同時也更新了扶貧劇的創作語態,是「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一次有力實踐。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評價,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該劇猶如「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贏得了全年齡段觀眾的喜愛。「藝術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審美方式,承擔著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的神聖職責。從這一點看,這部劇為當下的重大現實題材創作留下有益的啟示。」

以單元劇的新模式,藝術地解決「當代史」創作難題

在清華大學影視傳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尹鴻看來,《最美的鄉村》具有相當的創作難度,因為劇中所描述的是仍在進行中的脫貧攻堅戰,是「當代史」。「對創作者而言,可能還來不及進行生活的積累、藝術的審視,也來不及沉澱出思想上的厚度,就要創作出一部好作品,難度非常大。」

尹鴻認為,郭靖宇團隊採用的單元劇模式藝術地解決了創作難題。主創在三個單元中依次樹立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基層扶貧工作者的人物形象:縣扶貧辦幹部、鎮黨委負責扶貧工作的副書記唐天石,廣播電視臺主播、派遣駐村工作組的第一書記辛蘭,以及返鄉創業大學生石全有。「三個單元各有側重又彼此關聯。不同的人物對應紮根、下鄉、返鄉這三大主題,全景式展現了精準扶貧這個歷史性事件的方方面面。同時,三個單元從工作的破局、融合直到最後推動可持續發展,按照精準扶貧的邏輯線索層層遞進,既關照到了扶貧工作的多個維度,也深化了主題表達。」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頻道黨總支專職副書記夏曉輝也認為,該劇以獨特的敘事,多視角呈現了脫貧攻堅戰的多樣風貌。「三個故事對應不同的貧困村,從扶志、扶智、扶技、扶能等角度記錄他們激發貧困村民內生動力、帶領村民發展農業、致富產業、支持異地搬遷村民創業,最終實現共同建設美麗鄉村的故事。」

劇評人李星文從創作的趨勢提出,《最美的鄉村》是「時髦」的。三個單元總共30集,每個單元的篇幅恰好與如今觀眾對於短劇的需求相一致。

從命題作文到有感而發,開掘出生活本身的戲劇性

郭靖宇在談及創作時毫不諱言,該劇的起點是「命題作文」。但在深入採訪後,他發現,「命題作文變成了我們所有創作者的有感而發」。

主創的「有感而發」得到研評會上眾多專家的共鳴。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尤其推崇:「創作說到底就是對生活、對歷史、對現實的一種發現。」唐天石、辛蘭、石全有三位扶貧工作者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觀眾,離不開創作者對中國北方扶貧工作全面、鮮活、又不乏個性化的精彩發現。

「要深度開掘生活本身的戲劇性元素,而不是刻意編織戲劇衝突。」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主任李躍森深有同感。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電視劇作為「時代說書人」,也應當遵循這一時代規律。專家們都提到,劇中不人為設置「反派」,可以視為一條值得總結的創作經驗。「故事裡沒有貨真價實的壞人,有的只是善與善之間的衝突、一種認知與另一種認知的衝突。」正是這種不刻意為之,讓作品有了自然的、充滿了生活本身魅力的品相;也正是這種不刻意「賣慘」跳脫了傳統農村劇的苦難敘事,讓一則扶貧故事以輕喜劇的樣貌呈現出中國鄉村人民對於幸福生活的積極追求。

專家們還注意到,《最美的鄉村》通過電視劇來「帶貨」,完成了文藝創作在垂直領域的重要探索。劇中所展現的窗花、刺繡、巴大碗等非遺文化,金山嶺長城等美麗風物,都讓一部文藝作品在春風化雨、溫潤人心的同時,被賦予了經濟上的新價值。(記者王彥)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更新扶貧劇語態,《最美的鄉村》唱響時代的青春之歌
    《最美的鄉村》播出期間,成了實打實的電視劇爆款。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聯合主辦《最美的鄉村》雲上研評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劇以生活的真材實料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繪就美麗畫卷,同時也更新了扶貧劇的創作語態,是「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一次有力實踐。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評價,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該劇猶如「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贏得了全年齡段觀眾的喜愛。
  • 更新扶貧劇語態,《最美的鄉村》唱響時代的青春之歌
    隨著古川村走進明媚的春天,脫貧攻堅題材劇《最美的鄉村》在央視一套圓滿收官。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聯合主辦《最美的鄉村》雲上研評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劇以生活的真材實料為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幹部群眾繪就美麗畫卷,同時也更新了扶貧劇的創作語態,是「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一次有力實踐。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評價,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該劇猶如「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贏得了全年齡段觀眾的喜愛。
  • 《最美的鄉村》收視率持續破2!反套路扶貧劇帶來又一次驚喜
    幾乎沒有提前宣傳,完全「裸播」的扶貧攻堅劇《最美的鄉村》本月在央視首播後,連續多日佔據收視排行榜首位,實時收視率更是持續走高,屢屢突破2%。主旋律扶貧劇還能這麼拍?《最美的鄉村》給觀眾帶來了又一次的驚喜。
  • 主持人高子涵 唱響青春旋律 青春之歌2018全國校園跨年晚會
    2018全國校園跨年晚會光陰的時速 在加快,一閃而過 沒有等待,年輕的我們踏著年輕的節拍,不用什麼對白 一起來……《青春之歌2018 ——全國校園跨年晚會》準直播彩排拉開序幕~成方圓《光陰的故事》,文章《故鄉的雲》、《三百六十五裡路》,黑鴨子《送別》,天府組合《厲害了我的國》,澳大利亞歌手李百可《大中國》,湯俊《信仰的味道》,原創歌曲《青春之歌》,由「牢記時代使命,唱響青春旋律」校園歌曲創作推廣活動辦公室推薦的歌曲《創想新時代》、《水風輕》等等,從經典校園民謠到校園流行音樂再到原創歌舞,彷佛在校園歌聲中穿越了青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萊州:文明之歌!全民唱響!
    萊州:文明之歌!全民唱響!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既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基石。為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加速推進,發揮文明村莊示範引領作用,我市今年打造了5個示範鎮、50個示範村、100個樣板點,讓鎮村學有標杆、幹有標準。
  • 堅定信念唱響最美青春之歌
    「最美高校輔導員」和「最美大學生」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彰顯大學生的風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這樣的話語看似抽象、宏觀,但當我們細讀他們的感人事跡後,卻分明感受到當代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們可親可敬的一面,感受到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 郭素嬌:激發「青年力量」唱響「青春之歌」
    新時代賦予新的機遇與考驗,青年群體有要求索的新徵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他們以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群像在時代的捲軸上留下濃墨重彩,也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留下奔騰不息的浪潮。今天,激越的時代鼓點令人感奮,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舒展於眼前,更壯闊恢弘的徵程鋪展在腳下,全國青聯要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集聚精銳之力,團結帶領廣大青年接續奮鬥於新徵程、奮進於新時代,唱響「青春之歌」。壯懷激越鑄利劍,以「偉大夢想」引領前行力量。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突擊隊之歌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共青團員勇往直前,湧現出了一批批令人敬佩的「最美逆行者」。  在這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之際,在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下,共青團遼寧省委員會推出了新時代青年突擊隊之歌——《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 《最美的鄉村》楊志剛戲份結束,女主嶽麗娜登場,好評率為何下降
    在觀眾印象中主旋律農村劇大多是以「說教」的方式傳遞主流正確價值觀,往往這樣的方式很難擁有高評分,而最近央一播出的鄉村扶貧劇《最美的鄉村》卻打破了主旋律劇「不吸引人」的傳統,以開播後連續9天收視第一的成績傲視群雄。
  • 用奮鬥書寫「最美」的青春之歌
    時代向前、青年向上。青春的樂章最動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2020年,10名大學生被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評為2020年「最美大學生」,他們用奮鬥書寫了「最美」的青春之歌,他們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彰顯大學生的風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 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
    產業勃發 生態優美 樂業安居永州唱響鄉村振興「新農歌」華聲在線12月19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毅 嚴萬達 通訊員 周玉生 唐一平)進入12月今年9月以來,永州市組織系統安排萬餘黨員幹部,對全市3301個村(社區)開展全覆蓋調研,列清單、補短板、出對策,實現問題靜態清零,在全省率先探索接續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對接問題。永州把脫貧摘帽當成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統籌銜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促進村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 「放飛夢想」福建師範大學青春歌會 新年唱響時代主旋律
    》作為「唱響新時代」全國高校接力唱活動首站,正是校園青春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等時代主題,以及十九屆五中全會對2035年的遠景目標和未來五年的規劃藍圖,用青春的歌聲向時代致敬。
  • 河北好劇《最美的鄉村》一定要追呀
    作為村裡走出的第一位大學生,石全有響應號召、返鄉扶貧,「三顧茅廬」請人才,大膽試水「網紅經濟」……他究竟會交出怎樣一份創意滿滿的青春答卷?誠意滿滿的《最美的鄉村》僅播出6集就獲得觀眾一致好評:主題鮮明突出——網友評價,這部劇通過層層遞進的藝術升華立體展現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幹部攻堅克難、擔當奉獻的精神風貌,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時代擔當。
  • 唱響新時代雷鋒之歌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王鵬)「學習雷鋒好榜樣,忠於革命忠於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為紀念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12月5日至18日,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開展「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系列活動,在全國多地唱響新時代的雷鋒之歌。
  • 從「命題作文」到爆款劇集,《最美的鄉村》「美」在哪裡?
    更可貴的是,《最美的鄉村》雖然鄉土氣息濃鬱,但絕無淺薄寡趣,雖然是主旋律,但風格幽默情感真摯,平凡真實中蘊藏生活歡樂,矛盾衝突中隨處可見生活笑點,詼諧而不失莊重,既有社會價值,又有群眾基礎,還具有時代意義,既能夠激勵人心、啟迪當下,也做到了雅俗共賞、老少皆宜。
  • 「大喇叭」唱響「美麗鄉村行」 平安千萬家
    「大喇叭」唱響「美麗鄉村行」 平安千萬家 2021-01-08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海軍:星光大道上《沂蒙頌》唱響全國,鄉村文化節上再次傾情演唱,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人唱家鄉的歌,家鄉人聽家鄉的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吧(快戳視頻)↓↓↓我們還要以這次「孝文化」主題徵文活動為契機,加快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要以道德建設為重點,以傳統文化傳承為突破口,大力弘揚孝德文化,認真挖掘孝德文化內涵,不斷注入新的內容,通過孝德文化建設,孝德之星評選,讓平凡而樸實的人物,唱響時代主旋律,演繹人間真情大愛。
  • 劉媛媛《最美的約定》百人合唱快閃唱響千年古鎮
    日前,著名青年歌唱家劉媛媛扶貧主題歌曲《最美的約定》快閃在貴州習水縣取景拍攝,來自各行各業100多人齊聚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唱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美歌聲。歌曲《最美的約定》由知名音樂人陳維東作詞,孟文豪作曲,作者用優美的旋律和雋永的歌詞,歌頌了心繫百姓幸福和民族復興並為此默默付出艱辛勞動的人們,傳遞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中展現的強大精神力量和重要現實意義。作為「中國扶貧宣傳形象大使」,劉媛媛深情演繹了這首非常動聽的歌曲,用篤定而真誠的歌聲致敬所有參與脫貧攻堅的人們。
  • 智慧援藏|放飛青春夢想,唱響創業之歌!上海援藏江孜小組編排創業...
    智慧援藏|放飛青春夢想,唱響創業之歌! 一曲《彩色夢》唱出了一個時代的主旋律,唱出了江孜青年就創業的熱切情懷。「創業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無限的關心支持鼓勵」,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願這首創業歌給正在創業的青年們鼓舞的力量,希望他們不忘初心,凝心聚力,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 「鄉村振興 小康同行」 東營市村歌大賽將在黃河影劇院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段學虎 崔立慧為深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唱響百姓幸福生活,由東營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舉辦的「鄉村振興 小康同行」東營市村歌大賽將於11月20日在市黃河影劇院拉開帷幕。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全市上下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以「鄉村振興 小康同行」為主題的村歌大賽,將充分展現鄉村振興豐碩成果。前期以各縣區為單位組織村歌作品選拔,經推薦,將有26首村歌作品參加全市比賽。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