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獨角獸盤點(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7 36k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entureSquare」(ID:venturesquare),作者:林祖權,36氪經授權發布。

在韓國獨角獸盤點(上)和韓國獨角獸盤點(中)兩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目前為止韓國獨角獸的情況和發展歷程。在這些企業發展的同時,還有另外一些韓國企業也緊跟他們的腳步,被認為也應該加入獨角獸榜單。

同時,近年來韓國創業氛圍越來越好,更多創業新秀也逐漸湧現,產生了很多非常有力的預備獨角獸。也可以讓我們了解到韓國目前的創業風向。

所以,在整理過已有獨角獸後,我們也對被誤解為獨角獸的公司以及即將成為獨角獸的公司進行一個整理,方便關注韓國市場的朋友有更多的了解。

獨角獸?

Kakao

KakaoTalk 是韓國的國民級移動應用,上線於 2010 年 3 月 18 日。上線僅不到六個月時間,KakaoTalk 的用戶就達到了 100 萬的量級。時至今日,KakaoTalk 上線已經滿十年,截至 2019 年 12 月,僅韓國國內用戶就達到了 4485 萬名(目前韓國人口總數為 5178 萬)。是當之無愧的韓國 「國民級」 應用。

曾經有人認為 KakaoTalk 的運營公司 Kakao 是獨角獸,但其實 Kakao 在達到獨角獸的標準之前就早已超越了獨角獸的層次。

2012 年 4 月,騰訊與韓國遊戲公司 Wemade 對 Kakao 投資 1000 億韓幣,使其估值達到 5000 億韓幣(當時匯率約 4.4 億美元)。

僅僅兩年後,2014 年 5 月,Kakao 宣布與上市公司 Daum 合併,並於 10 月完成合併。前一輪融資估值僅有 5000 億韓幣的 Kakao 合併估值達到了 2.35 兆韓幣(當時匯率約 23 億美元)。

但是實際上 Kakao 與 Daum 的合併比例是 1.556:1。10 月完成合併之後最大的股東也是 Kakao 的代表金範洙。所以也可以看成是 Kakao 反向收購了 Daum 並實現了借殼上市,直接越過了獨角獸階段。

根據 2019 年 5 月 16 日韓國公正交易委員會的公示,Kakao 集團資產規模達到 10.06 兆韓幣(約 91 億美元),在韓國排名第 32 位,被指定為禁止相互出資的集團企業。Kakao 共有 71 個子公司,是韓國子公司數量第六多的集團企業。

騰訊是目前 Kakao 集團的第四大股東(2020 年 2 月基準,擁有約 560 萬股佔比 6.5%),Kakao 集團的社外理事之中也有騰訊高管的身影。

Kakao 的前身 I.W.I LAB 成立於 2006 年 12 月,由前 NHN(Naver)CEO 金範洙於 2007 年收購後與大學後輩李載範共同管理。初期開發過影音分享平臺以及類似 Quora 的問答平臺,但都沒有成功。2009 年,iPhone 開始進入韓國市場,金範洙與李載範決定在移動端大展拳腳。

初期的運營中,公司進行了超過 40 次的組織改革進行打磨,為後續的發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其中最有名的 「4-2」 開發原則,在 KakaoTalk 的開發中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謂 「4-2」 原則是指 4 名人員(開發 2 + 產品 1 + 設計 1)在兩個月內完成開發任務。

2010 年 2 月,I.W.I LAB 上線了 SNS 服務 Kakao Agit(現為企業協同平臺),3 月上線了 KakaoTalk。KakaoTalk 一經面世就大受歡迎,6 個月用戶超過 100 萬,12 個月下載量超過 1000 萬。KakaoTalk 的成功為團隊帶來了更大的信心,I.W.I LAB 也就此改名為 Kakao。在 KakaoTalk 上線近一年後,騰訊才上線微信。

KakaoTalk 和微信不僅是產品類似,理念也及其類似。初期都遵循了 「少即是多」 的原則,將注意力集中在了聊天功能本身,極盡克制。而後續的服務發展路線和時間點也及其相似。

面世兩年後,2012 年 3 月 KakaoTalk 上線了 Kakao Story(基於 Kakao 帳號的個人頁面),同年 4 月,微信上線朋友圈功能。2012 年 7 月 KakaoTalk 上線 Kakao Games 平臺。2013 年 5 月騰訊整合移動遊戲平臺。2012 年 8 月,微信上線公眾平臺,而 KakaoTalk 在 2014 年 8 月開始了機構帳號 Yellow ID 服務(類似服務號)。2014 年 9 月 5 日和 26 日,Kakao 和微信分別上線了 KakaoPay 和微信支付服務。

可以看到 KakaoTalk 與微信對行業的理解驚人的相似。雖然服務相近,但服務推出時機太過接近,而且考慮兩國用戶的使用習慣差異,幾乎不可能是相互的借鑑。所以只能感嘆兩家的產品負責人「英雄所見略同」。

Kakao 和 Daum 合併後也有了更多的發展。目前 Kakao 集團旗下除了 KakaoTalk 以外,還擁有支付(Pay),電商(Gifts,Shopping 等),O2O / 外賣(Orders,Hairshop 等),共享出行(Kakao Taxi,Map,Bus 等),音樂(Melon,Leon 等),AI / 區塊鏈,智能硬體,遊戲,小說 / 漫畫等平臺,打造了一個廣泛的網際網路產業生態。

此外,KakaoBank(韓國第二家網際網路銀行)以及頂級 IP Kakao Friends 也是生態圈裡的掌上明珠。生態的建設以及金融科技,智能方案等將成為 Kakao 後續的主要發展目標。

Bighit Entertainment

Bighit Entertainment 成立於 2005 年 2 月 1 日,創始人房時爀一手打造的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BTS)幾乎火遍全球。

2019 年 4 月,防彈少年團《Boy With Luv》的 MV 在 Youtube 上以 37 小時破億的播放量刷新了全球用時最快破億的記錄。防彈少年團近年來也斬獲了韓國以及國際上的無數獎項。

根據 Bighit Entertainment 在 2020 年 2 月 4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 年 Bighit Entertainment 的年營收已經達到 5879 億韓幣(約 35.6 億人民幣),相比 2018 年同期增長 91%。

曾經有一些媒體在報導韓國獨角獸的時候將 Bighit Entertainment 列入在內,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韓國並沒有將其整理到獨角獸的行列中。

不過有這樣的誤解確實事出有因,2019 年 6 月 6 日,韓國現代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聲稱「Bighit Entertainment 的企業價值大幅上升,已經達到了獨角獸水準,估值約在 1.28 兆韓幣(約 11.6 億美元)至 2.28 兆韓幣(約 20.7 億美元)之間」。

有些韓國以及海外媒體引用此數據進行報導,以至於讓不少人誤解。但實際上報導發布後,Bighit Entertainment 在 2019 年並沒有後續融資的動作,所以這個估值也沒有實際的融資支撐,自然也無法成為獨角獸判定的根據。

Bighit Entertainment 的最後一次融資是 2018 年來自私募基金 Alpen Route 的 187 億韓幣。出讓股份約 2.33%。投後估值約為 8025 億韓幣(約 7.3 億美元)。距離獨角獸的差距並不是很大。

2018 年融資時 Bighit Entertainment 曾提出過於 2020 年上市的計劃,最近 Bighit Entertainment 也開始了上市的準備工作。目前 SM,JYP,YG 三家公司歷史最高市值的總額約為 2.1 兆韓幣(約 18 億美元)。而投資界對 Bighit Entertainment 的上市估值的預估則在 6 兆韓幣(約 50 億美元)左右。

Naver Financial

Naver Financial 是 NHN 集團(Naver)將旗下金融業務剝離出的獨立子公司。2019 年 11 月 1 日,原 NHN 內部「Naver Pay CIC」(公司內獨立企業)正式分離成立獨立法人 Naver Financial。代表理事(CEO)由現 NHN 集團 COO 崔仁赫兼任。

Naver Financial 的主要業務除原有 Naver Pay 的支付業務以外,也將陸續開通 Naver 存摺,證券,保險,存款,信用卡等多種金融服務。Naver Financial 內部人士表示「Naver 並不是銀行,無法直接開設帳號,所以相關服務將與第三方銀行合作提供」。

2019 年 12 月 13 日,Naver Financial 宣布獲得 Mirae Asset 集團 8000 億韓幣(約 6.7 億美元)的投資。Mirae Asset 集團以 Mirae Asset Daewoo,Mirae Asset Capital,Mirae Asset Life 以及 Mirae Asset Fund 四家四公司共同持有 428571 股,佔比 30%。Naver Financial 投後估值約 2.67 兆韓幣(約 22.2 億美元)。

NHN 集團將金融支付業務分離獨立的策略讓人不禁想到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和支付寶的歷史。時至今日,雖然螞蟻金服在股權上已經獨立,但實際上在阿里巴巴的生態中依然被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是組成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重要部分。

原螞蟻金服董事長兼 CEO 井賢棟,同時也是阿里集團合股人,董事,阿里經濟體副 CEO。螞蟻進入董事會成員也都是阿里數字經濟體的高管。2019 年 12 月人事調整後接任 CEO 職位的胡曉明也依然向井賢棟報告。

有些朋友曾認為 Naver Financial 也應該算成獨角獸,但實際上 Naver 持有 Naver Financial 70% 的股份,所以作為上市公司子公司也確實無法進入獨角獸行列。CB Insight 也並未在獨角獸榜單中對 Naver Financial 進行收錄。

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中韓巨頭對金融服務發展方向的判斷非常的相似。跨境國際化,泛金融化,智能金融科技的變化使原有的 Fin-tech 定義轉變成了 Tech-fin,甚至還出現了更泛科技的 Big-Tech 趨勢,強調技術對金融產業更廣泛深入的影響。

Naver Financial 成立後的動作也非常迅速,在融資前一周的 「行動支付跨境聯盟論壇」 中,Naver Financial 與 PayCo,iPASS 以及兄弟公司 Line Pay 就行動支付跨境聯盟的組建達成了一致,率先打通東亞範圍內日本,韓國,泰國以及中國臺灣四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共同提供線上線下的跨境支付體驗。

同為 Naver 子公司的 Line,即將在 2020 年 10 月與雅虎日本完成合併。合併後的公司將由軟銀與 Naver 共同持股,此舉或打造出一家估值超 300 億美元的新經濟體。不僅軟銀對此期望甚大,Naver 也意在藉此拓展更國際化的 Big-Tech 金融服務版圖。

日韓金融支付市場或許也會因此而有更多的改變。

其他

除上述企業以外,曾被 IDG 中國和 LV 投資過的 Gentle Monster 也暫未達到 10 億美元估值,中韓共同孵化的翻譯及語言數據平臺 Flitto 則在估值遠未達到獨角獸級別的情況下就已經在韓國 Kosdaq 上市。

下一個獨角獸?

海外資本在韓國的活躍度越來越高,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各國 VC 出現在韓國創業公司的融資新聞中。越來越火熱的創業氛圍之下,也有更多的創業公司正在向著獨角獸的行列靠近。

Market Kurly

Market Kurly 是一家高品質生鮮電商,成立於 2015 年,是韓國首家採用生鮮全冷鏈系統管理的平臺。Market Kurly 憑藉自身打造的物流系統,以 「凌晨配送」 的快捷便利和高質量的食材品質著稱,也以此獲得了目前生鮮領域首屈一指的地位。

(凌晨配送:當天晚 11 點之前下單,第二天早 7 點之前配送到家)

創始人金瑟雅(音)1983 年出生於韓國釜山,2007 年從美國威爾斯利大學政治學專業畢業。其後,金瑟雅先後在高盛,麥肯錫,淡馬錫等知名諮詢公司工作近 8 年。2014 年末她決定離開職場開始為創業做準備。

金瑟雅曾經因為飲食出現過特應症,所以一直對飲食健康非常注重,久而久之成為了同事之中的「Foodie」。不僅知道哪家餐廳的食材更好,也知道哪裡能找到有機農產品。創立 Market Kurly 的時候金瑟雅也決定要堅守初心,平臺上的產品一定是要自己也會買的產品。所以每周五金瑟雅都與公司選品委員會一起,親自參與檢驗上架的產品品質。選品的標準也被明確公示在 Market Kurly 網站上。

除了自建物流,全冷鏈管理以及凌晨配送服務以外,Market Kurly 在供應鏈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很多生鮮是 Market Kurly 直接對農戶,從源頭直接採購做到 Farm to Table。所有符合有機農產品的商品,都會有對應的標識明確說明,目前 Market Kurly 支持韓國以及海外的 11 種標準。其他還有更多半成品菜,PB 產品,成品食品甚至廚房生活家電等。

Market Kurly 的發展十分迅速,2015 年上線後,全年交易額僅為約 30 億韓幣(約 1765 萬人民幣)。三年後,2018 年的交易額卻達到了 1570 億韓幣(約 9.2 億人民幣)並實現了盈利。2019 年的數據雖然還未公布,但是業內預估達到 4300 億韓幣(約 25.3 億人民幣)。五年時間 Market Kurly 實現了超過了 140 倍的增長。

高速發展的 Market Kurly 在資本市場上也被高度認可,四年時間共披露 9 次融資事件,其中有多次是因為有更多投資公司在融資消息發布後加入當輪融資。2018 年的 C 輪融資開始,Market Kurly 開始獲得海外資本的關注,包括 DST,紅杉以及高瓴資本都進行了投資。

目前有消息傳出 Market Kurly 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融資,或成為韓國 2020 年出現的首家獨角獸。

Zipbang

韓國有一種獨特的租房方式叫做「全稅」(傳貰)。這種方式下,租房者以房屋市價 60~80% 的金額作為保證金交給房主後,租住期間不用付任何月租,只要負責自己使用的水電以及管理費等即可,合約結束後退房時保證金會完全返還。這種租房方式不僅方便了租房者,也為房屋投資者提供低了成本投資的選項。

由於韓國政府對新樓盤期房採取分數制申請(優先無房產者等),而且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很多人在買到屬於自己的首套房之前會長期處於租房住的狀態。所以韓國的租房市場非常的繁榮,包括月租,全稅以及買賣的市場都非常活躍。

韓國的房產中介公司幾乎沒有連鎖,中介從業人員通過資格考試上崗後,主要憑藉自身的經驗和房源人脈來運營業務。網際網路平臺出現之後進一步拓寬了中介行業的流量來源,但是並沒有改變中介行業本身的運營模式。

Zipbang 的運營公司成立於 2010 年,2012 年正式上線 Zipbang。近 8 年時間,Zipbang 已經成長為韓國首屈一指的房產中介平臺。根據韓國 WiseApp 的統計,2019 年韓國房產平臺使用者最多的平臺是 Zipbang,第二位是 Hogangnono,第三位則是韓國網際網路巨頭 NHN 旗下的「Naver 不動產」。Zipbang 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 54.27%,遠遠超過了其他平臺。

從 2011 年的首筆 Pre-A 融資開始,8 年時間 Zipbang 共融資 6 次,總融資額約為 2265 億韓幣(約 13 億人民幣)。包括高盛,Altos Ventures 、LB Investment 、Bluerun Ventures 等知名投資公司都參與了投資。截止 2019 年 6 月最後一次融資(1600 億韓幣:約 9.1 億人民幣)之後,Zipbang 的估值約在 7000 億韓幣(約 6 億美元)左右,距離獨角獸的標準可能只相差一次融資。

從 2017 年起,Zipbang 也開始對行業資源的整合。先後投資收購了裝修平臺 Cupix,公寓中介平臺 Hogangnono,大數據平臺 Disco,SpaceWalk,民宿平臺 Woozoo,以及商用不動產平臺 Nemo。

形成了自身產業鏈護城河的 Zipbang 也將 VR 看房,大數據 Lab,租賃管理等技術和服務融入自身,逐漸向 Prop-tech(不動產科技)公司的方向前進。2019 年 1 月 Zipbang 也與 Kakao 集團合作,代理運營了 Kakao 集團旗下的「Daum 不動產」。

市場佔有率攀升中的 Zipbang 也在努力改善整個行業的環境。韓國的中介行業也有很多虛假房源的情況,2016 年開始,Zipbang 針對這種情況進行了全國範圍的監控並對惡性中介進行清退,最嚴重的一個地區曾經清退了 47.8% 的中介公司。

2019 年初,Zipbang 宣布成立「虛假房源 OUT 研究所」,旨在將減少虛假房源的工作日常化,產品化,以技術力量來促進對虛假房源的整治。

根據 Zipbang 在 2020 年 2 月對 5000 名用戶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Zipbang 用戶中約有 70% 的人表示 2020 年有購買房產的計劃。獲得了市場和用戶認可的 Zipbang 在 2020 年可能會有更佳的表現。

Bespin Global

Bespin Global 成立於 2015 年 10 月,是一家雲 MSP 服務提供商。Bespin Global 不僅提供企業雲的部署服務,還提供 OpsNow 系列管理軟體,以及端到端解決方案等諮詢解決方案。Bespin Global 成立僅四個月後就進入了中國市場,所以也有了正式的中文名「貝斯平雲科技」。

Bespin Global 創始人兼 CEO 李翰柱出生於 1972 年,是韓國著名的連續創業者。曾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生物學專業的李翰柱,從 1991 年開始就了遺傳基因治療方面的研究,單因為萌生了創業的想法最終選擇放棄了博士學業。

當時還是 1998 年,網際網路還處於早期的狀態。李翰柱與幾名大學同學共同創立了「Hostway」,開始了創業的歷程。Hostway 做的非常成功,沒有融資的情況下,在 14 個國家擁有數據中心,曾為三星,索尼,迪士尼等巨型企業提供服務。

但是後來亞馬遜 AWS 的崛起讓 Hostway 團隊感到了危機,每年都投入巨資在雲服務上的亞馬遜以及微軟等其他巨頭能為 Hosting 業務留下的空間並不多。最終團隊決定退出,以 5 億美元 (當時約 5975 億韓幣) 的市值將公司賣給了私募基金,佔比最大的李翰柱獲得約半數近 2.5 億美元。

成功退出的李翰柱選擇回到韓國,2012 年,李翰柱開啟了另一段創業,與其他有國際創業背景的朋友共同創立了孵化機構「Spark Labs」。截至 2019 年末,Spark Labs 已經選拔支持了 146 個創業團隊,孵化成功的項目累計估值約 2 兆韓幣(約 16.7 億美元)。

2015 年,李翰柱正式開啟了 Bespin Global 的創業。他認為「創業是為了解決已經存在的問題,那麼解決更大範圍的問題就更有價值」。雖然事業開始是在韓國,但李翰柱的眼光卻放到了國際市場。

曾經選擇避免與亞馬遜 AWS 的李翰柱在成立 Bespin Global 後選擇了與亞馬遜合作,不僅僅是亞馬遜,包括微軟 Azure,谷歌 Cloud,IBM Blumix 以及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都與 Bespin Global 有深度合作。Bespin Global 也獲得了各平臺的高度認可,獲得了無數獎項。

截至 2020 年 1 月,Bespin Global 在韓國,中國,日本以及阿聯四個國家擁有 900 餘名員工,累積客戶數量超過 900 家。包括三星電子,愛茉莉太平洋,SK telecom,Neowiz,汽車之家,Volvo 等世界知名企業。

Bespin Global 成立後,只有過三輪融資。2018 年 10 月 16 日 Bespin Global 宣布了最近一輪融資的完成,由 DY Holdings 主導的 870 億韓幣(約 5.1 億人民幣)B 輪融資。投後估值約為 6000 億韓幣(約 5.2 億美元),成為獨角獸排行榜的有力候選企業。

Sendbird

Sendbird 成立於 2013 年,是一家為網站和 App 提供聊天功能 API 的企業服務供應商。

今年 40 歲的創始人金東信也是一名連續創業者。曾在 NC Soft 擔任開發的他在離開職場之後成立了社交遊戲開發公司 Paprika Lab,並於 2012 年成功退出將公司賣給了日本社交遊戲巨頭 GREE。

其後第二次創業曾經開發母嬰社區,但他們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聊天功能提供商,萌生了自己做一個的想法。最後卻發現這個 API 更加受歡迎,就轉型成了今天的 Sendbird。在轉型的同時也將公司總部搬到了美國。

金東信表示「將公司搬到美國的決定一方面是為了更方便融資,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進入國際市場,實際上 Sendbird 的主要研發團隊還是留在韓國」。

事實證明 Sendbird 也確實在搬到美國後迎來了更快的發展。

2016 年 Sendbird 入選了 Y Combinator 2016 winter class,2017 年獲得了來自矽谷投資人的 1600 萬美元 A 輪投資。2019 年,Sendbird 宣布獲得了高達 1.2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投資者來自老虎基金,ICONIQ Capital,Y Combinator,Funders Club,Shasta Ventures 等著名 VC。其中老虎基金出資佔據了約 50%,另有傳言 Facebook 的 CEO Mark Zuckberg 也參與了投資。B 輪融資之後,Sendbird 的估值達到了約 5 億美元。

在此期間,Sendbird 的國際化戰略也取得了成效。根據 B 輪融資時的消息,截至 2019 年 2 月,全世界約有 12000 個平臺正在使用 Sendbird 的產品,每月有超過 10 億條信息通過 Sendbird 的平臺進行傳輸。包括 NBA,雅虎體育,Gojek ,Virgin Mobile ,SEGA ,LG U+ ,等知名公司都是 Sendbird 的客戶。目前 Sendbird 除了美國和韓國以外,在英國,新加坡以及印度都擁有自己的辦公室。

不過由於 Sendbird 公司主體已經在美國的原因,未來如果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獨角獸的國籍歸屬上會有一些爭議,可能無法算做韓國的獨角獸。

結語

除上述幾家獨角獸候選以外,餐飲配送行業的 Mesh Korea ,電子出版行業的 Ridi,眾籌平臺 Wadiz,快時尚電商 PPB Studios ,流媒體平臺 Watcha 等 27 家公司被韓國政府評選為「預備獨角獸」,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本篇中出現的企業,大多也延續了韓國創業公司的發展軌跡。大部分公司在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也開始了行業內的縱向擴張,把握屬於自己的行業上下遊,形成規模效應。在把握更多行業資源的情況下,即使是做 2C 服務的公司,也有更多的資源助於開拓 2B 的領域。

韓國雖然是一個在商業上比較傳統的國家,大企業林立的環境卻沒有阻擋創業公司的崛起。在韓國創業文化中,出身、專業、行業、市場並不成為創業的門檻。韓國創業者善於在紅海市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更注重事業的商業價值。即使是創業公司也非常關心自己的盈利能力,會努力儘快實現正盈利。

在越來越多人加入創業者行列的同時,出海也成為韓國創業公司非常重要的一個選項。我們也可以看到,本篇中的企業大多面向國際市場或有國際融資背景。韓國企業由於韓國市場的特性,大多很早就開始關注海外擴張的可能性。本篇中的企業大多起步於 2010 年以後,是韓國創業公司出海的先行者,也為後來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未來可能有更多的韓國網際網路公司出現在世界的視野內,韓國市場也會有更多的海外網際網路公司進入,或許不久的未來一股網際網路「韓流」即將登陸。

編 | 雲晞@36氪出海

圖 | 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PPSO」(ID:appsolution),作者:吳志奇,36氪經授權發布。 這次,蝦米是真的要倒了。 1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 2 月 5 日停止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
  • 2020東叄CBD生活暢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紀錄片 11月14日,合生·金茂東叄金茂府舉辦「CBD美學生活論壇」,36氪CEO馮大剛先生、黑洞投資合伙人楊蓉女士、新天三月的創始人賴偉先生,以及東道主——東叄金茂府營銷負責人陳慧茹女士圍聚而坐,站在當代而立精英的立場,講述對北京CBD的生活感悟。
  • ​東野圭吾在華「躥紅」之路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youhaoxifilm),36氪經授權發布。 文 | 陳楠楠 編輯 | 江宇琦 如果要評選今年國內最炙手可熱的作家,東野圭吾勢必榜上有名。 5月28日,東野圭吾2020年新作《祈念守護人》發售,這是其作品首次在中日市場同步發售。
  • 疫情下的日本植物工廠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 日經中文網  ,作者 大林廣樹,36氪經授權發布。 通過控制生長環境來生產蔬菜的「植物工廠」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受到廣泛關注。植物工廠生產的蔬菜一般都裝袋銷售,因乾淨衛生而受到消費者青睞。因生產效率提高,原先偏高的價格降低,這也為植物工廠吹入一股東風。作為應對農業缺少接班人問題和氣候變化的穩定食品供應渠道,植物工廠的存在感提高。
  • 「困」在矽谷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在徐老師的眼中,國內的創業環境是莎士比亞的那首詩的描述「 a summer’s day」,在今年 6 月底的36氪矽谷 Demo Day 上,他對國內創業環境用了3個「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的創業資本投入 前所未有的創業人才聚集 前所未有的創業政策支持 同時
  • 新型肺炎下的網際網路「新拐點」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lter聊IT」(ID:spnews),作者Alter,36氪經授權發布。 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徹底改變了這個春節。線下娛樂的匱乏促使用戶消費進一步轉入線上,與17年前非典期間的場景高度相似。
  • ...44張圖表全面展現中國移動市場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首先是投身直播,藉助目前中國移動市場的強勁東風,成功的吸引力一批新用戶;其次,新浪微博選擇更具媒體屬性的發展戰略,在公共熱點事件上,微博依然是最重要的網際網路討論平臺和即時消息發布平臺,比如裡約奧運會期間
  • 綜藝遊戲之:抄襲是個圈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 艾木子,36氪經授權發布。 昨晚,《極限挑戰》第六季播出。 經歷了第五季的人員「換血」,《極限挑戰》第六季再換嘉賓,除保留原「男人幫」成員王迅、張藝興外,新邀請了郭京飛、鄧倫擔任常駐嘉賓。 用一季時間讓觀眾接受了「男人幫」的解體後,節目數據反倒稍有回升。
  • Rappi成為拉美超級應用的艱難夢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墨騰創投」(ID:MomentumWorks),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節選自拉美財經期刊América Economia的一篇文章,原文是西班牙文,作者Gwendolyn Ledger,由墨騰同事節選編譯。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西文原文。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Iger)突然向包括 36 氪在內的中國記者發問:「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廣東、北京和上海現在的實際情況怎麼樣?你們復工了嗎?電影院開門了嗎?」 隔離在美國家中的艾格很操心太平洋彼岸的疫情。儘管 69 歲的他在今年 2 月已經「光榮退役」,結束了執掌迪士尼 15 年的 CEO 生涯,把這個位置交給了 61 歲的鮑伯·查佩克(Bob Chapek)。
  • 張一鳴的新算盤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 丁波,36氪經授權發布。 字節跳動又有新動作。 8月17日,「清北網校」正式入駐淘寶教育。這是繼開言英語、瓜瓜龍之後,字節跳動的第3家教育類天貓店。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7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天貓,近1萬家機構首次通過淘寶教育參加暑期檔。
  • 批量製造「李佳琦」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MT全天候」(ID:shangyezhichuang),作者:江雪寒,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江雪寒 題圖 | 《吐槽大會2》官微 在直播帶貨這場急速行駛的列車號上,李佳琦、薇婭的造富神話刺激而又吸引著每一個躬身入局者。在直播江湖裡,有句話叫做「逃得過雙11,逃不過李佳琦」,足以證明其江湖地位。
  • 潮玩暢銷榜與背後的創業公司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文娛」(ID:hi3wyu),作者 小李 金角大王,36氪經授權發布。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養,「雙11」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全網購物狂歡節。2020年「雙11」,天貓宣布的銷售額達4982億元,京東公布訂單額2715億元,蘇寧易購19分鐘GMV破50億元,拼多多也披露了多個品類的銷售戰績。
  • 段永平,小霸王背後那個男人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麗,36氪經授權發布。 上周,一則「小霸王文化被申請破產」的消息在網際網路圈沸騰。這個昔日遊戲機之王的命途,引發無限唏噓。不過隨後,小霸王在官方發布聲明澄清,表示此次破產是「烏龍事件」。 與此同時,小霸王背後的那個男人——段永平,重新被提起。
  • 周杰倫的商業帝國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7月21日,一場微博超話打榜大戰火遍了娛樂圈也火遍了商業圈。 最終「老牌」歌星周杰倫以超過一億的熱度成功登頂,而霸佔榜首一年有餘的流量小生蔡徐坤敗下陣來。蔡徐坤數據站發表聲明說,蔡粉聯合聲明退出微博各項數據榜單的競爭。「未來,我們將會把重心放在關注藝人的作品和舞臺,數據重心轉移至舞臺、音樂、時尚、品牌等。」
  • 賈躍亭沒有夢想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歪道道」(ID:daotmt),作者:歪道道,36氪經授權發布。 11月13日,大洋彼岸的賈躍亭沉寂了許久,看著國內造車新勢力一個勁地漲漲漲,市值高速狂飆,不免五味雜,轉發了一條FF關於電動汽車專利與特斯拉不相上下的微博,並稱將持續為行業發生引領作用。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 36、晉江被查處,起點被約談 「事件回顧」5月23日,晉江文學城被北京「掃黃打非」部門查處。
  • 中國洗髮水廝殺風雲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C實驗室」(ID:InsightPlusClub),作者 館長,出品 IC 實驗室,36氪經授權發布。 從「清潔」到「去屑」再到「防脫」,年輕人的頭髮都經歷了什麼? 作為一個奔三的男青年,本人最大的煩惱就是日益後退的髮際線。
  • SNH48一期生畢業的背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鹿角音樂營銷」(ID:MusicMarketingBank),作者:思邁,編輯:木子,36氪經授權發布。 「SNH! Forty-eight!」 伴隨響亮的口號聲響起,SNH48的一期生們終於迎來了她們的畢業演出。
  • 說唱歌手的主流進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音樂先聲」(ID:nakedmusic),36氪經授權發布。《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系列垂直綜藝幾乎涵蓋了說唱圈所有熱點的話題和爭議,也讓說唱這種小眾文化正式從地下走向大眾。 在最新公布的《2019年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中,說唱類音樂和搖滾樂、中國風、民謠歌曲成為報告中唯四列出相關榜單的音樂類型,而在 2019年進入由你音樂榜TOP100的非流行類曲風中說唱類佔比為4.18%,位列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