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雪媽媽
從孩子出生開始,比較就無處不在
做父母的每一個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成才,有出息,從小就給予了厚望,往往幾個寶媽坐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自家孩子成績,考了第幾名。
甚至有的寶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早早就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無形中給施加了很大的壓力,讓孩子有些「喘不過氣」來。
「求求你媽,我就睡1分鐘」
小鑫是個四年級的學生,從上小學開始,媽媽就對小鑫的學習非常用心思,不僅辭掉了工作,全心全意輔導孩子學習,生活中一切事情都不讓小鑫管,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
每天學校放學,媽媽都會準時接小鑫去補習班,上課到七點左右,花十五分鐘吃個飯,然後再送到鋼琴班,練習完九點鐘回家,小鑫繼續寫作業,而媽媽一直陪在小鑫身邊。
小鑫媽媽一直有種「急迫感」,看到身邊其他孩子,每天都是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孩子一不小心被別人甩在身後。於是每天除了老師布置的作業,媽媽還給小鑫準備了額外的作業,每天完成後才被允許去睡覺。
經常小鑫完成作業和功課,都已經凌晨1點左右,精神非常的疲倦。為了增強孩子體質,小鑫媽媽每天早上很早就拉著兒子起來鍛鍊,然後背誦二十分鐘課文或者英語單詞,然後再送去學校。
在媽媽的監督下,小鑫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可以說很聽媽媽的話了,但媽媽仍舊不滿意,希望孩子衝到第一名。這天晚上,小鑫在寫卷子,疲憊地對媽媽說:「求求你媽媽,讓我睡一分鐘,一會馬上起來寫作業」
媽媽看出兒子精神實在比較疲倦,就答應了孩子要求,幾分鐘後媽媽喊兒子醒來,卻發現孩子一動也不動,摸摸孩子額頭比較燙,嚇得趕緊送去醫院。醫生說孩子過度勞累,神經功能紊亂,抵抗力下降引發了猝死。聽完醫生的話,小鑫媽媽感覺心裡的世界崩塌了。
其實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都可以理解,希望孩子今後成才,未來有所成就,家長也跟著操了不少心,可壓力太大對孩子成長影響也很大。太過於「激進」,不僅會造成孩子心理陰影,產生厭學的情緒,也會對孩子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面對孩子學習,家長做好兩個「心理建設」
第一, 學習很重要,可也講究個「適度」
家長認真督促孩子學習,目的是希望孩子打好基礎,未來能夠有所成功,不為生活的柴米油鹽發愁,所以寧願自己辛苦點累點,也要孩子認真學習。
這種想法是好的,可是孩子不是一個「學習機器」,他有自己的情緒,他也會感覺到累,長期「高強度」的學習,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情緒變得敏感,身體素質下降。
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講究個「適度」,孩子學習也是需要「勞逸結合」,這樣不僅效果高,孩子精神狀態也會更飽滿。
第二,要能接受孩子「成功」,也能接受孩子「平凡」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有父母都覺得孩子未來一定能「成才」,可現實是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平庸的,哪有那麼多轟轟烈烈。
面對孩子的人生,父母既要能夠接受孩子成功,也要能夠接受孩子平凡,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挑戰,有時候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氣。
小雪媽媽囑咐: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做功課時間已經比較繁重,家長儘量不要再施加更多的壓力,應該更多地關心孩子的內心時間,督促孩子多多鍛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本錢都沒有了何談未來?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