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臨終前悽涼一幕: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僅留兩封絕筆信

2020-12-28 歷史總探長

1935年3月8日,夜晚。

阮玲玉在自家廚房親自熬了一碗粥。

她看著這碗粥,顫抖的雙手將一大包安眠藥放在了粥裡。

細勺和粥碗發出了「叮叮叮」的響聲,那時候,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她夢想破碎的聲音,也是她生命中的一聲喪鐘。

當天夜晚,阮玲玉去世。

這一年,阮玲玉年僅25歲。

1910年,4月。

阮玲玉出生上海一個窮苦的家庭中。

祖輩世世代代都是窮人,父親阮用榮在浦東一家亞細亞油罐廠當工人,母親何阿英則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

阮玲玉出生的這一年,離清王朝滅亡僅剩一年。

這個踏著新時代門檻的小女孩就走上了歷史舞臺。

雖然現在她還沒有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

父親阮用榮為了讓閨女更好的活下去,娶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

---鳳根。

阮用榮因為在油罐廠上班,長期吸入油煙,肺部被嚴重感染。

在鳳根五歲那年,父親留下她和母親撒手而去。

為了維持生計,張阿英帶著年幼的鳳根來到張家公館幹活。

張老爺子家境殷實,雖然妻妾成群,可兒子在那個時代並不算多,僅有四個。

命運悄然將鳳根和張家四公子張達民的勾連在了一起。

在阮玲玉七歲那年,母親將她送到了附近的私塾讀書,同時給她起了一個正式的名字。

---阮玉英。

阮玉英在私塾上了一年,於第二年轉入教會設立的崇德女子學校。

這所學校算的上是一所公益性的學校,極其照顧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對於學費絲毫不取。

新時代到來,阮玉英能夠學習新式教育,可以說是足夠的幸運。

在這裡她學習課本上的知識,也學習舞臺劇。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流逝,漸漸長大的阮玉英變成了一個落落大方的女孩。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愛情應該要來了!

那時候,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還沒有被搬上熒幕。

而張達民卻遇到了崑山公園的阮玉英。

這一年,張達民18歲,阮玉英16歲。

同樣是年少的季節,他們兩人也同樣的心動。

那時候,阮玉英只知心動,尚不懂得跨越階層壁壘會給她的一生帶來怎樣的傷痕。

她只知道,遇見張達民,讓她心裏面所憧憬的愛情映照在了現實生活中。

阮玉英常常幻想著他和張達民這段乾淨且純粹的愛情。

只是,生活這張巨大的網一旦鋪開,很多人根本沒有一絲的反抗餘地。

阮玉英,同樣如此。

張達明就是個可憐的巨嬰,他沒有被那個變革的時代裹挾著一塊成長起來,反而在曾經的那個封建時代裡繼沉淪著、眷戀著。

相反,阮玉英在那個變革的時代裡,卻活得很完美。

她知道生活的價值,她也知道努力的意義。

只是,她不知道那個時代的女子在資本的面前猶如炮灰一樣。

卑微且可憐。

阮玉英和張達民相戀後不久,張達民便自立門戶,搬離張家。

但其經濟來源仍舊要靠著父母。

遊手好閒的張達民經常出入賭場、舞廳,開始將原有的美好生活撕扯的粉碎。

已經自立門戶的張達民就這樣靠著父母的經濟救助一步步的沉淪,直到父母去世,直到張家四兄弟分割家產,直到阮玉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開始獨自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阮玉英搖身一變,成為當紅一線影星的阮玲玉。

直到阮玲玉吞食安眠藥自盡,他都沒能真正的生活獨立。

曾經熱烈擁抱過的兩個人,最後還是走向了陌路。

1931年,1月28日。

上海發生戰事,阮玲玉離開上海,逃往香港。

在這裡,阮玲玉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

---茶商唐季珊。

唐季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大老闆,幾乎大包大攬了上海所有的茶葉行當。

上海淞滬會戰結束後,阮玲玉又回到上海。

陪伴阮玲玉一起回到上海的,還有茶商唐季珊。

唐季珊每每看到阮玲玉遠去的背影,嘴角總是忍不住露出一絲冷笑。

對於他而言,阮玲玉簡直就是人間尤物,也是他一直苦苦等待的獵物。

他開始頻繁的接近阮玲玉,可在感情世界上受到打擊的阮玲玉對於主動撲上來的唐季珊嗤之以鼻,不加理睬。

這一年的阮玲玉23歲,不經意間已經跑過了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七年。

這一年的唐季珊以重資入股阮玲玉坐所在的聯華電影製片廠,成為其大股東。

唐季珊正式成為阮玲玉的頂頭上司。

唐季珊的溫溫軟語終於讓阮玲玉沉迷,她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情感歸宿。

也開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要開始第二段感情。

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阮玲玉看著漆黑一片的窗外,又低頭看著唐季珊上一任相好張織雲給她寫的一封親筆信:

「你看到今天的我,就能看到明天的你。唐季珊不是個好男人,你要三思。」

她終於做了決定。

第二天,阮玲玉和唐季珊攜手走進了電影院。

影視劇照

不久後,兩人開始了同居生活。

聽聞阮玲玉和另一個男子同居,張達民開始著急,他找到阮玲玉和唐季珊所在的新居,在屋裡大鬧一番。

阮玲玉提出與他正式解除同居關係,同時每月支付一百元生活費,為期兩年。

不過,很遺憾。

阮玲玉和唐季珊同居之後,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

唐季珊仍舊習慣到處沾花惹草,對於阮玲玉更是極度約束。

他討厭阮玲玉常常外出,阮玲玉深夜回來時他還緊閉大門,拒絕進入。

門外的阮玲玉只能一下一下的敲打大門,口中呼喊:

「季珊,季珊,開門啊。」

更為可怕的是,唐季珊還當著眾人的面打過阮玲玉。

阮玲玉也不會想到,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1935年,新年。

阮玲玉參演蔡楚生主導的《新女性》電影,這部電影在金城劇院上映之後,瞬間引起了巨大反響。

電影主要內容是一位知識女性韋明在婚姻中受挫,獨自養育著一個女兒。

不久之後,這對孤兒寡母很快又被身邊的流言蜚語所傷害,韋明最終選擇自殺。

她被送往醫院搶救,一名曾經和她有嫌隙的記者,為了博得新聞頭條,將她自殺的消息公之於眾。

這名記者在生活中還是一個為博得廣告主錢財的諂媚小人,經常製造虛假新聞。

其實這部電影中反映的記者形象,就是當時上海現實生活中的記者形象。

韋明被搶救醒來後,看著報紙上鋪天蓋地的污衊消息,含恨而終。

這是一個悲情且老套的故事,但在當時的電影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過,也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電影中塑造的那個卑鄙記者,引起現實生活中眾多記者的不滿。

趙君豪、錢華、金華亭等為首的上海記者聯手攻擊聯華公司。

聯華電影公司經不住記者輿論攻擊,將所有有關記者的短片刪去,匆匆了事。

不過,記者雖然放過了聯華電影公司,卻沒有放過阮玲玉本人。

一時間,張達民重新出現,以不承認分居協議為由,聯合記者群體炮轟阮玲玉和唐季珊。

同時炮製阮玲玉的情愛之事,以通姦罪將阮玲玉、唐季珊告上了法庭。

新聞上到處都是阮玲玉和唐季珊這對男女同居的消息,姦夫淫婦這些刺眼的新聞頻頻出現在報紙的首頁。

阮玲玉萬萬也沒有想到她真的成為了電影中的韋明。

她在無形中被架在了火爐上炙烤。

1935年,3月7日。

這一天距離法院開庭的時間僅剩兩天。

阮玲玉參加了聯華公司組織的聚會。

聚會現場,阮玲玉笑聲不止,一副自在的樣子。

聚會結束時,她擁抱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唯獨沒有唐季珊。

離開聯華公司後,阮玲玉跟隨唐季珊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唐季珊不斷質問阮玲玉後天開庭的事情,阮玲玉漫不經心的回到道:

「我累了。」

唐季珊一聽,愈加的生氣,回家之後就打了阮玲玉一巴掌。

當天夜晚,阮玲玉飲粥自盡,享年25歲。

臨死之前,他留下了兩封書信:

季珊: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過去的織雲,今日的我,明日是誰,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有聯華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請作撫養她們的費用,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達民: 我是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不必哭啊!我不會活了,也不用悔改,因為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十裡洋場,萬裡風華。

總有一些人的人生被生活無情的撕裂。

昨晚,看完阮玲玉點點滴滴的短暫半生,我一直在想,阮玲玉是何等聰明之人,她明明知道唐季珊是有家室的人,為何還是拜倒在唐季珊的情網下?

常年流連於影視圈層的阮玲玉不會不懂得分辨人品,品評人心。

更何況,被唐季珊剛剛拋棄不久的張織雲還親筆寫信勸過她,她為何還是義無反顧的走進了唐季珊的心中?

從他最初對唐季珊的排斥,我們大抵能夠想到她有著本能自我保護心理。

為何,還是沉淪呢?

說到底,大概還是因為它吧。

---安全感。

阮玲玉前半生就是無根野草,她沒有依靠,也從未能夠真正的停留在愛的港灣。

缺少父愛,也缺少情愛。

人一旦在高空飄得太久,就會急於落地。

阮玲玉也一樣,茶商唐季珊的出現,讓她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唐季珊的底盤太牢固,他游離女人圈層多年,深諳人心。

他知道女人的弱點在哪裡。

陪伴和安全感這兩項女人一生中的至高追求,唐季珊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到,而這也意味著阮玲玉在短時內被唐季珊快速徵服。

所以,愛情這東西從來都不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有時候,先天性的條件能夠徵服任何人。

一塊麵包,足以餵飽所有人。

有時候,一塊麵包,也足以戲耍所有人。

不過,無論曾經經歷過怎樣的痛苦,都請相信:

你所在的世界仍舊充滿良知,仍舊滿懷善意~

相關焦點

  • 阮玲玉臨終前悽涼一幕:遭丈夫掌摑,留下兩封絕筆信後喝下毒粥
    一天晚上,阮玲玉獨自一人待在家中並自製了一碗毒粥,懷著絕望的心情將那碗毒粥一飲而盡,這一幕無比悽涼。25歲的她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在自殺之前,她沒有做任何安排,只是親手寫下了兩封絕筆信。在這兩份信件中暢快的抒發了自己的憤怒與不滿,充滿了絕望的氣息。
  • 女神阮玲玉自殺前的悽涼:被丈夫掌摑,喝下毒粥,只留下兩封遺書
    阮玲玉沒法再繼續學業,而張達民則開始和阮玲玉同居,但張達民是個遊手好閒的人,並沒有什麼生存技巧,阮玲玉在這場戀情中逐漸清醒過來,1926年,阮玲玉在張達民兄長張慧衝的介紹下進入了明星影片公司,並且出演了個人首部電影《掛名夫妻》,從此走上了演藝之路。
  • 阮玲玉臨終前寫了2封信,一封給張達民,一封給唐季珊,含恨而終
    她又為何在25歲的花樣年華,喝下毒粥,含恨而終呢?阮玲玉演藝啟蒙的童年阮玲玉出生於1910年的上海。她出生時,她的父親阮用榮是上海浦東亞細亞油棧的一名普通工人。這樣的家庭條件,談不上好,溫飽卻是足夠。,收到張織雲的信。
  • 阮玲玉臨終前有多慘:丈夫掌摑,自己喝毒粥,僅僅留下兩封遺書
    平日裡的阮玲玉是溫婉含蓄的,但是今晚的阮玲玉好像是大膽熱烈的,那種來自成熟女性的魅力,在這個晚上無盡釋放了出來。她就是這場晚宴的皇后。她笑得絢爛,肆無忌憚。可是又有誰知道,僅僅是四個小時後,這個晚宴的皇后會在家中自殺。她靜靜坐在桌前,面前是母親熬的一碗八寶粥,旁邊放著早已經寫好的絕筆信。
  • 阮玲玉臨終前有多慘:丈夫掌摑,自己喝毒粥,僅僅留下兩封遺書
    她靜靜坐在桌前,面前是母親熬的一碗八寶粥,旁邊放著早已經寫好的絕筆信。三瓶早已經準備好的安眠藥,一次性倒入了碗裡。沒有必要攪拌,就這樣一大口一大口被她送進了嘴裡。安眠藥的苦澀被八寶粥的香甜中和,她邊吃邊看著一旁已經酣睡的唐季珊,滿懷絕望。「季珊,你愛過我嗎?」已經不需要答案了。她靜靜躺到了床上,等待死亡的來臨。
  • 阮玲玉:與兩個男生同居,產生糾紛後自殺,留下兩封遺書
    而阮玲玉在自殺前,寫有兩封遺書,其中有一封叫《告社會書》這麼寫道: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是(實)我何罪可畏?因為我對於張達民沒有一樣有對他不住的地方,別的姑且勿論,就拿我和他臨別脫離同居的時候,還每月給他一百元。這不是空口說的話,是有憑據和收條的。
  • 抗戰中的痴情漢左權,給妻子寫12封信後陣亡,絕筆寫道:念念念
    引言1982年,42歲的左太北收拾左權將軍的遺物時,再次看到了父親左權生前寫給母親的11封信。儘管那些信件早已泛黃,可一幕幕往事躍然紙上,讓左太北淚流滿面。「記得給女兒買花布」「記得給女兒準備冬天的毛衣褲」,左權在信中無時無刻不關心著妻子和女兒,一字一句都扎著左太北的心。「別時容易見時難,分離21個月了,念念念念。」
  • "一代美人"阮玲玉:留下2封信自殺後轟動上海,5位影迷跟隨其自殺
    &34;阮玲玉:留下2封信自殺後轟動上海,5位影迷跟隨其自殺謠言,指的是沒有相應事實基礎,卻被捏造出來並通過一定手段推動傳播的言論。受眾未被明確或暗示虛構的前提下,被捏造及傳播的與事實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論即是謠言。很多人都知道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但是能做到的人卻非常少。
  • 25歲的阮玲玉,深夜讓母親煮麵就著安眠藥吃下,留下2封絕筆信
    相遇時阮玲玉與張達民的感情已瀕臨破裂,被阮玲玉吸引的唐季珊利用阮玲玉喜愛跳舞,時常陪伴她跳舞。就這樣面對張達民的壓迫,心灰意冷的阮玲玉投入了唐季珊的懷抱。這個看似風度翩翩、財力雄厚的男人,實則在老家早有妻小,因為倚仗嶽父發家故而不能離婚的唐季珊只能斥巨資在上海為阮玲玉買下一棟小洋樓&34;。
  • 阮玲玉遺書到底寫了什麼?兩封遺書道出真正死因,令人唏噓不已
    有時候人的命運就是很奇妙,阮玲玉跟隨母親在張家做女傭時,認識了張家老爺的兒子張達民,他的出現,改變了阮玲玉的人生軌跡。張達民比阮玲玉大了6歲,在1925年底,當時在崇德女校讀到初二的阮玲玉在鴻慶坊開始了與張達民的同居生活。阮玲玉跟了張達民後,除了一些日常生活費和張達民的甜言蜜語之外,阮玲玉並沒有什麼其他自由。
  • 行刑前給兒子留了封180字絕筆信
    後來,趙一曼留給兒子的紙條終被送到了相關人員的手中,可讓人意外的是,當這封信被她的兒子看到時,竟已是20年以後的事了。 此時,趙一曼信裡呼喚的兒子「寧兒」,已經長成了一個20歲小夥的模樣,此時的「寧兒」也已經習慣了「陳掖賢」這個大名。所以,當他打開信看到「寧兒」的稱呼時,竟恍若隔世。
  • 這是李白的絕筆詩,悽涼悲壯,讀一次心痛一次
    李白一共活了60多歲,寫了至少上千首詩(現存1000多首),然而他一生坎坷,晚景悽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生活窘迫的李白不得不去投靠同一個家族的叔叔李陽冰,沒有過多久,李白就病逝,臨終前留下一首絕筆詩《臨路歌》,對自己的人生做了一個總結。根據前人的考證,《臨路歌》中的「路」字應該是當作「終」字,出錯的原因估計是古代刻書時因形近而誤。
  • 一代影后阮玲玉,香消玉殞豈止遇人不淑,兩封遺書揭露真相
    阮玲玉有了生活收入,先後遷居老靶子路和海寧路,主演了兩部電影反響平平,張達民如前一樣遊手好閒,嗜賭如命,也不想去工作吃不了半點苦,手裡的積蓄所剩無幾,他只好向阮玲玉索要,他把阮玲玉當做搖錢樹源源不斷提供他吃喝玩樂的真金白銀。阮玲玉好心勸慰他,像她演的電影的男主角一樣能浪子回頭,但次次都是失望。阮玲玉心灰意冷選擇了逆來順受。收養了母親撿來的棄嬰,取名小玉。
  • 唐伯虎臨死前的絕筆詩,短短28個字,看似瀟灑卻令人心疼
    人若倒黴,喝涼水都塞牙,會試的題目很偏,只有兩位書生給出準確答案,其中一位就是唐伯虎。假如不出意外,入選前三甲不成問題,或許還能狀元及第,騎著高頭大馬逛京城,享受眾星捧月般的感覺。然而,因科舉舞弊案的牽連,不僅被取消成績,還被關進大牢。
  • 阮玲玉死後的四封遺書,究竟哪個是真的?
    為了做到共情,鍾欣潼做了一些功課,發現阮玲玉死後還出現過真假遺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阮玲玉憑藉紮實精湛的演技驚豔影壇,成為名副其實的默片女王、「中國的嘉寶」。然而,1935年3月8日——全國婦女解放日這一天,她突然自殺,驚動整個上海,各種輿論甚囂塵上,對阮玲玉的自殺展開了一場大討論。阮玲玉死後,先後流出四封遺書,真真假假,眾說紛紜。按常理,阮玲玉留遺書是有充分理由的。
  • 趙婷:葉永烈的「絕筆·絕響」與「專藏」
    這封「歷史性」的信,信末只是蓋著編輯部藍色的長方形圖章,沒有留下編輯的名字。在珍藏了30多年之後,葉永烈正是憑藉其筆跡,找到了責任編輯——啟蒙恩師、散文作家楊奔先生。這封信的初始收藏者是葉永烈的父親。這位書法很好、會寫詩詞的企業家,不僅給了葉永烈最初的文學薰陶,也遺傳給了他細心的基因和習慣。
  • 錯換人生28年小夥姚策,換肝無望留絕筆信,稱疼痛如萬千螞蟻噬骨
    11月25日,姚策的愛人熊磊通過姚策微博帳號發文稱,公布了姚策口述,由她代筆的《致河南淮河醫院院長張偉捷的絕筆信》。全文摘錄如下:致河南淮河醫院院長張偉捷的絕筆信尊敬的張偉捷院長:你好,我是錯換人生28年患癌青年姚策,我仙子啊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 令人惋惜,25歲紅遍全國的民國著名影星阮玲玉,竟被渣男害死
    阮玲玉念及和張達民在一起幾年的感情,曾盡力地勸說和感化他,希望他能浪子回頭,並表示願意與張結婚。但張達民卻說只看中了阮玲玉漂亮的臉蛋,僅把她當成姨太太,根本就沒打算結婚。這就使她陷入了絕望的境地,她曾服毒自殺未遂。
  • 張織雲、阮玲玉、梁賽珍都和他有關
    各報連篇累牘地報導阮玲玉和兩個男人的「風流」韻事,什麼《張達民將控阮玲玉通姦》、《阮玲玉通姦案發》、《背張嫁唐都是為了財產》、《三角戀愛糾紛未了,繼以通姦罪起訴》等等。阮玲玉面臨名譽掃地,事業毀滅。她在這種惡性包圍之中,走上了不歸之路。
  • 雍正王朝:雍正帝為什麼看完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後,暴斃而亡?
    為了大清,為了江山,為了百姓,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甚至去世前的最後一刻,還在批改奏摺。但是在他去世之前,卻收到了老八胤禩的信,難道這封信成了壓倒雍正帝的最後一根稻草?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雍正帝暴斃而亡,真的是因為老八胤禩臨終前寫的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