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武帝司馬炎有二十幾個兒子,為何要立一個白痴兒子為太子?

2021-01-08 寫乎

文/陳二虎

(司馬炎)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英雄難過美人關

公元290年5月16日,雄豪一世的晉武帝司馬炎死了,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立皇儲的大事上,讓他們祖孫三代積蓄下來的大晉江山,從此陷入危機。他那個傻兒子司馬衷繼位後,八王之亂,讓剛剛起航的晉王朝「山雨欲來風滿樓」。

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溫柔鄉令男人智昏,好的女人是一所學校,壞的女人是一場劫難。

今天我們不得不說兩個女人:司馬炎的皇后楊豔與他的兒媳婦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

(司馬昭)

當年司馬懿受魏明帝曹叡的遺詔輔佐年少的曹芳即位,權傾上下,架空曹氏,把權力的觸腳安插到要害部門。司馬懿一代梟雄,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更是一個野心家、陰謀家,為他的孫子司馬炎竊取曹魏江山,積累下實力。他去世後,司馬師襲職,又傳給其弟司馬昭,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為兒子司馬炎廢魏自立鋪平了道路。

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王朝,定都洛陽,是為西晉晉武帝,大封宗室為王,以免權力旁落,冊封其妻楊豔為皇后。

這個楊豔弘農華陰人,字瓊芝,其父楊文宗,世家大族,四世三公,東漢太尉楊震的後人。

(司馬懿三父子)

二、司馬炎的皇后楊豔

楊豔自小聰明,生得天生麗質,秀美端莊,芳名遠播。

司馬昭聽說後,就為兒子司馬炎聘娶過來,成了世子妃,頗得司馬炎的寵愛。

她進退有禮,善解人意,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喜歡她,敬重她。

司馬炎即位,她便冊為皇后,統率六宮。楊豔給司馬炎生了三子二女,長子毗陵悼王早折,二子司馬衷,也就是後來的晉惠帝,三子奉獻王司馬柬,兩個女兒新豐公主和陽平公主。

(以下為一組三國西晉服飾圖片)

說來這楊皇后仁而不嫉,幫助司馬炎採選天下美人充實後宮,供武帝司馬炎享樂。每次州府進貢來美女,司馬炎讓楊豔選,楊豔喜歡「潔白長大」的,而司馬炎喜歡嬌小玲瓏的,看來這男女的眼光確實不一樣,司馬炎總是依著楊豔,自己喜歡的都落選了。

卞藩,是曹操卞夫人一族,他的女兒美貌出眾,司馬炎很想納為妃子,就讓楊豔去辦,楊豔卻婉轉地說:「卞家三世後族,只能立後不能成妃。」這理由多麼堂皇。

司馬炎除了楊豔生的兒子,其餘姬妃也給他生了二十三個兒子,在立儲問題上,司馬炎深知司馬衷是一個傻子,據說有一次聽見蛙聲,這傻皇子驚訝地問:「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隨侍的人忍不住笑了。還有一次,他聽說天下災荒,官員告訴他:「老百姓沒糧食吃,餓死眾多」,司馬衷反問官員:「沒糧吃,何不吃肉?」可見其智商真乃天下第一白痴皇帝。

但這司馬衷生在皇宮,身體發育的還是蠻好的,剛剛十三歲,晉武帝司馬炎就給他選好了太子妃,並且在結婚之前派了宮中才人謝玖到東宮,教授他生理知識,這謝玖離開太子東宮時已經懷上他的龍種。幾年後司馬衷在父母那裡看到一個小孩子,司馬炎告訴是他的兒子,他傻傻地笑了,早已經不知怎麼回事了。無法擔當天下重任,很想立一個聰明伶俐的。但他很多事都聽楊豔的,為了江山社稷,他試探楊豔的想法,說司馬衷不適合承繼大統,要不要換一位太子?

楊豔嚴肅地說 :立嫡立長是根本,不要以賢愚廢立。

三、選太子妃

於是,這個傻司馬衷確立了太子位,於是,這太子妃的位置更是令人惦記。

司馬炎看上了司空衛瓘的寶貝女兒,而楊豔收了尚書令賈充的厚禮,答應立賈充的女兒(這賈充可以說是司馬家族的大功臣)。

司馬炎認為衛瓘的女兒有五可:種嫉、不宜子、短、黑、相貌不美,這種嫉是有來由的,是說賈充的老婆郭槐生性嫉妒,朝野聞名。

這賈充的第一房老婆是李氏,淑德賢慧,生了個女兒叫賈荃,由於李氏的父親李豐在曹魏時犯罪被殺,家屬發配邊地,賈充被迫與李氏離婚,隨後娶了郭槐。

司馬炎廢魏建晉,大赦天下,李氏返回京城,由於李氏所生的女兒賈荃是司馬炎兒子齊王司馬悠的王妃,司馬炎特批讓李氏與賈充復婚,置左右夫人,李氏與郭槐地位平等。

郭槐這個醋罈子堅決不同意,令賈充也無能為力,只好辭謝聖上美意。賈荃也希望母親與父親破圓重圓,也深懼郭槐的悍妒,只好為母親另擇一處住處。

賈充怕郭槐,根本不敢去,這郭槐還是不放心,派人盯著賈充……

而衛瓘的女兒有五可:種賢、多子、美、白,俊俏。

這一定比較就看出高低,司馬炎的意思是選衛瓘的女兒。

然而楊豔覺得賈氏有淑德(這郭槐共生了兩個女兒,長女賈南風,次女賈午,選太子妃時,雖然這賈午好看,但年齡太小,不在入選之列,而賈南風已經發育成熟,比太子還大兩歲,已經十五了,長得又黑又矮,卻透出成熟的味道。其實,這姐妹都是風流情種),宜為太子妃,同時,楊豔又聯絡司馬炎寵信的荀勖從中進言,司馬炎無奈便聽任楊豔做主,立又黑又醜的賈南風為太子妃。

這楊豔於公元274年去世,在生病期間力薦自己叔父楊駿的女兒男胤為後。

四、賈家醜女

話說這賈南風人雖然長得黑醜,卻工於心計,精通權術,機敏奸詐,當了太子妃後,略發「雌」威,就把這傻太子拿下,牢牢控制在手掌心,任她玩戲擺弄。

她是東宮之主,不允許任何女性染指司馬衷,但她一連給司馬衷生了四個女兒,沒能生下兒子。

這司馬衷傻,性事還是粗通的,偷偷與宮女尋歡,讓宮女懷了孕,賈南風知道後,親操大戟,把懷孕的宮女當胸扎死,其兇殘嫉妒可見一斑。

賈南風在太子宮大開殺戒,妄殺懷孕的宮女,有人奏告司馬炎,司馬炎聽了勃然大怒,準備廢掉這個太子妃,派人把她囚禁起來。

賈充聞知,又驚又恐,連忙請荀勖等人商議,又打通司馬炎寵愛的妃子充華趙粲,才平息了此事。

轉眼間英明一世的司馬炎死了,他的傻兒子順理成章地當了皇帝,賈南風自然榮登皇后的寶座,而司馬炎的那個比賈南風歲數還小的小楊後成了皇太后,其父楊駿以太傅大都督總理軍政。

然而沒有幾個回合,陰險的賈南風以舅父郭彰、族兄賈模為親信,編造楊駿謀反罪名,先召汝南王司馬亮入朝討楊未果,便又召楚王司馬瑋入朝,設計以謀反罪殺死手握大權的楊駿,廢掉皇太后,然後把她活活餓死。

剷除了楊氏勢力,賈南風讓楚王司馬瑋掌握軍權,委任汝南王司馬亮與太保衛瓘共同輔政,沒幾個月又找了個理由殺了這二人,並解除了司馬瑋的兵權,以「假傳聖旨,謀害大臣」的罪名砍了頭。於是,這賈南風大權獨攬,朝堂之上都是她的親信。

待朝廷穩定了,這賈南風更是露出生性放蕩的本色,傻子司馬衷根本無法滿足她的性要求,開始無所顧忌都過上淫蕩的生活。

五、放蕩的黑旋風

太醫令程據早就與她私通,但遠遠不夠她享受,便派心腹每天傍晚出宮在京城為她物色年輕美貌的後生,弄進後宮,玩夠了就殺死,免得走露消息。

一時間,京城洛陽氣氛變得緊改,天一要黑,年輕美貌的男人都不敢出門,但那些失蹤的去哪了?誰也不清楚,就聽說常常有一輛黑箱車出沒。

話說有一個官府小吏,生的白嫩俊俏,惹人喜歡,有人發現他突然闊氣了起來,高檔衣物非常人家所有,引起懷疑,被頂頭上司叫去審問。

這吏是個軟骨頭,沒等大刑侍候,就一五一十都招了: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太婆,說家裡有人生了重病,法師說到城裡找一個年青漂亮的後生,到家住幾日,借陽剛旺火來驅邪散陰,病人就好了。那老太婆請他幫忙,事後有重謝。他便答應了,上了一輛封閉嚴實的車輛,「納麓箱中,然見樓闕好屋」,他問是什麼地方,被告知是仙境,隨後有侍女為他沐浴,款款好酒好菜之後,被引入一室中,見到一位三十多歲又胖又矮又醜的「貴夫人」,眉後有顆痣。這女人頗強,與之尋歡幾日後,讓這女人十分滿意,「臨出,贈此眾物」。

上司聽了,都猜到這女人就是皇后賈南風,與眾人相視一笑,放了這小吏,暗思:豔福不淺呀!

思量這小吏僥倖逃脫,分明是這賈南風令他聽話又賣力,惹人憐愛,又令她滿足,一念之間沒有殺他。

而賈南風殺太子司馬遹,也就是宮中才人謝玖所生的司馬衷的兒子,導致了諸王之亂,和西晉的短命,也看出當年司馬炎大封宗室給王朝帶來的惡果。

六、歷史是一面鏡子

回眸歷史,司馬炎結束了三國紛爭的局面,統一了天下,然而,聽信女人之言,讓「白痴」的兒子繼位,埋下了禍根。

對於晉王朝而言,公元290年5月1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隨之而來的,會有許多事發生。

唐太宗李世民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鉤沉歷史,是不是給予我們對未來的啟示,走好腳下的路!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相關焦點

  • 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卻偏把皇位傳給一個傻子?
    雖然他當時有25個兒子建在,只有楊皇后生的兒子是嫡長子。大兒子已經夭折,傻兒子司馬衷成了嫡長子。但當時已然荒淫無道的司馬炎並沒有心思或精力仔細思考利弊,只偏執地遵從嫡長子繼位規則,因為他自己就是靠這個緣故才能夠繼承父親司馬昭之位的,理由是歷史上廢長立幼引起的禍端太多。所以他才更加偏執於這個規則,哪怕嫡長子是個傻兒子,在他心中,自己的成功就是規則。
  • 為何西晉會出現白痴皇帝?晉武帝有問有答過了,是賈妃動手導致的
    朝廷上下都知晉武帝的兒子司馬衷,是一個低能兒,若要讓他即位,朝廷定會是雞飛狗跳,不知會搞成什麼樣子。難道晉武帝就沒有為太子繼承大業之事,從頭到尾的深慮一遍嗎?當然是有的,原因就出現在賈妃手上。晉武帝測太子司馬衷,文書頭頭有道,賈妃也十分滿意太子司馬衷,在朝廷眾多大臣的眼中,都深知他是個低能兒,自然就有大臣想勸武帝另立太子,只可惜沒有人敢講出來。
  • 晉武帝司馬炎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傳位給傻皇帝司馬衷呢?
    其實,司馬炎對他這個兒子也是不滿意的,自己的兒子是傻是聰明,我相信司馬炎還是能夠看出來的,除非他自己是傻子。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司馬衷被立為太子,當時司馬衷只有九歲,可能當時年紀小,還看不出來智商怎麼樣。
  • 【夏花專欄】聖質如初 ——「白痴」晉惠帝
    文/阮莉萍晉惠帝司馬衷,是個著名的「白痴」皇帝,可在晉武帝司馬炎的二十六個兒子中,卻是獨有的身披龍袍的好命,當了十三年太子、坐了十七年帝位。痴人仿佛一根沒有思想的葦草,缺乏發現與創造的樂趣,見過司馬衷的朝臣無不領教過他的愚痴,為什麼卻能夠得到晉武帝的垂青,成為太子的不二人選呢?
  • 統一中原的晉武帝,為何被忽略!
    讓我們一起來扒扒史料,以後人的視角看一下這位被人忽略的晉武帝司馬炎。 拋開上有諸侯王不說,就算太平盛世,每日處理的國家政務也足以讓一個正常人崩潰,何況這位整天吃喝玩樂啥也不懂的大兒子呢。 其實在立太子之後,司馬炎也想過這個兒子不是很靠普,有想廢掉的意思。況且太子的老師還不止一次的跟他說:「太子學習啥的太笨了,估計公司CEO他幹不了,您要不要考慮考慮換換別人呀。」
  • 朱標有5個兒子,朱允炆只是庶長子,為何朱元璋要立他為太子
    朱元璋開始選定的繼承人是嫡長子朱標,但是朱標先他一步去世,這讓朱元璋陷入了接班人空缺的麻煩之中,所以朱元璋準備再在子嗣中選擇一個接班人。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是馬皇后,她為朱元璋生了5個兒子,分別是長子懿文太子朱標、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晉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
  • 晉武帝擔心兒子不懂延子之法,讓自己的妃子去教,結果出事了!
    晉武帝擔心兒子不懂延子之法,讓自己的妃子去教,結果出事了!如果你學過中國古代史,你應該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國歷史上出現的皇帝,並不是所有的皇帝在位時間都很長,其中不乏在位時間很短的皇帝。我們今天就拿歷史上著名的晉惠帝來說,因為他是一個典型的在位時間很短的皇帝。按理說,像司馬炎這樣精明的人,不可能生出一個雙商比較低的兒子。但實際上,惠帝是司馬炎臉上的一個汙點。曾經就有人對惠帝說過,很多人連飯都吃不上,最後被餓死了。
  • 唐玄宗立楊貴嬪的兒子當太子,為何不立貞順皇后的兒子當太子?
    昨天晚上,有網友問我:「唐玄宗的武惠妃,死後被追封為貞順皇后,她的兒子李瑁為什麼沒以嫡子的身份立為太子,反而立了庶三子李亨?唐代宗也一樣,追封了獨孤氏為皇后,她的兒子韓王沒能立為太子,反而是立庶長子李适當了太子。」這是兩個問題,自媒體篇幅有限,我先回答李瑁和李亨的問題。
  • 晉武帝統一中國後為什麼又迅速衰落了?因為司馬炎沒有堅持下來
    中國大地第一次幾乎完全被外族控制,匈奴大軍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這些都要怪到晉武帝司馬炎的頭上嗎?其實對於晉朝的持續時間,司馬炎也是努力過的,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堅持下來。要想分析晉武帝統一中國後為什麼又迅速衰落了,我不得不提一下司馬炎,司馬炎是晉朝開國皇帝 ,作為曹魏權臣司馬昭的長子,曾出任中撫軍 ,司馬昭本意讓幼子司馬攸繼承王位。
  • 司馬昭的「忠犬」賈充,為何屢屢被司馬炎「教做人」?
    然而,事情的發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晉武帝司馬炎收到奏表後,與大臣們商量了半天,最後竟只給了庾純一個免官處分。至於賈充,司馬炎也只是下詔安慰幾句便了事。接到皇帝旨意的賈充愣了許久,他坐在金碧輝煌的司空府中,卻感到無比的孤獨與恐懼。他想不通,為司馬家奔波了半輩子的自己,為何會落到這般田地?
  • 晉惠帝,晉安帝,唐順宗,宋度宗,歷史上四個白痴皇帝
    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皇帝傳位要傳嫡,傳長,不傳賢。就是說如果你是嫡子又是長子,就算是白痴也會讓你即位。沒有嫡子就立長子,如果你皇子排在後邊,即使很賢能也不會讓你繼位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歷史上留下了幾位智商低下的皇帝。
  • 為什麼人們常常忽略統一中原的晉武帝?
    反觀司馬家族,是曹魏給了他們一步步走向輝煌的機會,結果恩將仇報,把皇室幾乎趕盡殺絕,吃著曹家的飯,卻造著人家的反,這如此江山有如何讓素以忠君愛國的華夏口口相傳。泰始元年,31歲的司馬炎登基,不過,這位偉大的晉武帝司馬炎成功讓歷史後退春秋以前。他推翻秦漢時期的郡縣制,改用西周封建制,大肆分封同宗王。
  • 司馬炎是接兄長的班,為何他當了皇帝,死前執意將皇位傳給傻兒子
    很多人說,如果他當初沒有將皇位傳給傻兒子司馬衷,恐怕也不會這麼快就亡國了吧!西晉能夠建立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司馬懿,從年輕時候就在曹操麾下效命,但是沒有得到重用。原因很簡單:一是曹魏陣營中人才實在太多了,他一個初出茅廬的愣頭青,很難有機會接觸到軍機要事;二是曹操根本就不信任司馬懿,認為他有「狼顧」之相,不是一個甘於人下的人,總覺得司馬懿不會忠心於自己。
  • 史上牛逼皇后:竟把自己白痴丈夫扶上皇帝的位子
    對於古代封建時代的豪門大族的女子來說,要為家族帶來榮光,就必須做為政治聯姻的棋子,或代替皇族和親遠嫁他鄉或進宮成為后妃供人取樂,都不失為一種人生常態,沒什麼好悲哀的,因為大家都是這樣,但是如果對方不幸是個白痴,那該怎麼辦?
  • 晉武帝滅吳的堅定支持者,晉惠帝時獨撐危局,為何最終慘遭殺害?
    由於張華對諸多政務的見解,皆卓犖不群,且多有創見,切有成效,大多被採納施行,因此頗受司馬昭賞識。泰始元年(265年),晉武帝司馬炎以「禪讓」方式,改朝換代,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張華授任黃門侍郎,隨從左右。以其博聞強識,逐漸受到司馬炎的器重。一次,晉武帝向張華詢問漢朝宮室制度,張華應對如流,且繪圖畫,以佐講解。晉武帝及旁聽者聽得津津有味,都忘了時間,不覺得疲倦。
  • 慄太子劉榮為何會被漢景帝廢黜?只因為有一個坑兒子的母親!
    人生的過山車漢景帝的皇后薄氏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為人本本分分,孝敬父母,恭愛兄弟,也從不曾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皇后薄氏一生無子,作為皇長子的劉榮在17歲這年被立為太子,本以為可以順順利利登上皇位,像自己的爺爺和父親一樣做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結果21歲這年的一紙詔書,徹底破滅了劉榮的願望。
  • 封建王朝廢太子困難嗎?至少要過哪三關?首先外戚、群臣不會答應
    因此立太子這件事上,皇帝必須要慎重。自己立的太子,一般情況下,含著淚也要讓他登基稱帝。比如說晉武帝司馬炎,他明知道太子司馬衷是個腦子不好的傢伙,自己分明還有25個兒子,可他偏偏讓這個傢伙繼承了皇位。那麼有沒有反悔的呢?當然還是有的,而且還比較多。不過立了太子,再想要廢掉,那可就比較困難了。那麼有哪些困難呢?一、太子有賢臣們保駕護航。
  • 司馬家的「傻兒子」
    司馬家從一代目宣帝開始,二代目、三代目中都有非常之人。《晉書》毫不吝惜筆墨,稱讚司馬懿「聰明多大略」,長子司馬師「沉毅多大略」,孫子司馬炎非但以「沉深有度量」為長,甚至連頭髮、手臂都特別長,乃至「發委地,手過膝」。然而,就是這位擁有諸多特長的晉武帝,卻生出個無甚長處的「傻兒子」司馬衷,不僅如此,這「傻兒子」竟然還成了「司馬氏の四代目」——晉惠帝。
  • 歷史上有哪些人被立為皇太孫呢?他們的結局為何是這樣的
    皇太子我們都知道是帝國的儲君、王朝的法定繼承人,一般在皇帝去世後,皇太子享有優先繼承權,不過有時因為意外亦或是其他會出現皇帝依舊在而皇太子早亡的情況,這時皇帝為了維護封建法統,在太子去世後不選擇自己的其他兒子為繼承人而選擇太子的兒子也即自己的孫子為繼承人,這時儲君不稱為太子而稱為皇太孫,比如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在太子朱標去世後就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當然除了以上情況外,在歷史上我們還發現另外一種情況即在太子尚健在且並未被廢黜的情況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