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晉會出現白痴皇帝?晉武帝有問有答過了,是賈妃動手導致的

2020-12-19 狐仙說歷史

晉武帝的上一代人,都是善於玩弄權術的,只可惜到了他兒子司馬衷這一輩,卻變成了什麼都不懂的白痴,再加上賈妃在背後玩弄權術,白痴還真的成為了皇帝。從魏國的明帝開始時,社會就流行了一種奢侈浮華的風氣,晉武帝還在奢侈風氣之中起了帶頭的作用。

△晉武帝司馬炎

晉武帝是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特別是在晚年時期的晉武帝,由於他過度荒淫,因此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於是他不得不考慮繼承皇位的人。朝廷上下都知晉武帝的兒子司馬衷,是一個低能兒,若要讓他即位,朝廷定會是雞飛狗跳,不知會搞成什麼樣子。難道晉武帝就沒有為太子繼承大業之事,從頭到尾的深慮一遍嗎?當然是有的,原因就出現在賈妃手上。

△賈妃與太子司馬衷

01晉武帝測太子司馬衷,文書頭頭有道,賈妃也十分滿意

太子司馬衷,在朝廷眾多大臣的眼中,都深知他是個低能兒,自然就有大臣想勸武帝另立太子,只可惜沒有人敢講出來。但晉武帝也並非是一個糊塗之人,他對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也是存在了一定的顧慮,他就想試試兒子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晉武帝對太子司馬衷繼承皇位產生顧慮

因此,晉武帝就派人下達一卷文書,將此文書交給太子,要太子自己處理文書中的問題即可。如此可見,晉武帝還是對太子司馬衷,進行了一番測試。只可惜太子的妻子賈妃,在文書中動了手腳,讓宮裡有學問的老師替太子寫文書,寫出的卷子引經據典,講得頭頭是道,就連賈妃看了都非常滿意。

△太子的妻子賈妃準備動手腳時

02賈妃醒悟,重助太子寫文書,通過晉武帝測試

賈妃看著宮中的老師,替太子司馬衷寫好了文書,心裏面定會是高高興興地,這對於賈妃來說自然是好的了,最起碼太子可是自己的丈夫,哪有妻子不為丈夫著想的。然而就有一個太監提醒:文書問卷好是好,只是皇上深知太子平常是不太懂事的,難免會生疑。

△太監提醒賈妃

可見如果賈妃沒有太監的提醒,估計文書問卷就要被送交給皇上了。賈妃被提醒過後,是瞬間明白過來了,不然賈妃也不會重新讓太監,另外起草一份粗簡的答卷交給晉武帝了。當然了,文書問卷經過武帝這麼一看,雖寫得不高明,但還是有問必答,如此可看到太子的腦子,還是清楚的,因此晉武帝就不再想廢掉太子了。

△晉武帝得知兒子並非白痴露出笑臉

03晉武帝病逝,立下萬全遺詔,助西晉白痴皇帝

晉武帝病重於公元290年,太子司馬衷已經是三十多歲了,按理來說完全是可處理朝中政事了。晉武帝還是不放心,臨死之時,還立下了萬全的遺詔,要皇后的父親楊駿和他的叔父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就這樣司馬衷就繼承了西晉的大統,這就是晉惠帝。

△汝南王司馬亮

結果,晉惠帝根本管不了國家的政事,甚至還鬧出出了一些笑話來。例如:天生愚鈍、呆傻而不明事理的他,在皇宮中御花園遊玩時,就有體現了出來了;青蛙呱呱叫,是為官家叫,還是私家叫呢?侍衛便這樣回答:青蛙在官家叫時則為官家叫,在百姓家叫時則為私家叫,然晉惠帝還認為言之有理,進而還獎賞了侍衛。

△侍衛告知晉惠帝御花園青蛙為誰叫

自然還有那麼一年,各地出現災荒,地方官員上報朝廷,晉惠帝也就知道這事了。不看晉惠帝與大臣之間的問答,還真看不出來,他真的是一個白痴皇帝,他是這樣問大臣:「好端端的人,怎麼就會餓死了呢?」大臣回答說:「當地災情嚴重,沒有糧食吃。」結果,沉思過後的晉惠帝,這樣回答到:「為什麼不叫他們多吃點肉粥呢?」惠帝這樣回答,確實是屬於非正常人所為。

△白痴皇帝是這樣答覆大臣的

04總結:

結合以上,可以得出西晉有這樣一個白痴皇帝,真的是讓西晉王朝陷入危難之中,晉惠帝有可能比不上三歲的小孩子,只能怪他天生愚鈍了,真的實屬白痴類型了。總之,晉惠帝能夠得以繼承自己父親的皇位,這功勞都得歸咎於他的妻子賈妃,若沒有她的相助,司馬衷可能早已經被廢除太子之位了。

你們又有何認為呢?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與探討!

參考史料:《中國通史》《晉書》#歷史那些事#

本文為狐仙說歷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的帳號!

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作者推薦:

李白傲權貴走盡一生,這四首詩是可詮釋地,表明三方面的大起大落

圓周率是祖衝之的熱詞,但冷詞新曆你了解嗎?推行時人世已兩隔絕

王充的《論衡》講述了唯物主義,無端端還與神學對抗,原因在於?

一代畫聖吳道子,官、民間看重,唐玄宗重用,民間畫工尊稱為祖師

相關焦點

  • 西晉為何突然崩盤?
    在這些王朝中,西晉之亡無疑是個特殊的存在。不少人一說到西晉亡國,總是輕蔑笑道:「都怪皇帝太白痴」,絲毫不見提到其他王朝亡國時的遺憾惋惜之情。誠然,西晉的運氣很不好,遇到了以司馬衷為代表的白痴皇帝。在這位智商欠費的皇帝帶領下,西晉的統治階層們一番神操作,讓剛剛經歷治世的西晉迅速衰敗,甚至折騰出「衣冠南渡」的慘狀,把北方變成戰亂的地獄。然而,一個白痴皇帝,外加一群野心家,就真能造成這般嚴重的後果嗎?西晉突然崩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晉武帝司馬炎有二十幾個兒子,為何要立一個白痴兒子為太子?
    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王朝,定都洛陽,是為西晉晉武帝,大封宗室為王,以免權力旁落,冊封其妻楊豔為皇后。這個楊豔弘農華陰人,字瓊芝,其父楊文宗,世家大族,四世三公,東漢太尉楊震的後人。司馬炎除了楊豔生的兒子,其餘姬妃也給他生了二十三個兒子,在立儲問題上,司馬炎深知司馬衷是一個傻子,據說有一次聽見蛙聲,這傻皇子驚訝地問:「此鳴者,為官乎?為私乎?」隨侍的人忍不住笑了。還有一次,他聽說天下災荒,官員告訴他:「老百姓沒糧食吃,餓死眾多」,司馬衷反問官員:「沒糧吃,何不吃肉?」可見其智商真乃天下第一白痴皇帝。
  • 晉惠帝,晉安帝,唐順宗,宋度宗,歷史上四個白痴皇帝
    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皇帝傳位要傳嫡,傳長,不傳賢。就是說如果你是嫡子又是長子,就算是白痴也會讓你即位。沒有嫡子就立長子,如果你皇子排在後邊,即使很賢能也不會讓你繼位的。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歷史上留下了幾位智商低下的皇帝。
  • 被誤讀千年的「白痴皇帝」司馬衷
    其一,司馬衷在華林園聽到蛤蟆叫,便問左右:「它們鳴叫是為公,還是為私?」隨從答:「公家地盤上的 為公,私人地盤上的為私。」司馬衷對這種解釋深信不疑。其二,國家發生了大範圍的荒亂,百姓無糧可吃,鄉裡餓死無數,司馬衷感到納悶,「他們怎麼不吃肉 呢?」不少人根據這段文字,理直氣壯地給司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
  • 司馬師的皇帝身份為什麼會成為西晉滅亡的「蝴蝶效應」?
    漢末三國歷史上有兩個有名的「兄終弟及」:一是孫策傳位於孫權;二是司馬師傳位於司馬昭。不過兩個弟弟給哥哥的身後待遇卻大為不同,孫權稱帝後僅追封孫策為「長沙桓王」,而孫策的兒子只是列侯。司馬炎篡魏稱帝後追封司馬師為「晉景帝」,司馬師的子孫則是與皇子待遇相同的世襲藩王,讓司馬師擁有皇帝身份和符合功績的待遇。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司馬師的皇帝身份卻成為西晉滅亡的「蝴蝶效應」。
  • 西晉在歷史上為何沒有存在感呢?什麼原因導致的?
    西晉在歷史上之所以沒有存在感。主要是因為西晉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而且說起西晉王朝來也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領導人物,所以存在感很低。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出現過很多朝代,而做到大統一的王朝寥寥無幾,西晉是一個大統一王朝,但是存在感卻很低,說起西晉來,人們都想不到西晉是什麼時候的事,西晉有什麼代表人物,那麼西晉為什麼會被人遺忘,為什麼存在感這麼低呢,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因為西晉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了。
  • 賈南風:手段殘忍,導致八王之亂出現,天下分崩離析
    如果這樣下去,最多,東漢末年的皇權就被拋棄了,西晉再一次實行親權或太監專制。 但司馬衷的妻子賈南風不願意一輩子委屈下去。 於是,一場宮廷政變正在醞釀之中。 賈南風是一個壞女人,在三個方面都是極端不道德的,風格很寬鬆。 在歷史上,後宮裡有許多女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狐狸,可以迷惑皇帝。 但賈南風跟他們不同。
  • 大臣暗示皇帝,太子的智商有問題,皇帝卻說:你喝醉了吧?
    身為諸葛亮的弟子,姜維口才也相當不錯,三言兩語就把鍾會搞定,勸他別再跟著司馬家混,不如自己單幹,也許鍾會原本就有這種想法,加上姜維的一番勸說,決定舉兵謀反。在動手之前,鍾會誣陷鄧艾有不臣之心,司馬昭派心腹衛瓘把鄧艾抓住。衛瓘這個人非常聰明,不僅完成司馬昭交給他的任務,還憑藉出色的演技騙過鍾會,並成功平定叛亂。
  • 短命西晉,兩個錯誤導致50年亡國,看似英明的司馬炎,實則昏庸
    01晉武帝基礎沒打好晉朝畢竟不是亡在晉武帝之手,所以大家一定不會想到他是西晉亡國的罪魁禍首。尤其晉武帝司馬炎在位時,將東吳滅掉完成了江山的統一,還百姓一個安穩和平生活。他本人胸懷寬廣,樂於聽從好的建議和意見,啟用的臣子也是賢明的。而在社會管理上更是一貫奉行撫恤百姓,勸課農桑原則,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社會發展蒸蒸日上,頗具有良君之德才。而實際上,他卻犯了兩個不饒恕的錯誤,導致了禍患綿延。
  • 晉武帝滅吳的堅定支持者,晉惠帝時獨撐危局,為何最終慘遭殺害?
    凡是鼓吹戰爭者,往往會遭致愛好和平、厭倦戰爭人士的反感。西晉初,朝廷中就有這樣一位「鷹派」,他因極力支持滅吳統一戰略,而遭到包括權臣賈充在內的大臣們的反對。賈充甚至用死亡,對其進行威脅。只是由於晉武帝的極力支持,才倖免於難。滅吳統一大業,才得以付諸實施。晉惠帝時,主庸臣橫,外戚、諸侯,爭權奪利,內亂不已。他雖臨危受命,勉強支撐朝政不紊;但最終還是被捲入權爭的漩渦,並死於權爭。他就是張華。
  • 晉武帝統一中國後為什麼又迅速衰落了?因為司馬炎沒有堅持下來
    如果從公元265年晉武帝司馬炎篡奪魏國之主的地位,然後立國算起,有國祚51年,可若是從晉朝滅吳、真正統一全國算起,卻僅僅只有37年的短暫國祚。之後在建興四年,漢趙大軍攻破長安,也正式的宣布了西晉的滅亡。也是從那時開始,這個被稱為「九州」的大地迎來了長達100年的亂世,從此生靈塗炭,百姓也苦不堪言。
  • 統一中原的晉武帝,為何被忽略!
    不同以往的是這位統一中原的皇帝沒有像秦始皇那樣聲名遠播,也沒有像隋文帝那樣受人敬仰,更多的是我們好像忽略了他,甚至不願提起他的朝代,但這又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扒扒史料,以後人的視角看一下這位被人忽略的晉武帝司馬炎。
  • 史上牛逼皇后:竟把自己白痴丈夫扶上皇帝的位子
    甚至這個白痴的地位還不低,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人,自古以來皇帝的兒子眾多,太子的位置,也都是人人爭搶的,那麼這個太子白痴的人生會以怎樣的方式結束呢,又是怎麼登上皇帝的寶座呢,又會是那個女子嫁給他呢?我們一起看看!而今天的男主角就是太子司馬衷,可惜是個白痴,這件事滿朝文武乃至整個皇宮都心知肚明,除了一個人——皇帝司馬炎。
  • 晉惠帝並非「白痴」:智商情商不低
    其一,司馬衷在華林園聽到蛤蟆叫,便問左右:「它們鳴叫是為公,還是為私?」隨從答:「公家地盤上的為公,私人地盤上的為私。」司馬衷對這種解釋深信不疑。其二,國家發生了大範圍的荒亂,百姓無糧可吃,鄉裡餓死無數,司馬衷感到納悶,「他們怎麼不吃肉粥呢?」不少人根據這段文字,理直氣壯地給司馬衷扣上了「白痴皇帝」的帽子。
  • 【夏花專欄】聖質如初 ——「白痴」晉惠帝
    文/阮莉萍晉惠帝司馬衷,是個著名的「白痴」皇帝,可在晉武帝司馬炎的二十六個兒子中,卻是獨有的身披龍袍的好命,當了十三年太子、坐了十七年帝位。痴人仿佛一根沒有思想的葦草,缺乏發現與創造的樂趣,見過司馬衷的朝臣無不領教過他的愚痴,為什麼卻能夠得到晉武帝的垂青,成為太子的不二人選呢?
  • 李密的《陳情表》,真的是用「孝」打動了晉武帝嗎?
    所有這一切,都是李密去努力消除晉武帝的敵對、懷疑心理,並表明自己的臣服和忠誠之心。 李密知道僅靠否定蜀漢遠遠不夠,所以在接下來的語句中,對西晉的統治進行了極為真誠的讚美,將西晉稱為「聖朝」,說出了「逮奉聖朝,沐浴清化」這種讚美之詞。區區「聖朝」二字,表明了李密對西晉統治的肯定與認同。
  • 百集紀錄片《中國通史》第三十二集:西晉統一(含解說詞)
    胡阿祥:三國的外交雖然很複雜,但是主要的是孫吳蜀漢為一方,曹魏為另一方,那麼在滅南方這兩個國家的時候你要有戰略,一般來說先易後難,蜀漢的國土面積,蜀漢的人民的數量,蜀漢的國家力量,以及蜀漢國內的矛盾都要大過孫吳。而且一旦滅了長江上遊的蜀漢以後,我們想像一下,司馬氏的水軍順流而下,那麼滅孫吳是比較容易的,蜀漢和孫吳之間是有一種唇亡齒寒的關係。
  • 八王之亂一西晉王室「窩裡鬥」
    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就是一個很 好的例證。公元290年,晉武帝死,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由於惠帝呆痴智障,毫無執政能力,西晉中央爆發了權力內亂。由於這場內亂的主要參與者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周、長沙王司馬義、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題、東海王司馬越八王,所以歷史上將這場內亂稱為「八王之亂。
  • 在三國歸晉後,西晉為什麼曇花一現?
    依據史學家的觀點,西晉開始於公元266年,結束於公元316年,一個王朝的壽命只有50年,的確可以稱作是曇花一現。西晉的短命,與王朝出現了昏庸痴呆皇帝有直接關係。在歷史學中,有一種現象被稱為瓶頸定律,就是在開國皇帝之後,如果第二代、第三代有所作為,那麼這個王朝通常會長治久安,如果在第二代、第三代出現了問題,也沒有解決好,這個王朝基本就會到此瓦解。中國民間還有一句老話,叫做富不過三代,基本意思也是一種瓶頸定律,所以開國皇帝後的二代、三代常常就是王朝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