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6年,作家白燁寫了一篇《80後的現狀與未來》,文中提到了韓寒和他的作品。
隨後,韓寒在博客上發表了文章,《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以此反駁。
兩人正式開戰,一場「韓白之爭」,在文學圈愈演愈烈。
作家陸天明站出來為白燁說話,結婚遭受韓寒和粉絲的攻擊,陸穿導演看到父親被罵,也站出來炮轟韓寒,結果,剛出頭,就敗下陣來。
高曉松和陸川是哥們兒,看到哥們兒被罵得那麼慘,再看韓寒一人單挑一圈人,覺得此人太猖狂了,他要為哥們兒出口氣,並在自己的博客中說要起訴韓寒:
你在《三重門》裡,全文引用了我的《青春無悔》,未獲得我同意,現在依法依理明白告訴你:我不同意!請依法把你與此有關的,各種單行本、選集、文集從書架上拿下來,把我寫的文字全部刪掉,再放上去,賣!
不僅附上了律師函還挑明說:
「你和你的追隨者們,瘋狂罵了我哥兒們陸川和他父親陸天明,就是看你罵人看不過去,來找你的茬。」
原本以為是個大招,結果,還是輸給了攻勢猛烈的韓粉,難以招架的高曉松,一度關掉了博客。
「川兒,雖然沒幫上你多大忙,哥們盡力了。」
韓寒最後說了一句:「高處不勝寒。」
意思就是,高曉松贏不了韓寒。
多年以後,高曉松自己也說:「博客時代,我們都玩不過韓寒。」
大張旗鼓地出場,轟轟烈烈的慘敗,這樣不顧一切往前衝,和陸川一起晝夜不停,忙著刪掉韓寒粉絲圍攻的高曉松,一點也沒有了平時那副油腔滑調的做派。
明哲保身的年代裡,比起輸贏,更讓我們羨慕的,或許就是這種兄弟義氣吧。
02
韓寒也是性情中人,一場罵站,讓他和高曉松不打不相識。
面對高曉松的起訴,他說:
我的確引用了高曉松的歌詞,而且引用時沒有註明作者,高曉松告我天經地義,他幫哥們兒也是天經地義。
韓寒呼籲粉絲,不要去謾罵別人。
同時還發文感慨:
父親跟別人吵架,兒子跳出來。兄弟跟別人吵架,又有哥們兒跳出來。像他這種「為朋友插自己兩刀」的做法,真是讓人佩服。
吟到恩仇心事湧,江湖俠骨已無多。
看到如此光明磊落的韓寒,高曉松一下子有了好感:
你終於開金口,在文章裡呼籲你的粉絲不要罵髒話了!我這官司也不打了,你如果一定要支付我稿費,那就幫我捐給希望工程吧,但也算我收了稿費。所以,你有權利繼續引用我的歌詞。
彼時雙方交惡,此刻惺惺相惜。
幾年後,韓寒深陷「抄襲門」,在這場輿論漩渦中,高曉松亦如當初那般,再次站出來了,只不過,這一次他力挺韓寒:
「我看過韓寒的小說,那肯定不是代筆。」
2011年5月,高曉松因酒駕被拘,恰逢他執導的電影《大武生》的宣傳階段。
獄中,高曉松給韓寒打了一個電話:「」電影在上海首映,你能去捧個場嗎?」
首映當天,韓寒在山東有車賽,結束後,他直奔上海首映禮現場,來不及休息一會,就直接上臺幫高曉松宣傳:
「曉松不在,我們幫他把這事給辦了吧。」
其實當天高曉松不止給韓寒一個人打了電話,但最後只有韓寒一個人去了。
高曉松曾經感嘆道:「人生有這樣的這一段經歷,你才能看出人心。」
03
樸樹在我看來是娛樂圈最「天真」的,他與世界格格不入,不會場面話,不願接商演,喜歡的,不喜歡的,從不迂迴,都是直來直去。
記得有一次,高曉松找樸樹借15萬,樸樹不愛說話,只回了他兩字:帳號。
過一段時間,樸樹也沒錢了,又給高曉松發了兩字:還錢。
哪裡像現在我們找朋友借錢,也是兩字:沒有。
真正的朋友,從來不必多言。
2013年,樸樹接了一場商演,樂隊裡的吉他手程鑫得了癌症,樸樹急需用錢。
那一年,樸樹帶著程鑫四處治療,即便費用昂貴,即便醫生們都說沒必要手術了,樸樹還是不願意放棄,他四處託人,去各大醫院找名醫。
經歷人小建問他:
「這幾個月的治療,花掉了你幾年的收入,你要想清楚了,你卡裡的錢根本不夠。」
樸樹回答到:
「不夠我們就去籤公司,賣身蠻。跟救人比起來,合約算什麼。」
為了朋友,他願意放棄原則和自由,但程鑫,沒有給他賣身的機會。
2014年2月,程鑫去世了。樸樹最後對他承諾是:
「我們哥幾個,保證照顧好你媽。」
後來,每一場演出的收入,樸樹都會那一部分,讓小建給程鑫的母親寄過去。
0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有人說,友情就是一場江湖,處世之道,盡在一個「義」字。
江湖一直在,情義有多少?
杜月笙曾說過:「不要怕欠人家人情,只要懂得還就好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現在懂得還的,還有多少?
高曉松說,《曉說》這個名字,是韓寒起的;
韓寒說,《後會無期》主題曲,是樸樹唱的,
樸樹說,二十多年前懷才不遇,遇到了高曉松;
韓寒電影上映時,高曉松為他作曲了《飛馳的人生》。
幾個人看似無交集,各自忙碌,卻又彼此欣賞。
我很喜歡韓寒天馬行空的文字,也喜歡樸樹的無拘無束,更佩服高曉松的人情仗義;
年輕時的韓寒做了許多我們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成年的樸樹活出了我們想活卻不敢過的方式。
在這個「點讚之交」的「朋友圈」裡,友情比我們想像中要飄渺和脆弱。
但是身邊還是會有那些真正的朋友,即使不能陪著你,也能理解你。
今日歸來不晚,與故人重來,天真作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