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講透如何做「爆品」

2021-01-18 穀倉爆品學院

怎麼做爆品?

很多人思考,很少人講透其科學路徑。

這篇文章根據我過去的實踐,試著給大家一些我的答案!

- 01 -

做爆品的前提

是趕上一個好時代

最近人人都在談消費升級,卻很少有人抓到紅利。

什麼是消費升級?

我找了一個最精闢的解釋,就是十九大報告中說: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在這種消費升級的趨勢下,我們有一句口頭禪:「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可以重新做一遍」。主要是三條理由:

第一條:整個用戶群變了

尤其是新一代的消費者,他們有不同的需求。

舉例來說,一個90後的妹妹,她去買內衣的時候,一定不會買她媽媽用的品牌,她認為那是70後,60後用的品牌,我作為90後,用另外一種品牌,她們這個內衣的需求不一樣,老式的內衣大都是蕾絲的,有鋼圈的。

以前的女性用戶,都是在乎別人的眼光,但是用戶調研發現,90後女生買內衣,更在乎舒適性,而帶鋼圈的不太舒適。

第二條:品牌的替換現象

這個替換現象怎麼理解?

本土品牌取代洋品牌。比如現在自己去買電視機,我們再也不會說一定非得去買像松下這些洋品牌,國產的電視機就挺好的。年輕品牌取代老品牌。有些老品牌一些慣性在裡面。或者說有時候,老品牌的團隊也偏老,可能都四五十歲了,這樣的團隊也很難理解新用戶。品牌老化以後,你就趕不上一些更加新銳的年輕品牌,這些年輕的品牌,他們的團隊很年輕,也更容易理解我們這些新一代消費者,因為他們的年齡就和消費者的年齡一樣。小米的員工平均年齡也是二十八九歲,正好是和小米的用戶群,一樣的年齡。很容易做出17到35歲的理工男喜歡的產品。

第三條:新技術的出現

舉電飯煲的例子,以前的電飯煲就是一個普通的電飯煲,現在的電飯煲有壓力,有IH,有智能。它可以根據你的口味、米種,來調節這個煮飯的一個加熱曲線,這些新技術就會給電飯煲這個產品帶來更新換代的機會。

那麼機會很大了,我們再來說說現實的問題,實體創業做產品,怎樣抓住這個消費升級的機會。

- 02 -

消費升級背景下

實體創業常見的三種困難

第一種:代工企業做品牌,沒有經驗。

我曾經遇到一個江蘇的專門做女包的代工企業,他給國外很多大牌的奢侈品來做女包的代工,按理說他的產品的品質,應該是非常不錯的,他們花了上億元來做自主品牌。結果都是打了水漂,這種情況我後來還碰到很多家。

第二種:產品做出來了,渠道的費用特別高,產品賣得不少,結果一算帳不賺錢。

第三種:有些同學特別想把產品賣進一些所謂的新零售的渠道。

比如說小米有品、雲集、網易嚴選,這些所謂的精品電商的渠道。結果不得其門而入,人家一看你的產品是進不去,這也是一種情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類似的情況,我在實踐中,很多企業家都是上面的三種情況,那我們來分析:

產品賣不掉、賣不好,到底什麼原因?

尤其是有些時候我們幫國外代工做的挺好,自己做產品就是不靈,做品牌也不行,這背後的原因有兩條:

產品本身的原因很多時候產品賣不好,打水漂,各種各樣的問題,最主要的是產品本身有問題。有時候我們做產品的叫自家孩子自家愛,你覺得自己的產品挺好的,別人就是看不上,所以我們要分析產品本身是不是有問題,那產品本身常見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把握用戶需求,或者說是個偽需求。這個時候,產品質量做的再好,硬是沒需求就賣不掉。你的系統不能支撐你做自主品牌的產品,是系統的問題。

- 03 -

避開做產品的大坑

第一條:產品存在偽需求

舉一個反面的例子,前一陣子,我在無錫市中心裡的一個商場裡面逛,發現有一個新產品叫畫屏,就是一個比一般顯示器的畫質,要更好一些的一個顯示屏,有雲端會傳輸很多博物館裡的名畫、藝術品,這個產品的最低配是1500塊錢,這樣一個產品你會買嗎?這個看起來很炫的產品,到底是不是切中用戶的需求呢?

我個人對這個產品持保留態度,原因有兩條:

把博物館搬回家,家長讓孩子受到了薰陶、教育,這個事情出發點是好,可它不切中用戶特定場景下特種痛點,用戶沒有痛點,你的宣傳教育成本就特別高。這產品1500塊錢趕上一個小電視的價錢了,你家本來就有電視,有很多權宜的解決方案,比如說你用電視機的屏幕保護程序也可以看到,哪怕是實體的畫框也行。

基於這兩個理由,我個人感覺做家庭市場的話,就會有很大的問題,當然如果換一個角度,比如說他可以做TO B市場的,有很多學校、醫院、會所,那麼它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布置,這是可以嘗試的。

再比如說禮品市場,也有可能,自己掏錢不會買,作為禮品贈送是可能的,但禮品市場1500塊錢的禮品到底有沒有其他可選的,當然需要去驗證。所以,我覺得這個場景要把握對,不對的話就很難。

舉一個正面的例子,我是一個家長,女兒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通常會布置到我和我老婆的微信或QQ上,然後我收到老師的文件以後,還要下載到電腦列印,當我連不上印表機的時候,就打不出來,好不容易連上了,有時候油墨幹了,就很著急。

這樣的痛點就是特定用戶群在特定場景下的痛點,這是學生家長在列印作業時的痛點,當我和其他家長交流時,他們紛紛說這個痛點太鮮明了,然後都慫恿我說趕緊去做這個產品吧,我們就不買市面上的印表機了,等你們做出來我再去買。

在現實生活中,當針對特定用戶群,在特定場景下的特定痛點時,許多用戶就會產生共鳴,就恨不得市場上馬上有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

第二條:產品定義錯誤

我自己看到無數的創業項目、製造業企業轉型項目,大家都不太擅長做產品經理。在做產品裡面呢,最要緊的事就是產品功能的設定,我們一般把產品的功能分成三種:

必備型功能:如果產品沒有做到,用戶肯定是不滿意的,即使你做到了,他們會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他也不會特別為你點讚。 期望型功能:你做得越好,用戶越滿意,你做得越不好,用戶越不滿意。這是個線性的關係。興奮型功能:用戶沒想到的功能,能給他帶來驚喜。

我們在做產品定義的時候,要綜合考慮這三種功能,取一個功能,進一步來做剖析。

第三條:設計要找最優解

2016年,我跟章駿(奧運火炬設計組的主創設計師)有段時間特別痴迷琢磨牙刷,我們把市面上所有的牙刷買過來,結果感覺都是有或多或少的不滿意,牙刷是個成熟產品,但是我們用一種相對高的要求,來挑刺的話呢,牙刷都沒有十全十美的,所以我們就確定牙刷這個領域有機會。

那麼做牙刷這個產品,第一個就是把牙刷當成醫療器械來對待,而不是像普通的牙刷廠,把它當成快消品來對待,態度上是有區別的。

第二個我們是不停的尋找真正一把好牙刷應該長成什麼樣子,也就是我們要尋找牙刷的最優解。

最後,我們經過半年的努力,讓我們在整個刷絲的排布上,中間的毛是高出來一點,為什麼高出來呢?這樣有利於我們的牙齦溝就是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刷的更乾淨,這種叫巴氏刷牙法,所以毛的排布是最優化的。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刷絲的本身,絲用的最好。我們在全世界包括韓國的,德國的那種各種各樣的刷絲,還有國內的作比較,比較來比較去,我們發現日本東麗的絲是最好的。所以我們貝醫生牙刷的絲,是專門找東麗來專門研發代工的。

還有就是刷頭大小要合適,口腔的空間非常小,頭一大以後你就有一種異物感進入口腔就噁心,所以頭一定要儘量是小頭。

再看顏值,大家看到顏值非常簡潔,整個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排置,然後,局部用彩色點綴,這個點綴的中間是矽膠,不是通體矽膠,只是躡手的位置用矽膠,矽膠面積太大呢,你會有一種溼漉漉的感覺,老覺得牙刷幹不了。

可能大家都會有這個生活體驗,所以我們儘量減少矽膠的面積,其他地方都是用硬質的塑料。

這個牙刷的細節還有很多,包括他的專利等等,我只是為了說明即便是牙刷這樣的成熟商品,你都可以把每個細節做到最優化。

第四條,技術有無迭代

我們尤其強調,你這個做的產品,能不能代表下一代技術,如果你不能代表下一代技術,是不是當下最好的技術,這個很是要緊的,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我們孵化的案例叫追覓科技,專門是做吸塵器的。這個產品在小米眾籌,一個禮拜賣了1400萬,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成績了,那他為什麼能夠引爆這個市場?

也讓我覺得這個產品主要特點是,技術很過硬,大家知道,吸塵器的關鍵部件是電機,他採用的是10萬轉超高速電機,這個技術是非常要緊的。第二個是我們對整個空氣動力學系統,進行了一個重新的設計,使用的是多錐旋風分離技術。這個吸塵器吸起來真的很強,我覺得幾乎可以跟dyson高端產品媲美。

以上的我講了這四條,大家檢查一下產品本身有沒有問題,假如你產品都做不到,那麼它引不爆市場是必然的。

- 04 -

打造爆品是個系統工程的問題

本文核心在說:「如何做出爆品」,爆品不單單是產品問題,而是你整個企業形成的系統,能不能有辦法支撐這個爆品,假設產品本身已經很好了,但是你缺這個系統,也是很難引爆市場的,這個系統包括供應鏈、渠道、團隊、思維方式。

第一條:供應鏈

我們特別強調供應鏈系統的重要性。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但不能說是一個製造業強國,我在實際走訪很多工廠發現,我們的製造業不同行業的水平參差不齊,比如說我們去看那個汽車的生產線,去看那個3C產品(計算機 Computer、通訊 Communication、消費電子產品 Consumer Electronic )。

比如像富士康,這樣的公司的水平是特別高的。但是我們去看一些服裝鞋帽企業,發現這全是手工。

再比如說家具行業,宜家的那個工業主管還跟我抱怨,在中國找這種好的家具代工特別難,不像日本有太多這種好的家具供應鏈。

我們自己要意識到這個這種製造業行業水平參差不齊,假設你是服裝鞋帽行業的供應鏈,假設你是家具行業的供應鏈,可能你在本行業裡邊的水平已經是最高的,但是實際上跟3C產品的水平對比,可能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這兒有一個供應鏈方面的訣竅——降維攻擊。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做那個取暖器,取暖器是個小家電,實際上我們會用3C的供應鏈來做這個取暖器,形成一個降維攻擊的打法。

我們為什麼要採用這個3C的工藝來做這個家電?

比如像手機、耳機,這種3C產品在手裡把玩,它的段差、接縫都特別精細,但是由於我們家具行業呢,原來做的產品的體積比較大,這個縫稍微差一點看不出來,大家做家具質檢時,可能就放鬆了,而我們是從3C行業裡走出來,我們看那些接縫就很難受,所以我們就會尋找類似富士康這樣的3C企業,去做小家電。

用更高維度的供應鏈去做產品,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訣竅。

供應鏈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要看供應鏈DFM(製造的優化設計)的這個能力。

比如以取暖器為例,假設一個設計師拿了一個方案,他是用0.6厚的鋼鐵板,然後是用螺絲釘連接,這樣的一個東西。那麼你供應鏈拿到這個案子以後,你要有能力說,能不能把0.6的那個厚度簡化成0.4,而且把螺絲的這種固定的結構,改成卡扣,用加強筋的方法,且更薄,更美觀。你這樣一種對於設計師和研發人員,提出的設計方案要有優化能力,這對於供應鏈非常要緊的。

最後一條特別重要的是,賣電子類消費品也好,賣小家電也好,我覺得你做爆品,供應鏈快速爬坡能力也很要緊。

有些時候,就說你產品非常好,有用戶需求,一下子就會有很多訂單,超乎你的想像,一開始你就會不足,我們經常遇到這種幸福的煩惱,有些時候明明可以賣10萬臺,結果就做了1萬多臺,我們經常遇見這種情況。就是產能爬坡能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做不好背後就被人罵,說你是飢餓營銷。誰不願意去賣東西呢,這種就是產能爬坡沒解決的。

第二條:渠道

這個也是很難的問題,有產品就是沒地方賣。好多製造業背景的企業家,產品怎麼做都沒關係,就是賣不掉。

有些傳統的渠道像天貓、京東,都已經從一種新渠道變成傳統渠道,它的線上成本也很高,流量成本跟線下差不多,這兩個已經齊平了。所以,這方面就有很大的問題,我個人建議有兩條:

其實可以考慮精品電商渠道,像小米有品、雲集等,他都是品質電商,它產品的品牌、數量、型號、SKU都比較少,這種精品電商渠道比較容易起量。

精品電商渠道的難點,在於你的產品真的要有特色,或者要足夠好,但是他的精品渠道和傳統渠道的不一樣的地方,是傳統渠道的門檻低,但是後邊你的費用高,精品電商渠道呢,你是進門那一刻比較難,因為他要精挑細選來賣東西。所以你的產品必須做到兩條,要麼是人無我有,要麼是人有我精,產品力要夠。產品跟渠道方這兩方面是博弈的,當你產品足夠好的時候,渠道求著你,你要產品不夠好,就是有關係也不持久,最後一算帳賺不了錢,就很難合作。早期新產品上市的時候,一定要綁定一個主要的渠道來打,不要三心二意,和很多渠道合作。這樣在每個渠道都沒有資源,告訴你一個主要渠道,說我就整這一個渠道了,這個新品就給你們賣。這個時候渠道才能把資源給你。這人都是相互的,最早期的新產品,我不建議一下子進很多渠道,把一兩個具體的渠道打透很要緊。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這也是非常難,但必須也要做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要從這種大的平臺的流量,比如說拼多多、京東,大平臺的流量總歸不是咱們的,這是平臺的流量,他要給你截流就給你截流,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有一個長治久安的解決辦法,就是你要把所謂的大平臺的流量,轉化成我們的私域流量,建立自己的用戶池子。而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不容易,因為我們有伴隨著很多穀倉孵化的項目,我們在做這個私域流量,但是這個事情不是難不難執行上的問題,而是戰略方向上,你必須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就好比有個幾千萬用戶在你們家客廳等著吃飯,捧出一個菜,他就一掃而空,再捧出一個菜,他又一掃而空,假設你們沒有這麼多用戶,你每次出新產品去找新用戶,一定很累,所以從戰略上講,大家要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具體的方法上呢,只要你肯動腦筋,有這顆堅定的心,就能找到方法。比如抖音、快手這些視頻網站,你可以用網紅來導流,導到你自己的個人、公司的平臺上去,就把一些公域流量轉化成你自己的用戶群。所以,手裡有糧,心裡不慌,這個糧就是你的用戶群,這是我們渠道講到最終極的一個東西,就是私域流量有自己的用戶。

第三條:團隊

我觀察很多製造業轉型的企業,我一看團隊就是工廠班底,工廠班底是沒法做自主品牌產品的,你懂產品的生產和品質,但不懂用戶需求。

有時,我們一定要謙虛,那一個好的產品團隊,它需要有一些基本崗位的人,比如你要有產品經理,老大最好是產品經理,你還要有所謂的供應鏈和品質總監、渠道總監、研發總監、設計總監,有些還要有品牌總監,這些人要湊齊。尤其是製造業轉型做自主品牌,你一定是要重新組團隊的,不要把車間這些書記拿出來,用品質管理供應鏈管理的人。

團隊要齊整才能做自主品牌自主產品,這是非常要緊的一條。

我還要特別強調,在這麼多人裡面,產品經理的崗位不可或缺,你去網際網路公司看一下,無論是百度,京東,還有阿里巴巴,騰訊,來4個人出來都是產品經理,在網際網路公司裡面,產品經理的崗位司空見慣,但是製造業企業,沒有研發總監,你有總工程師,有車間主任,反正就沒有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缺位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我們特別強調老大要當成產品家,老大沒有產品經理的能力,瞎指揮產品很容易出問題。

第四條:思維方式

我去慈谿考察,很多企業家帶我參觀他們的展廳,一推開門,琳琅滿目,很多企業做兩季小家電,很自豪地介紹說,我產品很豐富,你要什麼有什麼。其實我一看,心都涼了,這叫機海戰略。做的挺多的,一年都幾十款,沒有一款是精品,我們強調是爆款,做少數幾個產品。

機海戰略,總有一款適合你,這種模式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打法,我覺得還是要轉變一下觀念,把資源和力量集中在少數幾樣產品上面做爆品。

對自己狠一點,很多時候,我覺得比較小米體系做產品和外面的企業區別是,我發現很多外面的企業做產品,就差不多齊就可以了,遇到困難就容易折中,態度上就這樣吧,六七十分馬馬虎虎就可以了,實際上這就是很要命的。

一定要對自己很苛刻,你要知道網際網路背景的人做實體產品,它就會拿著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方法,你知道網際網路背景的人都是從死人堆裡面爬出來的。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的,他不做第一名就會死,網際網路背景的人做實體產品延續他們這樣的打法。所以,那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狠,你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做產品的公司常有,做爆品的公司不常有。

相關焦點

  • 這篇文章,講透「復盤」
    這也就是我在許多文章中,反覆多次強調「復盤」的原因所在。 不過,也經常有讀者問:老是說要復盤,但究竟怎麼該怎樣去復盤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這個問題。希望能通過這篇文章,把「復盤」這個問題講清楚,給你一些啟發。
  • 知乎好物,一篇文章賺4W經驗分享
    一、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從零開始「,在今年 5 月份時通過生財有術分享的一篇帖子開始嘗試做知乎好物,單打獨鬥做了三個月後遭遇流量瓶頸,在看了天樞哥公眾號上的一篇關於「知+」的文章之後, 8 月份時決定加入社群,成為了天哥的二期學員。
  • 拼多多"鬧革命":"遊戲式"運營和製造"爆品"
    拼 多多的運營邏輯有兩個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遊戲式」運營和製造「爆品」。阿里集團湖畔大學的產品模塊學術主任、百度集團的顧問梁寧女士前段時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分析拼多多的「遊戲式」運營。但在今日頭條裡,規則完全不同,一篇文章想要獲得更多的流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自己具備成為「爆文」的潛力。這和今日頭條的推薦機制有關,機器會先把文章推薦給可能感興趣的用戶,如果點擊率足夠高,那它就進一步把文章推薦給更多相似用戶。所以在今日頭條裡並不存在傳統意義上的「編輯精神」,一切就看內容生產者自己的產品能力。
  • 一篇同人文引發的「戰爭」
    這是一場由「一篇同人文」而引發的「戰爭」,處在旋渦中間的人,是肖戰,而它引發的共振,也許正在波及著每一個你和我。在科普這場「戰爭」前,先來科普一個概念:何為「同人」?【起因】由一篇同人文引發的「大規模舉報行動」「博君一肖」同人創作中有一部人氣較高的系列文章名叫《下墜》,人物設定中,肖戰是有性別認知障礙的
  • 從「忙肺古樹」到藍版「勐麻河」,如何打造普洱茶爆款茶品?
    但是,不管如何,我認為,做茶的第一個點,是用心,用心還不夠,得動用真心,以「真心」才能撥動「真心」。先來說說,我創業前期重點分享的兩款茶品,時間是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初。第一款是「2019忙肺古樹」,這款茶品反反覆覆喝了不下於二十次,反反覆覆體驗一款茶品,以「貴陳不貴新」的忙肺茶茶葉品性,正式同茶友分享這款優質茶品。
  • 知乎賺錢實戰:我是如何一篇文章賺 3000+
    今天的這篇就是教大家如何利用爬蟲思維賺錢。我通過這樣的一套玩法,一篇文章就賺了3000+。本文主要分為4個部分:1選品:利用大數據選品2選詞:選擇有流量的藍海長尾詞3選問:選擇有流量的問答4創作:高效創作法今天這篇文章就詳細的給大家講述,利用技術思維如何在知乎上掘金
  • 由一篇文章改編而成的十部經典電影
    年Vibe雜誌中的一篇短文,短文的標題是「Racer X」,由肯尼斯裡拉菲爾所著。【珠光寶氣】部分靈感來自於南西喬塞爾於2010年所寫的文章「The Suspects Wore Louboutins」,內容詳述了這群富二代「小屁孩」如何策劃闖名人空門的經過。
  • 寫一篇拍案叫絕的好文章需要這樣做
    上一篇分享了:如何構建一篇文章的框架,並掌握了如何寫文章的開頭、結尾和小標題。這篇分享的是:如何寫出一篇讓人拍案叫絕的好文章?01 怎麼寫文章才能使讀者獲得感更強我在前面幾篇的內容中提到過,判斷一篇文章好與不好的標準,就是看一篇文章的信息量。比如說一篇文章為我們提供了多少知識,夠不夠透徹,講的故事能否吸引人等等。
  • 我是如何爆了一篇五十多萬閱讀量的文?一篇文章純收入一千六百多
    堅持了近一年,錢同樣沒賺多少,小說寫得也很不滿意,但是可把我人給愁壞了,於是在今年5月末我果斷決定做自媒體。平時在百度上面就經常看別人寫的文章,當時就覺得我也可以,最關鍵的是做自媒體很輕鬆,有時間就寫,沒時間就不寫,誰也管不了我,自在!於是我就在百家號上註冊了一個全新的帳號,並從5月末堅持做自媒體至今。
  • 柑橘套袋如何做?有哪些好處?一篇文章可講透
    對於柑橘要如何套袋這個問題,農人殷殷在這裡也要好好地分享一下本地的一些經驗,能夠讓其它地方的果農朋友們借鑑參考一下,能夠結合當地的氣候及自然環境特點來對照使用。柑橘套袋中柑橘套袋前的用藥保護柑橘果子在套袋前,一般都要進行一次農藥噴施,以起到防治果樹及果實病蟲害的作用,這次的果樹用藥一般可分為兩次使用,第一次重點使用防治季節性病蟲害藥液及葉面肥的噴施,全園全樹噴透噴溼
  • 一篇文章捋清「橋本甲亢」
    「橋本甲亢」是怎麼回事?所謂的「橋本甲亢」其實是一種口頭用語的不標準說法,根據標準的醫學命名應該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伴甲狀腺毒血症」。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這是一種甲狀腺常見疾病,由於該病是由日本九州大學的橋本醫生首先在 1912 年發現並整理成文報導的,所以我們經常會把這種病稱為「橋本氏甲狀腺炎」。
  • 如何在 3 天內完成一篇英文文章,寫作殺手鐧幫你一把……
    最近,大家都因為疫情原因不得不停業歇工,學生也改成了在家上網課,科研人員進不去實驗室,只能在家看看文獻,但同時也擁有了更多時間寫文章。說到寫文章,最頭疼的可能還是英文寫作了。高水平英文論文是所有科研人員發表學術成果的必經之路,而英語表達是限制國人寫作的瓶頸,絕大多數人「詞不達意」!
  • 一篇文章講透月經不調! | 生活妙方
    文章 | 羅大倫     漫畫 | 8歲     編輯 | 雲少這幾天,會集中給大家講婦女的身體問題,昨天講的是黃褐斑
  • 《寫作變現》:新手小白如何快速寫出一篇好文章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習慣性的各種搜索,拼湊,弄出一篇自己都不想再看第二遍的文章,來應付了事。最近,我想改變這種狀態,想法變得更加強烈。很幸運的是,顧一宸的著作《寫作變現》給我帶來了答案,書中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詳細介紹了新手小白如何快速輸出一篇高質量的文章的步驟。
  • 「一男戰四女」的三思故事
    「死老外,這是我們中國地盤,滾出中國!」,這是一個正常的小孩能講出來的話嗎?愛國無罪!這麼小的小孩,就能喊出「戰狼」式的口號出來,這怎麼得了?這是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我們的教育體系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如果小孩們都被教育成這番模樣,那將來我們的民族還有希望嗎?還有前途嗎?盲目排外,一味的禁錮自己的小圈子內,自己跟自己玩,如何融入世界體系?
  • 「新浪觀點」「爆品」是怎樣煉成的
    隨著消費模式升級,立足消費者剛性需求立場的理念,恰好與「爆品概念」的初衷不謀而合。許多人將「爆品」和「爆款」混為一談,其實不然。「爆款」是指在商品銷售中,供不應求,銷售量很高的商品,它是基於渠道利益分配的產物。而「爆品」,則是基於用戶需求的流量進行導入,使其成為具有持久競爭力,能為企業長期產生價值的商品。
  • 如何做一個「斜槓青年」?
    我想,這是第一次最真切地感受到,做一個「斜槓青年」是這麼幸運。斜槓青年,是近年來常被提起的一個詞。什麼意思?就是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也許會有人問,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做兩份工作該如何分配時間?我想這又涉及到了下一個問題:自律。其實說實話,這如今社會人的一天裡,又有多少時間是真正用在工作上的呢?
  • 沒有一夜爆紅 沈震軒靠「爆登」成過名
    另一代表作《使徒行者》歌影視三棲發展不過,其實沈震軒當初系想做歌手,在2013年他終於圓夢推出處男作《講多變真》,「除非講多變真 明知不可信任」,系咪識唱先?之後喺2015年仲出埋碟㗎!未成功「真‧上位」喺呢10年,發展好似好順利,但佢沒有甚麼「一夜爆紅」,好似枝蠟燭咁,著嚇又熄嚇著嚇又熄嚇,未試過長著,不過佢嘅表現有目共睹!而佢最近仲開始北上掘金,佢坦言酬勞系好好,但始終冇喺香港工作咁開心,所以點都好,希望佢日後發展順利啦!
  • 「相信家族」丁當、家家、鼓鼓、宇宙人齊動員 跑透透趕場拼跨年
    鼓鼓備妥「跨年法寶」 保暖滿電過網癮宇宙人跨年趕場不走失綁住宇宙友啟動「我們的探險計劃」2017年最後一夜,「華人第一天團」五月天在桃園國際棒球場和2.4萬名員工「上班」跨年,「相信家族」丁當、家家、鼓鼓、宇宙人也動員起來,跑透透趕場拼跨年,用溫暖又熱情的表演,陪伴所有歌迷們揮別2017年,迎接2018年嶄新的第一秒,紀錄最感動的一刻。
  • 東京人氣爆品「奶酪茶」10家巡禮
    今夏爆紅的東京「奶酪茶」10家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