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對李寧玉印象深刻,是因為電影《風聲》裡的李冰冰。她演繹的李寧玉,是一個純粹的女人。
她像姐姐一樣單純地對顧曉夢好,也在顧曉夢向她坦白時傷心欲絕;她在酒後吐露心聲時真實脆弱,也在被武田羞辱的時候徹底崩潰。借用武田的一句話來說:「李寧玉不是老鬼,她的心裡,只有劉林宗。」
這裡的李寧玉,是一個重感情的女人。
電視劇裡的李寧玉性格更為鮮明,她把自己,說成了黑寡婦。
她是個天才,一個恃才自傲的天才,她自詡從未動過感情,可她的心裡,裝了太多的人,她的臉上,始終都有那麼一絲悲憫。
她的心裡,有她的哥哥,有她死去的丈夫和孩子,有對不起的吳志國,也有像妹妹一般的顧曉夢,但最重要的,是她的信仰。她是個面冷心軟的人。她太矛盾了。
第二遍看完原著,才真切地感受到,他們都是真的。正因為是真的,所以假的也是真的了。
他們都是凡人,再複雜也是凡人。是凡人就會有破綻。
她只是一個小小的科長,一個婚姻不幸福的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普通的女人。
她不是什麼天才,也沒有和大小姐顧小夢搞什麼單性戀。她不過是一個在亂世裡守護著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家庭,為自己的孩子搏得一片光明的女人。
她用冷漠來武裝自己。她不徇私情,從不與人談交情。她就像一塊玉,只是怎麼也戴不暖。
她有自己的脾性,這是她與生俱來的,珍貴的,唯一可以據為己有的東西。也許在她的組織裡,她熱情而有激情,熱愛同志,內心充滿光明。一定是這樣的,不然,她就不會因此而死去。
也許,在她的孩子面前,她溫柔似水,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她的一雙兒女。
顧小夢初見她的時候,她拿著一把小巧的梳子,梳著自己又黑又直的長髮。
她慢慢地,捋順著自己的長髮,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眼睛裡滿是溫柔。她是個女人,她從裡到外,從上到下都是個女人啊!
她是戰士,是母親,但這些,都不影響她的溫柔。在這個女人身上,我不想講什麼英雄主義。因為,她的一生太苦了。
在裘莊,她還是一樣的冷漠,理性,驕傲。受審的時候冷靜而鎮定,紅口白牙就能編出一個不存在的「事實」。
在原著裡,她與其他三個男人沒有什麼交情與糾纏。可是與顧小夢的關係,隱秘而矛盾。
顧小夢是從小嬌生慣養的千金大小姐,也是戴笠一手培養出來的高級間諜。
她像一朵玫瑰,花香四溢,可李寧玉偏不識得這朵玫瑰。顧小夢是她的科員,她對顧小夢也只是上級對下級的正常態度。
顧小夢這樣的大小姐,這樣的身份和家世,不論到哪,誰不是捧著慣著。
偏她李寧玉,就是一副冷漠傲慢的樣子。也就是李寧玉這樣的態度,吸引了被人慣慣了的顧小夢。
於是她們兩個,這一對冤家之間的感情微妙地增進,這是一份兩個性格不同的女人之間的珍貴的友情。
在裘莊,可以說,顧小夢擊垮了李寧玉,也拯救了李寧玉。
李寧玉誣陷顧小夢又向她坦白的時候,是一個女人最後的絕望與希望。她沒有路可以選了。千金大小姐顧小夢,一個戴笠培養的間諜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再者,憑她的家世自然能夠平安走出裘莊。
而她,只有這一條路。
那個晚上,李寧玉在顧小夢面前跪了又起,起了又跪。
這是一個女人的哀求。電視劇裡的英雄主義不會讓這樣的片段演繹出來。可是,這是真實的。
一個女人,一個無助的女人,她只是一個普通人,她做不到天衣無縫完美優雅地落幕。
她只有哀求,這份情報,就是通過這樣的哀求傳出去的。
顧小夢答應了她,我起初,以為這是出於一份珍貴的友情與同情的,可是,事實比這更加現實。
李寧玉死的時候,全然沒有了她的冷漠與傲慢。
她在一個晚上抱著必死的決心狠狠地掐住了肥原的脖子,她的所有情感,她一直被冷漠壓抑著的,全然爆發出來。
無須酒精的作用,這樣一個單薄的女人,走上了她最後的道路。
後來,她被肥原報復得很慘。
我想,她潔白的臉上掛滿了血汙;她那又黑又直的頭髮,一定斷裂開來;我想,她那驕傲,一定被拋之腦後,碎了一地。
李寧玉在那個晚上,吞下了氰化鉀,七竅流血而亡。我不敢想,這樣一個女人,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電視劇裡的李寧玉走得安詳。但事實上,她走得很痛苦。
但也許不痛苦,因為,顧小夢答應了她最後的哀求。
李寧玉,這個在我腦海裡久久不肯離去的女人,原來就這樣,去另一個世界追求她的光明了。
最後我要說的,是這部小說太真實殘酷了。
原來吳志國、白小年、金生火他們都是平凡的人。原來顧小夢肯幫李寧玉,是因為她和李寧玉的哥哥有著一段感情,以至於我後來才知道,顧小夢懷了潘老(李寧玉哥哥)的孩子。
原來,這兩個女人並沒有什麼未解之謎。
今日翻開《風聲》,剝去了外封,因為我太喜歡內封的觸感了。但由於不小心,滴了一滴水在內封上,輕輕一擦,竟破了皮。
我仔細看那塊露出的白色,不當不正,就在中間。就像一隻眼睛,在看著我,在全黑的封面上。那隻眼睛,仿佛在告訴我,再黑的夜,也會有破曉的時刻。
曾經我以為,李寧玉就是那黑夜裡的白月光。
今天才發現,她不是什麼白月光,她只是,一個普通又平凡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