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如何跟孩子解釋疫情?巧用繪本

2020-12-23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很多的父母發微信給我說:"外面現在的疫情情況嚴重,可是孩子卻總是爭吵著要出去玩,想要把疫情的嚴重性解釋給孩子聽,一方面受到自己表達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怕孩子理解不了。"在抖音上也看見一個小男孩,哭著對媽媽說:"媽媽,你不讓我出去玩,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媽媽回答說:"可是有病毒啊!"孩子卻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跟病毒玩。"

確實,對於天生帶只愛玩特徵的孩子來說,疫情讓他們無法去想去的地方,的確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如果父母沒有清楚地向孩子解釋外面發生的情況,孩子們非但無法配合父母乖乖呆在家,反而還可能對父母的限制產生不理解,影響親子關係。今天,尼莫媽媽向各位父母推薦"繪本"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疫情。

"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

在2020新春之際,讓人出乎意料的爆發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人們早已策劃好的春節旅遊計劃被迫取消。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只能呆在家裡,相信有很多的父母都在對抗病毒的同時,還要調和家人之間的關係。家裡的老人和小孩不一定都能夠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特別是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他們能夠感到事情的嚴重,但卻處於懵懵懂懂的狀態。

門外正在發生的疫情,如果向孩子解釋的太嚴重,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害怕,胡思亂想。但如果不告知孩子,孩子整天憋在家裡度過整個假期,心裡肯定無法接受,進而得不到他們的配合和重視。

很多父母每天都要想辦法如何回答孩子:"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這個問題,一些沒有向孩子解釋疫情情況的父母,每天都要絞盡腦汁的編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孩子,但是絕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其實,一省發生從好的角度看,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能讓孩子了解事實,學習科普。父母們只要採用適當的方式,上孩子近視的解釋這些因果關係,就會對他們理解,這個世界有很大的幫助。孩子們一旦理解了病毒的概念,自然也就更加理解爸媽,不準讓他們出門的決定。

對於年齡尚小,理解能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解釋因果關係的方法就是"繪本"。繪本總能夠將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更加貼切孩子的生活,巧用繪本跟孩子解釋疫情自然更清晰明了。

巧用繪本跟孩子解釋疫情更清晰明了

1、 你問我答的科普書《細菌是什麼?》

這類科普書通過有趣的角度,從小孩子的視覺出發,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帶領孩子們進入細菌的科普小世界。

問答是一種很好解釋的方式,在一問一答中,可以激發孩子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地激發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好奇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孩子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細菌是什麼?細菌來自哪裡?以及它們是怎麼傳播的各種問題?

當孩子們真正的了解細菌這個概念的時候,自然就會在生活中注意衛生問題,做到勤洗手。而在新型冠狀病毒嚴重的時期,孩子更是能夠注意自己的衛生,以防受到感染。

2、 多姿多彩的科普書《病毒小子威利》

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這些微小的事物總是容易受到人們的忽略,不僅僅大人如此,小孩更是這樣。然而,這些微小的事物往往卻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病毒長什麼樣子?病毒是怎麼樣傳播的?要怎麼做才能更好的預防病毒呢?在《病毒小子威利》一書中,作者通過有趣的文字,一些可愛形象的圖畫,向孩子們一一解釋了病毒這一複雜的概念。

在當下疫情嚴重的環境中,更加有必要讓孩子了解病毒。當孩子們對病毒有一定的了解後,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釋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非常微小的非細胞生物,人體的肉眼看不見。但是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面,科學家們發現它呈現皇冠狀,因而起名將冠狀病毒。

人體一旦感染上這種病毒,就會有發燒、咳嗽、呼吸困難等病狀。而這些病毒的傳播途徑也很多種多樣,它可以通過觸摸和唾液的飛沫,從人的嘴巴或者鼻子進入到身體內。特別是在人群眾多的地方,我們極其容易感染上這種病毒。

3、 邋裡邋遢的科學書:《不得了的病菌》

只是一本關於病菌的小百科全書,它所涉及的方面很廣。從不同病菌的樣子,病菌的傳播途徑,疫情的擴散,人類的反擊等多個角度,向孩子們解密這些微小病毒的殺傷力。

本書通過漫畫的形式,從多個角度出發,讓孩子們在有趣的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父母在帶領孩子閱讀的時候,也可以聯繫現實的疫情狀況,告訴孩子們,現在科學家們和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他們堅守崗位,帽紙可能會被病毒傳染的風險,沒日沒夜的治療和照顧感染的病人。而在醫院工廠裡,工人們也在快馬加鞭的趕製緩解病情的藥物以及防護口罩。所以我們出門的時候一定要戴上口罩,做好防護,這些也是我們能為這場戰役所做的貢獻。

4、 故事形式的科學書《一起趕走大病毒》、《小神兵大戰病毒怪》

這兩本是還沒有出版的繪本,是做只為了讓孩子了解疫情,安撫孩子的情緒,而特別趕製出來的。他們通過以各種各樣故事的形式向孩子們解釋這次疫情的嚴重,以幽默有趣的方式深化孩子對病毒的理解。

《小神兵大戰病毒怪》是通過用跳棋棋子的形象,組建了一隻小神兵隊。有的一些參與醫療基地的建設,有的參與物資材料的運輸,有的參與對感染者的救治……通過多種多樣的形象與現實生活相照應,大家一起努力攜手和病毒對抗。採用各種生動好玩的圖畫,孩子們解釋什麼叫做新型冠狀病毒。

小小的病毒潛藏著很多的秘密,面對孩子:"媽媽,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的問題,學會巧用繪本向孩子解釋,相信一定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配合,就讓我們在家一起,為武漢加油!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我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跟病毒一起玩!」後續來啦!
    前段時間,有個小朋友在某視頻平臺上「火」了,宅在家裡太多天,小朋友太想出去玩了,撒潑打滾兒的要求爸爸媽媽帶自己出去玩。媽媽告訴他可是外面有病毒,孩子居然天真地回答道,他看不見病毒,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和病毒一起玩,還說超級好玩。
  • 會員媽媽經驗分享 | 如何和孩子讀英文繪本《小豬小象》
    之前很多媽媽留言,說我的英文發音不好,是不是不可以跟孩子讀英文繪本?
  • 用這個方法給孩子講繪本,讀一遍等於100遍
    有個閨蜜問到:「你家是怎麼做到的?為什麼我陪孩子讀繪本,讀了十幾遍,娃對繪本熟悉得要命,但就是沒法脫離繪本把故事複述出來呢?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  看她馬上就要咆哮體附身了,我忍不住凡爾賽了一把:「我也沒有刻意教他,感覺不知不覺中就get到了,現在天天都要表演給我看,還得配合他做各種誇張的捧場動作和表情,也好麻煩哦……」  哈哈哈,親閨蜜可以開玩笑,但說真的,在這方面我確實有「訣竅」。
  • 「媽媽,今年的春節怎麼不去外婆家?」該如何跟孩子解釋這一切?
    有人說,之前非典我不怕,因為我還是個孩子,現在肺炎我怕了,因為我有了孩子。說實話,我也挺害怕的,早在21號的時候,我就開始在家囤口罩了,並且叮囑公公婆婆沒事兒別往人堆兒裡扎,當時我們這邊還都沒什麼反應,公婆還覺得我小題大做。但是我是真的害怕。
  • 孩子問「為什麼我不能玩抖音」,這位媽媽的回答霸氣極了!
    :媽媽,全班同學都在玩抖音,我為什麼不能玩?3. 可是,為什麼我的同學、哥哥姐姐……反正身邊好多人都在玩?如果我不玩,同學會鄙視我怎麼辦?孩子,我一直和米奇哥哥說一句話:真正的自由,不是身體的自由,不是財務的自由,而是心靈的自由。而獲取自由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自律。
  • 孩子為什麼不說話?不是性格原因,孩子:爸爸媽媽快來幫幫我
    活潑的孩子是開心果,容易交到朋友不說,還能為自己爭取更多機會。就算遇到困難或被欺負,也能積極向家長老師求助,得到及時的幫助。只是有的孩子,偏偏是不言不語的。拿嫂子家晨晨來說,三四歲了還喜歡獨自看繪本,玩玩具。問他要不要出去玩?就點頭或搖頭。問他想要什麼?就用手指一指,或者乾脆自己去拿。有一次和幾個寶媽在小區玩,晨晨忽然大哭起來。
  • 6歲的孩子排斥英語怎麼辦?抓住兒童特點巧用力,讓孩子輕鬆愛上英語
    當我滿懷憧憬地跟他讀英文繪本的時候……兒子6歲的時候,他痴迷繪本,我當時想,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既然他那麼喜歡讀書,不如和他一起讀讀英文繪本,讓他提前接觸一下。但是,當我滿心期待地想和他一起讀好玩的英文繪本時,已經認字的小夥子找準看故事「竅門」,直接翻到最後面中文部分,迅速讀完,再回來看圖畫找笑點。
  • 繪本《空冰箱》,在人情稀薄的時代,我們該怎麼跟孩子解釋,什麼是「團圓」?
    以及,在人情淡漠的時代,越發倡導獨立和個體的今年,我們怎麼跟孩子解釋「團圓」?這本書由《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大家熟悉的尹建莉老師翻譯,也是尹建莉老師翻譯的第一本繪本。它為什麼,如此打動尹建莉老師呢?
  • 為什麼要讓孩子多看繪本?三個理由難反駁,附2~5歲兒童繪本推薦
    文|全文共2270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孩子進入到兩歲以後,即將進入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的情緒、認知發展處在突飛猛進階段。這時候可以看的繪本,實在太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把繪本閱讀,給孩子提升日程呢?為什麼要讓孩子多看繪本?帶娃去圖書館或者書苑的時候,總會聽到有些媽媽說:「屁大點兒的孩子,看書能看懂嗎?
  • 如何給孩子講清楚時間到底去哪兒了?這本繪本可能會給您答案
    孩子呢,更是沒好氣的,「媽媽,我還沒看夠10分鐘了呢!」當然還有這樣的。睡前孩子非要自己玩一會,於是和媽媽約定好了,只玩10分鐘然後準時睡覺。於是孩子自己在那裡玩,媽媽回臥室鋪床做睡覺前的準備工作。結果媽媽在臥室裡左等右等,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就是不過來。而媽媽出去質問孩子的時候,得到的回答和上面差不多,孩子自己還覺得很委屈,我說了只玩十分鐘,現在明明沒到了,為什麼媽媽就是催個不停呢?……類似的場景實在是太多了,那麼這些問題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為什麼媽媽可以玩手機,而我卻不能玩遊戲?
    一個10歲孩子的困惑:一個孩子寫了一篇作文:上周末,媽媽陪我在家裡複習功課,那天媽媽已經刷了一天的抖音了,晚上我有一點累,想玩一下手機遊戲,才剛玩一會兒就被媽媽搶走手機,還痛罵了一頓,說我成績不好,還玩手機!
  • 一線媽媽親手製作戰疫立體繪本,向3歲半的女兒「示愛」
    戰「疫」期間,有許多年輕的夫妻暫別「小家」,駐守一線,常常顧不上陪伴孩子。面對年僅3歲半的女兒的詢問和思念,青島有一位媽媽,親手製作了戰「疫」立體繪本,言簡意賅的描述了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預防方法等,並將自己和丈夫的形象放了進去,她想告訴孩子這段時間父母不是不陪她,而是暫時有更要的事要做。
  • 「爸爸媽媽會死嗎?」用10本繪本,來回答孩子關於「死亡」的問題
    這段時間,我們可能不得不面對孩子的一個又一個提問:「人為什麼會死?爸爸媽媽你們會死嗎?我會死嗎?」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你會不會慌張地脫口而出:「別亂說,我們都很健康,不會的。」比如,小樂和媽媽一起散步,看到夕陽,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煎蛋呢;天下雨,小樂說,是外婆在天上洗衣服呢…… 這本生命教育繪本,從不同的角度向我們講述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不僅讓孩子對死亡多了一層童話式浪漫的理解,同時也給了有類似經歷的孩子和大人溫柔的安慰。
  • 中美星星橋|如何利用「繪本時光」幫助自閉症孩子輸入社交概念?
    若選擇的繪本比較難懂怎麼辦?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接受、理解的程度進行刪減繪本的文字內容。若繪本中表達的思想讓孩子在理解上有難度,我們可以適度改變繪本的主題,降低難度進行匹配孩子的理解程度。曾有家長拿著「自負」為主題的繪本找到我,諮詢在加入社交概念的同時如何講解「自負」的問題,因為「自負」這個詞對孩子來講比較難懂。
  • 孩子說「別人不跟我玩」,最不願意聽到媽媽說「不玩就不玩唄」
    那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與孩子「共情」呢?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家告訴媽媽說自己很想跟同桌做好朋友,可是同桌對自己並不友好。不會共情的媽媽可能會說:「不玩就不玩唄,咱還不稀罕跟她玩呢!」在這樣教育下的孩子,很容易長成傲慢、自以為是的性格,從而更加難以融入人群。能達到共情的媽媽會這樣說:「是嗎?你同桌不跟你做朋友你一定很難過吧?
  • 不知道怎麼給孩子選繪本?陪孩子讀過100本後,推薦這幾本繪本
    然後差不多到第五頁的樣子,火車站臺上出現了一隻狗,娃問我,媽媽這裡為什麼有隻狗?我隨口胡謅:「可能上來送它的主人的吧。」娃不罷休,繼續問:「誰是它的主人?」我想著趕緊講完就隨便敷衍了下,指了指戴眼鏡的男的,說可能是這個吧。這時候娃沒有像以往一樣被我糊弄住,而是停下來思考了一下,跟我說:「媽媽你等一下,我要翻前面去看一下。」
  • 6歲娃自編繪本故事致敬抗疫英雄——我心中的「奧特曼」是他們!
    寒假裡,我期待著去電影院看電影;去遊樂場玩碰碰車;去院子裡和夥伴踢球……哈哈,想想都開心,是不是做夢都會笑醒?我所有的願望還沒來及實現,便聽爸爸說有一種很可怕的病毒,所有人都最好不要出門。病毒是什麼呢?
  • 「媽媽,我迫不及待想出去和病毒一起玩.」當孩子這樣說時,你可以這樣做!
    視頻裡的小男孩,用精準的成語表達了想要出門的複雜心情:小男孩哭著說:如果不能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
  • 大器晚成的LEO——給爸爸媽媽讀的繪本,請給孩子多一點耐心
    Leo的爸爸看在眼裡、非常著急,問Leo媽媽,「為什麼我們的兒子還沒開竅?」Leo媽媽心平氣和的說,「他只是比別的孩子慢了一點」問問孩子,他身邊有沒有哪個朋友看上去總是不開心,想一想怎麼才能讓那個朋友開心呢?2. 如果你的孩子某些方面不如其他的孩子,他因此而沮喪不已,要怎麼善待這個問題呢?以Leo為例,說明有些人會得早,有些人會得晚,這是正常的。3. 說說孩子去年不會那些事情,再看看今年有哪些已經會了。4. 請孩子想想他/她渴望能做些什麼事情。看看誰最適合跟孩子談論這個問題。
  • 如何給孩子選擇好繪本?孩子喜歡的就是最好的,事實就是如此
    我家大寶寶跟爸爸小時候一樣,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一兩歲時,拿一本繪本自己都能看上一個多小時,長大後看書更是痴迷。我們對二寶也像對大寶寶一樣,從不會說話就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以為從小這樣薰陶二寶一定會跟大寶一樣愛上讀書的,可是,我們真的是想錯了。二寶有二寶的個性,剛會走路的時候,別說讀繪本了,就是玩玩具都沒有定力。剛拿一個小汽車在手機,不到兩分鐘就把汽車扔掉換成了小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