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同婚合法後會變成愛滋帝國?愛滋病跟同性戀的關係才不是你想的那樣呢!| A級寶寶樂園

2021-02-13 A級寶寶樂園

編者按:臺灣立法院在 2019 年 5 月 17 日,三讀通過臺司法院釋字第 748 號解釋施行法,規定相同性別 2 人可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在親子關係部分則準用民法,採「繼親收養」,即當事人可收養另一方的親生子女。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地區。

2017 年 5 月 24 日臺灣同性婚姻釋憲,讓臺灣正式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地方,在全世界誇讚臺灣對人權的尊重時,其實社會上普遍還有許多人對多元性別有可怕的迷思。尤其是把「同性戀」和「愛滋病」兩者劃上等號的風氣也不見消散,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

Who Una 為此製作了一系列圖文並茂的影片 ,利用可愛的圖解,解釋愛滋來龍去脈,並且去除汙名化。讓我們從頭一起來看愛滋病,建立正確觀念之後,好好打臉「讓同婚合法根本是加速愛滋生長」的說法。

愛滋病是什麼?

愛滋病從 1981 年發現至今,已過 36 個年頭,儘管各種藥物與療法不斷推陳出新,年年仍舊無情奪走至少一百萬條生命,也同時被汙名為「沒藥醫」、「容易死」、「在同性戀中氾濫」的可怕疾病。

愛滋病全名叫「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由人類免疫系統缺乏病毒,而被 HIV 病毒擴散、攻擊所引起。雖然是性病的一種,但和生殖或泌尿系統無關!性病指的是可以透過「不安全性行為傳染」的疾病,並不是指「性器官生病」,像愛滋病是以性行為、血液、母體垂直傳染的疾病,所以和性器官本身無關!

HIV 怎麼把體型比自己大數十倍的免疫軍團擊垮?

(一)感染的第一期:急速感染期

HIV 進入身體後會寄生在各種免疫細胞內,特別是 CD4+輔助 T 細胞,成功潛入之後,會把自己的 RNA 轉錄成 DNA,然後整合到宿主的 DNA 裡。轉錄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錯誤,錯誤就會造成突變,突變就會讓它們輕易產生抗藥性,最慘的是沒辦法輕易製造預防疫苗。

而被感染的輔助 T 細胞只要受到一點點刺激,就會製造千軍萬馬的 HIV 大軍,然後感染其他免疫細胞,製造出更多的 HIV 病毒製造機。

雖然有些輔助 T 細胞會察覺自己被感染,然後立馬自殺,但有些自殺是以發炎的方式進行,讓原本是為了制止病毒感染、呼叫更多免疫兵去感染區救援的行為,變成連帶讓其他免疫細胞遭殃、被 HIV 病毒感染。

而輔助 T 細胞自爆釋放的物質,也會連帶引響周遭沒被感染的輔助 T 細胞也一起發炎自爆。如果這個情況是發生在淋巴結,就會釀成連環爆爆爆的大災難。

這段時間,患者會因為免疫兵瘋狂應戰、瘋狂死亡而引起一系列的發炎反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喉嚨痛、食慾不振、腹瀉這種類似流感的症狀。但這些症狀大概會在一到兩週好轉,這卻不代表 HIV 病毒從此消聲匿跡。

(二)感染的第二期:潛伏期

但 HIV 並沒有完全被殺光,被 HIV 感染的免疫細胞就像未爆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潛伏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短則兩週,長可以到 20 年,這裡有個指標可以參考,什麼時候有可能會從潛伏期轉為發病期?

當每微升血液裡,輔助 T 細胞數量不到 500 的時候,惡夢就開始了。

除了會有第一期的流感症狀,也因為更多免疫細胞死亡的關係,讓其他原先可以被消滅的病原體趁機撒野,進而引發各種嚴重機會性感染像鵝口瘡、卡波西氏肉瘤、肺囊蟲肺炎、弓蟲症、鳥分枝桿菌,讓病患難受得不得了。

(三)感染的第三期:發病期

每微升血液中的輔助 T 細胞數量不到 200,或是得到「任何一種機會性感染疾病」時,就是感染的最後一期:發病期,也就是正是判定得到愛滋病的時候,在此之前只能算是「HIV 感染」,且前述的疾病都有藥物可以治療,但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而拖到發病期,發病者平均就會在 6-19 個月內死亡。

但人類不是好惹的!目前無法完全抑制 HIV,但已經有各種能有效控制病情的藥物和療法。

根據 2010 年阿姆斯特丹大學研究顯示,如果在「發病前」且「醫師判斷半年內仍不需服藥」的情況下進行治療,患者的壽命和普通民眾只有相差 0.4-1.4 年左右。

雖然為了避免產生抗藥性,開始用藥之後就不能停止,但長期控制下,HIV 就能被控制在最少數量、感染率也會降低,有些報告甚至顯示,此時的感染者沒有感染能力的。

但一旦拖到發病才接受治療,就必須要挺過發病那關。在臺灣愛滋病發病者,死亡率 23%,也就是 4-5 個發病者中會有一個死亡。即便有藥物可以控制,早早就醫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如果另一半是 HIV 患者、患者、或是突然遇到意外發生(誤觸針頭等),也事前或事後的預防藥降低感染率。

怎麼預防愛滋病?

只要避免HIV感染者的體液進到傷口就好。

真的就是這麼簡單!

我們來歸納一下:體液包括血液、精液、前列腺液、陰道分泌物、傷口分泌物;進到傷口的行為包括不戴套的性行為(陰道交、肛交、口交)、共用針具或稀釋液、傷口碰觸,所以要被感染其實相當困難。

就算是孕婦可能藉由生產哺乳會垂直傳染嬰兒,但只要醫生指示服藥、改成剖腹產、 母乳替代品,可以讓胎兒感染率從 45%降至 2%以下。

而其他的體液,像眼淚、口水、汗水、尿液、糞便這些 HIV 相當少,所以至少愛滋病發生到現在,沒有因為上述體液感染案例

但如果你還是不敢跟患者待在同個空間,那我要說:離開體內的 HIV 病毒會變很弱,幾乎會沒有攻擊性,更不用說遇到海水、遊泳池的消毒水會立刻死亡, 所以跟患者一起呼吸、遊泳、意外碰到暴露在空氣下的血液或精液也不會被傳染。

另外,蚊子雖然會傳染登革熱和茲卡病毒, 但就是不會傳染 HIV。蚊子在叮咬時會先注入唾液(麻痺+抗凝血)再吸血。登革熱、茲卡病毒都是先在蚊子體內增生,再經由蚊子的唾液傳染給人類。但 HIV 根本沒辦法在蚊子體內增生,當然也無法感染給人類啦!

「支持同性戀就是支持愛滋增長」?

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各大媒體聳動標題、隨處可抓到的「臺衛生署 2016 年 HIV 感染者感染原因統計表」都是讓錯誤觀念流傳的兇手!

從臺衛生署的圖表來看,確實有六成感染者是來自「男男間不安全的性行為,但這很容易錯誤解讀成「六成感染者都是同性戀」,最後誤傳成「同性戀性生活混亂有超過千位性伴侶!居然有高達六成以上同性戀染有愛滋病」,這種看似不對又不知道哪裡不對的可怕標題。我們來一一闢謠!

疑點一、六成感染者都是同性戀

確實有六成感染者是來自「男男間不安全的性行為」,但這其中非常有可能也包括雙性戀、泛性戀、跨性別,甚至是異性戀。

這個性行為多半指的是肛交,而從醫學角度來看, 肛交不管「同性間」還「異性間」,本身都比其他種性行為容易感染 HIV。

肛交不管「同性間」還「異性間」,本身都比其他種性行為容易感染 HIV。

肛交不管「同性間」還「異性間」,本身都比其他種性行為容易感染 HIV。

記住了吧?因為直腸脆弱、無天然潤滑、附近又有很多淋巴結,只要沒戴套或用潤滑液,很容易磨擦破皮讓受 HIV 感染的精液血液進入淋巴結破壞免疫細胞。

其實,愛滋病會發生是來自「錯誤的行為」,也就是「讓感染者的血液體液進入傷口」這件事,絕對不該指涉特定性向的族群。

況且,根據 WHO 統計,世界各地區感染的原因也都不一樣,怎能全部怪到同性戀頭上?

疑點二、同性戀有千位性伴侶而且性生活混亂

根據美國知名交友網站 okcupid 對共 320 萬同性戀和異性戀用戶調查,不管是異性戀或同性戀,男女平均都有約莫 6 位的性伴侶,擁有超過 20 為性伴侶的比例,在同性戀中只有 2%,異性戀中有隻有 1%。

雖然這份調查的範圍侷限性較高,但其實異性戀和同性戀有的性伴侶數其實是差不多的,不該因此指責同性戀,甚至一口氣把性病推到同性戀頭上。

疑點三、高達六成的同性戀染有愛滋病?

這很明顯是前面的誤會加上字句錯置導致。

就算我們退一萬步,用最最最不精細的方式把感染主因的「男男間的性行為」全部推給同性戀好了,比例也大概只有 1.64%左右,離六成這個數字還有很遠!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愛滋病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只要好好避免就可以預防,而且其實它就像慢性病一樣,長期服藥就可以控制好。

同婚之後,愛滋人口會激增?

這更荒謬了,愛滋的主要傳染途徑不是婚姻,而是不安全的性行為。目前無論是同性或異性伴侶,都有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交往的例子,只要進行安全性行為、感染者穩定服藥控制,都可以發生親密關係而不會傳染,不會有增加愛滋人口的問題。

愛滋會拖垮臺灣健保?

其實,目前愛滋醫療費用不是由臺健保支出,2017 年 2 月後,才開始有部分感染者回歸健保。而根據臺健保署統計,2015 年健保醫療總成本將近 5500 億,其中醫療費用最高者為慢性腎衰竭(469 億)。

與其他疾病相比較,愛滋整體藥費並不高,即便愛滋醫療費用全部由健保支出(一年 36 億元),根本不足以拖垮健保。並且,愛滋感染者在醫藥支持下,可以持續工作繳稅,並非沒有勞動生產力,只仰賴國家醫療;感染者是有能力共同支撐社會經濟的公民之一。

如果大家都能有這樣的觀念,患者受到的譴責、傷人的標籤、恐懼的眼神一定也能減少。這時候再伸出雙手、給予正確知識,就能有更多患者從「我死定了,沒有人願意愛我幫我」的黑色漩渦中出來,進而接受治療。當愛滋潛伏患者數量降低之後,傳染率也會跟著降低,形成一個正面循環。

讓我們一起把聞風喪膽的愛滋病,變成歷史上的一頁。

感恩您的閱讀與支持▼

從2020年2月24日開始,A級寶寶樂園愛友互助中心檢測時間為:

深圳地區檢測求助時間:

周一至周五:14:00-17:00

周六至周日:13:00-17:30

(檢測送口罩2枚,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廈門地區檢測求助時間:

疫情全面過後另行通知!

如需檢測包可留言免費寄送,運費自理。

有需要檢測阻斷藥物求助的朋友,可24小時留言本公眾號預約,或是撥打熱線電話:18259262913

編       者:小 天 (阿郎)

來      源:本文為A級寶寶樂園愛友互助中心原創文章,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轉載等事宜煩請聯繫本公眾號進行授權,如有侵權將第一時間追究法律責任,謝謝!

相關焦點

  • 零歧視的愛滋教育──我們該隔離的是病毒,而不是病人和人性 | A級寶寶樂園
    在臺灣有一代人是被第四臺港片餵養長大的,在還不認識「愛滋病」(注一)這詞彙之前,許多人就先從第四臺無止境重播的香港搞笑片學到「愛死病」,常常是一群醜角們互相說誰得愛死病,屍體都很難看,或是用愛死病來嚇人,就連星爺這整人專家也讓愛滋病成為眾人避之惟恐不及的符碼,也跟男同性戀者有連結。那時只是懵懵懂懂愛滋病好像是個嚴重的疾病,但到底是什麼也說不出所以然。
  • 臺灣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談同婚:同志不是聖人,也會有渣男
    回顧臺灣的婚姻平權運動,從2017年大法官做出解釋後露出曙光,但到同志可以結婚的這兩年間,臺灣社會歷經立專法及修民法的激烈辯論,反同方跟挺同方的各種攻防,也屢屢讓同婚議題攻佔媒體版面,也讓不少家庭為此爭論不休。
  • 臺灣同婚正式合法,打響婚姻制度毀滅的第一槍
    從2018年突破13萬人參加的臺灣同志遊行,我們也能看出同性戀婚姻合法在臺灣年輕一輩中的支持度有多高。 如果你支持同性戀婚姻卻不支持近親婚姻,那婚姻仍然是不自由。那你就是換了一個議題後卻又把道德倫理至於婚姻自由至上。 2. 遺傳問題肯定有人要提到近親生育的基因缺陷問題。但生育權和婚姻權是可以拆分討論的兩個議題,兩種權利的獨立性在現代社會也格外明顯。而這裡金湯力只就婚姻權進行討論。因為存在近親婚姻合法化,但近親生育仍然犯法的可能。
  • 臺灣同婚一周年 | 未來,還有更多進步空間
    日前彩虹平權大平臺(原婚姻平權大平臺)協同立委範雲、林昶佐,以及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公布同婚通過一年後民意調查結果
  • 臺灣同婚平權運動31年
    1986年,臺灣男同志祁家威請求與伴侶公證結婚。自此,臺灣開始掀起一場同性戀婚姻(下稱同婚)平權運動。
  • 臺灣同婚合法化,這事還沒完
    身處同婚合法「亞洲第一」這樣的歷史大事件,邱太三就是這樣的小角色。1. 民法不違憲?被大法官打臉!5月24日,臺北下雨。這邊,大法官會議剛剛宣布同婚合法,民法違憲。那邊,邱太三就被記者追問「你怎麼看」?對邱太三來說,最要緊的是:接下來,我要怎麼辦?大法官們確定了同婚合法的大政方針,但是,是修改民法,還是制定專法,弄一個《同性伴侶法》?
  • 臺灣同婚一周年:祁家威,站在最高處的彩虹先鋒丨來自臺北的靈感 E02
    可惜我從小就(非常)公開,(後來)當了兵,我們臺灣以前會義務當一兩年的兵,我周遭的環境都能夠接受,就不覺得同志是怪胎,或者不正常,他們覺得:嗯,你不是同性戀才是有問題。我就是一個很特別的人,那同性戀是一個特別的事情。那同性戀這個特別的事情發生在我這個特別的人身上,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人家不會拒絕和我做朋友。
  • 回望 | 臺灣同志二十年尊嚴之路
    1986年,臺灣出現首例因愛滋病而去世的本土案例,對於愛滋病的恐懼與拒斥,開始在社會上蔓延。1987年,一名考上師大的研究生田啟元在入學前驗出愛滋,歷經波折後,遭校方退學。雖然在幾經抗爭後,師大校方讓田啟元復學,其後卻啟動對入學學生的愛滋病篩檢程序,讓愛滋感染學生受教權大受影響。
  • 臺灣同性戀合法何時可辦理結婚登記 彩虹旗為什麼是gay的標誌?
    據臺媒報導,臺立法機構17日就「同婚專法」進行二讀表決,其中關鍵性的第4條宣布通過,法條包含相同性別兩人可以「辦理結婚登記」。臺「中央社」稱,臺立法機構確定名稱為「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規定「相同性別兩人,得為經營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親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結合關係,向戶政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 60天,「同婚專法」飛夠了嗎?
    60天,對於「同婚專法」而言,意味著什麼呢?在這條法律剛出臺時,蹭熱度與隔靴搔癢的文章不少。而我想讓這條新聞先飛一會兒,讓這條法律先飛一會兒,飛60天,在其滿兩月之際,探尋一下這個「同婚專法」對臺灣同胞產生的實際影響。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了,看看當年這封男同反對同婚的信
    法國反同婚陣營裡的就有彩虹同志一位從小學三年級就確認自己性向的男同志,在尤美女委員(臺灣立法委員,同性婚姻支持者)的粉絲頁上留下反對同性婚的訴求。他不在乎自己被貼上宗教古板、歧視等標籤,仍勇敢出櫃堅定地表達自己反對同性婚的立場。這類本土同志反對同婚的案例,考驗著臺灣同志圈是否有足夠的包容力,願意接受同志圈內也有「多元」的聲音存在,亦即容許同性圈出現反對同性婚姻的聲音。
  • 中國部分地區同婚合法了,嘎嘎!
    因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的部分地區已經同婚合法了,嘎嘎,^_^聽說臺灣同志為了爭取同婚合法化,做出了不少的努力。至少在臺灣知名人物中,敢於公開挺同的不在少數,其中蔡康永、張惠妹最活躍。著名小說家白先勇算是先驅了,對於同志文化的普及貢獻卓著。
  • 臺灣同性婚姻合法,一場押在年輕人身上的豪賭
    這一則新聞標題是:大法官判定同婚才合憲 日本網友:臺灣果然是先進國家,跟中國差好多(這個標題不能再臺灣了)誠然,我們都在為亞洲第一個地區「同婚合法」叫好,但是,這篇文章想指出,在主流媒體的歡呼聲後,反同的力量比我們想像的大的多;性別權利平權這件事情上,就算在將要「同婚合法」的臺灣,我們還任重道遠。
  • 迫切為臺灣禱告!立法院欲強行通過同婚法案!教會挺身而出做見證,共同抵制同婚法案!(附最新進展報導)
    最近一項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民法修正案在臺灣立法院8號一讀通過。外界認為臺灣很可能率先在亞洲同性戀婚姻合法化。上周主日,反對同性戀婚姻合法的民眾聚集在總統府前,高呼「婚姻家庭全民決定」的口號,要求舉行全民公投。而支持同性婚姻的人認為同性婚姻是「政府應該保障的基本權利」,不需要公投。
  • 臺灣立法保護同性婚姻,破了人倫?
    「明天,臺灣的天空,將有一道歷史的彩虹。」一位政治人物這麼說。臺灣「立法院」5月17日表決包括行政院版在內的各版同婚專法草案,三讀通過後,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地區。賴清德凌晨於臉書發表自己對同婚專法的看法,他始終認為,相愛的人有權利生活在一起。三歲小孩玩遊戲的時候都懂得,男孩子只能找女孩子「結婚」。一旦有男孩子找男孩子、女孩子找女孩子要「結婚」,立即找來反對聲音:不對不對,只有男的跟女的、女的跟男的才可以,就像我爸爸和我媽媽。世事在變,人倫在反轉,三歲小孩懂得的事,已經不再是通識了。
  • 知乎 | 臺灣"同婚合法",一場押在年輕人身上的政治豪賭
    這一則新聞標題是:大法官判定同婚才合憲 日本網友:「臺灣果然是先進『國家』,跟中國差好多」(這個標題不能再臺灣了)誠然,我們都在為亞洲第一個地區「同婚合法」叫好,但是,這篇文章想指出,在主流媒體的歡呼聲後,反同的力量比我們想像的大的多;性別權利平權這件事情上,就算在將要「同婚合法」的臺灣,我們還任重道遠。
  • 拍Gay片沒你想得容易!臺灣男主演日本GV內心告白
    成人性愛影片在臺灣尚未合法上路,愛滋志工Tim不畏眾人眼光前往日本完成夢想,拍攝集結許多猛男的GayVideo ,成為另類的臺灣之光。
  • 臺灣昨剛逆天,同性戀婚姻合法,愛滋將更洶湧!人類正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
    臺灣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同婚專法,相關消息迅速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
  • 臺灣同性婚姻終合法,背後你不知道的故事.
    那個時候臺灣還處於戒嚴時期,同性戀群體又剛剛被社會注意到,臺灣社會對其汙名化還很嚴重。請願和記者會後,祁家威得到的官方回應是這樣的:「同性戀者為少數之變態,純為滿足情慾者,違背社會善良風俗。」 記者會結束幾個月後,8月15日,祁家威被當局逮捕,未經審判就非法扣押在了警總保安處地下室達半個月之久,後來又輾轉被押到土城臺北看守所,前後一共被羈押了162天。 出獄後,祁家威以更加昂揚的勁頭投入到了同志運動中,三十年來曾數次向臺灣各個部門申請同婚合法,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可以說,臺灣同志運動的每個關鍵節點,都有他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