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大師登《華盛頓郵報》:大師流浪網紅直播,中國到底怎麼了?

2021-02-15 北美留學生日報

「逼迫」一個流浪者,以狂歡的方式。

他曾被社會逼到狹小的角落,如今,又在聚光燈下,被逼到了另一個角落。

對這位「流浪大師」沈巍而言,這些人自始至終都毫無意義;但對那些播主而言,沈巍就是一切。


今天的這個局面於沈巍而言,是如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圖源:抖音)

從抖音爆紅後,如今沈巍的名字都已經佔據了Twitter,全球社交平臺都在關注這位中國「大師」。

不少外國媒體對「沈巍現象」表示不可思議,這背後的推手究竟是誰?

4月2日,《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為《中國網際網路為這個引經據典的流浪漢瘋狂,現在,他從名聲中逃遁了》的社論,稱:

(圖源:華盛頓郵報)

「對於那些厭倦了這個痴迷年輕、新奇、教育、名聲、財富和美貌的國家中,攀爬社交和經濟階梯的人來說,沈巍成為了一個反英雄。」

《華盛頓郵報》記錄了沈先生「走紅」之路(以下文章編譯自《華盛頓郵報》):

人們最後一次見到52歲的沈巍時,他骨瘦如柴,坐在一輛白色梅賽德斯的奔馳車裡,由一位身穿橙色夾克的中年男子護送。

當被問及要去哪裡時,沈說:「去避難。」

在上車之前,一個20多歲的男人跑過來要籤名,沈轉身在他的筆記本上簽名。

(圖源:華盛頓郵報)

中國最新的網絡紅人並不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愛撫著他那價值數千美元的寵物鴨子(暗指王思聰),也不是一個兒童合唱團為科技巨頭華為獻上一整首歌。

他是個流浪漢,沒有社交媒體帳號,也沒有智慧型手機;他不墨守成規,受過良好的教育,口才好,能養活自己。

他在中國網絡上被稱為「流浪大師」或「沈大師」,他的每一個字都被直播者錄下來,在社交媒體上以15到30秒的視頻形式分享,被數百萬人密切關注和分析。

當了三個月的網紅後,他受夠了。

3月22日,在他的名氣達到頂峰時,沈巍曾對媒體說:

「我不怪任何人,但是我討厭網絡,網際網路帶給我的只有麻煩。」

當他引用亞里斯多德、孔子和但丁的片段開始出現在短視頻平臺抖音上時,這位原本不可能走紅的人被社交媒體關注。

令許多人吃驚的是,這個流浪漢——頭髮沒梳,衣服沒洗,鬍子沒洗,竟然精通文學和哲學

抖音上的一條評論代表了很多人對他的看法:

「一頭道士般的秀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副紳士的派頭,這才是真正的大師應該有的樣子。」

對於那些厭倦了這個痴迷年輕、新奇、教育、名聲、財富和美貌的國家中,攀爬社交和經濟階梯的人來說,沈巍成為了一個「反英雄」。

(圖源:華盛頓郵報)

但在3月中旬,沈巍的名氣實在是大得嚇人:

在一段視頻中,大量遊客紛紛湧入上海浦東一個不起眼的社區裡,順著路標指向的位置,尋找沈巍。

這些朝聖者中,甚至不乏小有名氣的電子商務人士,他承諾以六位數的報酬換取商業代言,好奇的觀眾也渴望一睹這位名人的真身。

(圖源:華盛頓郵報)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流浪大師」這個名稱開始在微博上流行起來,他的視頻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就在短視頻平臺獲得了千萬的點擊量。

從3月17日開始,人們逐漸知道了他的真名——「沈巍」。

這個名字在中國搜尋引擎百度上的搜索量慢慢超過了「流浪大師」,與「流浪大師」相關的帖子被閱讀了千萬次。

(沈巍的避難所,已經被到訪的遊客擠到水洩不通)

然而,他的平靜的生活卻被徹底破壞了。

每天早晨,當這個流浪漢打開大門時,他會發現幾十人,甚至幾百人,已經在他的臨時避難所——一個廢棄的辦公室儲藏室門口等著他。

每次他一張嘴,就會有幾十個電話和相機隨時準備記錄下來。


他剛說完一個「金句」,無論有無道理,人們都會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

(圖源:華盛頓郵報)

沈巍很快意識到——他被以另一種形式,剝削了。

3月19日,沈巍在一段25秒的視頻憤怒而無可奈何地說:

「我知道你們把我當猴子看待,沒有人帶著一顆真誠的心來看我,你們就是為了錢。」

的確,和沈巍的相關的周邊都被炒了起來:

一位自稱是沈巍女友的女士,在開通抖音帳號後,四天就成功吸引了40萬粉絲;

一個身穿紅色外套的失業青年,自稱是沈巍的孩子,一舉成為熱門直播頻道的常客;

就連沈巍在一張廢紙上寫著的10個字,都在網上以1.3萬多美元的價格售出。

(沈巍的書法,被一眾網友吹捧為王羲之再世)

在過去的26年裡,沈巍一直將這個狹小的空間當作自己的家。

據《成都經濟日報》報導,沈出生於成都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在上海長大,是文革後第一代考上大學的中國人。

徐匯市審計局也證實,大學畢業後,他在上海的一個區政府辦公室擔任審計員。

但好景不長,1993年,他因為「不正常的行為」被迫提前退休,包括從辦公室垃圾桶裡撿廢紙和整理只有「乞丐」才會碰的可回收垃圾。

之後,他曾兩次住院。

1995年,他決定做一名全職清潔工,沈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我命中注定是要成為一名拾荒者,我欽佩聖雄甘地,想要像他一樣過一種苦行的生活。」

微博上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顯示,一群年輕人拿著智慧型手機圍在他身邊,在美國人看來就好比是耶穌在山上的布道。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圍觀中,沈巍最終採取了極端措施。

他洗了個澡,剪了頭髮,他蓄著修剪過的小鬍子,梳著齊肩長發,穿著一件嶄新的黑色西裝出現在多個直播網站上,雖然僅僅是幾個鏡頭。

到了周一,他經常蹲著的地方上出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沈先生身心俱疲,要離開一段時間,謝謝大家!」

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裡,就好像他從來沒有來過。

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楚門自小被設計在一場大型的真人秀中,所有的觀眾都可以通過直播24小時窺探。

在楚門歷經了人造的風暴、雷電、巨浪的考驗後,承載著他走向真相的船,無情地撞破了那個藍得刺眼的美麗但卻虛假的天空。

在那一剎那,一個神話結束了,一個陰謀被置於陽光之下。

(圖源:豆瓣)

如今,「流浪大師」沈巍像是楚門一樣被所有人觀看,到底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才是虛假?

現實的悲劇性在於——在這個媒介無處遁形的時代,誰都難以逃脫楚門的命運,誰也沒有十足的底氣說自己與楚門無關。

在各種形式的真人秀節中,難道我們不會見到楚門的影子嗎?

在大家在為「流浪大師」狂熱呼喊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會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那些抱著電視與楚門廝守的觀眾的影子嗎?

在經濟利益驅動一切的今天,商業邏輯的泛濫,已經逼迫我們不得不把自己玩弄於股掌之間。

我們只有自娛自樂,並在狂歡的剎那間,出賣我們的金錢、隱私、自由,乃至生命。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asia_pacific/the-internet-was-obsessed-with-this-philosophy-quoting-homeless-man-in-china-now-hes-fled-the-fame/2019/04/01/519e43e2-5220-11e9-bdb7-44f948cc0605_story.html?utm_term=.2e8b1c72e4de

相關焦點

  • 流浪大師走紅後,靠直播獲網友數十萬打賞,如今活成這樣
    導語:流浪大師走紅後,靠直播獲網友數十萬打賞,如今活成這樣流浪漢,有時候也並不全是陷入貧窮的庸俗之輩,有時候也可能是那些才高八鬥的大師或者學者。還記得此前的那位流浪鋼琴大師ryan嗎?然而ryan的經歷與中國流浪漢沈巍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破爛的衣衫,凌亂的髮型,與他學富五車般的貪圖絲毫不符。而為了蹭熱度,不少小眾的網紅更是不遠萬裡前往只為與他來一次合影。而在走紅了之後,沈巍顯然沒有了昔日邋遢且破爛的打扮,雖然談不上西裝革履,但也足夠令人感到眼前一亮。
  • 【抖音最紅「流浪大師」現身,驚動了警察!他的真實身份是…】
    比如復旦畢業、因妻女車禍去世精神失常從公務員淪落為流浪漢……「流浪大師」離奇的身世,究竟有幾分真實性?據紅星新聞報導,這名流浪漢真名叫沈巍,系上海人,已流浪26年,曾是上海徐匯區審計局公務員,家中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
  • 公務員帶薪流浪26年,最近成了網紅「國學大師」
    有網友稱他為「國學大師」「流浪大師」,還有人點評:「他穿上西裝就是教授,毫無違和。」 他的真名叫沈巍,上海人。抖音截圖 大師流浪上海街頭 從小撿垃圾買書 一名網友眼中滿腹詩書的「國學大師」,緣何淪落到在街頭流浪
  • 流浪大師被扒光圍觀,暴露多少人的醜陋無知
    他們瘋狂地追著沈巍,「聽課請教」、拍照直播,帶著各種目的,一聲聲高呼「大師」。網友專門開設帳號,發布與 「流浪大師」 相關的內容,迅速吸引了數十萬關注。一個在現場等候的微商說:「大師的視頻能吸粉,有了粉絲東西就好賣。」另一個視頻播主說:「誰能拍到這位流浪大師,誰就能火就能漲粉絲。」「大師就是流量,你們要懂得怎麼用才行。」
  • 放過「流浪大師」沈巍
    作者:城南君來源:中國新聞周刊(ID:chinanewsweekly)沈巍紅了,這個撿了26年垃圾的流浪漢一夜之間躥紅網絡。那些後來者,乃至上演一出出「活捉」大師的鬧劇。沈巍之紅,不外乎這麼幾點:一是被冠以高校畢業的名頭,這符合人們對大師的一貫「人設」;二是政府單位出身,公務員成流浪漢,有笑點更有反差;三是流離失所還能豁達開朗,時常談古論今,儼然一副大師範。
  • 《華盛頓郵報》:對美國來說,對抗、打壓中國將是一場災難
    摘要:當地時間1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在為時未晚前,我們需要就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展開廣泛的、跨黨派的討論》的文章。專欄作家卡特莉娜·范登·霍伊維爾認為,一味對抗、打壓中國並阻礙中美間的交流,將是一場災難。
  •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電影——《華盛頓郵報》
    攜湯姆·漢克斯,梅麗爾·斯特裡普一起打造了一部作品——《華盛頓郵報》。這三個名字一出來,就代表著「牛」!所以今年金球獎上主持人也開了一把玩笑,主持人剛說出「華盛頓郵報」,工作人員就抱著四項獎盃上來了,狠狠的調侃了一把這三人手中的8座奧斯卡小金人。
  • 《華盛頓郵報》:布隆伯格「最大的弱點在中國」
    【文/觀察者網 徐蕾】比川普富17倍的彭博社創始人布隆伯格加入2020選戰後,連發表關於中國的中肯言論,都要被批…… 《華盛頓郵報》在1月1日發了這樣一篇報導:《布隆伯格在中國的業務增長。如果他當選總統,這可能會造成前所未有的麻煩》。
  • 電影《華盛頓郵報》
    朋友推薦了電影《華盛頓郵報》。看完後,感覺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影后、影帝、導演可以給一個電影了:《華盛頓郵報》。為什麼?因為梅麗爾斯特裡普,湯姆 漢克斯,史匹柏,都是我喜歡的演員和導演,難得的組合,難得的同臺演出(感覺跟中國版的徐帆、濮存昕和馮小剛似的)。
  • 《華盛頓郵報》給《華盛頓郵報》寫了一篇影評
    《華盛頓郵報》可以說是這句話的忠實踐行者。打開它的主頁,你會發現標題下方多了一行小字:「民主死於黑暗。」(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去年12月上映的同名電影《華盛頓郵報》,就是對當時《郵報》及其一眾新聞界同行所捍衛的新聞自由和透明政府的禮讚。影片上映之時,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已有一年。
  • 流浪大師沈巍為何「退網」,網友曬照片說:已和師娘去流浪
    不管有多少網友說沈巍的水平其實最多就是一個高中語文歷史老師的水平,但是他的出現的確讓「網紅文化」有了更多方面的發展。很多人甚至用於丹、陳果和他相比,當時又正好是陳果把耄耋讀成「maozi」的時期、一時間沈巍成為了「大師在流量」的代表。他經常踐行「垃圾分類」的地方,成為了不少網友的「網紅打卡地」。在被圍得水洩不通,人潮洶湧的那些地方,就連他住過的小旅館也「高調」的改名叫做「網紅旅館」。
  • 「流浪大師」與「犬儒」
    2近日成為網紅的這位流浪漢許巍告訴我們,他們並不一定是存在某種疾病,也許就是個正常人,只是生活習慣與我們不同。 許巍原是上海一個區審計局的審計員,因為從小家境不好,只能撿垃圾賣錢買書,工作後還保持著節約的習慣,在單位垃圾桶裡把還能用的紙收集起來。
  • 奧斯卡頒獎禮前瞻:契合當下政治議題的《華盛頓郵報》順勢勝出?
    同性題材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自去年1月聖丹斯電影節零差評進入觀眾視野,可以說從年頭紅到年尾。電影畫面唯美,義大利小鎮景色宜人,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將配樂、攝影等方方面面雕琢融合,加之主演們火花四濺的演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不可小覷。聚焦二戰的《敦刻爾克》和《至暗時刻》已經在去年和中國觀眾見面,雖然票房成績不佳但口碑相當不錯。
  • 「流浪大師」沈巍這一年,流浪、爆紅、收義子,似乎迎來了出頭天
    「流浪大師」沈巍這一年,流浪、爆紅、收義子,似乎迎來了出頭天?在遭遇網暴事件之後,伴隨著義子的離去,大師殉網,這位紅極一時的「流浪大師」又再一次踏上了熟悉的那條路——踽踽獨行。他的一生都非常渴望得到一份淳樸的親情,卻最終只能感慨緣木求魚,被宿命釘死在木樁之上。
  • 從全網爆紅到黯然退網,流浪大師沈巍經歷了什麼?
    滿肚子的經論不爭長短,只求在繁華的鬧市之中,尋求一片淨土,獨善其身,也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師。曾經在中國最繁華城市之一的上海,有這麼一個大師,國學知識豐富,頗有哲學思想,可這麼一個理應出現在高校,或是成為學者之人,卻在上海流浪26年,每日以拾廢品與讀書度日。
  • 剛剛,流浪大師沈巍發話,一語驚人!
    最近,流浪大師的沈巍,開始向大眾求情了!
  • 三位奧斯卡得主創作這一部電影《華盛頓郵報》高清
    大導演史蒂文·史匹柏(Stephen  Spielberg)執導的政治驚悚片《華盛頓郵報》(The  Post),取材於著名的歷史事件,借史喻今,影射當今社會議題,現實批判意味濃厚。由梅麗爾·斯特裡普和湯姆·漢克斯聯袂主演,強強聯手,完全是直取奧斯卡各大獎項的如虹氣勢。
  • 「流浪大師」沈巍近況罕見曝光,出行猶如明星,眾多女粉絲接待
    大家紛紛留言「流浪大師生活太愜意了,想去哪裡去哪裡」、「被粉絲前呼後擁的大師變了,變得越來越世俗」、「直播賺的盆滿缽滿,現在大師不差錢」等表達自己的看法。隨後,「流浪大師」沈巍還接受了一家媒體的採訪,並且首次對外承認了自己通過直播賺到了百萬身價,雖然如此,但是「流浪大師」沈巍表示離自己在上海買房的夢想差距還是很大。
  • 「流浪大師」沈巍退網後近況曝光,全國各地遊山玩水、享受生活
    「流浪大師」沈巍因為衣衫襤褸卻學富五車,被眾多網友關注。隨後,一夜之間沈巍便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流浪大師」。憑藉網友的關注走紅後,「流浪大師」沈巍在某社交平臺開啟了直播。期間,沈巍不但擁有了上百萬的粉絲,而且每場直播也能獲得不菲的網友禮物打賞。但是數月前,「流浪大師」沈巍突然宣布退網。
  • 【預告/海報】華盛頓郵報
    史蒂文·史匹柏編劇: 麗茲·漢娜 / 喬希·辛格主演: 湯姆·漢克斯 / 梅麗爾·斯特裡普 / 愛麗森·布裡 / 凱莉·庫恩 / 麥可·斯圖巴類型: 劇情 / 驚悚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12-22(美國)片長: 115分鐘又名: 郵報